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 )
A、肽聚糖,磷壁酸 B、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C、几丁质 D、纤维素
2. 禾本科植物的小穗是由1至数朵小花组成,其小花的花被退化为:( )
A、稃片 B、颖片 C、浆片 D、苞片
3.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石松——苔藓植物 B、松叶兰——蕨类植物
C、苏铁——被子植物 D、浮萍——裸子植物
4. 为昆虫的飞行提供反馈信息的是( )
A、眼 B、触角 C、脑 D、翅上的感受器
5. 按照假花学说理论,杨柳目是原始的被子植物,其原始性状主要表现是:( )
A、柔荑花序 B、风媒花 C、雌雄同株 D、木本植物
6. 中轴胎座和特立胎座的区别在于:( )
A、心皮数目 B、胚珠数目 C、子房室数 D、胚珠形态
7. 裸子植物中无颈卵器的植物是:( )
A、马尾松 B、杉 C、买麻藤 D、罗汉松
8. 松属(马尾松)种子的翅是由( )发育而来的。
A、珠鳞的一部分 B、苞鳞的一部分 C、珠被 D、珠鳞与苞鳞各一部分
9. 蘑菇子实体的菌丝体为双核菌丝体,则双核菌丝体的核相为:( )
A、单倍体 B、二倍体 C、单倍体和双倍体 D、三倍体
10. 下列哪些是小G蛋白?( )
A、Rab蛋白 B、Rho蛋白 C、Ras蛋白 D、都不是
11. 鼠尾草属的“杠杆雄蕊”的“杠杆”为:( )
A、延长的药隔 B、花丝 C、延长的花粉囊(药室) D、花冠附属物
12. *P3+3A3+3 (3:3:∞)是典型的( )植物花程式。
A、石蒜科 B、百合科 C、禾本科 D、兰科
13. 细菌的应急反应的信号是( )
A、PPGPP B、PPGPPP C、PPPGPP D、PPPGPPP
14. 与花药开裂有关的结构是:( )
A、表皮 B、中层 C、绒毡层 D、纤维层
15. 向日葵、油菜、豆角的雄蕊分别是:( )
A、单体雄蕊、四强雄蕊、聚药雄蕊 B、聚药雄蕊、四体雄蕊、二强雄蕊
C、多体雄蕊、四强雄蕊、单体雄蕊 D、聚药雄蕊、四强雄蕊、二体雄蕊
16. 蒴果是由( )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
A、合生心皮 B、具侧膜胎座 C、具中轴胎座 D、A和B或C
17. 具有叶和孢子叶交互对生或轮生这一主要特征的类群是:( )
A、苏铁 B、松科 C、杉科 D、柏科
18. 鼻泪管始见于( )所属的纲。
A、肺鱼 B、青蛙 C、扬子鳄 D、家兔
19. 异染色质不同于常染色质的地方在于( )
A、在间期不被染色或染色浅 B、在间期染色深 C、复制在前S期开始
D、复制在S期末开始 E、在前、中期不被染色或染色浅
20. 下列哪一种寄生原虫的运动细胞器与其它动物的不同?( )
A、恶性疟原虫 B、罗得西亚锥虫 C、杜氏利什曼原虫 D、阴道滴虫
21. 发育过程中经历无节幼虫阶段的动物是:( )
A、头足纲 B、肢口纲 C、甲壳纲 D、腹足纲
22. 软体动物的贝壳由角质层、棱柱层、珍珠层构成,其中角质层和棱柱层是外套膜的哪部分细胞分泌形成的?( )
A、外套膜的外表面细胞 B、外套膜边缘的细胞
C、外套膜的内表面细胞 D、外套膜的外套线的细胞
23. 下列哪些是互相回报式的利它行为( )
A、杂色鹡鸰在冬季共同占有和保卫一个取食领域
B、同时雌雄同体的黑纹石斑鱼相互给卵受精
C、吸血蝠相互反吐喂食
D、长尾猴相互修饰毛发
24. 涡虫与华肝蛭的皮肌囊相比较,华肝蛭的皮肌囊的特点是不具( )
A、杆状体 B、表皮细胞 C、肌肉层 D、背腹肌
25. 涡虫分泌消化液的器官是( )
A、咽囊 B、前肠 C、咽 D、咽鞘
26. 下列物质中具有第二信使作用的有( )
A、cAMP B、cGMP C、Ca2+ D、Fe2+
27. 虾的附肢中,原肢节为3节的附肢是( )
A、小触角、大颚 B、第二、第三颚足
C、第一、第二步足 D、第一、第二腹足
28. 唇足亚纲的蜈蚣等动物的排泄器官马氏管的数目及排泄物分别是下列哪一项( )
A、马氏管1条,排泄物为氨 B、马氏管多条,排泄物为尿酸
C、马氏管1条,排泄物为尿酸 D、马氏管多条,排泄物为氨
29. 蚜虫的干母是下列哪种卵孵化而来的( )
A、越冬卵 B、春天孤雌生殖的雌蚜产的卵 C、夏天有翅蚜产的卵 D、无翅蚜产的卵
30. 仅保留单侧生殖腺的动物( )
A、骆驼 B、鲸 C、鸡 D、大鲵
31. 最早出现新脑皮和新脑皮层的分别是( )
A、两栖类和爬行类 B、爬行类和鸟类 C、鸟类和哺乳类 D、爬行类和哺乳类
32. 水稻种子贮藏的蛋白质主要是( )
A、清蛋白 B、硬蛋白 C、谷蛋白 D、醇溶蛋白
33. 下列哪项心脏的瓣膜是肌肉瓣( )
A、仅鸟类动脉瓣 B、仅哺乳类动脉瓣
C、哺乳类心脏瓣膜都是 D、鸟类右房室瓣
34. 下列动物中具有尿囊膀胱和游离卵巢的是( )
A、乌龟 B、星鲨 C、鲤鱼 D、蝾螈 E、麻雀
35. 肌胃最发达的鸟类是( )
A、食肉鸟类 B、食谷物的鸟类 C、食浆果的鸟类 D、食虫的鸟类
36. 先天特征有利于雌性动物更多地参与亲代抚育工作的动物( )
A、爬行动物 B、鸟类 C、鱼类 D、哺乳动物
37. 温度对卵的孵化影响很大,请问在下面哪种情况下卵的孵化期最短?( )
A、在适温范围的下限温度 B、在适温范围的上限温度
C、一直保护在最适温度 D、在适温范围内温度有些波动
38. 一种蛙在繁殖季节,雄性发出“co•qui”的叫声,雌性只能听到“qui”的声音,从而进行异性求偶,这种雌性只能听到“qui”的音的现象,是蛙对刺激的( )
A、外周过滤 B、刺激积累 C、中枢过滤 D、关键刺激
39. 属于下丘脑调节性多肽的是( )
A、LH B、FSH C、TSH D、GRH E、TRH
40. 蚊的成虫吸食血液或糖液时,它利用( )来感觉食物的温度和糖液的浓度。
A、腿部上的感觉器官 B、触角 C、口器 D、唇须
41. 凤眼莲引入到我国原是作为青饲料用的水生植物,但现在却成为一大害草,造成的原因是( )
