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长沙市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卷(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2:04
文档

长沙市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卷(含答案)

长沙市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卷(含答案)读拼音,写词语。读书,使人思w活y,聪颖zhìhuì()();读书,使人胸襟开k,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思想c上chìbǎng()(),感情z开花l。下列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朽(xiǔ)硼酸(péng)殡仪馆(bìng)劲风(jìng)B.旖旎(nǐ) 瞻仰(zhān) 聂荣臻(niè) 淋湿(lín)C.培养(pí) 崇祯(zhēn) 魁梧(kuí) 绱鞋底(shàng)D.瞟着(piǎo) 
推荐度:
导读长沙市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卷(含答案)读拼音,写词语。读书,使人思w活y,聪颖zhìhuì()();读书,使人胸襟开k,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思想c上chìbǎng()(),感情z开花l。下列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朽(xiǔ)硼酸(péng)殡仪馆(bìng)劲风(jìng)B.旖旎(nǐ) 瞻仰(zhān) 聂荣臻(niè) 淋湿(lín)C.培养(pí) 崇祯(zhēn) 魁梧(kuí) 绱鞋底(shàng)D.瞟着(piǎo) 
长沙市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卷(含答案)

读拼音,写词语。

读书,使人思w活y,聪颖zhì huì(     )(     );读书,使人胸襟开k,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思想c上chì bǎng(     )(     ),感情z开花l。

下列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朽(xiǔ) 硼酸(péng) 殡仪馆(bìng) 劲风(jìng)

B.旖旎(nǐ)  瞻仰(zhān)  聂荣臻(niè)  淋湿(lín)

C.培养(pí)  崇祯(zhēn)  魁梧(kuí)  绱鞋底(shàng)

D.瞟着(piǎo)  擅长(shàn)  参差(cī)  伽蓝(jiā)

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惊惶 蟋蟀 辨论 凄凉 .残爆  猜想 耽搁

C.领域 彻底 严峻 匪徒 .栅栏 控致 送葬 饺子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难道鲸不是比象大得多的动物吗?(反问)

B.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拟人)

C.他有工具吗?没有。(设问)

D.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比喻)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正在努力改进自己的缺点。

B.我整理并收集了相关资料。

C.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陆续来到操场。

D.泰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

下列省略号的用法分析有误的是(          )

A.同学们有节奏地喊着:“一二一,一二一……”(表示重复的省略)

B.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表示语意的跳跃)

C.我盯着桌上的十元钱自言自语地说:“拿吧!反正又没人知道……爸爸回来了……不,是风声……!我这是在干什么呢?”(表示省略同类词句)

D.“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伊索寓言》搜集整理了很多英国的民间故事,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

B.北宋画家张择端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

C.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D.《火烧云》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下列句子序号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②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

③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④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彩霞。

A.②③④①     .②③①④        .④①③②

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人生启示: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鼎盛”的“鼎”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_____。这个字第九笔是_____________,“鼎”的解释有: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②大;③(方)锅;④正当,正在。“鼎盛”的“鼎”应取第_____________种解释。

(2)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古诗中有不少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如写寒食节的“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七夕节的“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节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诗人还会借助景物表达自己的志向,郑燮借竹子“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特点表现不屈不挠的性格;于谦通过对石灰的赞颂表明自己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遇到老人哀叹岁月催人老时,可以借用《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

(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面对时光的流逝,朱自清发出这样的疑问:“聪明的,你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却一反这种感伤之调,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激励之语。因此,我们要抓住这有限的时间,及时行孝道,趁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正如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面具体场合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主持人说的话,并说明理由。

晚会帷幕徐徐拉开,主持人姿态优美地步入舞台,不小心跌倒在地,观众哗然。此时,主持人迅速站起,神态自若地说了一句话,场内立刻掌声四起。

A.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不小心了,请不要见笑。

B.主持人说:刚才,我被大家的热情所倾倒了。

C.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激动了,以致失礼了。

D.主持人说:不好意思,由于路太滑,所以不小心跌倒了。

(1)你喜欢(句。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濠梁观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①梁②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③其本④。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①濠:水名。②梁:桥梁。③循:遵循,顺着。④本:原来。

12、这则文言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___________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安:___________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固:___________

14、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学弈》)___________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濠梁观鱼》)___________

15、庄子为什么能看到鱼的快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主食不可偏废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材料二:相关的调查

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的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换句话说,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了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

③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要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④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感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就会被破坏,影响身体健康。

16、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目前,由于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致使大多数人群引起了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2)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不吃主食。

(3)在我国,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已是件非常紧迫的事。

17、对于中小学生,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       )的现象。

A.反应迟钝 .血糖水平低 .记忆力下降 .影响到学习质量

18、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引路人

①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

②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呛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噢,噢,不要紧。”哎呀!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太谢谢你了,小姑娘。”他很感动地说。

