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课时:2课时
课 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四单元《比》。
教学目标:
一、分数乘法: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二、位置与方向:
1.知识与技能:了解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描绘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2.过程与方法:经历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并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及空间观念,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分数除法: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体会转化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类比思维,促进学习正向迁移的价值观。
四、比: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4.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3.理解并掌握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这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4.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推导化简比的方法,正确化简比;使学生弄清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分配。
教学难点:
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2.描述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 理解1和0的倒数问题;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连除运算时的约分;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4. 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正确化简比;能应用比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材分析:
期中测试内容为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在数与代数方面,本次复习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在空间与图形方面,位置与方向在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已经学习,但还得巩固提高;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比较归纳。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完成习题。
学法指导:理解运用,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完成测试题。
一、仔细推敲,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5分)
1. 4米长的钢管,剪下 米后,还剩下3米。 ( )
2. 4分米∶8厘米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1∶2。 ( )
3. 10千克水加入1千克盐后,盐占盐水的。 ( )
4. 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1。 ( )
5. 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柏树的棵数就比松树少 。 ( )
二、用心思考,正确填写(20分,每空1分)
1. 48的 是( );( )的 是27。
2. 比80米多 是( )米;300吨比( )吨少 。
3. 5 和( )互为倒数,( )没有倒数。
4. =18∶( )=( )∶20==( )÷40
5. 18∶12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6.“红花朵数的 相当于黄花的朵数”是把( )的朵数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是( )。
7. 甲乙两数的比是4∶5,则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
8. 在○里填上>、<或 =。
÷ ○ × ○ ÷ × ○ ÷
9. 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比是3∶4∶5,最大的角是( )度。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5分,每空1分)
1.一个比的比值是 ,如果把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3倍,这时的比值( )。
A.不变 B.扩大3倍 C.扩大9倍
2.第二列第四行,用数对(2,4)来表示,第六列第一行,可以用( )来表示。
A.(1,6 ) B.(6,1) C.(0,6)
3. 一件商品涨价 后,又降价 ,现价比原价( )。
A.贵 B. 同样多 C. 便宜
4.有30本故事书,故事书比连环画少 ,连环画有 ( )本。
A.36 B.30 C.25
5.一袋土豆,吃了它的 ,还剩30千克,这袋土豆原有( )千克。
A.20 B.50 C.18
四、看清题目,巧思妙算 (40分)
1.直接写得数 (8分)
×16= 12÷ = × = 0× + =
1÷ = ÷ = ÷ = × ÷ × =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8分,每题2分)
×+÷6 ÷[×(-)]
24×× ()×24
3.解方程(6分,每题2分)
= +=39 7 -3 =
4.化简比. (6分)
﹕ 0.8﹕1.2 0.125﹕
5.求比值.(6分)
24:48 2.8:0.7
5.列式计算(6分,每题3分)
①一个数的是36的,这个数是多少?(列方程解)
②与的差除以,商是多少?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30分)
1.养殖场有鸡3200只,第一周卖出 ,第二周卖出 。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只?(6分)
2.小华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第二天读了,还剩下140页,求总页数?(6分)
3.某粮店上周卖出面粉18吨,卖出的面粉比大米的少6吨,粮店上周卖出大米多少吨?(6分)
4.实验小学美术组人数是科技组的,科技组人数是体育组的,美术组有40人,体育组有多少人?(6分)
5.甲、乙、丙三人共看同一本书,三人所看书的平均页数为120页,已知甲、乙、丙所看页数比为3∶5∶4,三人各看多少页?(6分)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