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升初模拟卷 (6)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4:20
文档

小升初模拟卷 (6)

2015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卷3(带解析)1.看拼音,写词语。(8分)2.读下面的词语,每组全对的打“√”,有错别字的请把正确的词语写在()里。(4分)⑴静谧赏赐精兵间政落荒而逃触类旁通()⑵抽噎名誉积劳成疾司空见惯革故鼎新()⑶咳嗽厨房蜂拥而至囫囵吞枣寝不安席()⑷鼎盛书藉纷至沓来竭泽而渔脍炙人口()3.将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4.按要求完成各题。(13分)⑴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夹竹桃无不奉
推荐度:
导读2015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卷3(带解析)1.看拼音,写词语。(8分)2.读下面的词语,每组全对的打“√”,有错别字的请把正确的词语写在()里。(4分)⑴静谧赏赐精兵间政落荒而逃触类旁通()⑵抽噎名誉积劳成疾司空见惯革故鼎新()⑶咳嗽厨房蜂拥而至囫囵吞枣寝不安席()⑷鼎盛书藉纷至沓来竭泽而渔脍炙人口()3.将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4.按要求完成各题。(13分)⑴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夹竹桃无不奉
2015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卷3(带解析)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2.读下面的词语,每组全对的打“√”,有错别字的请把正确的词语写在()里。(4分)

⑴静谧   赏赐   精兵间政   落荒而逃   触类旁通   (     )

⑵抽噎   名誉   积劳成疾   司空见惯   革故鼎新   (     )

⑶咳嗽   厨房   蜂拥而至   囫囵吞枣   寝不安席   (     )

⑷鼎盛   书藉   纷至沓来   竭泽而渔   脍炙人口   (     )

3.将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4.按要求完成各题。(13分)

⑴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夹竹桃无不奉陪。(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⑵秋姑娘迈着悠闲的步伐来了,她携着金色的小花篮,把累累的硕果撒向大地。(仿照例句的样式接着往下写)

冬姑娘                                                                     

⑶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亮燃了,来暧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改为否定句)

                                                                           

⑷“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凡卡接着写道。(改为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⑸描写春天的成语: (   )(   );描写夏天的成语:(   )(   )   

⑹复习对学习非常重要,可有些同学根本不重视复习,我想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来对他们说:“                       ,                  。”

⑺“                ,谦受益”告诉我们人要谦虚;“                   ,                  ”告

5.写出下列故事或成语中的主角。(5分)

⑴画龙点睛:             ;⑵人木三分:             ;

⑶响遏行云:             ;⑷胸有成竹:             ;

⑸大公无私:             ;⑹投鞭断流:             ;

⑺破釜沉舟:             ;⑻三打白骨精:           ;

⑼七擒孟获:             ;⑽进贾府:               ;

6.按文字提示填写内容。(10分)

⑴有句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我们不能被失败打败,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说的一句话   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⑵很多人为了争权夺利,不惜用尽一切手段。正如曹植的遭遇一样,受到了哥哥的写出了“            ,            ”的句子。后来就用“            ”这个词语来比喻手足相残。

⑶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指的是 《          》,其中“            ,            ”将他的喜悦描绘得活灵活现。

⑷人固有一死,或           ,或            。

⑸           ,种德者必养其心。

7.阅读理解。(12分)

“懒老师”

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可多了,但在我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的却是我们称之为“懒老师”的罗老师。别看他“懒”,他可讲究了,一头乌黑的头发,身着一套整洁的西装,脚穿一双普通的皮鞋,但经常擦得铮亮,显得可精神啦!

同学们为什么称他“懒老师”呢?这还得从他上课说起。在一二年级时,无论是教“a o e”,还是教我们识字、写字,他都非常认真细心,生怕教漏了一点儿。可是到了三四年级后,罗老师好像换了心似的,变得让我们越来越不认识了。就拿学习一篇课文来说吧,他总是要求我们先自己预习,读课文、查字典、勾画生字新词等,上课时让我们明确应达到哪些目标,然后就让我们自己去读、去想,或者是分组讨论。而他呢?这组看一下,那组听一听,有时遇到较难的问题,也仅仅提示下了事。

至于阅读课文就更是我们的事了。时间长了,“懒老师”的外号自然就叫开了。可说来也怪,每次考试,我们班的成绩都在年级首位。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爸爸笑着说:“孩子,你们冤枉罗老师了。你们的老师其实并不懒,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好老师。他写的教学论文经常在县级乃至省级、国家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呢!”听了爸爸的话,我为错怪了罗老师而感到脸红,更为有这样一位“懒老师”而高兴、自豪!

