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河流断面测量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02:17
文档

河流断面测量

河流断面测量3.1大断面测量3.1.1新设水文站的基本水尺断面、测流断面应进行大断面测量。3.1.2大断面测量应包括水下断面测量和岸上断面测量。3.1.3大断面测量的范围,岸上部分应测至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0.5m~1.0m。漫滩较远的河流,可测至最高洪水边界;有堤防的河流,应测至堤防背河侧的地面上。3.1.4测流断面河床稳定的测站,其水位与面积关系点偏离关系曲线在±3%范围内,应在每年汛前或汛后施测一次大断面。河床不稳定的测站,应在每年汛前和汛后各施测一次大断面,并在当次大洪水后及时施测其过水
推荐度:
导读河流断面测量3.1大断面测量3.1.1新设水文站的基本水尺断面、测流断面应进行大断面测量。3.1.2大断面测量应包括水下断面测量和岸上断面测量。3.1.3大断面测量的范围,岸上部分应测至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0.5m~1.0m。漫滩较远的河流,可测至最高洪水边界;有堤防的河流,应测至堤防背河侧的地面上。3.1.4测流断面河床稳定的测站,其水位与面积关系点偏离关系曲线在±3%范围内,应在每年汛前或汛后施测一次大断面。河床不稳定的测站,应在每年汛前和汛后各施测一次大断面,并在当次大洪水后及时施测其过水
河流断面测量

3.1 大断面测量

3.1.1 新设水文站的基本水尺断面、测流断面应进行大断面测量。

3.1.2 大断面测量应包括水下断面测量和岸上断面测量。

3.1.3 大断面测量的范围,岸上部分应测至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0.5m~1.0m。漫滩较远的河流,可测至最高洪水边界;有堤防的河流,应测至堤防背河侧的地面上。

3.1.4 测流断面河床稳定的测站,其水位与面积关系点偏离关系曲线在±3%范围内,应在每年汛前或汛后施测一次大断面。河床不稳定的测站,应在每年汛前和汛后各施测一次大断面,并在当次大洪水后及时施测其过水断面部分。

3.1.5 大断面和水道断面的起点距应以高水位时的断面桩作为起算零点。起点距和水深的测量方法按本规范B.8节的规定执行。两岸始末断面桩之间总距离往返测量不符值不应超过1/500。

3.1.6 大断面岸上部分的高程测量应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进行。地形比较复杂时,可低于四等水准测量,但往返测量的高差不符值应控制在±30mm范围内,前后视距不等差不应大于5m,累积差不应大于10m;当复测大断面时,可单程测量闭合于已知高程的固定点。

    注:k为往返测量或左右路线所算得之测段路线长度的平均公里数。

3.1.7 大断面测深垂线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新设水文站或增设大断面时,应在水位平稳时期沿河宽进行水深连续探测。当水面宽度大于25m时,垂线数目不得小于50条;当水面宽度小于或等于25m时,可按最小间距为0.5m布设测深垂线。探测的测深垂线数应能满足掌握水道断面形状的要求;

    2 测深垂线宜均匀布设,并应能控制河床变化的转折点,使部分水道断面面积无大补大割情况。当河道有明显的边滩时,主槽部分的测深垂线应较滩地为密;

    3 潮水河的测深垂线数可酌情减少。

3.1.8 水下断面测量在施测开始和终了时,应各观测或摘录水位一次。

3.2 水道断面测量

3.2.1 水道断面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道断面测深垂线的布设应按本规范第3.1.7条的规定执行,并使测深垂线与测速垂线一致。对河床不稳定的测站,可在测速垂线以外适当增加测深垂线;

    2 新设水文站和河床不稳定的水文站,每次测流应同时测量水深。当测站断面冲淤变化不大且变化规律明显时,每次测流可不同时测最水深。当出现特殊水情,测流时测水深有困难时,水道断面的测量可在测流前后的有利时机进行;

    3 河床稳定的测站,每年汛前、汛后应全面测深一次,汛期每次较大洪水后加测;岩石河床的测站,断面施测的次数可减少;

    4 冰期测流应同时测量水深、冰面边、冰厚、水浸冰厚和冰花厚。当冰底不平整时,应采用探测的方法加测冰底边起点距;当冰底平整时,可用岸边冰孔的冰底高程断面图查得冰底边位置。

3.2.2 水道断面测宽、测深的方法应根据河宽、水深大小,设备情况和精度要求确定,并应符合本规范B.8节的规定,不确定度应符合本规范B.12节的有关规定。

3.3 误差来源与控制

3.3.1 断面测量的误差来源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水深测量误差应包括下列内容:

        1)波浪或测具阻水较大,影响观测;

        2)水深测量位置偏离断面线;

        3)悬索的偏角较大;

        4)测深杆的刻划或测绳的标志不准;

        5)测杆或测锤陷入河床;

        6)超声波测深仪的声速设置与实际声速有差异;

        7)水深测量的仪器设备在施测前未按要求进行检查和校测。

    2 起点距测量误差应包括下列内容:

        1)基线丈量的精度或基线的长度不符合要求;

        2)断面索的伸缩和垂度的变化使得施测不准;

        3)使用经纬仪交会法施测时,后视点观测不准或仪器发生位移;

        4)使用六分仪交会法施测时,测船摇晃使定位不准;

        5)卫星信号差造成定位不准;

        6)测点偏离断面线;

        7)仪器的校测和观测不符合规范要求。

3.3.2 在断面测量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控制测量误差:

    1 应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施测;

    2 波浪较大时,垂线水深观测不应少于3次并取其中数值最接近的两次的平均值;

    3 水深和起点距测量的位置应控制在测流横断面线上;

    4 使用铅鱼测深时,应减小偏角,在悬索可承受范围内使用较重的铅鱼;偏角超过10°时应作偏角改正;

    5 应选用合适的超声波测深仪;

    6 对测宽、测深仪器和测具应按规定进行校正。

文档

河流断面测量

河流断面测量3.1大断面测量3.1.1新设水文站的基本水尺断面、测流断面应进行大断面测量。3.1.2大断面测量应包括水下断面测量和岸上断面测量。3.1.3大断面测量的范围,岸上部分应测至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0.5m~1.0m。漫滩较远的河流,可测至最高洪水边界;有堤防的河流,应测至堤防背河侧的地面上。3.1.4测流断面河床稳定的测站,其水位与面积关系点偏离关系曲线在±3%范围内,应在每年汛前或汛后施测一次大断面。河床不稳定的测站,应在每年汛前和汛后各施测一次大断面,并在当次大洪水后及时施测其过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