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识别表 | |||||||
序号 | 中名 | 科名 | 性状 | 识别特征 | 观赏特性 | 园林应用 | |
常绿乔木 | |||||||
1 | 加纳利海藻 | 棕榈科 | 常绿乔木 | 扁菱形叶痕 | 树形 | 孤植 | |
2 | 天竺桂 | 樟科 | 常绿乔木 | 离基三出叶脉 | 树形 | 孤植 | |
3 | 四季桂 | 木犀科 | 常绿乔木 | 离基三出叶脉 | 观花 | 孤植 | |
4 | 软叶刺葵 | 棕榈科 | 常绿乔木 | 茎干有三角叶炳基 | 树形 | 孤植 | |
5 | 清香木 | 漆树科 | 常绿乔木 | 小叶椭圆形 | 观花 | 孤植 | |
6 | 红叶石楠 | 蔷薇科 | 常绿乔木 | 小叶椭圆形 | 观花 | 孤植 | |
7 | 球花石楠 | 蔷薇科 | 常绿乔木 | 小枝幼时有毛 | 观花 | ||
8 | 帖梗海棠 | 蔷薇科 | 常绿乔木 | 观花果 | 庭荫树 | ||
9 | 南洋杉 | 南洋杉科 | 常绿乔木 | 树形 | 列植 | ||
10 | 滇油杉 | 松科 | 常绿乔木 | 叶条形 | 树形 | 片植 孤植 | |
11 | 罗汉松 | 罗汉松科 | 常绿乔木 | 树形 | 孤植 | ||
12 | 雪松 | 松科 | 常绿乔木 | 树形 | 孤植 | ||
13 | 杉木 | 杉科 | 常绿乔木 | 叶披针形 | 树形 | 列植 | |
14 | 柳杉 | 杉科 | 常绿乔木 | 树形 | 孤植 | ||
15 | 秃杉 | 杉科 | 常绿乔木 | 叶刺手 | 树形 | 列 孤植 | |
16 | 侧柏 | 柏科 | 常绿乔木 | 叶菱形 | 观枝 | 绿篱 | |
17 | 龙柏 | 柏科 | 常绿乔木 | 小枝扭曲上升 | 观枝 | 绿篱 | |
18 | 竹柏 | 罗汉松科 | 常绿乔木 | 叶厚革制 | 观叶 | 行道 | |
19 | 圆柏 | 柏科 | 常绿乔木 | 小枝弧状弯钩 | 观树 | 群植 | |
20 | 孔雀柏 | 柏科 | 常绿乔木 | 观树 | 孤植 | ||
21 | 戟柏 | 柏科 | 常绿乔木 | 叶纯绿色 | 观树 | 孤植 | |
22 | 干香柏 | 柏科 | 常绿乔木 | 叶翠绿色 | 观树 | 孤植 | |
23 | 云片柏 | 柏科 | 常绿乔木 | 叶背生成Y型 | 观树 | 片植 孤植 | |
24 | 红豆杉 | 红豆杉科 | 常绿乔木 | 叶边缘向下 | 观果 | 孤植 | |
25 | 山玉兰 | 木兰科 | 常绿乔木 | 小枝有环状托叶痕 | 远景树 | ||
26 | 木莲 | 木兰科 | 常绿乔木 | 小枝像伞 | |||
27 | 云南木兰 | 木兰科 | 常绿乔木 | 顶芽像毛笔 | |||
28 | 红花木莲 | 木兰科 | 常绿乔木 | 顶芽像毛笔 | |||
29 | 白缅桂 | 木兰科 | 常绿乔木 | 花白色 | 观花 | ||
30 | 黄缅桂 | 木兰科 | 常绿乔木 | 花黄色 | 观花 | ||
31 | 香樟 | 樟科 | 常绿乔木 | 离基三出叶脉 | 观树 | 行道树 | |
32 | 滇润楠 | 樟科 | 常绿乔木 | 观叶 | 行道树 | ||
33 | 枇杷 | 蔷薇科 | 常绿乔木 | 小枝有绒毛 | 观花 果 | 行道树 | |
34 | 云南樟 | 樟科 | 常绿乔木 | 叶背有粉 | |||
35 | 黑荆树 | 含羞草科 | 常绿乔木 | 观树 | |||
36 | 圣诞树 | 含羞草科 | 常绿乔木 | 观树 | |||
37 | 头撞四照花 | 山茱萸科 | 常绿乔木 | 叶脉有针眼小孔 | 观树 花 | ||
38 | 马蹄莲 | 金缕梅科 | 常绿乔木 | 孤植 | |||
39 | 毛杨梅 | 杨梅科 | 常绿乔木 | 小枝有毛 | 观花 | ||