⑴“懒老师”教一二年级时非常认真细心,文中用了“无论……还是……都……” 的句式,仿写一句这样的句子。(1分)

                         

⑵罗老师教“我们”到三四年级就“懒”了,他的“懒”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用“        ”在文中画出“懒老师”让“我们”怎么做的句子。

用“        ”在文中画出“懒老师”自己怎么做的句子。

⑶同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试对“人懒地生草”和“懒老 师”的两个“懒”字谈谈你的看法。(2分)

                           

⑷“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我”心中的“疑惑”是什 么?(2分)

                          

⑸“懒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分)

                          

⑹你身边有这样的老师吗?你想对他(她)说什么?(2分)

                         

8.作文。(30分)

提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样的难题?你是怎么做的?请你回忆当时的情景,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详略得当。

1.峥嵘;孑然;残暴;撇嘴;卓有成效;张灯结彩

【解析】

思路分析:这道题是看拼音写词语,要先认真拼读音节,再书写词语。

名师详解:这样看拼音写词语的题,需要我们平时认真积累、识记生字词。写的时候要注意“孑然”的“孑”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撇”是提手旁加上“敝人”的“敝”;“张灯结彩”的“彩”不要写成“采”。写的时候除了注意字的易错点外,还要注意书写工整,字的各部分结构安排严谨。

易错提示:对生字识记不牢导致写出错字别字失分。

2.⑴精兵简政;⑵√;⑶√;⑷书籍

【解析】

思路分析:这道题考查对词语及字形的掌握,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认真积累词语、能够正确书写。我们要先认真读这些词语,仔细观察字形,然后进行区分。

名师详解:我们做道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看,仔细区分易错字,认真分析。按组来看,先看⑴组,“精兵间政”这个词中有错别字,应该是“精兵简政”;再看⑵组,这些词语都是正确的,⑶组中的词语也是完全正确的;⑷组中的“书藉”的“藉”应该是“籍”。“藉”常用于“狼藉”。

易错提示:识记生字字形不牢固,对词语不能做到积累的同时正确书写。

3.因为……所以……;只要……就……

【解析】

思路分析:这道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合理运用,要认真读句子,结合句子的整体意思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名师解析:先把整个句子的意思做初步了解,意思是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自己的错误,所以判断前两个空填的是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认真分析,后面部分的关联词为条件关系,认真比较之后应该填写的是“只要……就……”。

易错提示:对关联词语不能完全掌握,运用不熟练。

4.

(1)小明每次考试,成绩无不名列前茅。

(2)迈着寒冷的步伐来了,她携着银色的 小花篮,把美丽洁白的雪花撒向大地。

(3)她不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亮点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

(4)“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凡卡接着写道,“我求您看在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

(5)春色满园春暖花开娇阳似火 骄阳似火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满招损知错必改闻过则喜

【解析】

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过错。

思路分析:这道题考查对词句的积累及运用,要做到对词句的牢固积累,而且具有灵活运用的能力。

名师解析:我们依次来看这七道题。⑴中让我们用“无不”造句。我们要知道“无不”是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所以造句的时候意思不要用错;⑵这道题是仿照例句写句子,关键是要认真读例句,明确例句的样式,“秋姑娘迈着悠闲的步伐来了,她携着金色的小花篮,把累累的硕果撒向大地。”很明显,这个句子中,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秋天的特征——结出累累硕果,所以我们根据给出的部分“冬姑娘”,想冬天会有怎样的情景,最常见的就是下雪,所以把冬姑娘加以修饰,用上拟人手法表达冬天的大雪即可;⑶题认真读句子,发现这是一个反问句,根据要求改为否定句,其实就是把这个反问句改成一个否定的陈述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方法是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如原句是“敢”,改成陈述句后就是“不敢”;然后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这个反问句中本来就不存在,所以忽略这点;最后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以这个句子就成了“她不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亮点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⑷根据要求,把提示语写中间,就是把“凡卡接着写道”放在中间,把他的话在“亲爱的爷爷”后面分成两个部分,他的话都要用前后双引号隔开,中间用逗号连接。⑸这道题就是一道成语积累题,根据之前的积累可得出答案;⑹认真读句子,发现是要填写孔子的一句名言,而且这句名言应该和重视复习有关系,我们在大脑中搜索孔子名言,从中筛选出和复习有关的,就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⑺第一个空考查对名言的积累,“谦受益”的前一句是“满招损”,后面可以根据给出的解释把积累的名言对号入座,所以可得答案为“知错必改”“闻过则喜”。

易错提示:不能对学过的词语、名言进行正确积累,不会运用。

5.⑴张僧;⑵王羲之;⑶秦青;⑷文同;⑸祁黄羊;⑹苻坚;⑺项羽;⑻孙悟空;⑼诸葛亮;⑽林黛玉

【解析】

思路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成语来历的掌握,需要同学们多读多了解成语典故及来历。

名师详解:我们要根据给出的成语,回忆这个成语的来历。所以依次会得出以下答案。写的时候注意“羲”“祈”“黛”的写法。

错提示:对成语的典故不熟悉,张冠李戴。

6.

