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037-生姜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1:05
文档

037-生姜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名称生姜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ZL-CP-037-01制定人制定日期年月日复制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复制份数颁发部门质量部分发部门质量部、质量控制室编订依据生姜成品质量标准(STP-ZL-CP-037-01)目的:建立生姜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生姜的入厂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范围:适用于生姜成品的入厂检验。职责:QC检验员:严格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QC主任: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内容:1、检品名称:生姜成品2、检验依据:
推荐度:
导读文件名称生姜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ZL-CP-037-01制定人制定日期年月日复制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复制份数颁发部门质量部分发部门质量部、质量控制室编订依据生姜成品质量标准(STP-ZL-CP-037-01)目的:建立生姜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生姜的入厂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范围:适用于生姜成品的入厂检验。职责:QC检验员:严格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QC主任: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内容:1、检品名称:生姜成品2、检验依据:

文件名称生姜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ZL-CP-037-01

制 定 人

制定日期年  月  日

复制日期年  月  日

审 核 人

审核日期年  月  日

生效日期年  月  日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年  月  日

复制份数
颁发部门质量部分发部门质量部、质量控制室
编订依据生姜成品质量标准(STP-ZL-CP-037-01)

目  的:建立生姜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生姜的入厂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范  围:适用于生姜成品的入厂检验。

职  责: 

QC检验员:严格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QC主任: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内  容:

1、检品名称:生姜成品        

2、检验依据:《生姜成品质量标准》(STP-ZL-CP-037-01)

3、取样方法:《成品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ZL-QY-005-01)

4、质量指标:

生姜成品内控质量指标
检验项目内控标准
性  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可见指状分枝。切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薄层鉴别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总灰分检查应不得过1.9%

含量测定本品含6-姜辣素(C17H26O4)不得少于0.050%。

5、检验项目:

5.1性状:

5.1.1仪器与用具:

5.1.1.1直尺

5.1.1.2放大镜

5.1.2试药与试液:无                                                                                                                                                                                                                                                                                                                                                                                                                                                                                                                                                                                                                                                                                                                                                                                                                                                                                                                                                                                                                                                                                                                                                                                                                                                                                                                                                                                                          

5.1.3操作方法

取供试品,目视或用放大镜观察形状,并用直尺测量其长度、厚度;闻其气,尝其味。

5.1.4记录

记录观察到的供试品形状,测量的长度、厚度数据,品尝到的气、味。

5.1.5结果判定

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可见指状分枝。切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符合以上特征者,判为符合规定。

5.2薄层鉴别:照《薄层鉴别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SOP-ZL-TY-007-01)测定。

5.2.1仪器与用具:

5.2.1.1天平

5.2.1.2烧杯、量筒、容量瓶、刻度吸管、漏斗、滤纸等。

5.2.1.3干燥器:底层放有硅胶干燥剂。

5.2.1.4硅胶G薄层板:市售,固定相为硅胶G。

5.2.1.5点样器:10ul手动点样器

5.2.1.6展开缸:专用平底或双槽展开缸,展开时须能密闭。

5.2.1.7超声波清洗器

5.2.2试药与试液:

5.2.2.1乙酸乙酯:分析纯。

5.2.2.2甲醇:分析纯。

5.2.2.3氯仿:分析纯。

5.2.2.4石油醚(60~90℃):分析纯。

5.2.2.5香草醛硫酸试液:取香草醛0.1g,加硫酸10ml使溶解,即得。

5.2.2.6对照品:6-姜辣素对照品。

5.2.3操作步骤

取本品碎末1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6-姜辣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乙酸乙酯(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5.2.2.4记录:

记录供试品和对照品的用量,吸附剂、展开剂种类及其配比、点样量、薄层色谱图及结果。

5.2.5结果判定:

5.2.5.1技术指标: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2.5.2结果判定:供试品的薄层色谱特征,与对照品的薄层色谱特征比较是否相符,相符判为符合规定,不相符判为不符合规定。

5.3总灰分:照《灰分测定标准操作规程》(S0P-ZL-TY-020-01)中总灰分测定法测定。

5.3.1仪器与用具:

5.3.1.1天平

5.3.1.2马福炉

5.3.1.3坩埚

5.3.1.4干燥器:底层放有硅胶干燥剂。

5.3.2试药与试液:

5.3.3操作方法:

取供试品粉碎后过2号筛,并混合均匀。精密称取该细粉约2~3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5.3.4记录与计算