40 | 杨梅 | 杨梅科 | 常绿乔木 | 小枝无毛 | 观花 | ||
41 | 紫叶李 | 蔷薇科 | 常绿乔木 | ||||
42 | 紫叶梅 | 蔷薇科 | 常绿乔木 | ||||
43 | 厚皮香 | 山茶科 | 常绿乔木 | 叶革质 | 观叶 | ||
44 | 牛金条 | 蔷薇科 | 常绿乔木 | 叶背有毛 | 观叶 | ||
45 | 红千层 | 桃金娘科 | 常绿乔木 | 叶厚 革质 | 观花 | 行道树 | |
46 | 大叶女贞 | 木犀科 | 常绿乔木 | 革质 | 观花 | 行道树 | |
47 | 老人葵 | 棕榈科 | 常绿乔木 | 叶边有白色丝状物 | |||
48 | 鱼尾葵 | 棕榈科 | 常绿乔木 | 边缘有裂痕 | |||
49 | 棕竹 | 棕榈科 | 常绿乔木 | 叶子像棕榈 茎干像竹子 | |||
50 | 董棕 | 棕榈科 | 常绿乔木 | 茎黑褐色 | |||
51 | 散尾葵 | 棕榈科 | 常绿乔木 | ||||
52 | 海枣 | 棕榈科 | 常绿乔木 | ||||
53 | 华山松 | 松科 | 常绿乔木 | 五针 | 观树 | ||
54 | 云南松 | 松科 | 常绿乔木 | 三针 | 观树 | ||
55 | 梁王茶 | 五加科 | 常绿乔木 | ||||
56 | 小叶榕 | 桑科 | 常绿乔木 | 有气生根 | 观树 | ||
57 | 垂死榕 | 桑科 | 常绿乔木 | 小枝细 | 观树 | ||
58 | 棕榈 | 棕榈科 | 常绿乔木 | 叶掌状 | 观树 | ||
落叶乔木 | |||||||
59 | 黄连木 | 漆树科 | 落叶乔木 | 小叶像针型 | 观叶 果 | 行道树 | |
60 | 灯台树 | 山茱萸科 | 落叶乔木 | 叶互生 | 观树 | 行道树 | |
61 | 喜树 | 蓝果树科 | 落叶乔木 | 观树 | 孤植 | ||
62 | 珙桐 | 珙桐科 | 落叶乔木 | 基部心形 | 观树 | 行道树 | |
63 | 枫香 | 金缕梅科 | 落叶乔木 | 观树 | 行道树 | ||
二球悬铃木 | 悬铃木科 | 落叶乔木 | 叶部宽 三角形 | 行道树 | |||
65 | 旱冬瓜 | 桦木科 | 落叶乔木 | 叶椭圆 | 庭荫树 | ||
66 | 皱皮木瓜 | 壳斗科 | 落叶乔木 | 观树 | 孤植 | ||
67 | 杜仲 | 杜仲科 | 落叶乔木 | 藕断丝连 | |||
68 | 石榴 | 石榴科 | 落叶乔木 | 观花 果 | 盆栽 | ||
69 | 君千字 | 柿树科 | 落叶乔木 | 小枝有短绒毛 | 观树 | 庭荫树 | |
70 | 鸡爪槭 | 漆树科 | 落叶乔木 | 树冠扁圆 | 观叶 | 盆栽 | |
71 | 云南七叶树 | 七叶树科 | 落叶乔木 | 掌状复叶 | 观花 叶 | 行道树 | |
72 | 梧桐 | 梧桐科 | 落叶乔木 | 树皮青绿色 | 行道树 | ||
73 | 滇楸 | 紫葳科 | 落叶乔木 | 厚纸质 | 观树 | 庭院绿化 | |
74 | 梓树 | 紫葳科 | 落叶乔木 | 叶脉5-7 | 观树 | 行道树 | |
75 | 紫薇 | 千屈菜科 | 落叶乔木 | 光滑无毛 | 观花 | 盆栽 | |
76 | 合欢 | 含羞草科 | 落叶乔木 | 小刀型 | 观花 树 | 庭荫树 | |
77 | 皂荚 | 苏木科 | 落叶乔木 | 一回羽状复叶 | 观树 | 庭荫树 | |
78 | 冬樱花 | 蔷薇科 | 落叶乔木 | 叶芽单生 | 观花 树 | ||
79 | 垂丝海棠 | 蔷薇科 | 落叶乔木 | 树冠开长 | 观花 | 丛植 | |
80 | 西府海棠 | 蔷薇科 | 落叶乔木 | 树冠不展开 | 观花 | 丛植 | |
81 | 鹅掌楸 | 木兰科 | 落叶乔木 | 观叶 | 庭荫树 | ||
82 | 云南樱花 | 蔷薇科 | 落叶乔木 | 有锯齿 | 观花 | ||
