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月(
下)行政事业资产财务
与作质量,逐渐为我国打造出一只高水平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团队。另外,为了能激发出财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采取竞聘上岗的方式来筛选出符合本单位财务管理状况的优秀财务人员,改变目前会计人员趋于安稳的工作态度,让会计人员意识到只有撸起袖子干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工作价值,才能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中生存下去。
(3)重视内部控制权利的制衡。开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时,更应该注重管理权利的相互制衡和相互制约。在授予财务部门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权限时,也应该给予每位员工财务监督和内部制度实施监控的权限,以此规避财务部门监守自盗的现象。另外,只有实现全员监督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只有每位员工都开始注重单位内部资产的流向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才能使单位内部控制的把控水平得到整体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团队的方式,来全面统筹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
(4)注重风险的防控。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诡异多变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举步维艰。为了尽早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积极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应该从外部环境和单位内部构成因素来分析可能和即将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产生的风险。首先,通过强化自身风险防控意识来不断的规避和避免各种可能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潜在危险,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从自身的发展详情和建设方向出发,不断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完善内部控制绩效考核流程和方法,以此提高自身对风险的应对能力。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建立与之匹配的风险补救机制,在遇到决策错误或者不可抗力外部影响时,通过风险补救机制及时制止、降低错误决策带来的经济损失。参考文献1.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13(01).2.林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探究.商业会计,2013(16).3.田祥宇,王鹏,唐大鹏.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会计研究,2013(09).4.唐大鹏,李鑫瑶,刘永泽,高嵩.国家审计推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路径.审计研究,2015(02).(责任编辑:王文龙)(接40页)互分离,形成职责权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
(2)以规范制度建设作为着力点。不相容岗位分离的科用还应该注重从建章立制着手,建立相关制度机制。特别是对有关的财务开支审批等方面的决策权限,明确审批权限,对资金管理、投资决策、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制定权力运行清单、履职尽责清单、风险防控清单,明确风险防范控制关键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同时,充分落实制衡机制和财务公开制度,管理人员不足未分离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开,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透明度。此外,还应该注重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最大程度的防范风险问题的发生。
(3)加强对风险的技术防范解决未分离风险。不相容岗位分离不仅可以通过管理手段,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方面,应该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完善,对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功能丰富完善,特别是在信息系统中对资金支付、物资采购、投资融资等事项的审批流程、审批时限等内容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对有关的财务管理工作的申请、审核、复核、审批等,全部通过网络系统办公来实现,不仅减少了管理资源的投入,而且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来实现,在工作程序上环环相扣,起到了相互监控的作用,这些系统防控手段,可以岗位未分离制度的风险防范建立可靠的技术保障。(4)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防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除了不相容岗位分离这一手段以外,还应该在整个不相容岗位分离体系建设上逐步完善。重点应该从事业单位权力运行机制入手,在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管理等制度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并加强各项制度执行效果分析,及时发现解决在各类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内控建设强化对内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靠规范的制度来加强权限管理,防止财务跨级工作舞弊等行为的发生,提高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总之,不相容岗位分离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是有效防范应对内部财务舞弊风险的关键因素,对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和稳定也具有重要作用。在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落实过程中,应该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既要防范财务会计问题,也要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正常管理实际需要,实现合规性目标和效率目标的统一。参考文献1.李媛媛.T 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4.2.李颖.上市钢企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质量缺陷及改进研究.广西大学,2016.3.李勃.证券公司利益相关者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4.4.李志京.基于质量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4.(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