5.3.4.1记录供试品称样量、炽灼温度、炽灼时间、灰分的计算和结果。

5.3.4.2计算公式:

式中:X为样品中的总灰分含量,单位为%;

      M1为恒重好的坩埚重量,单位为g;

      M2为恒重前样品和坩埚的总重量,单位为g;

      M3为恒重后样品和坩埚的总重量,单位为g;         

5.3.5结果判定:

5.3.5.1技术指标:总灰分含量不得过1.9%。

5.3.5.2结果判定:计算结果,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修约,使与标准中规定限度有效数位一致,其数值小于或等于限度时判为符合规定,其数值大于限度时判为不符合规定。

符合限度者,判为符合规定。

5.4二氧化留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SOP-ZL-TY-015-01)检查。

5.4.1仪器装置  如图。A为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为竖式回流冷凝管;C为(带刻度)分液漏斗;D为连接氮气流入口;E为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另配磁力搅拌器及电热套。

5.4.2测定法  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高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E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锥形瓶底部。锥形瓶内加水3%过氧化氢溶液500mL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面以下)。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入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并用0.01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

开通氮气,使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0.2L/min;打开带刻度分液漏斗C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流入蒸馏瓶中。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溶液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腾1.5小时后,停止加热。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5.4.3记录与计算    

5.4.3.1记录:记录供试品的重量,供试品与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

5.4.3.2计算公式:

供试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µg/g)

式中  A为供试品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B为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C为氢氧化钠滴定液摩尔浓度,mol/L;

      0.032为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g;

      W为供试品的重量,g

5.4.4结果判定

5.4.4.1技术指标:应不得过150mg/kg 。

5.4.4.2结果判定:计算结果,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修约,使与标准中规定限度有效数位一致,其数值小于或等于限度时判为符合规定,其数值大于限度时判为不符合规定。

5.5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SOP-ZL-TY-009-01)测定。

5.5.1仪器与用具:

5.5.1.1高效液相色谱仪,蒸发管散射检测器。

5.5.1.2 超纯水机。

5.5.1.3超声波清洗器。

5.5.1.4加热回流装置。

5.5.1.5电炉或电热套、水浴锅(可调温)。

5.5.1.6药典筛:二号筛。

5.5.1.7具塞锥形瓶,移液管, 容量瓶等。

5.5.2试药与试液:

5.5.2.1甲醇:色谱纯;

5.5.2.2 三氯甲烷:分析纯;

5.5.2.3 正丁醇:分析纯。

5.5.2.4 试验用水:超纯水。

5.5.2.5对照品:桔梗皂苷D对照品。

5.5.3操作方法

5.5.3.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6-姜辣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0.05mg的溶液,即得。

5.5.3.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约0.8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辉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5.5.3.3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5.5.3.3.1色谱条件: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水(40 : 5: 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5.5.3.3.2系统适用性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8u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理论板数按6-姜辣素峰计算遍不低于5000。连续进样5次,主成分峰面积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

5.5.3.4测定:

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8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

供试品测定应做两份,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应不超过 2.0 %。

5.5.4记录与计算

5.5.4.1记录色谱条件,供试品与对照品的名称、批号、含量及取用量,供试品与对照品的稀释倍数,系统适用性试验和含量测定的色谱图数据等。

5.5.4.2计算公式:

式中:  X为供试品中以干燥品计,6-姜辣素(C17H26O4)的含量,单位为%;

        AX为供试液的峰面积;

        AR为对照液的峰面积;

        CR为对照液的浓度,单位为ug/ml;

        P为对照品纯度,单位为%;

        V为供试品稀释倍数,单位为ml;

        M为供试品称样量,单位为g;

        B为样品的水分含量,单位为%;

5.5.5结果判定

5.5.5.1技术指标:本品含6-姜辣素(C17H26O4)不得少于0.050%。

5.5.5.2结果判定:计算结果,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修约,使与标准中规定限度有效数位一致,其数值大于或等于限度时判为符合规定,其数值小于限度时判为不符合规定。

6、变更历史及原因

版本号修订原因修订日期
01新订

文档

037-生姜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名称生姜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SOP-ZL-CP-037-01制定人制定日期年月日复制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复制份数颁发部门质量部分发部门质量部、质量控制室编订依据生姜成品质量标准(STP-ZL-CP-037-01)目的:建立生姜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生姜的入厂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范围:适用于生姜成品的入厂检验。职责:QC检验员:严格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QC主任: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内容:1、检品名称:生姜成品2、检验依据: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