83 | 日本晚樱 | 蔷薇科 | 落叶乔木 | 叶上有毛 | 观花 | ||
84 | 水杉 | 杉科 | 落叶乔木 | 观树 | 列植 | ||
85 | 水松 | 杉科 | 落叶乔木 | ||||
86 | 银杏 | 银杏科 | 落叶乔木 | 叶扇形 | 观叶 | 行道树 | |
87 | 滇合欢 | 含羞草科 | 落叶乔木 | 小叶像菜刀 | 观树 | 列植 | |
88 | 蓝花楹 | 紫葳科 | 落叶乔木 | ||||
云南山楂 | 蔷薇科 | 落叶乔木 | |||||
90 | 双颊决明 | 苏木科 | 落叶乔木 | 列植 | |||
91 | 红枫 | 漆树科 | 落叶乔木 | ||||
92 | 亮叶决明 | 苏木科 | 落叶乔木 | 叶片间有半状腺点 | |||
93 | 山桐子 | 落叶乔木 | 叶大 有腺点 | 观花 | |||
94 | 龙爪槐 | 蝶形花科 | 落叶乔木 | 小枝下垂 | |||
95 | 香椿 | 楝科 | 落叶乔木 | 孤植 | |||
96 | 臭椿 | 楝科 | 落叶乔木 | 孤植 | |||
97 | 滇朴 | 榆科 | 落叶乔木 | 孤植 | |||
98 | 垂柳 | 杨柳科 | 落叶乔木 | 列植 | |||
99 | 玉兰 | 木兰科 | 落叶乔木 | V型托叶痕 | 观树 花 | 绿篱 | |
常绿灌木 | |||||||
100 | 法国冬青 | 忍冬科 | 常绿灌木 | 叶脉有针眼小孔 | 绿篱 | ||
101 | 千层金 | 桃金娘科 | 常绿灌木 | ||||
102 | 叶子花 | 紫茉莉科 | 常绿灌木 | ||||
103 | 小碧丝竹 | 禾本科 | 常绿灌木 | ||||
104 | 假连翘 | 马鞭草科 | 常绿灌木 | 有锯齿 | 绿篱 | ||
105 | 金叶女贞 | 木犀科 | 常绿灌木 | 叶全圆 | 绿篱 | ||
106 | 矮杨梅 | 杨梅科 | 常绿灌木 | ||||
107 | 苏铁 | 苏铁科 | 常绿灌木 | 观树 | 盆栽 | ||
108 | 含笑 | 木兰科 | 常绿灌木 | 小枝有环状托叶痕 | 观花 | 孤植 | |
109 | 香叶树 | 樟科 | 常绿灌木 | 背面有毛 | 观叶 | 丛植 | |
110 | 小叶栒子 | 蔷薇科 | 常绿灌木 | 叶厚 革质 | 观花 | 盆栽 | |
111 | 火棘 | 蔷薇科 | 常绿灌木 | 观果 | 盆栽 | ||
112 | 鹅掌柴 | 五加科 | 常绿灌木 | 掌状复叶 | 地被 | ||
113 | 红花檵木 | 金缕梅科 | 常绿灌木 | 叶复生 | 观花 | 花篱 | |
114 | 雀舌黄杨 | 黄杨科 | 常绿灌木 | 小叶回枝型 | 绿篱 | ||
115 | 大叶黄杨 | 黄杨科 | 常绿灌木 | 盆栽 | |||
116 | 瓜子黄杨 | 黄杨科 | 常绿灌木 | 盆栽 | |||
117 | 海桐 | 海桐花科 | 常绿灌木 | 叶聚生枝顶 | 绿篱 | ||
118 | 一品红 | 大戟科 | 常绿灌木 | 茎含白色乳汁 | 盆栽 | ||
119 | 红背桂 | 大戟科 | 常绿灌木 | 叶面鲜绿色 | 观花 | 盆栽 | |
120 | 茶梅 | 山茶科 | 常绿灌木 | 嫩枝有毛 | 绿篱 | ||
121 | 马樱杜鹃 | 杜鹃花科 | 常绿灌木 | 单叶复生 | |||
122 | 米兰 | 楝科 | 常绿灌木 | 多分枝 | 观花 | 盆栽 | |
123 | 五色梅 | 马鞭草科 | 常绿灌木 | 有短柔毛 | 观花 | 绿篱 | |
124 | 六月雪 | 茜草科 | 常绿灌木 | 丛生 | 观花 | 盆栽 | |
125 | 南天竹 | 小甓科 | 常绿灌木 | 幼枝红色 | 观果 | 丛植 | |
126 | 非洲茉莉 | 马乾科 | 常绿灌木 | 叶厚 | 地被 | ||
127 | 小蜡 | 木犀科 | 常绿灌木 | 叶背有毛 | |||