A、无天敌 B、气候适应 C、繁殖力强
D、占据了空的生态位 E、A+B+C+D
42. 下列哪种特征为热带雨林生物群落所不具有( )
A、植物大多裸芽 B、生态位分化不明显 C、生态位分化极明显 D、动物为窄生态幅种类
43. 多型现象是种群内个体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在形态、生理、习性等的差异,下列对于多型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多型现象在种内是不连续的表现型 B、多型现象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控制
C、蚜虫的有翅型个体由种群密度增加而产生D、多型现象由相同的等位基因控制
44. 下列动物中哪些种类的成体具有犁鼻器( )
A、盲鳗 B、鳗鲡 C、青蛙 D、蜥蜴 E、家鸽
45. 当两栖动物蛙生活于水中,其水盐平衡调节方式是( )
A、皮肤失水,肾吸收水 B、皮肤吸收盐,膀胱上皮吸收水
第37题图
C、皮肤积累盐,肾排稀尿 D、肾重吸收盐,皮肤吸收水
46. 右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原生演替过程中2种量值的变化曲线,这2条曲线分别表示( )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D、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47. 下列对于耐受性定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B、同种生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
C、生物的耐受性可以人为加宽 D、生物的耐受性可以随时改变
48. 下列性状中哪一条适用于r—选择的生物( )
①它们的发育慢; ②它们的后代数量多; ③它们的生活周期短; ④它们的死亡率与种群密度无关; ⑤它们的种群大小是相对稳定的。
A、①、②和③正确 B、①、②和④正确 C、①、③和⑤正确
D、②、③和④ 正确 E、①、③和⑤正确
49. 向十二指肠内注入大量盐酸,可引起( )
A、肠液分泌 B、胃液分泌 C、胰液大量分泌
D、胆汁大量分泌 E、胃运动增强
50. 生活于海洋中的硬骨鱼,对环境而言它是低渗的,其肾脏的主要功能是( )
A、排泄Na+、Cl-等一价离子 B、排泄NH4+等大量含氮废物
C、去除Na+、Mg2+等 D、去除Na+和Mg2+、SO42-等二价离子
51. 有人在调查森林鸟类时发现:森林中鸟的数量与森林的周长成正相关,这种现象服从于( )
A、阿利氏效应 B、边缘效应 C、岛屿效应 D、生态位释放
52. 下列属于异域物种形成的条件是( )
A、边缘栖息地环境上的差异,成为基因交流的障碍
B、大范围内的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机制
C、生态位的隔离,建立生殖隔离
D、少数个体从原种群分离出来,到达它地而形成新种
53. 用“层积法”将一些种子进行处理,其作用是( )
A、更好地保存种子 B、筛选出具生命力强的种子
C、促进后熟,打破休眠 D、促进种子适应不利环境
54. 种群的分布调查得分散度S2,平均数m,如果S2=m,该种群分布型是( )
A、均匀分布 B、随机分布 C、斑点分布 D、嵌线分布
55. 荒漠和草原中的啮齿类毛色较浅,而热带和热带森林中的栖居者毛色较深,这种现象可由哪项来解释( )
A、霍普金斯定律(Hopkins'Law) B、葛洛格规则(Gioger's Rule)
C、谢尔福德定律(Shelford's Law) D、利比希定律(Liebig's Law)
56. 对一株多年生的树木来说,一年内在原有的生物量基础上所增加的生物量是( )
A、次级生产量 B、净次级生产量 C、净初级生产量 D、初级生产量
57. 生活于树木浓密森林中的鸟类,最可能利用何种行为来传递信息。( )
A、跳舞展示 B、鸣叫声 C、释放特殊的激素 D、气味
58. 模仿学习是动物学习行为中的一种方式,它是观察模仿同类动物的行为而获得新知识以适应环境,下列行为不是模仿学习的是( )
A、小猩猩根据同群的比其年长的个体的采食种类而调整自己的采食种类
B、清晨,一只麻雀鸣叫,同类其它个体也开始一起鸣叫
C、一池塘中的一群鸭,一只先开始修饰羽毛,其它个体也跟着修饰羽毛
D、一只小猴学会了击鼓,其它的猴也跟着学会了击鼓
59. 杜鹃在寄生巢内产卵的数目是( )
A、2枚 B、1枚 C、3枚 D、随寄主巢的大小而定
60. 血浆中较少,主要见于外分泌物中的免疫球蛋白是( )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61. 骨传导的特点之一( )
A、对方向性敏感 B、低频敏感
C、效率较高 D、随年龄增大传音功能下降
62. 当肺表面活性物质增加时,主要使下列哪项减小( )
A、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 B、气道阻力 C、粘滞阻力
D、惯性阻力 E、肺泡表面张力
63. 生物学家将两种原本在自然界中因求偶鸣叫声不同而不会发生杂交的青蛙,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取得受精卵,但发现绝大多数的这种受精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原肠胚或神经胚期死亡。这表明这两种青蛙之间至少存在以下哪些生殖隔离?( )
A、生态隔离 B、杂种不活 C、性隔离 D、杂种败育 E、配子隔离
. 醛固酮主要由( )分泌( )
A、肾脏 B、肾上腺皮质束状带
C、肾上腺皮质网状带 D、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65. 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为( )
