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运动与摩擦力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00:39
文档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运动与摩擦力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1(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磨损的鞋底入手,引起学生对物体接触摩擦的理解,然后引出摩擦力,继而通过教师演示活动和学生讨论,使学生发现运动与摩擦之间的关系,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然后通过讨论演示,认识到摩擦力有大小、有方向,并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在对摩擦力的认识过程中,穿插摩擦力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分析摩擦力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写短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写作和表达能力,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背景本课是人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
推荐度:
导读《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1(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磨损的鞋底入手,引起学生对物体接触摩擦的理解,然后引出摩擦力,继而通过教师演示活动和学生讨论,使学生发现运动与摩擦之间的关系,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然后通过讨论演示,认识到摩擦力有大小、有方向,并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在对摩擦力的认识过程中,穿插摩擦力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分析摩擦力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写短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写作和表达能力,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背景本课是人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1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第1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磨损的鞋底入手,引起学生对物体接触摩擦的理解,然后引出摩擦力,继而通过教师演示活动和学生讨论,使学生发现运动与摩擦之间的关系,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然后通过讨论演示,认识到摩擦力有大小、有方向,并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在对摩擦力的认识过程中,穿插摩擦力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分析摩擦力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写短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写作和表达能力,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背景

  本课是人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物体的表面都有些微小的凹凸不平的地方,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做相对运动时,这些凸起的地方会相互碰撞并破坏,这就是摩擦。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都要与其他物体接触,发生摩擦,也就产生了摩擦力。研究运动就要研究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从本课起,单元探究活动将转入对摩擦力的研究。教材共有三个活动。

  第一,感知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的运动。通过在桌子上拖动手掌等方法感知摩擦力。通过测量物体刚刚能运动起来需要的力来感知摩擦力。

  第二,知道摩擦力大小是可以测量的,会用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第三,知道摩擦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写一段话,假如世界没有摩擦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或即将产生运动时,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就是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要使物体运动起来需要克服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拖动手,感知摩擦力。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科学产生兴趣,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摩擦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用测力计较准确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摩擦力1、摩擦力2

  图片:完好的鞋底花纹、磨损的鞋底

  动画:汽车行驶与摩擦力的关系

   记录表1、记录表2、测力计、学生的书、尺子、笔袋、铅笔盒……  绳子(拴物品用)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思路说明
一、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出示一张鞋底磨损的鞋图片) 为什么鞋底会变成这样?

谈话:同学们提到了摩擦力,那么摩擦力是怎样的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板书:摩擦力

一、认识摩擦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1.张开双手,提问:此时有摩擦力产生吗?为什么?

小结:产生摩擦力必须是有接触的两个物体。

2.两手合在一起,有摩擦力产生吗?为什么?

小结:运动的物体接触面才会产生摩擦力

3.用劲搓手,但是手没有动。有摩擦力产生吗?为什么?

4.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

小结:看来没有运动就没有摩擦力的产生,适应研究摩擦力就离不开运动。板书:运动与摩擦力

5.讨论:你见过的产生摩擦力的现象。

播放素材:汽车行驶与摩擦力的关系

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力,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认识摩擦力的方向

1.  摩擦力有方向吗?

2.  如果摩擦力过大会产生什么现象?摩擦力太小呢?

三、认识摩擦力的大小

1.  摩擦力有大小吗?你是怎么想的?

2.  教师指导:把手放到桌面上推动,感觉用了多大的力?然后在空气中推动手,感觉用了多大的力?

3.  讲解: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刚好运动或保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力。

4.  演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5.  布置练习:测量下列物体在桌面上运动的摩擦力。记录

6.  汇报测量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了摩擦力世界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以《假如世界上没有摩擦力》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说说自己的想法:行走中与地面发生摩擦,产生的摩擦力使鞋底磨损。

 

讨论出:两个手没有接触,没有摩擦力产生

 

 

讨论出:没有摩擦力产生,因为没有运动

 

讨论出:有摩擦力产生,不动是因为摩擦力大。

讨论出:两个物体有接触面或者一个物体在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或将要运动,产生摩擦力

 

讨论得出:汽车行走,拉箱子、推车、穿衣服、嚼东西、走路、握东西、梳头、写字、炒菜……

学生小组内讨论

全班汇报得出:摩擦力有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物体运动时需克服摩擦力。

物体无法运动,手握不住东西、运动的物体无法停止运动……

谈想法

知道摩擦力有大小

 

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练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并记录

汇报测量结果谈发现,认识误差以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自由谈

 

写短文

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件,引出摩擦现象和摩擦力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形象认识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

 

 

 

 

 

 

 

 

 

帮助学生认识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叹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认识摩擦力的方向

 

 

 

 

学习测量摩擦力的方法,并且用学到的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能够发现信息中所蕴藏的知识。

 

再次认识摩擦力,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摩擦力的兴趣。

文档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运动与摩擦力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1(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磨损的鞋底入手,引起学生对物体接触摩擦的理解,然后引出摩擦力,继而通过教师演示活动和学生讨论,使学生发现运动与摩擦之间的关系,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然后通过讨论演示,认识到摩擦力有大小、有方向,并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在对摩擦力的认识过程中,穿插摩擦力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分析摩擦力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写短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写作和表达能力,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背景本课是人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