128 | 天门冬 | 常绿灌木 | 地被 | ||||
129 | 火把果 | 蔷薇科 | 常绿灌木 | ||||
130 | 小铁仔 | 小甓科 | 常绿灌木 | ||||
131 | 马蹄金 | 伞型花科 | 常绿灌木 | ||||
132 | 华东山茶 | 山茶科 | 常绿灌木 | 观花 | 孤植 | ||
133 | 栀子花 | 茜草科 | 常绿灌木 | 叶互生 | 观花 | 盆栽 | |
134 | 金星球桧 | 柏科 | 常绿灌木 | 叶中有金黄色枝叶 | |||
135 | 满天星 | 千屈菜科 | 常绿灌木 | ||||
136 | 锦绣杜鹃 | 杜鹃花科 | 常绿灌木 | 地被 | |||
137 | 迷迭香 | 唇形花科 | 常绿灌木 | 地被 | |||
138 | 八角金盘 | 五加科 | 常绿灌木 | 地被 盆栽 | |||
139 | 小富贵 | 五加科 | 常绿灌木 | ||||
落叶灌木 | |||||||
140 | 长毛野牡丹落叶灌木 | 野牡丹科 | 落叶灌木 | 基出脉5条 | 观花 | 盆栽 | |
141 | 马桑 | 马桑科 | 落叶灌木 | 离基三出叶脉 | 观花 | 绿篱 | |
142 | 楝棠花 | 蔷薇科 | 落叶灌木 | 观花 | 花篱 | ||
143 | 迎春花 | 木犀科 | 落叶灌木 | 纸条细长 | 绿篱 | ||
144 | 小叶女贞 | 木犀科 | 落叶灌木 | 观叶 | 绿篱 | ||
145 | 腊梅 | 腊梅科 | 落叶灌木 | ||||
146 | 红枫 | 漆树科 | 落叶灌木 | 叶红色 | 行道树 | ||
147 | 龙爪槐 | 蝶形花科 | 落叶灌木 | 枝下垂 | 孤植 | ||
148 | 紫荆 | 苏木科 | 落叶灌木 | 花冠假蝶形 | |||
149 | 红瑞木 | 山茱萸科 | 落叶灌木 | 茎干和小枝红色 | |||
150 | 刺梨 | 蔷薇科 | 落叶灌木 | 观花果 | 刺篱 | ||
151 | 万年青 | 桑科 | 落叶灌木 | ||||
攀援植物 | |||||||
153 | 素馨花 | 木犀科 | 攀缘植物 | 小枝无毛 花香 | 观花 | 盆栽 | |
154 | 金银花 | 忍冬科 | 攀缘植物 | 幼枝褐色 | 观花 | ||
155 | 蔷薇 | 蔷薇科 | 攀缘植物 | 茎干粗短 | 观花 | 花架 | |
156 | 小叶常春藤 | 五加科 | 攀缘植物 | ||||
157 | 吊兰 | 攀缘植物 | |||||
158 | 常春油麻藤 | 蝶形花科 | 攀缘植物 | 观叶 | 花架 | ||
159 | 紫藤 | 蝶形花科 | 攀缘植物 | 观花 | 花架 | ||
160 | 中华常春藤 | 五加科 | 攀缘植物 | 观叶 | 假山 | ||
161 | 葡萄 | 葡萄科 | 攀缘植物 | 观叶 果 | 棚架 | ||
162 | 叶子花 | 紫茉莉科 | 攀缘植物 | 观花 | 花架 | ||
163 | 西番莲 | 西番莲科 | 攀缘植物 | 叶柄中部有腺体 | 观果 | 棚架 | |
1 | 蔓长春花 | 夹竹桃科 | 攀缘植物 | 叶对生 | 观花 | 地被 | |
165 | 纽子花 | 夹竹桃科 | 攀缘植物 | 观花 | 棚架 | ||
166 | 爬山虎 | 葡萄科 | 攀缘植物 | ||||
167 | 木香 | 葡萄科 | 攀缘植物 | ||||
168 | 铁线莲 | 毛良科 | 攀缘植物 | 观叶 | 地被 | ||
169 | 滇五味子 | 五味子科 | 攀缘植物 | ||||
170 | 扁担藤 | 葡萄科 | 攀缘植物 | ||||
171 | 中华猕猴桃 | 猕猴桃科 | 攀缘植物 | ||||
172 | 炮仗花 | 攀缘植物 | |||||
173 | 春羽 | 天南星科 | 攀缘植物 | 观叶 | 盆栽 | ||
174 | 毛叶丁香 | 木犀科 | 攀缘植物 | 地被 | |||