A、基强度 B、阈强度 C、阈电位 D、适宜刺激强度
66. 海藻多糖中的主要成分是( )
A、D—果糖 B、D—半乳糖 C、D—半乳糖醛酸 D、N—乙酰葡萄糖胺
67. 习惯化过程中,是由于( )
A、Ca2+内流被阻断 B、Na+内流被阻断
C、K+外流被阻断 D、ACh受体被阻断
68. 下列动物中哪些种类具有盲肠和槽生齿( )
A、海牛 B、海龟 C、扬子鳄 D、家兔 E、鸭嘴兽
69.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 )
A、减色效应 B、增色效应
C、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D、最大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70. VitC又称抗坏血酸,它是一种( )
A、脂肪酸衍生物 B、氨基酸衍生物 C、已糖衍生物 D、核苷酸衍生物
71. 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最敏感的因素是( )
A、血压下降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血容量下降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72. 松柏类植物具有发达的分泌组织,其分泌组织属于( )
A、分泌细胞 B、分泌道 C、分泌腔 D、树脂道
73. 反射弧中最易疲劳的环节是(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间神经元 D、效应器 E、突触
74. 心脏快速射血期,心腔内压力变化是( )
A、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C、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75. 鉴定核糖的反应是( )
A、二苯胺反应 B、苔黑酚(地衣酚)反应
C、Folin的酚反应 D、双缩脲反应
76. 核酸在紫外区吸收有关的结构是( )
A、氢键 B、磷酸酯键 C、碱基共轭双键 D、糖苷键
77. 肾脏致密斑的作用是直接( )
A、感受肾血管内血压的变化 B、感受肾血管内NaCl含量变化
C、感受肾小管内NaCl量变化 D、感受入球小动脉牵张刺激
E、感受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
78. 吸虫的蚴虫中,以无性生殖产生后代的蚴虫是( )
A、尾蚴 B、胞蚴 C、雷蚴 D、毛蚴
79. 端粒酶是一种 ( )
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 C、DNA水解酶 D、反转录酶
80. 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供体是( )
A、GDP—葡萄糖 B、CDP—葡萄糖 C、UDP—葡萄糖 D、1—磷酸葡萄糖
81. 细胞质脱下的一对氢进入线粒体的方式有( )
A、异柠檬酸穿梭 B、肉毒碱穿梭
C、α—磷酸甘油穿梭 D、苹果酸穿梭
82. 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并参与激活淋巴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是( )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E、淋巴细胞
83. 可直接进入细胞核内发生作用的激素是( )
A、去甲肾上腺素 B、雌激素 C、孕激素 D、甲状腺素
84. 使蛋白质α—螺旋打结的氨基酸是( )
A、Pro B、leu C、Val D、Ile
85. 酶促反应速度为其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等于( )
A、[S] B、1/2[S] C、1/4[S] D、0.4[S]
86. 热带雨林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多样的隐蔽场所,所以这里的动物具有的生态特征是( )
A、生态位很窄,食性特化 B、活动性低,少有季节性迁移
C、生态位重叠种类多 D、边缘物种多
87. 下列辅酶中能作为电子供体的是( )
A、HSCoA B、Tpp C、NADH D、生物素
88. 发现某有褐色毛发、白发毛发和黑色毛发三个不同纯品种的兔子,当用褐色×白兔—F1全是白兔,正、反交结果一样。F1代相互交配产生的F2代,出现12白:3黑:1褐。控制毛发颜色相关基因的作用方式叫做( )
A、互补作用 B、显性上位 C、隐性上位 D、抑制作用
. F'因子是( )
A、不带细菌染色体的F因子 B、带部分细菌染色体的F因子
C、噬菌体 D、以上都不是
90. 西瓜一组染色体为11条,三倍体无籽西瓜结实率为( )
A、(1/2)20 B、(1/2)22 C、(1/2)11 D、(1/2)10
91. 每个下标为0的基因以5cm的高度增值,给每个下标为1的基因以10cm的高度增值。则A0A0B1B1C1C1和A1A0B1B0C1C0的高度,在A1对A0显性,B1对B0完全显性时,为( )
A、50,45 B、50,50 C、50,55 D、50,40 E、55,50
92. 人类的多指症是由一个显性基因引起的,外显率为90%,若两个带有这个基因的杂合体相互结婚,子女中有这个病症的比例是( )
A、(1/2) B、(1/4) C、(3/4) D、(27/40) E、(81/400)
93. 海绵动物无性生殖时芽体可以由下列哪些细胞形成( )
A、造骨细胞 B、变形细胞 C、外层细胞 D、原细胞
94. 如果在mRNA的3'端产生终止密码,对多肽链可能产生的影响为( )
