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培训
脱硫系统浆液循环泵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特性
培训时间: 3月10日14:30-18:00
培训对象:脱硫专业全体人员及力能达脱硫班全体人员
主讲人: 张建明
培训地点: 办公楼五楼会议室
脱硫浆液循环泵的泵头为单层壳体结构。过流部件采用耐腐蚀、耐磨损铸造合金制做(包括叶轮、蜗壳、后护板、入口短管等)。叶轮与轴采用螺纹连结。
悬架部分采用稀油润滑型式。主要由悬架、轴、轴承体、轴承、轴承压盖、挡套、螺母、油封、挡水盘等零件组成。
一.泵的维护保养:
1.保持设备清洁、干燥、无油污、不泄漏。
2.每日检查轴承体内油位是否合适,正确的油位在油位线位置附近,不得超过±2mm。
3.经常检查泵运行是否声音异常,振动及泄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严禁泵在抽空状态下运行,因泵在抽空状态下运行不但振动剧烈,而且还会影响泵的寿命,一定要特别注意。
5.泵内严禁进入金属物体和超过泵允许通过的大块固体,且严禁进入胶皮、棉丝、塑料布之类柔性物质,以免破坏过流部件及堵塞叶轮流道,使泵不能正常工作。
6.为保证泵的高效运行,必须定期(使用一个时期后,在运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流缓慢下降时)调整叶轮与前护板间隙,使其保持0.6-0.9mm之间(轴向1.8-2.7mm)。该间隙一般出厂前已调好。若发现此间隙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调整;运转中发现问题也应停机调整。
泵按下述方法调整:
① 将机械密封组装板恢复到定位槽中,松开机械密封轴套与泵轴套锁紧螺栓(两个法兰盘连接螺栓)。
② 松开调整螺栓电机侧压紧螺母。
③ 均匀拧紧调整螺栓上的中间压紧螺母,使转子向泵头方向移动,边拧紧边盘车,直到盘不动为止。注意盘车的方向应按泵的工作转向。
④ 用塞尺测量轴承体端面与托架端面的间隙δ=a;此时,叶轮与前护板的间隙为0。
⑤ 松开调整螺栓上的中间压紧螺母。
⑥ 均匀拧紧调整螺栓上的电机侧螺母,使转子向电机方向移动,用塞尺检查间隙δ,直到δ=a+(1.8~2.7)mm为止(大泵取大值),注意间隙应均匀一致。
⑦ 拧紧调整螺栓上的中间压紧螺母、托架盖压紧螺母,使转子的轴向位置完全固定。
7.经常检测轴承温度最高不得超过75℃。
8.泵连续运行800小时后应彻底更换润滑油一次。
9.备用泵应每周转动1/4圈,以使轴均匀地承受静载荷及外部振动。
10.若停机时间较长,再次启动前应使用反冲水冲洗泵内沉积物后方可启动。
11.经常检查进出水管路系统支撑机构松动情况,确保支撑牢靠,泵体不应承受支承力。
12.经常检查泵在基础上的紧固情况,连接应牢固可靠。
二.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序号 | 故障形式 | 原因分析 | |
1 | 泵不出水,压力表及真空表的指针剧烈跳动。 | 吸水管路内没有注满水 | 向泵内注满水 |
吸入管路堵塞或阀门开启不足 | 开启进口阀门,清理管路堵塞部位 | ||
泵的进水管路、仪表处严重漏气 | 堵塞漏气部位 | ||
2 | 泵不出水,真空表显示高度真空。 | 进口阀门没打开或已淤塞 | 开启阀门或清淤 |
吸水管路阻力大或已堵塞 | 改进吸水管路或清淤 | ||
吸水高度太高 | 降低安装高度 | ||
3 | 泵不出水,压力表显示有压力 | 出水管路阻力太大 | 检查调整出水管路 |
叶轮堵塞 | 清理叶轮 | ||
转速不够 | 提高泵转速 | ||
4 | 泵不转 | 蜗壳内被固硬沉积物淤塞 | 清除淤塞物 |
泵出口阀门关闭不严,泵腔漏入浆液并沉淀 | 检修或更换出口阀门,清除沉积物 | ||
5 | 流量不足 | 叶轮或进、出水管路阻塞 | 清洗叶轮或管路 |
叶轮磨损严重 | 更换 | ||
转速低于规定值 | 调整转速 | ||
泵的安装不合理或进水管路接头漏气 | 重新安装或堵塞漏气 | ||
输送高度过高,管内阻力损失过大 | 降低输送高度或减小阻力 | ||
进水阀开得过小 | 适当开大阀门 | ||
泵的选型不合理 | 重新选型 | ||
6 | 泵的电机超负荷 | 泵扬程大于工况扬程,运行工况点向大流量偏移 | 关小出水阀门,切割叶轮或降低转速 |
选电机时没考虑介质比重 | 重新选配电机 |
7 | 泵内部声音反常泵不出水 | 吸入管阻力过大 清理吸入管路及闸阀 | |
