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110多万千克鸦片。“他”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2、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40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年间,仅例外支出即达8000万两白银。清朝财政状况出现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军费开支、战争赔款
B.减收工商税
C.大量进口工业品
D.茶叶、棉花等滞销
3、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鸦片战争的耻辱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侵华日军的暴行
D.沙皇侵占中国北方领土
4、清朝末年,杨昌浚写了一首关于玉门关的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里将春风引到玉门关的大将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5、据1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对形势认识不清
6、1841年英军占领了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7、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
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
C巨额赔款给人们增加了沉重负担
D清保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
8、《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9、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10、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1、有图中的人物是在19世纪末我国的一次变法运动中被杀害的,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④训练新式
戊戌六君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12、梁启超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只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下列史实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有
①洋务运动的开展 ②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展开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④资产阶级团体的建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3、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推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国共第一次合作 D.同盟会的成立
14、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辛亥则是一次“飞跃”。这里的“飞跃”是指辛亥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5、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16、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六年的冬天。”“六年”是指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17、有学者认为,晚清的儒学第二次危机就其发生而言,仍然是产生于中国文化内部的危机。它“表现出一种激烈的反传统倾向。”这次危机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8、右图是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商人罢市的推动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北伐战争胜利的鼓舞
19、小勇同学准备在五四青年节上演讲,下列素材不可以作为演讲内容的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B.五四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C.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D.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0、为了纪念“五四运动”.1949年12月,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下列对“五四精神”的表述最为准确、全面的是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爱国、科学、民主、自由
C.爱国、抗争、民主、科学 D.爱国、进步、民主、自由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1851年,农民领袖李秀成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建号太平天国。
22、1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团体——强学会。
23、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在设立行省。
24、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前期他反对袁世凯,后期又成为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25、戊戌变法和辛亥的相同之处是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26、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中日《马关条约》。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辛亥的指导思想是 。
28、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运动是 ,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 。(两空均填历史事件)
29、中华成立于 年,中国党诞生于 年。
四、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30、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1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记录片《走向海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战争。(2分)材料二中英、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殊死搏斗”是哪一次战役?(1分)
材料二 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60—90年代清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1分)
材料三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至少写出2点)(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6分)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图11。请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2分)请选择其中一个事件说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2分)
(2)图中B段,中华民族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请列举史实两例。(2分)
32、“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6分)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2)根据材料二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1分)
材料三: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 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3)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1分)
初二历史期中测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ABBD BDDAB ACDCD CCCBA
二、判断题:BBAAAB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陈独秀、三民主义;28、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29、1912、1921
四、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0、(1)鸦片战争、第二欠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对一点给0.5分,满分2分)黄海大战。(或甲午海战)(1分)
(2)创办福州船政局和上海轮船招商局;建立新式海军;派人出国留学,培养海军人才。(任答1点给1分)
(3)开发海洋资源,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平解决问题;保障海洋通道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答对一点给1分,满分2分)
31、(1)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选择第一个事件: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择第二个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清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辛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写两个史实)(2分)
32、(1)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或“见识了西洋火器的威力”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2分)
(2)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答“吞并美国旗昌行”“同外国经济势力展开竞争” 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1分)
(3)原因:中国封建制度落后(答“惟中国政体落后”、“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日本等列强的侵略(答 “日军侵占”“外国侵略”也可给分)。(2分)
(4)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步伐”“近代学习西方技术的先驱”“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