A、错义突变,合成的蛋白质发生变化 B、无义突变,合成的蛋白质不完整
C、抑制突变,合成的蛋白质不发生变化 D、对蛋白质合成不发生任何影响
95. 在性染色体组成为XXXY的个体中,体细胞有( )巴氏小体。(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6. 下列( )交配方式是属于近亲繁殖( )
A、自交 B、回交 C、全同胞交配 D、物种间交配
E、品种间交配 F、表兄妹间交配
97. 西瓜2n=22,以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F1个体在减数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三价体或二价体与单价体,同源染色体2/1方式分离。这样F1产生可育配子的概率是多少?( )
A、(1/2)8 B、(1/2)9 C、(1/2)10 D、(1/2)11
98. 一种染色体变异或基因变异,如果通过父亲和母亲分别传给子女,却引起两种不同的遗传病的现象,称为( )
A、连锁 B、Y连锁 C、常染色体遗传 D、基因组印记
99. 对于B和b这对等位基因,下列群体中哪一个处于遗传平衡?( )
A、48BB:36Bb:16bb B、49BB:42Bb:9bb
C、15BB:60Bb:25bb D、12BB:52Bb:36bb
100.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生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
A、选择和变异 B、突变、选择和隔离
C、变异、选择和遗传 D、器官的用进废退
101. 自然界中许多外形相似的昆虫,其外生殖器有很大的区别,可阻止种间杂交。这属于哪种类型的隔离?( )
A、形态隔离 B、生态隔离 C、行为隔离 D、性别隔离
102. 下列结构中哪几种是由外胚层与中胚层共同形成的( )
A、楯鳞 B、硬鳞 C、棱鳞 D、象牙 E、牛角 F、卵巢
103. 地质年代中,两栖动物繁盛是处于什么时期?
A、元古代震旦纪 B、古生代石炭纪
C、中生代白垩纪 D、新生代第四纪
104. 人类球蛋白序列变异发生在40号氨基酸,另一种变异则发生在60号氨基酸。介于两个点突变间的DNA必须含有多少个核苷酸?( )
A、3的倍数 B、20的倍体 C、至少60 D、至少57
105. 某株西红柿决定茎为紫色或绿色的基因为异型合子,而决定叶上有毛或无毛的基因也是异型合子。如果此植株与绿色无毛杂交而得到的500个子代的性状如下 :42紫、有毛;202紫、无毛;209绿、有毛;47绿、无毛;则此二基因距离为多少单位(互换单位表示)?( )
A、17.8 B、35.6 C、8.9 D、
106. 两个体间只有一种性状不同,当两者交配后,所有子代都有亲代表现型,下列有关两种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中,哪一项比例符合单一基因差异的假说?( )
A、 B、 C、 D、
107. 称为维生素A源的物质是( )
A、α—胡萝卜素 B、玉米黄素 C、脱氢视黄醇 D、β—胡萝卜素
108. 研究表明,海岛上的昆虫缺乏一般飞翔能力是由于某种的选择作用所导致,请问这种选择属于( )
A、稳定性选择 B、性选择 C、平衡性选择 D、单向性选择
109. 下列哪种物质具有第二信使的功能?( )
A、二酰基甘油 B、单酰基甘油 C、二酰基甘油磷酸 D、三酯酰甘油
110. 细胞内具有钙离子库之称的是( )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分泌泡
111. 高尔基体的极性反映在它们自形成面到成熟面酶成分的不同,成熟面含有较多的( )
A、甘露糖转移酶 B、唾液酸转移酶 C、半乳糖转移酶 D、N—乙酰葡萄糖胺
112. 在细胞同步化实验中,TdR二次阻断法释放的时间t要求满足下列哪个条件?( )
A、TS<t<TS+TG2 B、TS<t<TS+TG2+TG1 C、TS<t<TS+TG1 D、以上都不对
113. 下列哪种是参与动物细胞缢缩环形成的主要成分?( )
A、结合素 B、钙粘素 C、微丝 D、细胞松弛素
114. 下列动物中哪些种类的血液循环属于不完全双循环( )
A、肺鱼 B、鲨鱼 C、肥螈 D、扬子鳄 E、穿山甲
115. A型血的血型糖脂的糖链末端具有的特征糖基是( )
A、岩藻糖 B、甘露糖 C、N—乙酰半乳糖胺 D、半乳糖
116. 寡霉素(oligomycin)能抑制线粒体的ATP合成的机制是寡霉素是( )
A、质子载体 B、质子通道
C、质子通道的阻断剂 D、质子通道的活化剂
117. 参与hnRNA加工修饰的小RNA主要是( )
A、ScRNA B、antisenseRNA C、SnRNA D、SnoRNA
118. 下列动物中哪些种类具有单枕髁( )
A、大黄鱼 B、蜥蜴 C、天鹅 D、犁头鳐 E、雨蛙
119. 有一DNA含104bp,其DNA分子两链交叉次数为1035次,则该DNA超螺旋圈数是( )
A、1000次 B、1035次 C、65次 D、35次
120. RNA的染色剂是( )
A、溴酚蓝 B、氨基黑 C、溴化乙锭 D、次甲烯蓝
121. 卫星DNA碱基组成中富含有( )
A、GC B、AT C、TC D、AG
122. 厌气发酵机制中,造成巴斯德效应的核心调节位点是PFK,又称( )
A、己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丙酮酸羧化酶
123. 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有性孢子的是( )
A、子囊孢子 B、担孢子 C、分生孢子 D、粉孢子
124. 区别小枝和复叶的主要依据是:( )
A、皮孔 B、芽 C、小叶 D、叶痕
125. 测定蛋白质N—末端氨基酸的方法有( )
