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线检测作业指引 | 拟制: | 文件编号: WI-QC-012 |
审核: | 版 本: | |
批准: | 生效日期: | |
第 1 页 共 6 页 |
为使IQC准确无误的对铜线线径规格、耐压及针孔性能指示进行量测和试验。
2.适用范围
各类铜线
3.使用仪器、工具
①千分尺; ②酒精灯; ③901或其它高压测试仪; ④直流电源供应器.
4.溶剂
①水=2844g ; ②酒精=145.5g ; ③酚酞=4.5g ; ④氯化钠=5.7g .
5.作业细则
5.1.外观检验:
每批进料100%目视检查,参照原材料外观通用标准
①抽样量取值
A.耐压及针孔检测以线轴为单位,按AQL批量抽样标准取样(决定抽测轴数)
B.检测方法请参照表㈠.㈡测试标准
5.2.尺寸检验:
5.2.1 漆包线直径:检验方法:千分尺
5.2.2 导体直径: 检验方法:千分尺
5.2.3 漆包线直径: 检验方法:千分尺
5.2.4 导体误差值.
A.外径用千分尺测量出铜线外径并记录下结果(包括漆膜厚度尺寸,不能超出最大完成外径值)
B.内径(裸线直径)
a.用酒精灯烧去铜线漆膜;
b.用千分尺测量出无漆膜铜线(裸线)直径并记录下结果;
c.最小漆膜厚度=(外径-内径)÷2 (不可以超出最小漆膜厚度值)
检查记录中有无超出规格之数据(铜线线径规格请参照表三)
铜线检测作业指引 | 拟制: | 文件编号: WI-QC-012 |
审核: | 版 本: | |
批准: | 生效日期: | |
第 2 页 共 7 页 |
a.取铜线1m将其两端浸锡1cm左右,端点对齐绞花(圈数参照表一);
b.将绞花之铜线未浸的一端剪开并使用其两线之端点有一定之距离(>3mm);
c.将铜线固定好;
d.将高压仪正负极连接被测试铜线在浸过锡之两端点上,将电流调置0.5mA、电压调至适当(具体电压参照表一),时间定时为5SEC;
e. 在加高压状态下是否被击穿,如果5SEC内能承受住耐压,仪器显示绿灯表示此线合格,如果5S内被击穿仪器显示红灯表示线检验不合格.
f. 击穿电压:
取漆包线1m对折一次,将对折部位剪断并刮去四根线漆皮,然后再对折两次,并将对折后的漆包线扭成麻花状态,(两端各有两个线头)分别用高压仪测试同一端的两根线头的高压.
线径(mm ) | 麻花圈数 |
<0.25 | 33圈 |
0.25-0.45 | 16圈 |
>0.45 | 12圈 |
高压测试:
线径
(mm) | 拉力 (公斤) | 绞折圈数 (每100cm) | 耐高压0.5mA | ||
IPEW 1UEW | 2PEW 2UEW | 3UEW | |||
0.05或以下 | 0.003 | 50 | - | 950V | 700V |
0.06-0.07 | 0.005 | 40 | - | 950V | 700V |
0.08-0.11 | 0.01 | 30 | 2000V | 1100V | 700V |
0.12-0.17 | 0.04 | 24 | 2200V | 1300V | 850V |
0.18-0.29 | 0.12 | 20 | 2400V | 1600V | 1000V |
0.3-0.45 | 0.35 | 16 | 2800V | 2000V | 1400V |
0.5-0.7 | 0.45 | 12 | 3050V | 2150V | 1450V |
0.71-1.2 | 1.5 | 9 | 3400V | 2400V | - |
1.3-2.0 | 4 | 6 | 3700V | 3200V | - |
5.4.1 伸长率:检验方法:拉长仪器,
计算方法:(拉伸后的长度-拉伸前的长度)÷拉伸前的长度的比;
5.4.2 急拉断:标准按照每秒2米的速度急拉,检验漆膜无开裂,
5.4.3 圆棒卷绕:将不同规格的漆包线与相对应的铜棒绕上十圈,检验漆膜无开裂.