③我搀扶着他一起向前走去。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④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一震,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清。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⑤雨仍在下着。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20、(本题2分)联系上下文,揣摩第②自然段中加点词“踉跄”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题2分)简要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本题2分)请写出第①自然段中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题2分)文章的题目是“引路人”,你认为好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本题2分)阅读全文,思考第④自然段中为什么作者说“我的眼睛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题2分)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⑤自然段中划线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1)题目:分别时,我想说声______

提示与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中叙述的对象可以是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可以是辛勤培育了自己六年的老师;文中叙述的内容可以是自己获得了真诚帮助后的谢意,也可以是因为某件事的愧疚……内容真实,表达流畅,450字左右。

(2)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好习惯会帮助你走向成功,而不良的习惯会影响你健康成长。请你围绕“习惯”这个话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50字左右的习作。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     维     跃     智     慧     阔     插     翅     膀     绽     蕾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维、慧、插、翅、绽、蕾”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的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殡仪馆”中“殡”的读音为bìn。

C项“培养”中“培”的读音为péi。

D项“伽蓝”中“伽”的读音为qié。

3.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

A.辨论——辩论

B.残爆——残暴

D.控致——控制

4.B

解析:B

【解析】略

5.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语病的辨析和理解,结合选项的内容和特点进行辨析。本题中没有语病的是D项。

A项:词语搭配不当,把“改进”改为“改正”

B项:语序不当,应该是先收集再整理。

C项:词语搭配不当,“争先恐后”意思是意思是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去掉一个即可。

6.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C项省略号的用法分析错误。本题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心理活动的省略。

7.A

解析:A

【详解】略

8.C

解析:C

【详解】略

9.     雄鹰在蓝天翱翔     是为了探寻奋斗的目标     落叶在风中飞舞     是为了展示曼妙的舞姿

【详解】本题考查常用的修辞手法以及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做这类型的题目时,首先要分析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仿照例句作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

因此,在回答这道题目时,句子的结构要和前两句相同。注意句式特点为:……在……,是为了……。要注意选取自然界的一个对象,写出其特点,再写目的即可。

例如:云儿在天空中飘逸,是为了追寻心中的梦想。落叶在空中飞舞,是为了展示曼妙的舞姿。

10.D

解析:     D     ding     目     竖     ④     春城无处不飞花     泣涕零如雨     中秋节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千磨万击还坚劲     粉骨碎身还不怕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或轻于鸿毛     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     子欲养而亲不待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积累。

(1)音序查字法:1. 读准字音,根据该字音节确定应查什么字母。2. 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一字母,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如:“鼎”先查大写字母D,再查“ding”。2.部首查字法:找出这个字的部首有几画→在部首目录找到几画→看页码到检字表→剩下偏旁有几画→页码看到就翻到哪一页→找到字,如:“鼎”先查“目”部,再数笔画,其中“鼎盛”的意思指的是:正当盛大的意思。

(2)此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积累。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

迢迢牵牛星[ 汉 ]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竹石[ 清 ]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作者:于谦 (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 ]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译文: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杜鹃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3)此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

选自《匆匆》,《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正义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已而死就比鸿毛还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11.B

解析:     B     用委婉的方式夸奖了观众,也化解了自己的尴尬。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解答此题首先分清人物的身份、地位,面对不同的情况,用语一定要灵活应变。

A.不恰当,该句话只是解释原因,不会赢得掌声;

B.非常得体,在“倒”字上做文章,避开跌倒的真实原因,巧妙地转换为“被热情倾倒”,变被动为主动,化尴尬为掌声。

C.不恰当,这里也是道歉,观众不会给予热烈掌声;

D.不恰当,道歉并且阐述没有受伤,也不会得到掌声;

12.12、庄子和惠施游于濠梁之上,见白鲦鱼出游从容,因辩论是否知鱼之乐。

13、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14、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15、做任何事情应该心甘情愿地去做,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做事的快乐,享受自得其乐的过程才是我们做事情的真谛。

【解析】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译文可知,短文写了庄子和惠施游于濠梁之上,见白鲦鱼出游从容,因辩论是否知鱼之乐。

13、本题考查对加点字的理解。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意思是: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的意思是: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1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出自于《学弈》,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曰:说。非然也:不是这样的。▲意思: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中: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全:完全,完备。意思: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15、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译文,可知庄子看到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觉得鱼快乐。从中体会到了做任何事情应该心甘情愿地去做,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做事的快乐,享受自得其乐的过程才是我们做事情的真谛。

【点睛】参考译文: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13.B

解析:16、     ×     ×     √

17、B

18、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用一系列的数字说明了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突出了树立平膳食结构的理念的迫切性。

19、同学,你知道吗?作为主食的饭不够,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而且,常吃零食会使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就会缺少食欲,最终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解析】

16、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1)结合文中“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可知,说法错误。

(2)结合文中“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可知,说法错误。

(3)结合文中“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可知,说法正确。

17、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本中“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可知,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血糖水平低这一现象。故选B。