A、DNFB法 B、PITC法 C、DNS法 D、氨肽酶法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模拟考试题(2)
模拟考试题(2)参
一、单项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B | C | B | AB D | A | C | C | A | A | BC | A | A | AC | D | D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D | D | B | D | A | C | B | BC D | A | C | AB C | A | A | A | C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D | CD | D | A | B | D | D | A | DE | A | E | B | D | CD E | C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A | D | D | AC D | D | B | BD | C | B | B | C | B | BC | B | B |
61 | 62 | 63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
B | E | BC | D | B | B | A | AC D | B | C | B | BD | E | D | B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90 | |
C | C | BC | D | C | AC D | D | D | A | C | AB | C | B | B | A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C | D | BD | D | B | AB CF | C | D | B | C | A | AD E | B | D | A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A | AB D | B | A | A | B | B | C | AC D | C | C | C | AB C | D | C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
B | B | A | B | ABCD |
1.酵母菌的化学组分比较特殊,主要由”酵母纤维素”组成,它类似三明治---外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间层有一层蛋白质分子,此外,壁上还含有少量的类脂和几丁质。
几丁质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含氮多糖类生物性高分子,主要的来源为虾、蟹、昆虫等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与软件动物的器官(例如乌贼的软骨),以及真菌类的细胞壁等。
2.小麦麦穗是一个复穗状花序,在花序主轴两侧着生有许多小穗,每一小穗的基部有2个较大的硬片,叫颖片。在颖片内包含有几朵花,通常只有小穗基部2~3朵花结构正常,能育,可以结实。每朵能育的花外面又有2片鳞片状的薄片(稃片)包住,位于外侧的稃片形状较大,常具有显著的中脉,并延长成芒,叫外稃;在内侧的稃片形状较小,无显著的中脉和芒,叫内稃(palea)。
在内稃的内侧基部,有2个较小的薄片,称为浆片,内稃和浆片是由花被退化而成。开花时,浆片吸水膨胀,使内外稃张开,花药和柱头露于花外,以利传粉。
花的有3枚雄蕊和1枚雌蕊,雌蕊具2个羽毛状柱头,子房1室。
5.以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为代表的假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的球花完全一致,每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于1个极端退化的雄花和雌花,因而设想被子植物是来自棵子植物麻黄类的弯柄麻黄Ephedra campylopoda,如下图所示,在这个设想里,雄花的苞片变为花被,雌花的苞片变为心皮,每个雄花的小苞片消失后,只剩下一个雄蕊,雌花小苞片消失后只剩下胚珠,着生于子房基部。
由于裸子植物,尤其是麻黄和买麻藤等都是以单性花为主,因而设想原始被子植物是具单性花。这种理论称为假花学说(Pseudanthium theory)。根据此说,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应该具有单性花、无被花、风媒花和木本的柔夷花序类植物,如木麻黄目、胡椒目、杨柳目等。这一学派的观点为现代多数系统学家所反对,根据解剖学、孢粉学等研究资料证明柔荑花序类应为次生类群。
8.胚、胚乳、种皮构成种子。裸子植物的种子是由3个世代的产物组成的,即胚是新的孢子体世代(2n);胚乳是雌配子体世代(n);种皮是老的孢子体(2n)。受精后,大孢子叶球继续发育,珠鳞木质化而成为种鳞,种鳞顶端扩大露出的部分为鳞盾,鳞盾中部有隆起或凹陷的部分为鳞脐,珠鳞的部分表皮分离出来形成种子的附属物即翅,以利风力传播。
10.小G蛋白(Small G Protein)因分子量只有20~30KD而得名,同样具有GTP酶活性,在多种细胞反应中具有开关作用。第一个被发现的小G蛋白是Ras,它是ras基因[5]的产物。其它的还有Rho,SEC4,YPT1等,微管蛋白β亚基也是一种小G蛋白。
11.鼠尾草属唇形科植物,它的雄蕊结构特殊,成为1个活动的杠杆系统,它的药隔延长成杠杆的柄,上臂长,顶端有2个发达的花粉囊,下臂短,花粉囊不发达,发展为薄片状。2雄蕊的薄片状下臂同位于花冠管的喉部,遮住花冠管的入口。当蜜蜂进入花冠管的深处吸蜜时,先要停留在下唇上,然后用头部推动薄片,才能进入花部,吸取花蜜,由于杠杆的道理,当薄片向内推动时,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使顶端的花药降落到蜜蜂的背部,花粉也就散落在昆虫背上。
