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01:53
文档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贸易方式趋于多样化,传统的围绕国际结算各环节推出的融资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与此同时,外资银行入华步伐加大,冲击加剧,在国外已经成熟的贸易融资业务成为外资银行参与竞争的重要切入点。国内银行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在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如何对贸易融资进行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实践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一般以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为主打产品。除此之外
推荐度:
导读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贸易方式趋于多样化,传统的围绕国际结算各环节推出的融资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与此同时,外资银行入华步伐加大,冲击加剧,在国外已经成熟的贸易融资业务成为外资银行参与竞争的重要切入点。国内银行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在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如何对贸易融资进行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实践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一般以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为主打产品。除此之外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

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贸易方式趋于多样化,传统的围绕国际结算各环节推出的融资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与此同时,外资银行入华步伐加大,冲击加剧,在国外已经成熟的贸易融资业务成为外资银行参与竞争的重要切入点。国内银行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在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如何对贸易融资进行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实践

  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一般以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为主打产品。除此之外,一些在国际市场上比较成熟的产品,如福费廷、国际保理等也开始出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的产品目录上,虽然其业务量根本无法与我国进出口贸易量相匹配,但也体现出我国商业银行在贸易融资创新上所作的努力。

  (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

  1992年中国银行在我国率先推出国际保理业务,并于当年加入了国际保理联合会。我国保理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与欧洲国家相比,保理业务量相差甚远;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贸易额节节攀升,2007年出口总值超过12180亿美元,而我国的保理业务量只有330亿欧元(见表1),这与我国的贸易大国地位并不相称。但我国的保理业务发展潜力还是巨大的,尽管绝对量较少,然而每年还是以高比例、成倍的速度在增长。2005年我国的保理业务量只有58亿欧元,仅占GDP的0.33%:2007年底已经达到330亿欧元,增长率是5.7倍。我国的保理业现状在新兴市场中最具代表性,我国的保理市场将面临很大的发展机遇。

  (二)国际贸易融资新品种的推出

  福费廷、结构性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这些新兴的融资品种也如火如荼地在国内开展起来。走在国际贸易融资前面的银行有深发展、中国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尤其是深发展提出了争做国内专业性贸易融资银行的战略,并率先在我国推出供应链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

  2006年,深发展在全国率先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整合资源,面向产业供应链提供本外币、离在岸一体化的全链条金融服务。有数据显示,从2006年正式整合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后,深发展贸易融资客户和业务量均取得50%的增长,全年累计融资近3000亿,而整体不良率仅为0.4%。

  

  2007年,占国际结算业务首位的中国银行,也不断加强产品创新,对客户需求“随需应变”,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奖项,充分反映了市场对中国银行在贸易融资领域的高度认可。供应链融资是全球贸易融资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银行已经推出了用于国内贸易的“融易达”产品,并将继续加大供应链融资产品的研发。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对贸易融资认知不足,创新理念落后

  一些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片面认为贸易融资业务较为琐碎、程序繁杂、经营业绩不明显、业务素质要求高,因此并不把贸易融资业务视为存贷款业务一样重要的地位去看待,甚至有边缘化的趋势,从经营战略上阻碍了贸易融资业务的正常发展。创新理念也还停留在过去,与国际上先进的创新理念差距较大,故我国商业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和供应链融资理念上所作的努力大大不够。

  (二)业务品种创新不够,覆盖率低

  相对于日日翻新的零售银行业务、金融衍生产品等,中资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领域的创新速度很慢,未能顺应企业结算方式较变而产生新的融资需求。新产品少有推出,业务操作模式基本维持原样,融资产品仍然集中于以银行信用作为担保的信用证业务。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21738.3亿美元;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2.6万亿美元,而中资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余额仅占百分之十几的份额。由此可见,有相当数量进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需求是市场上现有融资产品及服务所不能覆盖的。

  (三)组织结构不合理,风险管理能力有限

  我国银行的组织结构基本是以职能或产品为中心进行划分的,国际结算与融资业务分别设在信贷部门和国际业务部门,跨部门的模式对业务衔接会造成一定难度,也很难建立起相互监督和配合的工作关系。另外,我国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欠缺,风险控制往往不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有效识别和控制,而是对客户资信的层层审核和繁琐的操作手续,使客户觉得不方便而对新产品失去兴趣。

  (四)创新技术水平落后,缺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要实现创新的高速发展和扩张,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都需要建立在较高的金融科技水平上,而我国金融技术的落后,从根本上制约了银行进行贸易融资产品创新的能力。此外,我国对金融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很不成熟,国内外银行人才争夺激烈,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既具备良好的金融贸易知识,又了解各项金融,以及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勇于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金融创新人才。

  三、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理念创新:以积极正确的理念从本源上指导贸易融资创新

  1.树立供应链融资理念

  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通过审查整条供应链,基于对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的掌握,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突破银行单纯看重企业财务报表和评估单个企业的状况。而是更加关注其交易对象和合作伙伴,关注其所处的产业链是否稳固以及目标企业所在的市场地位和供应链管理水平。因此,银行可以针对企业运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融资,以解决公司的不同需求,同时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风险控制手段,帮助企业改善经营并巩固供应链建设,减少银行风险。供应链融资不仅仅让中小企业能够获得实惠,链条中的核心企业也可以获得业务和资金管理方面的支持,从而提升供应链整体质量和稳固程度,最后形成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多方共赢局面。… 

文档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贸易方式趋于多样化,传统的围绕国际结算各环节推出的融资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与此同时,外资银行入华步伐加大,冲击加剧,在国外已经成熟的贸易融资业务成为外资银行参与竞争的重要切入点。国内银行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在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如何对贸易融资进行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实践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一般以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为主打产品。除此之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