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电子信息导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00:41
文档

电子信息导论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内涵信息:主要包括:通过电子,光,声音或其他物理介质获取、传输、处理与存储的内容,例如音乐,语言、图像、视频、动画、数据、血压、温度、压力、速度、密度等信息获取:一般指通过电、光、声、力、磁、运动或其他手段,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例如:麦克风、摄像头、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传输与通信:一般指通过电子手段,将信息从一个地方有效与可靠地传输到另一个地方。例如: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Internet网络等。通
推荐度:
导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内涵信息:主要包括:通过电子,光,声音或其他物理介质获取、传输、处理与存储的内容,例如音乐,语言、图像、视频、动画、数据、血压、温度、压力、速度、密度等信息获取:一般指通过电、光、声、力、磁、运动或其他手段,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例如:麦克风、摄像头、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传输与通信:一般指通过电子手段,将信息从一个地方有效与可靠地传输到另一个地方。例如: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Internet网络等。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内涵

信息:

主要包括:通过电子,光,声音或其他物理介质获取、传输、处理与存储的内容,例如音乐,语言、图像、视频、动画、数据、血压、温度、压力、速度、密度等

信息获取:

一般指通过电、光、声、力、磁、运动或其他手段,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例如:麦克风、摄像头、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

传输与通信:

一般指通过电子手段,将信息从一个地方有效与可靠地传输到另一个地方。例如: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Internet网络等。

通信网络

信息传输的网络,即传输线路的集合。例如:电信网(有线、无线)、internet网路,广播电视网络,空天网络等。

信息处理:

一般指通过计算机,电子系统、FPGA、集成电路等手段,将信息根据要求加工处理。例如:滤波、变换、识别、压缩、编码、加密、分类、显示等。

(1)电子设备与系统。电视机、DVD、雷达。

(2)通信与网络系统。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等

(3)信息获取技术。麦克风、摄像头、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

(4)信息处理技术。

1)音频处理。MP3、声音交换、语音识别、网络广播等

2)图像处理。人脸识别、表情识别、指纹识别、图片修复、动画技术等

3)信息安全与科学。水印技术、密码。

4)生命医学信息处理。CT、B超、心电图,脑电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

数学、物理、外语、政治、体育等

2.专业基础课

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微机原理、数据结构、电磁场与电磁波等

4.实验课程体系

 认识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 研究型实验

课程分类:

通信类。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网路。

电路类。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电路,集成电路设计。

信息处理类。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图形处理,多媒体技术

电磁场类。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天线技术,电磁集容

计算机类。C语言,数据结构,微机原理,单片机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特点

(1)电子信息科学是21世纪的先导科学。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电子信息产品提高生活质量。

(2)电子信息产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通信产业,消费电子产业,广播电视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等

(3)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发展迅速,产品竞争激烈,知识更新更快,需要不断学习。

物理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用途:

(1)通信:电磁场与电磁波,光通信,密集波分复用,全光通信

(2)计算机:光盘,磁带,量子计算机

(3)消费类电子:DVD,手机,等离子体电视

(4)微电子和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工艺,光刻,封装等

(5)电子器件:半导体器件,传感器

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些典型应用

1.消费电子:电视机,照相机,摄像机,家电产品,MP3,DVD

2.通信产品:手机电话机,GPS,基站,路由器,交换机

3.计算机产品:打印机,扫描仪,绘图仪,光盘,移动硬盘

4.汽车电子:车载DVD 避碰系统,汽车网络,FM收音机

5.广播电视产品:电视机,收音机,发射机

6.国防军事:雷达,声纳,导弹制导,遥感遥测,卫星导航,航空航天

7.仪器仪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稳压电源,频谱分析仪,逻辑分析仪

8.生物医学产品:心电图机,电子血压计,脑电图机,CT,核磁共振,生命监护仪,助听器

9.消费电子: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

电子信息专业的几门热门技术

1.三维电视与高清电视:

阿凡达,3D电影

3D摄像机,3D视频编码,3D视频传输,3D电视

2.移动互联网

将网络技术和无线设备结合,是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地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

3.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

物与物联网,人与物联网,这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后的第四次信息技术浪潮。

主要内涵: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

要解决的问题:技术,标准。安全,成本

4.三网融合,三屏合一

电信网,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网的融合

手机屏、计算机屏与电视屏的合一

电力线通信

5.  家庭网络

    电视,电脑,电话、家电、游戏机 等   互联互通

6.    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

    电信网:电路交换,质量好,但成本高

    互联网:分组交换,成本低,但质量不理想

7.    生物信息学

    用信息处理方法对DNA、蛋白质等生物学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测序、对比等

8.    脑机接口

电子信息系统数字化的优点

1.模拟系统与信号数字信号与系统

(1)转换的手段

A/D变换器:模拟变成数字

D/A变换器:数字变成模拟

(2)转换的依据

Naquist采样定律

2.电子信息系统数字化的优点

(1) 精度高        

    (2) 可以进行灵活处理

        滤波、压缩、识别、存储、去噪、编码、复用、加密

(3)稳定

         无温漂、抗老化、抗噪声

    (4)性能提高

         通信、DVD

3.电子信息系统的数字化

(1)各种电子信息系统都在数字化

数字通信、数字网络、数码家电、数码产品、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媒体

数字地球、数字人体、数字医疗

(2)数字化生存MIT Media Lab的一本书

数字信号处理:指利用数学手段和方法,对信号和系统进行加工与处理,以满足所需要求

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方法:

(1)噪声滤波:噪声抑制、干扰消除,回音清除

(2)变换:傅里叶变换,余弦变换、正弦变换、WALSH变换

(3)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脸识别,姿态识别、表情识别、目标识别、声纹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虹膜识别

(4)压缩:数据压缩、音频压缩、语音压缩、图像压缩、视频压缩

(5)加密:数据加密、DES加密、RSA密码,椭圆加密、语音加密、图像水印

(6)编码:信源编码、Viterbi算法、RS码、Turbo码

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主要数学方法:

矩阵分析、概率论与随机过程、数值分析、优化理论、特殊函数、微分方程、数论

语音与音频处理

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压缩,语音增强,语音检索,语音变音,语音定位与定向

1.语音识别

(1)人的听觉功能

(2)人机交互系统

(3)应用十分广泛

计算机界面、查询系统、呼叫中心、电话银行、机器人

    *主要处理技术:

    语言和语音的特点。音素,语言学、韵律学

    特征提取技术

    模式匹配模型与模型调试方法。HMM模型,DTW模型

    文本分析与理解。自然语言理解

    *存在的问题

    与说话人相关、抗噪性能、识别率、方言问题、理论模型

2.说话人识别

(1)人的听觉功能,声纹识别

(2)应用十分广泛

身份确认、语音门禁系统、监控、电话银行

*存在的问题:

    与时间相关、抗噪性能、识别率、语音特征与理论模型

3.语音合成

(1)人的嘴巴的功能

(2)应用十分广泛

人机交互、有声文本、有声邮件

*主要技术:

    语音与语言的特点。音素、语言学、韵律学

    文本分析及语言模型。

    模型训练与合成方法。LHA模型

*存在的问题:

    韵律生硬,不自然、文本分析有其歧义、语调、个人特征、理论模型

4.语音压缩

原因:数据量太大。

语音压缩的标准:

(1)用于存储:MP3  PM  WMA  AMR

(2)用于传输:固网(G.711  G.722)  移动网(AMR  AMR-WB)