13.当细菌氨基酸全面匮乏,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实施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产生这个两种物质的诱导物是空载tRNA
14.孢原细胞的进一步发育是经过一次平周,形成内、外两层细胞,外面的一层细胞称初生壁细胞,与表皮层贴近,以后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与表皮一起构成花粉囊的壁层;里面的一层细胞称造孢细胞,是花粉母细胞的前身,将由它发育成花粉粒。在花药中部的细胞进一步、分化,以后构成花药的药隔和维管束。
初生壁细胞以后又进行一次或数次平周(因植物种类而异),产生3—5层细胞。外层细胞紧接表皮,细胞体积较大,称为药室内壁。当花药成熟时这层细胞向半径方向伸展扩大,并在大多数植物种类里,细胞壁的内切向壁和横向壁上发生带状的加厚,而外切向壁仍是薄壁的。带状加厚一般是纤维素的,成熟时略微木质化。这层壁加厚的细胞层又称纤维层。纤维层细胞的带状加厚有助于花药的开裂和花粉的散放。
17.松柏纲分为4个科:松科、杉科、柏科、南洋杉科。注意区分。见《奥赛经典》270
18.眼泪从眼睛排入鼻腔的两个管道. 鼻泪管始见于两栖纲。
20.原生动物分类:鞭毛虫纲、肉足虫纲、孢子虫纲和纤毛虫纲
(1)鞭毛纲(代表动物:眼虫):靠鞭毛(9+2)运动。BCD均属此纲
(2)肉足纲(代表动物:大变形虫):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机能。
(3)孢子纲(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营寄生生活,无运动器。
(4)纤毛纲(代表动物:大草履虫):靠纤毛(结构与鞭毛相同,但较短、较多)运动
21.无节幼体是低等甲壳类孵化后最初的幼体,但高等甲壳类在更高的发育阶段才开始出现(十足目、糠虾目)甲壳纲之幼体中,身体尚不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呈扁平椭圆形,在正中线前方有无节幼体眼1个,其后方有口和消化管(肛门尚未开启),左右具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和大颚等3对附肢,这一阶段称为无节幼体。第二触角和大颚为双叉型,其原肢上均有朝向内方,即朝向口之突起(颚基),司捕食和咀嚼之功能。附肢均由数个关节构成,具游泳刚毛。继无节幼体期为后无节幼虫期。
22.贝壳的结构一般可分为3层,最外一层为角质层,很薄,透明,有光泽,由壳基质构成,不受酸碱的侵蚀,可保护贝壳。中间一层为壳层,又称棱柱层,占贝壳的大部分,由角柱状的方解石构成。最内一层为壳底,即珍珠质层,富光泽,由叶状霰石(aragonite)构成。外层和中层为外套膜边缘分泌形成,可随动物的生长逐渐加大,但不增厚;内层为整个套膜分泌而成,可随动物的生长而增加厚度。珍珠就是由珍珠质层形成的。
25.涡虫口内有一个肌肉质的咽,咽可以伸出口外吸住食物,并且分泌消化液将食物进行体外消化。然后,初步消化了的食物再由咽吸到肠内,在肠内主要进行细胞内消化。
28.马氏管是昆虫(节肢动物中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的排泄和渗透调节的主要器官,帮助他们保持水和电解液平衡。马氏管位于消化道中后肠交界处,为细长之管状物,由一层细胞组成;其基端开口于中肠和后肠的交界处,盲端封闭游离于血腔内的血淋巴中。有1对(如蜈蚣等)或多至一二百条。蛛形纲马氏管起源于中胚层(中肠起源),而昆虫纲起源于外胚层(后肠起源)。昆虫排泄物:尿酸。多足纲排泄物:氨
29.蚜虫在一个年生活周期中,有多种形态,以越冬卵孵化的蚜虫叫“干母”
32.水稻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约占粒重的7 %~10 % ,主要以贮藏蛋白的形式存在。水稻种子贮藏蛋白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4种类型: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和清蛋白。谷蛋白占水稻种子总蛋白80 %左 右,醇溶蛋白约占5 %~10 %。
33.鸟类的右房室瓣是肌肉质,与其他的陆生脊椎动物不同。
34.尿囊膀胱:胚胎时期尿囊柄的基部膨大而成。见于少数爬行类和哺乳类。
38.刺激筛选
外围筛选:动物感受器只能感觉到一定种类、阈值的刺激。外围筛选具特异性或专一性。(蛾类对紫外光比较敏感)意义在于减少动物对无关刺激做反应的能量消耗
中枢筛选:如丘脑的一些细胞只对血糖浓度的改变这一刺激敏感
39.下丘脑合成的调节腺垂体功能的激素,就是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运输到腺垂体的。下丘脑合成的这些激素其化学本质都属于多肽类,故称调节性多肽。下丘脑的调节性多肽有九种,其中化学结构已阐明的称为激素,未阐明的称为因子。它们能促进或抑制腺垂体激素分泌,促进的称为释放激素(因子),抑制的称为释放抑制激素(因子)。
44.犁鼻器
在鼻腔前面的一对盲囊,开口于口腔顶壁,是一种化学感受器。在两栖类开始出现,爬行类的蜥蜴和蛇类的犁鼻器最发达。其内壁具嗅粘膜,通过嗅神经与脑相连。由于犁鼻器不与外界相接相通,这就要靠舌的帮助。蛇的舌头有细长而分叉的舌尖,总是在不停的吞吐,俗称“信子”。其活动频繁的舌尖是在搜集空气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当舌尖缩回口腔时,即进入犁鼻器的两个囊内,产生嗅觉,从而判断其所处的环境条件。鳄和龟鳖类的犁鼻器退化。哺乳类在胚胎期也有犁鼻器,至成体大多退化,但在单孔类、有袋类、食虫类、啮齿类、兔形类及有蹄类的成体中仍存在。
