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长相思》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1:06
文档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牟平区王格庄镇中心小学肖仁玲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长相思》和《苏幕遮》。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长相思》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词的意思。3、通过对两首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通过不同的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积累诗词。教学重点:品读诗词,背诵,积累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通过不同的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及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王安石眼中,乡情是那一轮遥寄相思的皎皎明月
推荐度:
导读《长相思》教学设计牟平区王格庄镇中心小学肖仁玲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长相思》和《苏幕遮》。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长相思》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词的意思。3、通过对两首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通过不同的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积累诗词。教学重点:品读诗词,背诵,积累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通过不同的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及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王安石眼中,乡情是那一轮遥寄相思的皎皎明月
  《长相思》教学设计

   牟平区王格庄镇中心小学    肖仁玲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长相思》和《苏幕遮》。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长相思》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词的意思。

          3、通过对两首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通过不同的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积累诗词。

教学重点: 品读诗词,背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通过不同的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及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王安石眼中,乡情是那一轮遥寄相思的皎皎明月;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情又是那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情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三首之《长相思》。

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读词明意

(一)初读诗句(读准——读出节奏)

1、读准

   课前同学们已经根据导学作业预习了课文,谁来读读《长相思》?

   指名读。(评价:读得字正腔圆,很好。)

   谁再来读?(评价:看来同学们课前已经充分预习了,读得非常准确。)

2、介绍词及词牌

同学们,《长相思》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古诗不同,它是一首词,句式长短不一,所以又称“长短句”,一般分为两段,上段为上阕,下段为下阕,《长相思》是词牌。

男生读上阕,女生读下阕。

评价:老师觉得呀,男生声音浑厚,女生声音清脆,把掌声送给自己。

 3、读出节奏    

词和古诗一样都有韵律美,下面我们师生合作,同学们读蓝色部分,老师读红色部分,我们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长相思》。

谁来试一试?谁再来。

(评价:你读出了诗的节奏;你读得有板有眼。)

(二)理解词意。

长相思啊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长相思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这首词,结合注释和插图,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1、交流想象画面

看到同学们认真圈画,相信一定有不少收获,想与大家一起分享,谁来说说读了《长相思》,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指名回答。

评价:你看到了——

谁能把这些画面连起来说一说?

2、结合具体词句,感悟诗情

再读上阕,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预设:

(1)体会“山一程,水一程”

引导学生体会路程艰难与漫长。

老师听出来了,这里的山一程,水一程不是单单一程,而是——课件出示(山一程,一程,又一程;水一程,一程,又一程。)

这是一段漫长的征程。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这还是一段艰难的征程!指名读。

谁还想说?

引导学生结合纳兰性德的背景资料(是当朝宰相明珠之子,久居京城,这样的跋山涉水的征程不习惯,格外想家。)

师:你说到纳兰性德的心坎上了,带着你的体会再读上阕。

(2)体会“夜深千帐灯”

师:白天要跋山涉水,夜晚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继续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白天他们很累,但是夜深了,他们还睡不着。都在想家,(板书:千帐灯)

你从“千帐灯”里还读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帐篷多,队伍大,这么多的人都睡不着觉,都在想家。

  (评价:你很会读书,能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

师:是啊,睡不着觉的何止纳兰性德一人,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映照着千万颗不眠的乡心。

(3)带着体会再读上阕

现在我们就是那些远离家乡的将士们,你来读。你来。(评价:你们的朗读让老师看到了将士们跋山涉水的画面,触摸到了千帐灯下不眠的乡心。)

(4)“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他们在征途中,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引出下阕)

引导学生交流:到了晚上,风雪交加,将士们更加难以入睡。

师读下阕,生想象画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师读“风一更,雪一更”(课件插入声音)你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风雪交加之夜。(一组来。两组来,全班一起来。)

   你能告诉老师你又读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从“聒碎乡心梦不成”读出了夜深人静,风雪交加,

纳兰性德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板书:梦不成    思乡)

   谁还想说?

引导学生交流:并不是风雪交加难以入眠,而是将士们想家本来就睡不

着觉。(评价:同学们读得越来越投入,越来越接近纳兰性德的心里。)

(5)小结:

师指板书:因为聒碎乡心梦不成。

所以——生:夜深千帐灯。

师:夜深千帐灯

是因为——生:聒碎乡心梦不成。

师:梦碎了,纳兰性德的心更碎了,我们一起走进纳兰性德的内心世界——再读下阕。

(6)故园美景与眼前之景对比读

师:“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那么让纳兰性德心心念念的故园是什么样子的呢?