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⑵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室操戈

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⑷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⑸种树者必培其根

【解析】

思路分析: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和掌握,需要对学过的知识做到及时积累和完全掌握。

名师详解:⑴题中答案要结合《老人与海》中的一句话来回答,结合前面所说的“我们不能被失败打败”可知答案为“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这句话;⑵这道题需要我们有丰富的文学积累,曹植受到曹丕之后写下的正是《七步诗》,名句就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由这引申出的成语就是“同室操戈”,意为自家人动刀,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⑶根据积累可知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指的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写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喜悦的句子就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两句。第⑷小题出自司马迁的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⑸小题出自《传习录》: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易错提示:不能对所学的文学常识做到及时积累,准确掌握。

7.

⑴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都按时到校。

⑵学生:总是要求我们先自己预习、读课文……或者是分组讨论。老师:这组看一下……也仅仅提示一下了事。

⑶“人懒“生草”中的“懒”是懒惰;“老师”中的“懒”是教学有法。

⑷老师那么懒,“我们”的成绩为什么在年级首位?

⑸他是一位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老师。

⑹略

【解析】

⑴名师解析:我们首先认真读这一部分语句,体会到前面的“无论”“还是”是说明情况的,“都”的后面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的,所以按照这样的逻辑可以写出句子。

⑵名师解析:我们首先根据问题明确答案应该在选文的哪一部分,确定应该在第二自然段,认真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根据题要求画出来。会发现“他总是要求我们……或是分组讨论”这部分语句是他让我们做的,而余下来的“这组看一下……也仅仅提示一下了事”则是他自己做的。

⑶名师解析:我们仔细读这两个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人懒地生草”指的是人如果懒惰地上也会长出草来,所以这里的“懒”是懒惰的意思,而我们认真读选文,发现“懒老师”中的“懒”不是老师懒惰,而是他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⑷名师解析: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理解,文章后面写到老师虽然在我们看来是那么懒,但是我们的成绩却相反排在年纪首位,所以这就是我的疑惑。

⑸名师解析:这道题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文中作者爸爸的话来回答,可知他是一位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老师。

⑹名师解析:这道题是一道思维拓展题,需要你结合你身边的老师来写,再写出对他想说的心里话。

【答案】

我战胜了生活中的难题

生活丰富多彩,但有时也会让我们苦恼,那就是遇到难题的时候。我就有一次遇到了一个生活中的难题,但是最后我想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在家里写作业时,我开灯的手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水杯,结果里面的水一下子把作业本弄湿了。我心想:这下可完了。我赶紧拿来面巾纸,想把作业本上的水吸干。这么做的结果是水少了,但本上却布满了一条条难看的“皱纹”。怎么办呢?这个作业本明天还要交呢!老师看到了一定以为我不好好写作业,故意弄脏的。怎么办,当时家里又只有我一个人。对了,还是向“百度先生”请教吧!于是我打开电脑,找到百度,在里面输入“假如本子被水弄湿了怎么办?”点击之后出现了许多答案,其中,我发现这样一段文字:趁作业本上的水没完全干,先用重物把本压平整,然后放到冰箱的冷冻室冻一下就好了。真的吗?我半信半疑地按照这种说法去做,“嘀嗒嘀嗒——”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冰箱门,呀!奇迹发生了,作业本就像从来没有被水弄湿过一样,平平整整。原来真的就这么简单呀!

从这件小事中我明白了:在生活中谁都不免会遇到难题,关键是不要慌乱,要沉着应对,想办法解决!

【解析】本文开篇提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难题,最后克服了,这样就容易激发读者的兴趣,很好地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在正文中,作者写到了自己遇到的难题及刚开始是如何解决的,但是还不行,作者最后想到了到电脑上查询答案的方法,按照提示去做最后真的解决了这个难题。最后一段写由这件事受到了启示:遇到难题时一定要想办法解决!以此达到本篇习作的写作目的。这样也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文档

小升初模拟卷 (6)

2015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卷3(带解析)1.看拼音,写词语。(8分)2.读下面的词语,每组全对的打“√”,有错别字的请把正确的词语写在()里。(4分)⑴静谧赏赐精兵间政落荒而逃触类旁通()⑵抽噎名誉积劳成疾司空见惯革故鼎新()⑶咳嗽厨房蜂拥而至囫囵吞枣寝不安席()⑷鼎盛书藉纷至沓来竭泽而渔脍炙人口()3.将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4.按要求完成各题。(13分)⑴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夹竹桃无不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