吸上高度过高 | 降低吸上高度 | ||
发生汽蚀 | 调节出水阀门使之在规定范围内运行 | ||
吸入口有空气进入 | 堵塞漏气处 | ||
所抽送液体温度过高 | 降低液体温度 | ||
8 | 泵振动 | 泵发生汽蚀 | 调出水阀门,降低安装高度,减少进口阻力 |
叶轮单叶道堵塞 | 清理叶轮 | ||
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 | 重新找正 | ||
紧固件或地基松动 | 拧紧螺栓,加固地基 | ||
9 | 轴承发热 | 润滑不好 | 按说明书调整油量 |
润滑油不清洁 | 清洗轴承,换油 | ||
轴承有问题 | 更换轴承 | ||
10 | 机械密封泄漏 | 摩擦副损坏 | 更换机械密封 |
11 | 泵漏油 | 油位太高 | 降低油位 |
胶件失效 | 更换胶件 | ||
装配有问题 | 调整装配 | ||
12 | 泵头漏水 | 胶件没有压好 | 重新装配或压紧 |
脱硫吸收塔搅拌器的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特性
培训时间:6月8日14:30-18:00
培训对象:脱硫专业全体人员及力能达脱硫班全体人员
主讲人: 暨思睿
培训地点: 力能达脱硫班
1.吸收塔侧进式搅拌器的工作原理:
电机通过小飞轮带动搅拌器轴上的大飞轮实现减速及保护作用,再通过大飞轮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器叶片完成搅拌。侧进式搅拌器主要由电机、大小飞轮、机架、传动三角带、搅拌轴及轴承、机械密封和搅拌叶片等部分组成。
2.侧、顶进式搅拌器的检修维护
应定期检查搅拌器叶片衬胶损坏情况,以及叶片固定螺栓紧固情况,避免叶片磨损或脱落,影响搅拌效果。
在进行减速机组装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 应将所有零件清洗干净。
(2) 对已磨损的轴承及损坏或老化的油封等零件必须予以更换新件。
(3) 对滚动及滑动表面应涂抹润滑油,以形成初步润滑条件。
(4) 把A、B两片摆线轮上同一字母均向上方错开1800。
(5) 更换油封应注意检查唇口是否有伤,安装时唇口方向不要装错,油封表面应先涂抹润滑油然后推进注意避免唇口划伤,结合面的装配应注意密封。
(6) 装配结束后应注入润滑脂或润滑油,油位在规定位置。
(7) 用手转动输入轴,应正常无卡涩现象后才能启动空载运转,并检查润滑、噪声、温升以及渗、漏油等情况,一切正常后方可投运。
3. 搅拌器检修故障典型处理
故障 | 可能原因 | 检修措施 |
容器外部 噪音异常 | 风扇轮内进入异物 | 去除异和,叶轮损坏更换 |
轴承缺油干磨 | 更换轴承 | |
电机齿轮箱缺油 | 注油到正常油位 | |
油质量差,油号不对 | 放净,清洗注入规定油品 | |
部件磨损 | 检查轴承和齿轮是否磨损若出现过度磨损,查找原因并更换 | |
容器内部件如叶轮、螺栓 | 检查紧固 | |
振动 | 叶轮定位不正确 | 重新定位 |
轴承损坏 | 更换轴承 | |
叶轮、轴结垢 | 除垢 | |
部件松动 | 紧固螺栓、螺母 | |
电机超载掉闸 | 产品数据改变 | 咨询厂家 |
叶轮安装不正确 | 重新安装调试 | |
介质颗粒过大 | 加强系统设备调整控制 | |
工艺水流量低,稀释不够 | 检查保护配比,调整工艺水量 使介质能够携带充分 | |
齿轮过热 | 齿轮箱缺油 | 注油到正常油位 |
齿轮间隙低于要求值 | 重新调整间隙 | |
齿轮轴承损坏 | 更换轴承 | |
油质不当 | 更换合格油品 | |
机械密封处理浆液 | 动静环密封损坏 | 更换动静环 |
O型圈损坏 | 更换O型圈 | |
管件连接松动 | 紧固连接或修理 |
电动转机械不转 | 联轴器损坏 | 修理联轴器及棒销 |
齿轮损坏 | 修理更换齿轮 | |
齿轮箱轴承损坏 | 修理更换齿轮箱轴承 | |
三角皮带打滑 | 调整皮带张力 | |
叶轮碰到硬物 | 清理硬物并检查叶轮及轴损伤 | |
部件(水平行键)安装时遗漏 | 更换 |
脱硫废水压滤机的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特性
培训时间: 8月9日14:30-18:00
培训对象:脱硫专业全体人员及力能达脱硫班全体人员
主讲人: 梁江卜
培训地点: 办公楼五楼会议室
1.脱硫废水压滤机的工作原理结构
1 紧固装置 12 滤液排放连接
2 安全光幕发送端 13 进料口连接
3 头板 14 卸料板
4 滤板移动装置 15 液压缸
5 空气连接板 16 液压单元
