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__体育__ 年级:___八年级__ 科任教师:______
一、使用的教材:
二、班级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班级 人数 | 男(人) | 女(人) | 合计(人) |
①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或等级统计
班级 | 参加考试人数 | 90—100 (优秀) | 80— (良好) | 70—79 (一般) | 60—69 (一般) | 60分以下 (较差)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
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通过上学期的锻炼大部分的学生耐力素质得到提高,排球垫球也有一半的同学达到满分。但仍有一部分同学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进步不明显。导致同一班级个体差异较大。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重要因素。另外良好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球类:篮球、乒乓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耐久跑主要是1000米(800米),排球垫球 教材的难点:耐久跑呼吸调解和终点冲刺;垫球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四、学期教学总目标(含知识、能力、技能、思想品质等方面)
1、 学生能知道一些科学锻炼身体和评价锻炼效果的基本方法,知道健康的含义和标准,能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健身活动。
2、能正确地完成本学期所学各项教学内容的基本动作,身体素质和运动综合能 力有进一步提高。
3、学生人人能掌握一项球类项目的的技能方法,了解该项目的有关知识,并能自主开展体育锻炼,培养体育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4、能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乐于参加体育与健康常识的学习,在体育活动中能正确对待胜负,体验成功的乐趣,表现出公正、负责、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具体措施(指本学期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造性。
六、研究的主要课题(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提出重点研究的课题,并说明研究的课题解决什么问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含观摩课、公开课、经验介绍等
体育教学的生理功能如何向心理功能拓展
周次 | 起止时间 | 上课时间/天 | 教学内容及内容 | 教材页数 | 课时数 |
1 | 2017.2.13—2.17 | 5 | 常规,体能恢复 | ||
2 | 2.20—2.24 | 5 | 队列队形,素质练习 | ||
3 | 2.27—3.3 | 5 | 耐久跑 游戏 | ||
4 | 3.6—3.10 | 5 | 短跑 接力跑 | ||
5 | 3.13—3.17 | 5 | 排球垫球 弹跳练习 | ||
6 | 3.20—3.24 | 5 | 毽子 排球垫球 | ||
7 | 3.27—4.1 | 6 | 耐久跑 柔韧练习 | ||
8 | 4.5—4.7 | 3 | 排球垫球 传球 | ||
9 | 4.10—4.14 | 5 | 素质练习 技巧 | ||
10 | 4.17—4.21 | 5 | 1000米800米测试 | ||
11 | 4.24—4.28 | 5 | 力量练习 垫球 | ||
12 | 5.2—5.5 | 4 | 排球垫球 模拟测试 | ||
13 | 5.8—5.12 | 5 | 耐力 垫球 | ||
14 | 5.15—5.19 | 5 | 游戏 垫球 | ||
15 | 5.22—5.27 | 6 | 800 1000米 | ||
16 | 5.31—6.2 | 3 | 弹跳练习 速度练习 | ||
17 | 6.5—6.9 | 5 | 足球 | ||
18 | 6.12—6.16 | 5 | 接力跑 游戏 | ||
19 | 6.19—6.23 | 5 | 机动 | ||
20 | 6.26—6.30 | 5 | 机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