1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画线句子“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可知,句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把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的摄入量介绍得非常清楚,明了,从而突出要树立平膳食结构的迫切性。

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题干要求,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来规劝,言之有理即可。

如:同学们,请不要再在午餐和晚餐时吃零食了,在主食的摄入量不够时,会引发血糖低的现象,导致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的。

14.20、走路不稳,跌跌撞撞,在这里形容盲伯被我撞了一下后,走路不稳的样子。(本题2分)

21、一个下雨天,“我”我低头走路将一个盲伯撞了一下,心中感到歉意,于是扶他回家,途中遇到一块下水

解析:20、走路不稳,跌跌撞撞,在这里形容盲伯被我撞了一下后,走路不稳的样子。(本题2分)

21、一个下雨天,“我”我低头走路将一个盲伯撞了一下,心中感到歉意,于是扶他回家,途中遇到一块下水道水泥板被移开了,盲伯将它盖好并让“我”学会了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写出起因、经过、结果即可)(本题2分)

22、这两句是环境描写,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场景,写出了天气的恶劣,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我”撞了盲伯做铺垫。(本题2分)

23、好,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它有两层含义,“引路人”不仅指带领回家的人,也指指引“我”做人的人。(本题2分)

24、因为这位盲伯虽然眼睛看不到了,但是他仍然有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的心,“我”被大伯的美好心灵感动了。(本题2分)

25、“我”是盲伯的向导,盲伯却教给“我”怎样做人。作者认为盲人那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这两个“引路人”有递进关系。(本题2分)

15.范文:

习惯

说到勤俭节约,人人都能说,也都能做到。但是,谁真正做到了勤俭节约?没有多少人!

说到这个话题,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那是一个晚上,我正在饭店吃饭,一位阿姨带着一个小女孩走了进来。

解析:范文:

习惯

说到勤俭节约,人人都能说,也都能做到。但是,谁真正做到了勤俭节约?没有多少人!

说到这个话题,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那是一个晚上,我正在饭店吃饭,一位阿姨带着一个小女孩走了进来。小女孩先去了洗手间,阿姨则在那里点菜,她一下子点了四个菜。小女孩洗完手回来,菜也上来了,那女孩一看满桌子的肉菜,笑嘻嘻的脸上立即挂上了霜,她大吼道:“怎么满桌子的肉啊!我不想变成大肥猪。”阿姨看见自己的心肝宝贝那么生气,只好又叫来了服务员,把菜单递给了女孩。那女孩又点了四大盘菜。女孩这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大约吃了个半饱,女孩又不愿意了:“妈妈,妈妈……”她叫着,撒着娇恳求地望着妈妈“我可以再点几个菜吗?”阿姨拗不过女孩,心软了,只好又叫来了服务员,把菜单递给她。女孩又点了两个菜。菜上来了,女孩动了几筷子就不吃了。阿姨也吃饱了,他们付了钱,扬长而去。

服务员来收拾饭桌时,看见饭桌上的菜大部分就动了几筷子,还剩下好多。服务员很无奈,可这些菜都被客人吃过了,他们自己不打包拿走,别人也不能吃,只好扔进了垃圾箱。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以看出,这对母女一点也不懂得这首诗的道理。

我曾经看过一条关于勤俭节约的公益广告,上面说:“据估计,全世界的人一天的剩饭,可以满足两亿人一顿饭的需要。”可见浪费是多么的可耻,节约是多么的宝贵。那么就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比如,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洗手的水可以涮拖把、浇花;用完的纸张可以在背面打草稿……

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其实不难,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时时刻刻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少年!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两题中任选一题来作文。

习作(1)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分别时,我想说声     ”为题写一篇作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比如“分别时,我想说声谢谢”,然后扣住题目来写,想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养育我们的父母,传授我们知识的老师,关心我们的朋友,还是帮助我们的陌生人?选择你最想感谢的去写。写作时,要注意抓住“谢谢”进行构思:你谢谢谁,为什么谢谢他(她), 注意选择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表达你的感谢之情。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开篇点题,点明中心。

中间:用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指导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做到详略得当。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突出主题。

习作(2)为自命题的话题作文,要求以“习惯”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看到“习惯”二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写选择写作内容。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这一主题。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开篇点题,点出主题。

中间:结合实际,通过典型整合来表现,合理安排材料,做到详略得当。

结尾:突出主题,点明中心。

文档

长沙市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卷(含答案)

长沙市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试卷(含答案)读拼音,写词语。读书,使人思w活y,聪颖zhìhuì()();读书,使人胸襟开k,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思想c上chìbǎng()(),感情z开花l。下列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朽(xiǔ)硼酸(péng)殡仪馆(bìng)劲风(jìng)B.旖旎(nǐ) 瞻仰(zhān) 聂荣臻(niè) 淋湿(lín)C.培养(pí) 崇祯(zhēn) 魁梧(kuí) 绱鞋底(shàng)D.瞟着(piǎo)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