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浸出药剂的是: ( )
A.酊剂 B.流浸膏剂 C.颗粒剂 D.醑剂 |
2.以下表面活性剂中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 ) A.月桂醇硫酸钠 B.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 C.十二烷基磺酸钠 D.苯扎溴铵 |
3.粉粒的重量与排除粒子本身及粒子之间细小空隙后所测得的体积之间的比值,被称为: ( ) A.粉粒的孔隙率 B.粉粒的堆密度 C.粉粒的真密度 D.粉粒的粒密度 |
4.氢氧化铝凝胶属于何种类型的液体药剂: ( ) A.低分子溶液型 B.高分子溶液型 C.溶胶型 D.混悬型 |
5.下述片剂辅料中可作崩解剂的是: ( ) A.淀粉糊 B.硬脂酸钠 C.羧甲基淀粉钠 D.滑石粉 |
6.本身黏度不高,但可诱发原料本身的黏性,使之集结成软材并制成颗粒的片剂辅料是: ( ) A.稀释剂 B.润湿剂 C.粘合剂 D.崩解剂 |
7.下列关于软膏剂质量要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应均匀、细腻 B.应具有适当的黏稠性 C.用于创面的软膏剂均应无菌 D.不得添加任何防腐剂或抗氧化剂 |
8.下列仅供肌内注射用的是: ( ) A.溶液型注射剂 B.乳剂型注射剂 C.混悬型注射剂 D.注射用灭菌粉针 |
9.下列关于气雾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容器内压高,影响药物稳定性 B.具有速效、定位的作用 C.使用方便,避免了胃肠道反应 D.可以用阀门系统准确控制剂量 |
10.下列固体口服剂型中,吸收速率最慢的是: ( ) A.散剂 B.颗粒剂 C.片剂 D.肠溶衣片剂 |
11.下列影响生物利用度因素中除外哪一项: ( ) A.制剂工艺 B.药物粒径 C.服药剂量 D.药物晶型 |
12.比色法的测定波长属于下列哪种光的波长范围: ( ) A.紫外光 B.可见光 C.红外光 D.以上都是 |
13.具有重氮化-偶合反应的物质,其中应含有或水解后含有的官能团为: ( ) A.芳伯胺基 B.芳叔胺基 C.芳季胺基 D.以上都不是 |
14.安定分子中含有氯元素,在铜网上燃烧,其火焰的颜色为: ( ) A.黄色 B.紫色 C.蓝色 D.绿色 |
15.在下列哪种情况下酯类药物可发生水解反应: ( ) A.只在酸性条件下 B.只在碱性条件下 C.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可 D.只在中性条件下 |
16.防止和延缓溶液中药物水解的方法通常为: ( ) A.加入离子配合剂 B.将药物溶液的pH调节至水解反应速度最低时的值 C.加入氧化剂 D.加入还原剂 |
17.黄连的主产地是: ( ) A.贵州 B.四川 C.云南 D.湖北 |
18.地黄的主产地是: ( ) A.河北 B.河南 C.湖南 D.湖北 |
19.不宜与郁金合用的药物是: ( ) A.犀角 B.巴豆 C.草乌 D.丁香 |
A.静脉注射 B.肌内注射 C.吸人 D.口服 |
2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则: ( ) A.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快 C.药物排泄加快 D.以上都不是 |
22.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受体是一种大分子物质 B.受体位于细胞内 C.受体与药物的结合是可逆的 D.受体的数目无限,故无饱和性 |
23.下列关于受体阻断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有亲和力,无效应力 B.无激动受体的作用 C.效应器官必定呈现抑制效应 D.可与受体结合而阻断激动剂与受体的结合 |
24.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能激动受体也可能拮抗受体,这取决于: ( ) A.药物的内在活性 B.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 C.药物的ED50 D.药物的阈浓度 |
25.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主要经肝脏代谢药物时需着重注意: ( ) A.高敏性 B.选择性 C.过敏性 D.酌情减少剂量 |
26.患者对某药产生耐受性,意味着其机体: ( ) A.出现了副作用 B.已获得了对该药的最大效应 C.需增加剂量才能维持原来的效应 D.可以不必处理 |
27.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是: ( ) A.年龄与性别 B.体表面积 C.给药时间 D.以上均可能 |
28.磺酰脲类降糖药主要机制是: ( ) A.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B.减少肝组织对胰岛素降解 C.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D.提高胰岛中胰岛素的合成 |
