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____以上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10万元
B.20万元
C.30万元
D.40万元
2、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____以上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30万元
B.50万元
C.80万元
D.100万元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____以上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10人
B.15人
C.20人
D.30人
4、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___以上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50人
B.100人
C.150人
D.200人
5、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____以上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3万元
B.5万元
C.10万元
D.15万元
6、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___以上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30万元B50万元 C.80万元 D.100万元7、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用于______,能够及时清退所吸收资金,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A.投资牟利
B.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C.日常生活
D.慈善
8、集资诈骗的数额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计算,______应予扣除。
A.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广告费、中介费
B.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手续费、回扣
C.案发前已归还的数额
D.已赠与金额
9、对非法金融机构,由该机构所在地的____认定和取缔。
A.人民银行
B.
C.人民
D.
10、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为非法集资活动相关的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二)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三)二年内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应以虚假广告罪定罪处罚。
A.非法集资罪
B.虚假广告罪
C.诈骗罪
D.非法经营罪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非法集资特点的是______。
A.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以及有审批权限的问题超越权限批准的集资;
B.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还包括以实物形式或其他形式;C.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筹集资金;
D.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
2、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____________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A.股票
B.债券
C.彩票
D.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券凭证
3、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______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A.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B.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C.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D.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4、以下属于非法集资的主要类型的是_______。
A.通过发行有价证券、会员卡或债务凭证等形式吸收资金;
B.利用民间会社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C.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
D.以签订商品经销等经济合同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三、判断题(表述正确打“√”,错误则打“×”。每题3分,共30分)
1、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2、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可以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3、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4、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5、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行、以转让股权等方式变相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或者向特定对象发行、变相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累计超过200人的,应当认定“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
6、“托管造林”已经成为非法集资的一种新案型。()
7、非法集资情况不会发生在保险行业。()
8、企业通过公开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形式进行有偿集资,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规的规定,经主管部门批准。()
9、房地产产权管理部门及房地产开发公司发放一平方米产权证书的行为,违反我国集资法律规定,属于非法集资。()
10、以有奖销售为名,变相发行彩票的行为不属于非法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