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04:07
文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编写特点(一)教材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册教材在内容呈现时,十分注重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发展通过五个活动,让学生经历体验:1.“称一称,掂一掂”(盐、硬币)2.“估一估,称一称”(苹果、铅笔)3.选2-3件物品掂一掂,估计一下有多重,再称一称4.实践活动:“先估计,再称量”我的体重,同伴的体重,一个土豆的质量,我的书包的质量5.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
推荐度:
导读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编写特点(一)教材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册教材在内容呈现时,十分注重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发展通过五个活动,让学生经历体验:1.“称一称,掂一掂”(盐、硬币)2.“估一估,称一称”(苹果、铅笔)3.选2-3件物品掂一掂,估计一下有多重,再称一称4.实践活动:“先估计,再称量”我的体重,同伴的体重,一个土豆的质量,我的书包的质量5.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编写特点

(一)教材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册教材在内容呈现时,十分注重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发展

通过五个活动,让学生经历体验:

1.“称一称,掂一掂”(盐、硬币) 

2.“估一估,称一称”(苹果、铅笔)

3.选2-3件物品掂一掂,估计一下有多重,再称一称

4.实践活动:“先估计,再称量”我的体重,同伴的体重,一个土豆的质量,我的书包的质量

5.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哪个重些

笑笑已经搭好了一个立体图形,淘气通过问问题,搭出同样的立体图形。

你还有别的问法吗?分小组做这种游戏,通过尽可能少的问题,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

(二)教材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层次性和思考性

数学教材内容的呈现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数学教学的内容要具有思考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数学思考”一大目标领域)

时间与数学(一)

情境:“飞飞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休息1天。飞飞的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一天后休息1天。”要求学生:从9月1日开始,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母亲和父亲的休息日,而飞飞是周六和周日休息。(教材中印有一张9月份的日历)

(1)请分别写出他们9月份全部的休息日

(2)讨论并填图,要求学生讨论并写出父子、母子、父母和全家的共同休息日

问题:1路车每隔3分钟发一次车,2路车每隔5分钟发一次车,从早上7时第一次同时发车,1路车和2路车同时发车的时间有哪几次?

(三)注重数学教学与现实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实世界、现实的生活动空间。

学生的现实: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等。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册教材编写的内容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观察、分析和比较,建立数学模型,并能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内容标准中的四个领域之一。在第一学段中,要特别加强实践活动。本册教材精心设计了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进行实践性、创新性学习的课程渠道。

(五)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做到呈现形式灵活多样。本册教材运用了图片、游戏、卡通、故事、文字等多种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册教材继续引入了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淘气”“笑笑”和“智慧老人”。教材还设计了“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小栏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教学建议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

教师要注意教材的基本叙述方式: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创设的情境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有数学问题,创设的是一个数学问题情境,在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能够建立数学的模型,然后再解释与应用。

又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这个熟悉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让学生在“分桃子”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摸球游戏”中学习可能性。 

(二)重视学生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思维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

要处理好思考与合作交流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让学生合作交流前,应该让学生思考,使得每一个学生对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都有着自己的想法,都能够地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地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的情感。 进一步的合作交流也是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说、听)

如让学生解决问题:

某班要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每位学生的朗读时间规定为3分。一位学生选了一篇840字的文章,在赛前试读时,他用了5分,怎么办?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数学的知识、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在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会出现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于一个班级来说,解决一个计算问题时,学生的算法必然是多样的。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同样道理,学生在解决一个数学应用问题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多样的,教师要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问题:要布置新年联欢会把黑板四周做上花边,黑板长34分米,宽12分米,花边至少多少长?

(1)34+12+34+12=92(分米);

(2)34×2+12×2=92(分米);

(3)(34+12)×2=92(分米)。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策略的优劣,应该引导学生交流,通过比较各种策略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 重视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

估算的应用十分广泛。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1)精确计算前的估算;

(2)解决实际问题前的估算;

(3)用估算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

(4)估计总数(如人数)估测。(长度、重量的估计)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

一方面,应该提供一个可以促进不同学生共同进步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另一方面,教学中可提出不同的要求,提供多种可能鼓励儿童自主选择,让学生在以适合于自己的要求和方式的学习中,逐步达到目标。如学生解决:

1×9+2              9×9+7

12×9+3            98×9+6

123×9+4           987×9+5

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继续往下写3题吗?

三、教学中的注意点

1.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要只注意知识与技能领域,而是要全面关注各领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2.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要求。

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只要求积不超过100。

13×5要求,26×5不要求。

但60×5,600×5都要求。

又如:求父子、母子和全家共同的休息日,只要求学生用列举的方法,可以列表,不要求用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概率问题也一样,在这一册教材中只要求学生能列举出可能的结果,能用“一定”“可能”可能不”等去表达一些不确定事件。而不要求学生去求出可能性的大小。

3.要重视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要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教材的情境中、对话中、统计图表中、票据中等多渠道获取信息的习惯和能力。

4.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的情境只是给出了一个例子,这个例 子中有一个数学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在不改变数学知识点的前提下,情境应该结合当地的学生实际。

城市与农村

学校设备上的水平差异

教师的个性特点

文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编写特点(一)教材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册教材在内容呈现时,十分注重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发展通过五个活动,让学生经历体验:1.“称一称,掂一掂”(盐、硬币)2.“估一估,称一称”(苹果、铅笔)3.选2-3件物品掂一掂,估计一下有多重,再称一称4.实践活动:“先估计,再称量”我的体重,同伴的体重,一个土豆的质量,我的书包的质量5.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