5.语音增强

(1)噪声抑制:移动通信、汽车电子、语音识别、

(2)自动增益控制:音量调整

(3)回音消除:电回音、声学回音

6.麦克风列阵技术

(1)声源定位:多媒体通信、视频会议系统、汽车电子、语音识别

(2)语音增强

7.语音变声技术

(1)声音特征转变

(2)由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

8.三维声学技术

    (1) 多声道技术:立体声、环绕声、5.1声道、7.1声道、SRS

    (2) 用途:游戏、消费电子产品

9. 数字音乐技术

    音乐合成、音乐处理、MID I、音乐检索 

图像与视频处理

图像预处理(增强、二值化、细化、分割)、图像识别、人脸识别与表情识别、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像素恢复、图像压缩与视频压缩、图像与视频检索、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动画技术、可视化技术。

1.图像预处理

(1)空间域增强:直方图均衡、图像线性变换

(2)频率域增强:低通滤波、高通滤波

2.图像二值化:

某些具有特殊特征的图像,在进行识别等图像处理之前需要进行二值化处理。目的是突出图像特征,便于后续的图像处理操作。

3.图像细化:某些图像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细节边缘部分。比如描述一个环形等。处理这些图形前,往往需要将这些细节部分提取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图像细化。

4.图像分割:在图像处理过程中,人们有时仅仅只对图像的某个具体部分感兴趣。比如,人脸识别、基于对象的图形或视频压缩技术等。这时就需要对图像进行分割的预处理操作。

5.图像识别: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工业上,图像识别技术被用来检测工业用零件的破损等。在日常生活中,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等一些特征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安检、家庭娱乐等方面。

6.面部表情识别:人脸识别的不断发展,使的这项技术被应用于家庭娱乐等方面。这时,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部特征识别。比如,智能家庭机器人等。可以根据主人的面部表情,做出相应的动作。

7.生物特征识别(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和步态识别等。它根据人体所固有生物特征来进行对人身份地位识别。由于每个个体差异的不同、具有的特征不同,所以这项技术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8.图像恢复技术:图像恢复也称为图像的复原。它主要用来对比退化的图像进行恢复。比如,在拍照片时,由于抖动,图像发生了模糊等。

9.图像压缩与视频压缩:JPEG200、MPEG4、H.2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压缩技术标准。它们的特点是,压缩效果好,同时人眼不易察觉,特别是MPEG4采用了先进的基于对象的压缩技术,大大提高了压缩效率。

10.图像与视频检索:数字图书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因此,急需高效的图像与视频检索,他主要是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在图像视频库中进行检索,并进行模式匹配。最终达到高效检索出目标的目的。

11.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辅助手段,研究图形所具有的一些特性。这项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构造三维立体图形、虚拟现实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中。

12.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形处理等手段,构造出一个虚拟的环境或物体。比如,中国近年来首创世界第一例三维虚拟人体模型。对医疗研究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3.动画技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游戏产业的壮大,动画技术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他主要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图相处理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达到了逼真的仿真效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4.可视化技术: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可视化技术成为满足人们需求的热门技术。比如,医学诊疗的可视化,化学物理实验的可视化等等。它使一些抽象的技术更加直观。

图像存在的问题:

·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处理框架。

·没有一个主、客观结合评价标准

·不同的应用领域使用的图像处理技术不同

·对大信息量图像(如遥感图像)没有快速有效的并行图像处理方法等。

中国的图像处理研究情况:

(1)我国的图像处理研究工作一直紧跟国际水平,国家很重视,并列入国家“863”计划。

(2)主要研究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自动化所,南京大学等。

(3)研究系统:机器视觉、人脸识别、嵌入式并行图像处理,3维虚拟人体等。

移动通信的发展:1G、2G、3G、4G

文档

电子信息导论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内涵信息:主要包括:通过电子,光,声音或其他物理介质获取、传输、处理与存储的内容,例如音乐,语言、图像、视频、动画、数据、血压、温度、压力、速度、密度等信息获取:一般指通过电、光、声、力、磁、运动或其他手段,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例如:麦克风、摄像头、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传输与通信:一般指通过电子手段,将信息从一个地方有效与可靠地传输到另一个地方。例如: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Internet网络等。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