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选题
1.依据《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企业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应对( B )、场所和岗位,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制定落实安全操作规程。
A.生产车间、员工宿舍 B.高危工艺、设备、物品C.应急物资、劳保用品
2.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据《刑法》,处( B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A.1
B.3 C.10
3.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指( C )。
A.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导致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B.违反爆炸性、易燃性等物品的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事故
C.安全生产设施或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4.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 B )检查。
A.周期性B.经常性C.不定期
5.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以下不属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的是( C )。
A.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B.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C.参加工伤社会保险,按规定缴纳保险费
6.《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 C )
A.可以收取劳务费
B.应当收取工本费
C.不得收取费用
7.特种设备在出租期间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义务由特种设备( C )单位承担,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A.使用B.生产C.出租
8.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 B )倍。
A.10 B.20 C.30
9.在高速运转的机械飞轮外部安装防护罩,属于( B )安全技术措施。
A.能量
B.隔离
C.故障设计
10.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的( C ),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等。
A.责任情况B.根本原因C.简要经过
11.建筑工地入口处,提示进入工地必须带安全帽的安全标志使用的安全色是
( A )。
A.蓝色
B.黄色
C.红色
12.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的职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自主培训
B.生产经营单位决定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C.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
13.某公司针对新招录员工的人身安全保障,采取了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C )。A.明确安全责任,约定员工违章发生事故时,公司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B.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保险费由公司和员工分摊C.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14.以下关于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B.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无须有
关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C.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15.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等危险作业,以下现场管理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向作业人员说明现场危险因素、作业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
B.确认现场作业条件、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身体状况和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符合安全作业要求
C.由监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
16.按GB50140-2005 规定,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属于( B )火灾 。
A.C类
B.E类
C.A类
17.某电厂技术改造项目,由甲公司负责总体设计,乙公司承担土建及设备基础工程,丙公司承担钢结构安装、加固及管道工程,丁公司负责施工监理,四家公司同时开展相关工作。依据规定,以下关于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的做法,正确的是( B )。
A.甲公司与乙、丙公司分别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由乙、丙公司负责该技术改造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统一协调和管理
B.电厂分别与甲、乙、丙、丁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C.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由丁公司负责该改造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统一协调和管理
18. M 公司在其粮仓扩建项目中,将仓顶防水作业委托给 N 公司,同时委托 L 公司承担仓内电气设备安装作业,委托 W 公司负责施工监理。防水和安装作业同时开展。依据规定,以下关于上述作业活动安全管理职责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M 公司应与 W 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约定由 W 公司承担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B.M 公司应与 N 公司、L 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约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由 N 公司、L 公司承担
C.M 公司应与 N 公司、L 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约定各自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19.以下属于从业人员的义务的是( B )。①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②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③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④发现事故隐患,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20.根据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通常当一个企业有 起隐患或违章,非常可能发生 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 起重伤、死亡事故。( C )
A.500,49,1 B.400,39,1 C.300,29,1
21.以下在生产中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B.储罐的法兰泄漏C.设置屏蔽设施
22.某企业设置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来协调整个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事务, 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指( B )。
A.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B.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事务的部门 C.生产管理或技术管理机构
23.( B )是用人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A.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B.安全生产责任制C.安全操作规程