花卉植物 | |||||||
175 | 月季 | 蔷薇科 | 花卉 | 有刺 | 观花 | 盆栽 | |
176 | 天竺葵 | 花卉 | 茎肉质 | 观花 | 盆栽 | ||
177 | 旱金莲 | 旱金莲科 | 花卉 | 观花 | 盆栽 | ||
178 | 紫茉莉 | 紫茉莉科 | 一年生草本 | 观花 | 丛植 | ||
179 | 朱顶红 | 石蒜科 | 多年生草本 | 观花 | 盆栽 | ||
180 | 睡莲 | 睡莲科 | 花卉 | 观花 | 池缸 | ||
181 | 慈姑 | 泽泻科 | 花卉 | 水边 | |||
182 | 美人蕉 | 美人蕉科 | 花卉 | 观花 | 盆栽 | ||
183 | 菖蒲 | 天南星科 | 花卉 | 观叶 | 盆栽 | ||
184 | 龟背竹 | 天南星科 | 花卉 | 观叶 | 盆栽 | ||
竹类 | |||||||
185 | 紫竹 | 禾本科 | 花卉 | ||||
186 | 秀叶箭竹 | 禾本科 | 花卉 | 小枝紫红色 | |||
187 | 中华桫椤 | 桫椤科 | 花卉 | 庭荫 | |||
188 | 小碧丝竹 | 禾本科 | 花卉 | 绿篱 | |||
1 | 肾蕨 | 肾蕨科 | 花卉 | 观叶 | 地被 | ||
190 | 喜树 | 蓝果树科 | 花卉 | 观树 | |||
191 | 薰衣草 | 唇形花科 | 花卉 | 地被 | |||
192 | 一串紫 | 唇形花科 | 花卉 | 观花 | 地被 | ||
193 | 孔雀草 | 茄科 | 花卉 | 观花 | 地被 | ||
194 | 矮牵牛 | 茄科 | 花卉 | 观花 | 地被 | ||
196 | 苦刺花 | 蝶形花科 | 花卉 | 观花 叶 | |||
197 | 桑木 | 马鞭草科 | 花卉 | 观树 | 行道树 | ||
198 | 风车草 | 莎草科 | 花卉 | ||||
199 | 印度橡胶榕 | 桑科 | 花卉 | 孤植 | |||
200 | 菩提树 | 桑科 | 花卉 |
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地组成中最基础,同时又是改善与装饰环境最主要的园林素材。一名园林从业人员对园林植物认识了解的丰富程度将直接影响其从事园林设计、施工、园林植物栽培管理以及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认识了解200~300种园林植物是园林从业人员的一项专业基本。
一种植物形态与他种植物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决定了它们同属于一个科或属,不同点决定它们各自成的种。所以对于识别种类,既要知共同点,也要知不同点,要抓主要矛盾,才能把种区分好。
观察和识别植物,首先是要学会使用科学的形态术语来观察和描述植物。要对植物观察的主要是六大器官,即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比如,我们要看所要观察的植株是具有直根系还是须根系?是乔木、灌木还是草本?是直立的还是缠绕或攀援的?茎干是圆形的还是方形的或者是三棱形的?茎干上面是否有刺?叶子是对生、互生还是轮生?叶具有平行脉还是网状脉?是单叶还是复叶?叶子边缘有没有锯齿?花什么颜色?有几个花瓣?雄蕊几个?属于哪个类型?子房的位置如何?是否形成花序?是什么类型的花序?果实的形状什么样?属于哪个类型?等等。有时还要对花做认真细致的解剖观察,把子房的位置、心皮和胚珠的数目等都要搞清楚,否则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时,为了准确,我们自己鉴定的结果还要经过老师的确定。就这样,日积月累,我们就可以识别好多植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