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淬火示意图,如下
说明:
实际淬火温度在840±10℃,若零件较大,一般取温度上限。还可以考虑在500℃时保温一段时间。在淬火温度时保温2小时左右(保证淬透)。
淬火后HRC>60。
淬火后冷却,先在盐水中冷却至400℃左右,以出水时工件表面不发白为最适宜。然后迅速油冷至150℃左右,及时回火。
二、回火
此材料的回火硬度和温度关系,参照下表。
硬度HRC | 25-30 | 30-35 | 35-40 | 40-45 | 45-50 | 50-55 | 55-60 | >60 |
温度 ℃ | 600 | 570 | 520 | 480 | 420 | 360 | 280 | <180 |
三、注意事项
1、工件表面开孔,或有易发生形变的地方应尽量用适量的工具进行填充加固等,以防止开裂或发生变形等情况。
2、装炉时最好用木炭保护,最好将零件装入带保护剂的箱中,或直接放入通有保护气的炉内加热,将氧化脱碳的程度降至最小。
3、淬火后冷却时,取出工件后先用刷子刷去表面的氧化皮,然后淬入10%氯化钠水溶液中,并沿工件最大截面积方向晃动,加速冷却。
4、冷至400℃左右,迅速转入油中冷却(油应该充分搅拌,实际操作时,把高压气打入油中),使之缓慢冷却,减少淬火应力。
5、工件在油中冷却至150℃左右,迅速进行回火。一定不能在油中停放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开裂。
6、工件形状如比较复杂,截面厚度差比较大,应考虑减少在盐水中冷却的时间,防止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