50.淡水硬骨鱼
血液和体液的浓度都大于生活的淡水,这样渗透压的差别使环境中的水不断向体内渗透。淡水鱼的肾脏除具有排泄代谢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节渗透压,肾脏内肾小球数目很多,泌尿量大,可以将多余的水排出体外,另外,淡水鱼吞入的水只是从口流入,从鳃流出,而不进入消化道,这也防止了过多的水渗入体液。
海洋硬骨鱼
体液和海水比起来是低渗的,所以体内水分是向环境中流失的,这样就会不断增加体液中盐分的浓度,它们在长期的演化中出现了一系列特殊结构和生理功能维持体液的浓度。
它们不断吞咽海水,补充体内的水分,吞咽海水同时进入的大量盐分则由鳃壁上的一种特殊的泌氯腺排出体外,含氮废物大多以NH3的形式从鳃排出。
肾脏的肾小球数目很少,有的甚至完全消失,所以排尿量很少,这也防止失水。
海洋软骨鱼
血液中含有大量尿素,含量达到血液的2~2.5%(而其他动物的血液中只含0.01%~0.03%)。采取将毒性不大的代谢物尿素保存在血液中,使体液的渗透浓度高于海水。这样海洋软骨鱼体内水分不但不会散失,海水还会进入体内,为了保持体液的平衡,它们体内还有一种特殊的直肠腺可以排除过多盐分。
55.葛洛格规则:温血动物在温暖地区的个体黑色素增多,在干旱地区则红,黄,棕色为多,在寒冷地区色素逐渐减弱。
霍普金斯定律: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北美温带地区,每向北移纬度1°向东移经度5°,或上升约122米,植物的阶段发育在春天和初夏将各延期四天;在晚夏和秋天则各提前四天等等。
谢尔福德耐性定律: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过多过少或质量不足,都会成为因子。即对具体生物来说,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或称“阀值”),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又称耐性限度)。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少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60.IgG 是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它占总的免疫球蛋白的75%,是初级免疫应答中最持久、最重要的抗体,它仅以单体形式存在。它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在自然被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IgA 分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可介导调理吞噬ADCC 作用;分泌型IgA(SIgA)是机体粘膜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覆盖在鼻、咽、气管、肠和膀胱粘膜的表面,它能抑制微生物在呼吸道上皮附着,减缓病毒繁殖,是粘膜重要屏障,对某些病毒、细菌和—般抗原具有抗体活性,是防止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各类皮质激素是由不同层上皮细胞所分泌的。其中球状带细胞分泌盐皮质激素,主要是醛固酮;束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网状带细胞主要分泌性激素如脱氢异雄酮和雌二醇,也能分泌少量的糖皮质激素。
66.海藻中还有糖醛酸衍生物、岩藻糖聚合物、聚半乳糖、山梨醇及甘露醇等多糖。
68.海牛(manatee)属于海牛目,哺乳纲的1目。通称海牛。外形呈纺锤形,颇似小鲸,但有短颈,与鲸不同。
70.分子式:C6H8O6,多羟基酸性物质。
75.地衣酚反应 把对戊糖的Bial反应应用于RNA的定量。以梅鲍姆(Mejbaum)为代表的方法中,把Mejbaum试剂(含0.1%FeCl3·6H2O,0.1%地衣酚的浓盐酸)与RNA混合,在沸水中加热,速冷后生成的蓝绿色,以670纳米的光吸收定量。此法是根据与RNA中嘌呤碱基结合的核糖部分的显色反应,而嘧啶碱基用溴化或通过钠汞齐(amalgam)进行还原后也能定量。
77.致密斑
远曲小管在靠近血管极一侧,上皮由原来单层立方上皮变为单层柱状,且排列紧密,形成的椭圆形斑。胞质色淡,胞核椭圆形且深染,多位于细胞顶部。一般认为致密斑是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远曲小管滤液内Na+浓度的变化。
78.吸虫生活史趋向复杂,外寄生种类生活史简单,通常只有一个寄主,一个幼虫期;内寄生的复杂,常有2个或3个寄主,具有多个幼虫期,如从受精卵开始经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到成虫(在不同种吸虫、幼虫期有所差别),且幼虫期(胞蚴、雷蚴)能进行无性的幼体繁殖,产生大量的后代,无疑它有利于几次更换寄主。这些都是适应于寄生生活的结果。
93.海绵动物的无性生殖是以出芽生殖为主,多发生在海产种类中。出芽时亲本的变形细胞,特别是一些原细胞由中胶层迁移到母体的顶端表面聚集成团,然后发育成小的芽体,随后脱落到底部发育成新海绵,或与母体相连形成群体。
109.第二信使至少有两个基本特性: ①是第一信使同其膜受体结合后最早在细胞膜内侧或胞浆中出现、仅在细胞内部起作用的信号分子;②能启动或调节细胞内稍晚出现的反应信号应答。
第二信使都是小的分子或离子。细胞内有五种最重要的第二信使:cAMP、cGMP、1,2-二酰甘油、1,4,5-三磷酸肌醇、Ca2+ 等。