 (课件播放故园的画面,插入音乐雨韵)“忆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

蝴蝶儿”……

你来读。现在,你就是纳兰性德,你来描述一下你的故园。你来。                                                                                                                                                                                                                                                                                                                           我们一起来读——

师:纳兰性德眼中的故园是如此美丽。

引读:可是这里没有杨柳依依,芳草凄凄,有的是—— 生读下阕。 

这里没有儿女灯前,父母膝下,有的是——生读下阕。      

(7)配乐朗读整首词

师:哀景衬伤情。身在塞外,没有故园的温暖舒适,宁静祥和,

听到的只有风雪交加,感受到的只有寒冷孤寂,叫我怎能不想家!

现在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走进《长相思》。   

生配乐朗读整首词。                                                                                                                                                                                                          

(8)尝试背诵

师:看得出同学们都在用心读,你们已经走进了纳兰性德的内

心世界。现在,纳兰性德来到帐外,仰望天空,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指名背诵整首词。

(评价:老师觉得纳兰性德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哪位小诗

人再来吟诵?)

师结: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那阻隔回乡路的程程山水,那夜不能

寐的千帐灯,那扰人入梦的更更风雪,都化作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生齐读课题)。                                                                                                                                                                                                                                                                                                                                                                                                                                                                                                                                                                                                                                                                                                                                                                                                               

三、拓展阅读

师:同学们,款款思乡情,浓浓恋乡意,尽管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

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范仲淹的《苏幕遮》。

课件出示:苏幕遮

  《苏幕遮·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自读:自己试着读一读。

2、展示:谁来展示?

3、师生合作读。

师:同学们读得不但准确,而且入情入境。老师也迫不及待地加入你们,我们再次合作朗读这首词。同学们读蓝色部分,我读红色部分,老师读得时候你们可以小声跟读。

4、小组赛读:

下面,同学们小组合作,自行分配任务进行练习,然后我们找两个小组进行PK赛,好吗?

生分组练习。

全班展示:哪两个小组来?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你要有理有据地评出优胜小组。

(评价:第一组字正腔圆,很准确,非常棒!第二组读得有板有眼,味道十足,略胜一筹。另:老师也觉得这两组都有板有眼,味道十足,平分秋色。)

5、品读思乡情

师:同学们,读了《苏幕遮》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景图在我们眼前

徐徐展开,那么作者想通过这壮美的景色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呢?(思乡)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

预设:

(1)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师评价:思乡之苦缠绕不止,挥之不去。

男生读。

师评价:每天夜里,唯有好梦才能入睡。

(2)“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师:登上高楼,可看到皎皎明月,思乡情更烈。

女生来。

师评价:是啊,正如李白所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

愁更愁。

师结:同学们看,碧云黄叶,秋波寒烟,芳草斜阳,这壮美的景色同样

勾起了范仲淹的思乡情,让我们伴随着音乐,再次走进《苏幕遮》。

6、漏词读,尝试背诵。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迎接挑战?(指名读,全班读。)

师:好的诗文是要背诵的,多背多积累,才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四、总结:

同学们,一首诗词,一个故事,一份情感。在古诗词三首中,明月寄相思,家书抵万金,风雪碎乡心,落叶黯乡魂,一事一景,无不倾诉着思乡之苦。侨居海外的游子啊,何以寄相思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附件:《长相思》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相思》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书写质量          自学质量                  

朗读1、我能读准字音,并试着读出节奏。

字词理解1、“更”应该读(     )声,为什么?

2、你用什么方法来识记“聒”字?

3、我能读准并理解这些词语:

榆关:             那畔:               聒:

探究感悟

1、查阅纳兰性德的资料。

                                                         

                                                             

2、了解写作背景。

                                                         

                                                                                                                    

3、反复读《长相思》,结合注释和插图,你们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

                                                         

                                                             

4、再读诗句,结合搜集的资料,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按照这样的格式来回答:

例:我从“山一程,水一程”读出了                 

拓展阅读  《苏幕遮·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我能读准字音,试着读出节奏。

2、查阅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

                                                         

                                                         

3、注释:

黯乡魂,追旅思:思乡之苦缠绕不止,令人黯然神伤。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入睡。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

文档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牟平区王格庄镇中心小学肖仁玲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长相思》和《苏幕遮》。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长相思》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词的意思。3、通过对两首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通过不同的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积累诗词。教学重点:品读诗词,背诵,积累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通过不同的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及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王安石眼中,乡情是那一轮遥寄相思的皎皎明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