5.4.4 热冲击: 将卷绕漆包线放在烘箱中(悬挂在烘箱中间位置)110℃±5℃烘烤10分钟,烘完以后检验漆膜无开裂。
5.5.电阻性能:
5.5.1 电阻:取要检验的漆包线1m, 将两端的漆膜刮去,测量漆包线的电阻,电阻测量值要与SPEC要求电阻范围内;标准温度25度,换算公式:25度的电阻/234.5+标准温度=实际测量电阻/234.5+测量温度; |
铜线检测作业指引 | 拟制: | 文件编号: WI-QC-012 |
审核: | 版 本: | |
批准: | 生效日期: | |
第 2 页 共 7 页 |
a.取铜线φ0.06mm以上1.5m, φ0.06mm以下6m;
b.将铜线加热10分钟((110℃±5℃);
c.浸锡铜线一端约1cm;
d.用直流供应仪测试,针接驳两端,其中一端负极夹住铜线浸锡部分,浸于溶液中正极夹铜片没入溶液中,将电压调至12V;
e.观察针孔出现情况1-3分钟左右,铜线允收下限参照表二.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漆包线检验之用。
2.操作过程:
配置溶液及接线:
A.配置盐水溶液:食盐30克,清水10公斤,浓度为 3‰;
B.配置酚酞溶液:酒精100克,酚酞3克;
C.配置溶液:每10公斤盐水溶液加入20毫升酚酞溶液。
水=2844g ; ②酒精=145.5g ; ③酚酞=4.5g ; ④氯化钠=5.7g .
D.按图1检查盐浴装置正负极接线是否正确。导电体接正极直接接入盐浴池,被测定转子接负极。
E.将电源正负极正确连接后,通直流电12伏,每次做盐浴前要检查溶液的导电性能,将“+”和“-”极直接浸入盐浴池中.
3.漏电流及针孔数测试标准
3.1 电流法测试标准:
线径(mm) | 漆包线 | 漏电电流(mA) | |
浸泡时间 | 通电时间 | ||
<0.4 | 3min | 3min | <10 |
0.4-0.7 | 1min | 1min | <10 |
>0.7 | 不必浸泡 | 1min | <20 |
3.2.1如针孔数量少于五个且不在同一个部位1.5米之内,则可以接受;
3.2.2其它情形均不能接受。
表二:
铜线种类 | 0 | 1 | 2 | 3 |
PEW | 2孔Max | 3孔Max | 5孔Max | - |
UEW | - | 5孔Max | 8孔Max | 12孔Max |
A. 漆包线测试长度1.5m 左右,
B. 将1.5m的漆包线的放到盐浴池中,按图1接好被测漆包线的两端,
C. 电源正极有效连接后,通直流电12伏,按漏电流接受准则进行测试,如果没有出现红色液体说明漆包线盐浴测试合格;如果有红色液体说明有针孔,仔细观察针孔的数量及损伤部位,并作好记录;
D. 当电流法超标时,请采用针孔法进行分析;
E.测试结束后,将电源线放回原位;
5.操作注意事项
A.溶液浓度必需按比例,浓度为3‰,盐水必须每天更换;并做好记录,品质进行监督。
B.溶液导电性能。每次做盐浴时必须检查盐浴装置的导电性能,将“+”和“-”极直接浸入盐水中,检验的漆包线(除两个线头)必须全部沉浸在盐浴池中,
C.要保证电源正极有效连接,注意正负极不能接反;
D.测试结束后,盐浴池内不允许遗留做实验的漆包线,同时将电源线放回原位。
4.记录
品质要对用电流法测试的漏电流数据及针孔法分析的针孔数进行记录,同时要对每天换水记录进行点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