2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 B )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保持安全距离。
A.员工食堂
B.员工宿舍
C.员工俱乐部
25.某从业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掌握了岗位操作规程,但因未遵守操作规程而造成事故,则该行为人应负( A )责任。
A.直接
B.间接
C.次要
26.以下符合岗位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要求的是( B )。A.不必覆盖每个岗位、每个有人员活动的生产区域
B.在新装置投产或使用前,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C.各岗位相关操作规程不需是最新有效文件
27.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B )
A.36,8 B.32,12 C.48,24
28.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换岗、离岗 6 个月以上复工,初次培训时间应不少于( A )学时。
A.8 B.16 C.24
29.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参加必要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 C )学时。
A.4
B.6
C.8
30.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 B ),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A.交流上岗
B.持证上岗
C.培训上岗
31.承包商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承包商队伍进入作业现场前,应接受消防安全、设备设施保护及社会治安方面的教育,组织教育的责任主体是( B )。
A.承包商 B.发包企业
C.建设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32.安全性能要求高、易损耗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呼吸器、绝缘手套等, 应当按照有效防护功能( B )和有效使用期,到期强制报废。
A.最低指标B.最高指标C.平均指标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佩戴个人保护装备是最首要的安全措拖
B.个人保护装备在设计上是没有使用的
C.个人保护装备应该视为最后的依靠方法
34.绝缘手套应定期( B )电绝缘性能,不符合规定的不能使用。A.测试
B.检验C.检查
35.生产作业场所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 C )。A.打开气瓶的阀门,确定胸前压力表指针在绿色格子之内
B.气密性检查方法用双手掌心堵住呼吸阀体进出气口,猛吸一口气,如面罩紧贴面部,说明无漏气
C.滤毒罐的防护性能针对性不强,可共用
36.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及毒害的部位,应合理设置温度、压力、液位等检测仪表、报警(声、光)和( B )装置等设施。
A.紧急停止B.安全连锁C.应急救援
37.按安全色的使用规定,黄色表示( C )。
A.指令、必须遵守
B.停止、禁止、危险、消防设备
C.注意、警告
38.某公司电工刘某在操作证有效期内,须连续从事本工种 10 年以上,无违法行为,经考核发证机关同意,操作证复审时间可延长至( A )年。
A.6
B.8 C.10
39.事故应急响应级别通常可分为 3 个级别,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各个部门同外部机构联合起来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的级别属于( A )级。
A.1
B.2
C.3
40.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
( C )、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过程。A.应急指挥
B.应急疏散C.应急启动
41.企业要加强重点岗位和重点部位监控,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 B ), 采取有效防范和处置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和事故损失扩大。
A.启动预案
B.预警信息C.新闻信息
42.在应急管理中,( B )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且尽可能控制及消除事故。
A.准备
B.响应
C.恢复
43.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 C )后,应及时公布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A.编写完成B.组织演练C.评审论证
44.生产经营单位前期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 A ),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A.培训活动B.编制
C.演练
45.发现( B )停止呼吸的情况,不宜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A.触电后
B.硫化氢中毒C.高处坠落后
46.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该采用的急救方法是( B )。A.马上去医院救治
B.马上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C.用干净布或卫生纸覆盖,快速去医院救治
47.下列三种气体,属于无色无味但有毒,职工不容易察觉其存在的是( B )。
A.氯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48.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 B ) 。A.危险工作
B.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C.任何工作
49.从事危险化学品的工作人员和消防救护人员平时应熟悉和掌握化学品的
( B )及其相应的灭火措施,并定期进行防火演习。
A.基本性质
B.主要危险特性
C.毒害性
50.成人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应为( B )次。A.8~10 次
B.16~18 次C.18~24 次
51.关于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的描述不正确是( C )。
A.责任事故是违反自然或客观规律,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造成的事故
B.非责任事故是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或目前科学无法预测的原因造成的事故
C.在自然灾害中救援不当造成死亡的判为非责任事故
5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分级的描述正确是( A )。
A.死亡人数在 30 人及以上的,为特别重大事故
B.死亡人数在 10 到 50 人,为重大事故
C.死亡人数在少于 3 人的,为较大事故
53.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发生不期望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 危险度通常由( C )决定。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的类别B.事故严重性和影响范围
C.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54.某建筑施工单位在起重机检修过程中,检修工从 3 米高的地方坠落,导致重伤。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41-1986),该事故类别属于( A )。A.高处坠落
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
55.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 C )。
A.立即转运物资
B.尽快抢修设备争取复产
C.对现场予以保护
56.某单位某日 19 时 20 分发生安全事故,造成 11 人死亡,单位负责人在 19 时30 分接到事故报告,则该单位负责人应于( C )前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21 时 30 分
B.21 时 00 分
C.20 时 30 分
57.生产安全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A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30 B.60 C.45
58.基于事故调查的“四不放过”,描述错误是( C )。A.原因调查不清楚不放过
B.整改措施未采取不放过C.保险赔偿未履行不放过
59.手提式灭火器挂在墙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一般不应大于( C )米。
A.1 米
B.1.2 米
C.1.5 米
60.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 B )的阶段。
A.最不利
B.最有利
C.较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