29.抗菌药物的含义是: ( ) A.对病原菌有杀灭作用的药物 B.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C.对病原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 D.能用于预防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
30.有关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β-内酰胺类药物抑制细胞壁合成 B.制霉菌素能增加菌体胞浆膜通透性 C.磺胺类药物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庆大霉素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
31.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是: ( ) A.氨苄西林 B.哌拉西林 C.阿莫西林 D.苯唑西林 |
32.青霉素类的共同特点是: ( ) A.抗菌谱广 B.主要作用于G^+菌 C.可能发生过敏反应,且同类药存在交叉过敏现象 D.耐酸,口服有效 |
33.属于人工合成单环的β-内酰胺类药物是: ( ) A.巴坦 B.哌拉西林 C.克拉维酸 D.氨曲南 |
34.青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 ) A.消化道反应 B.二重感染 C.肝功能损害 D.过敏性休克 |
35.为防止青霉素过敏而采取的预防措施中错误的是: ( ) A.详细询问用药史 B.询问过敏史及家属过敏史 C.预先注射肾上腺素 D.预先进行青霉素皮试 |
36.半合成青霉素的特点不包括: ( ) A.耐酸 B.耐酶 C.广谱 D.对G^-菌无效 |
37.青霉素的最佳适应证是以下何种细菌感染: ( ) A.肺炎杆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变形杆菌 |
38.第二代头孢菌素的作用特点不包括: ( ) A.对G+菌作用与第一代相似 B.对多数G一菌作用明显增强 C.部分对厌氧菌高效 D.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 |
39.青霉素与丙磺舒合用的优点是: ( ) A.丙磺舒无抗菌作用,但能增强青霉素的抗菌作用 B.增加青霉素吸收速率,增强青霉素抗菌作用 C.竞争肾小管分泌,提高丙磺舒血药浓度 D.竞争肾小管分泌,提高青霉素血药浓度 |
A.呋塞米 B.克拉霉素 C.万古霉素 D.甘露醇 |
41.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不包括: ( ) A.拉氧头孢 B.他唑巴坦巴坦 C.克拉维酸钾棒酸钾 D.舒巴坦 |
42.下列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错误的是: ( ) A.氨苄西林+舒巴坦 B.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C.羧苄西林+克拉维酸 D.哌拉西林+巴坦 |
43.大环内酯类不包括: ( ) A.罗红霉素 B.吉他霉素 C.克拉霉素 D.林可霉素 |
44.下列不能口服的药物是: ( ) A.林可霉素 B.阿奇霉素 C.万古霉素 D.拉宁 |
45.抗生素中抗菌谱最广的是: ( ) A.大环内酯类 B.四环素类 C.头孢菌素类 D.青霉素类 |
46.喹诺酮类药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 ) A.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C.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D.抑制细菌DNA回旋酶 |
47.解热镇痛药镇痛作用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 ) A.脊髓胶质层 B.外周部位 C.脑干网状结构 D.丘脑内侧核团 |
48.下列对胃肠道刺激较轻的药物是: ( ) A.对乙酰氨基酚 B.吲哚美辛 C.布洛芬 D.乙酰水杨酸 |
49.有关解热镇痛药镇痛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解热镇痛药仅有中度镇痛作用 B.对各种严重创伤性剧痛无效 C.对牙痛、神经痛、关节痛效果较好 D.对胃痉挛绞痛效果较好 |
133.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 ) A.奥美拉唑 B.丙谷胺 C.哌仑西平 D.西米替丁 |
50.硫糖铝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理是: ( ) A.抗幽门螺杆菌 B.中和胃酸 C.抑制胃酸分泌 D.保护溃疡黏膜 |
1试述查对制度
2试述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