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 期:2013-02-01
文件状态: 发放号:
未 经 批 准 不 准 翻 印
文件修订记录
章节号 | 修改条款 | 修改原因 | 修改人 | 审核人 | 批准人 | 批准日期 |
通过对外购测量设备与外协检测质量的控制,确保所需的测量设备和外协检测服务能力满足所需要的质量水平。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外购测量设备与委外检测的质量控制。
3 相关文件
3.1《测量设备的配置和流转控制程序》
3.2《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3.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45号公告
4 职责
4.1采购部负责测量设备外购供方的选择、评价等质量控制。
4.2质保部负责测量设备委外调整或修理、委外检定或校准等外来服务以及供方的选择评价。
4.3质保部负责环境、安全及特种设备检测机构的选择和评价。
5 工作程序
5.1 外购测量设备的管理
5.1.1 测量设备测量要求的确定
测量设备在购置和添置前,应根据《测量设备配备和流转控制程序》进行策划,明确设备的测量要求。
5.1.2 测量设备供方的选择
a.对A类测量设备和贵重(1万元)以上的设备以及公司内用量较多的测量设备,应选择较为固定的供应商以及重要测量设备的生产厂家,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后,经评审确定其为合格供方,并编制《测量设备外部供方一览表》。供方评价应要求供方提供书面证明材料,以证明其质量保证能力,负责建立供方档案,可能时,应包括下列资料:
①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取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②相应的计量器具的计量制造许可证(按照国家指令的需要);
③主要设备及生产能力;
④售后服务和质量保证能力证明;
⑤国内或同行业内该设备的使用情况测量。
对于重要型式和性能实验的设备,在公司经济许可的条件下,应选择国际或国内的知名品牌。
b.对其他测量设备,采购部选择供方时,根据以往的使用情况,或指定采取定牌采购或者采购前审批的方式予以选择。
5.1.4外购测量设备的验收按《测量设备配备和流转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5.1.5 外购设备如发现不合格等质量问题,则由采购人员按《不合格控制程序》的要求,办理退货或调换手续。如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则由采购人员负责联系供方索赔事项和经济责任。
5.2委外服务的管理
外服务方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服务包括:测量设备的委外检定或校准、测量设备的委外调整或修理,以及某些产品的委托测试、安全环保测试、计量人员的委托培训等。
5.2.1 测量设备的委外检定/校准: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以及本公司不具备检定/校准能力和资质时,应该在具备检定/校准资质的外部供方进行,在选择供方时,应遵循就近、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并且需要该机构提供上级计量部门的授权证书,以及可开展项目的清单。
5.2.2测量设备的委外修理、调整供方的控制:当测量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合格现象,当公司不具备能力进行修理、调整时,须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外部机构进行。并对该供方的资质进行评价和认可。
5.2.3产品委外测试和计量人员委外培训
当公司的产品或设备需到外部进行测试时,应对该供方是否具备该项测试能力和资格进行确认,主要包括:
a.该机构是否具备国家认可的该项测试的实验室认可证书;
b.该机构进行测试的设备是否均在计量确认的有效期内;
c.测试人员是否取得开展该项测试的资格认可。
质保部应保存全部为校准与检定所提供外部支持服务的供方记录,编制《委外服务机构一览表》,服务机构的有关档案必需完整,供方的证明文件充分有效。
制造部、设备动力部负责收集环境、安全、特种设备检测机构的资质材料,并保存所收集的材料。
5.2.4在委外服务完成后,应要求检定机构开具检定证书/校准证书,仔细核对检定/校准证书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主要包括:
a、证书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b、测量数据(测量范围、稳定度)、检定的指标和测量点是否符合检定规程的要求;
c、证书的有效期是否符合要求;
d、证书印章、签名。
如发现证书有疑问时,应与其沟通重新开具证书、报告,或重新检测。
5.2.5测量设备校准与检定后,应带有表明其校准状态的唯一性标识或批准的识别记录。
5.3 各部门应协助做好外购测量设备使用情况、外协检测和委外修理质量的收集工作,及时将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以便与提供测量设备、外协检测和修理单位进行沟通。
6 记录
《测量设备外部供方一览表》
《委外服务机构一览表》
《供方调查评价表》
《外服务方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