第二信使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它们能够激活级联系统中酶的活性,以及非酶蛋白的活性。第二信使在细胞内的浓度受第一信使的调节,它可以瞬间升高、且能快速降低,并由此调节细胞内代谢系统的酶活性,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脂肪的储存和移动以及细胞产物的分泌。第二信使也控制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并参与基因转录的调节。
111.高尔基复合体的膜上含有丰富的酶类,如糖基转移酶、磺化糖基转移酶、氧化还原酶、磷酸酶、激酶、甘露糖苷酶、磷脂酶等。但在膜上的分布并不均一(表1)。
高尔基复合体的标志酶是糖基转移酶。
表1 高尔基体不同区室酶的分布比较
酶 | 顺面 | 中间膜囊 | 反面 |
脂肪酰基转移酶 | + | ||
甘露糖苷酶 Ⅰ | + | ||
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 Ⅰ | + | ||
甘露糖苷酶 Ⅱ | + | ||
NADPase | + | ||
磷酸酶 | + | ||
腺苷酸环化酶 | + | + | + |
5'核苷酶 | + | + | + |
酸性磷酸酶 | + | ||
核苷二磷酸酶 | + | ||
唾液酸转移酶 | + | ||
硫胺素焦磷酸酶 | + | ||
半乳糖基转移酶 | + |
G2期细胞的获得 根据细胞周期测定的数值,采用TdR双阻断法使细胞同步在G1/S期交界处后,洗去TdR使细胞释放后继续培养。其培养时间应大于S期时间而小于S+G2期时间。然后先用振荡法使已进入M期的细胞脱落,弃去上清培养基;再用胰酶消化,加入新鲜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离心收集细胞,即为G2期细胞。
114.肺鱼:鳔能执行肺的功能(鳔内壁有许多泡状囊来扩大呼吸的面积,与陆生动物的肺相似)。与鳔(肺)呼吸相联系,心脏的构造相应地发生变化。心房被不完全的隔分为左右两半,由鳔(肺)回来的血流入心房的左边,从身体回来的血液流入心房的右边,这标志着最原始的双循环(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首次出现。
118.硬骨鱼,爬行类,鸟类是单枕髁。软骨鱼,两栖类,鸟类是双枕髁。
119.DNA超螺旋
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 两核甘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
DNA链在双螺旋基础上如绳索般扭转的现象与过程称为DNA超螺旋。当DNA处于“松弛”状态时,双螺旋的两股通常会延着中轴,以每10个碱基对旋转一圈的方式扭转。但如果DNA受到扭转,其两股的缠绕方式将变得更紧或更松。当DNA扭转方向与双股螺旋的旋转方向相同时,称为正超螺旋,此时碱基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反之若扭转方向与双股螺旋相反,则称为负超螺旋,碱基之间的结合度会降低。自然界中大多数的DNA,会因为拓扑异构酶的作用,而形成轻微的负超螺旋状态。拓扑异构酶同时也在转录作用或DNA复制过程中,负责纾解DNA链所受的扭转压力。
120.溴化乙锭可以用来检测单链或双链核酸
溴酚蓝:pH指示剂,pH=3.0时呈黄色,pH=4.6时呈蓝紫色。酸碱指示剂;非水滴定用指示剂,蛋白电泳染色;病毒化验等。
氨基黑:主要用于羊毛、蚕丝、锦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
121.卫星DNA(satellite DNA)是一类高度重复序列 DNA在介质氯化铯中作密度梯度离心,离心速度可以高达每分钟几万转;此时DNA分子将按其大小分布在离心管内不同密度的氯化铯介质中,小的分子处于上层,大的分子处于下层;从离心管外看,不同层面的DNA形成了不同的条带。根据荧光强度的分析,可以看到在一条主带以外还有一个或多个小的卫星带。这些在卫星带中的DNA即被称为卫星DNA,这种DNA的GC含量一般少于主带中的DNA,浮力密度也低。
122.巴斯德效应:在厌氧条件下,向高速发酵的培养基中通入氧气,则葡萄糖消耗减少,抑制发酵产物积累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即呼吸抑制发酵的作用。
酵解的3个主要部位,分别是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
在供给氧气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酵母的代谢从厌氧到需氧的转变:葡萄糖的代谢产物会大量减少,这可以通过测量NADH的吸光度得出。这个转变的调节酶为磷酸果糖激酶。
124.复叶的叶柄称叶轴或总叶柄,着生单叶的枝称为小枝。区别如下:
第一,叶轴的先端没有顶芽,而小枝的先端具顶芽;
第二,小叶叶腋内无腋芽,仅在叶轴腋内有腋芽,而小枝上的每一单叶的叶腋均具腋芽;
第三,通常复叶上的小叶在叶轴上排列在同一平面上,而小枝上的单叶与小枝常成一定的角度;
第四,复叶脱落时,是整个脱落或小叶先脱落,然后叶轴再脱落,而小枝一般不脱落,只有叶脱落。
《奥赛经典》第162面:叶轴是无顶芽,无腋芽,叶轴在茎上的着生处却有腋芽。选B
125.多肽链端基氨基酸分为两类:N-端氨基酸和C-端氨基酸。在肽链氨基酸顺序分析中,最重要的是N-端氨基酸分析法。N端测定用FDNB(2,4-二硝基氟苯),DNS-Cl (1-二甲基萘胺-5-磺酰氯)和DABITC(4-NN’二甲基-胺重氮苯-4’-异硫氰酸酯)、 PITC(异硫氰酸苯酯)等化学试剂测定。也可用氨肽酶法。C 端用肼解法或羧肽酶法测定。有的蛋白质的N末端被其他化学基团,如乙酰基,或环化谷氨酸所封闭,就不能用上述方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