6 移动板 17 间距块 (仅用于扩展情况)
7 绳索开关 18 滤液排放槽
8 安全光幕接收端 19 侧杠
9 横架 20 滤板组
10 控制面板
11 滤布清洗装置
2、脱硫废水压滤机的维护保养特性
(1)、在检修前,必须切电并办理工作票;
(2) 、液压单元上的高压软管损坏时,必须立即更换,至少每4年换一次。
(3)、液压油温度:最佳的操作温度是+20 - +50°C。液压油的操作温度不能超过 70°C。在运行了大约2000小时后,但少于1年,要更换液压油。
(4)、必须保证棘爪一直处于平稳的运行状态。如果遇到运行不平稳时,需要去处轴承螺栓(螺丝M12),对轴承进行清洁和加油。
3.故障和排除
液压缸不能保持压力不变
(开启泵太频繁)
a) 螺丝松脱 处理:拧紧螺丝
b) 液压缸密封不佳 处理:更换密封或更换液压缸。除 非很有经验,不然请找专业人员
c) 电磁阀松脱 处理:如果有污染:从底板上拧下来,吹干
净。更换坏的密封。除非很有经验,不然请找专业人员。
d) 接触压力表启动太晚 处理:调整时,当压力达到30 bar,压力表应
立即启动。如果高于 30 bar,要对最小接触做调整,如果不行,压力表坏了,
要更换新的。
第四期培训
脱硫系统玻璃鳞片防腐施工工艺
培训时间: 11月4日14:30-18:00
培训对象:脱硫专业全体人员及力能达脱硫班全体人员
主讲人: 张建明
培训地点: 力能达脱硫班
1. 玻璃鳞片防腐施工基本方法:
(1) 开工前备齐所需的玻璃鳞片与树脂材料和工具。
(2) 修衬部分的预处理:用砂轮机将检查来出的缺陷处打磨成平滑的波形凹坑(针孔打磨至金属基体表面),且务必将缺陷完全消除。
(3) 用溶剂擦洗干净打磨区,按鳞片衬里施工方法逐次补涂。
(4) 如为厚度不足,其修补只需将待补区用砂纸打毛,擦净后补到规定厚度即可。
2. 玻璃鳞片防腐施工工艺:
检修工序步骤及内容 | 质 量 标 准 | 质检点 | 签字 |
1.检修准备 | |||
1.1 准备好检修工具、测量工具和其他辅助工具、起吊工具。 1.2 烟道喷涂施工时,周围10米范围内作业时不得动火、动焊 1.3 作业时会有有害气体产生,通风口外侧作业人员在防腐施工时不得作业 1.4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清理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 | 1.检修工具完好,测量工具精确无误。 2.安全措施可靠。 3. 内衬施工作业环境属于一级防火区域,作业时由于溶剂挥发,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因此作业区域不得有任何形式的火源。 4. 烟道喷涂施工时,周围10米范围内作业时不得动火、动焊,若因安装需要非动火不可,应办理动火作业票,由我公司安全负责人确认后方可进行。 5. 作业时会有有害气体产生,通风口外侧作业人员在防腐施工时不得作业,防止中毒事故发生。 6. 每段烟道作业场所配备四台灭火器。 7. 作业时通风有专人负责,保证轴流风机正常运转 | ||
2.脱硫系统防腐内壁测厚检查 | |||
2.1内壁测厚 | 内壁清洁、无锈垢 | ||
3.磨损腐蚀点及焊缝金属检验 | |||
3.1磨损腐蚀点及焊缝金属检验 | 磨损腐蚀不得超过原壁厚的1/3 | ||
4.防腐层检查 | |||
4.1防腐层检查 | 防腐层局部剥落或大面积剥落、磨损冲刷 | W1 | |
4.1脱硫系统防腐浆液阀门、工艺水阀门、滤网、膨胀节等检查 | 防腐层局部剥落或大面积剥落,腐蚀、磨损更换 | ||
4.2脱硫系统防腐各连接管道检查 | 磨损腐蚀不得超过原壁厚的1/3,衬胶层损坏 | ||
4.3脱硫系统防腐入口、出口脱硫系统防腐层腐蚀检查 | 磨损腐蚀不得超过原壁厚的1/3,玻璃鳞片损坏 | ||
4.4脱硫系统防腐入口、出口烟道膨胀节检查 | 磨损腐蚀不得超过原壁厚的1/3,损坏修补,严重者更换; | ||
4.5人孔门垫检查 | 材料正确、大小合适 | ||
4.6人孔门法兰检查 | 结合面清洁、无杂物 | ||
5.防腐作业 | |||
5.1钢基体表面处理. 钢基体衬里施工前先进行基体表面检查,符合要求才能进行工序交接,所有缺陷应在底漆施工前处理好 | 底层涂装前钢基体存在可见的锈斑或除锈等级≤Sa2.5时须进行二次喷砂 | H2 | |
3.工作结束 | |||
3.1 整理收拾工具,现场清理 3.2 工作票终结确认。该设备或该设备所属系统已终结工作票 3.3 检点验收签证 | 1现场卫生清洁,无杂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