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雅安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藏、川滇西公路交汇处,距成都140公里,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雅安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北,雅安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在15摄氏度,降雨多,素有“雨城”之称。
雅安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川西旅游的核心之一,更因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了休闲宜居的城市。本项目就位于雅安市姚桥新区,在雅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以旧城为依托,重点发展沙湾——姚桥组团,姚桥组团作为雅安的新城建设区,不仅要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基本需求,还应该体现雅安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姚桥组团位于雅安市东北部,地近成雅、泸雅高速公路入口,发展条件较好。规划为雅安市以行政中心、商务信息、居住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组团,是雅安市的门户和新的城市中心区,规划居住人口6万人左右。
本项目地块处于姚桥新区靠近高速路入口处,在雅安市总体规划中已被确定为一类居住用地,因此在规划中应充分展现市域人文精神和地方特色。
项目地块南侧接壤滨江路,紧临潺潺的青衣江,隔河仰望苍翠的周公山,东侧为项目开发二期用地,西侧为颐阙街,准备开发为商业街,北侧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汉文化遗址——高颐阙。项目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23125 ㎡,净用地面积102709 ㎡。项目拟建成建筑品质优良,环境设计优美的住宅小区。
二、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
2.《雅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姚桥控规》
4. 地块相关设计要求
三、设计理念
汉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建筑设施,是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每阙由主阙和子阙组成,一般有阙墓、阙身、阙顶三部分,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石刻珍品,是研究当时历史文化、建筑、雕塑、美术的重要实体。
位于地块北侧的高颐阙是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的墓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我国汉阙中保存最完好、雕塑最精美的珍贵文物古迹,具有相当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且该项目离高颐阙不远,小区的设计既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又要考虑人文关怀的体现,由于该地块离高速路不远,有紧邻滨江东路,可以说所处区位比较重要,整个设计风格要体现出地方特色和优势,发挥其地标的作用。
该项目的设计理念是充分与高颐阙的汉文化相呼应,关注人们居住空间的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联系,借鉴汉代“闾里”的设计思维,拉近邻里关系,注重空间的充分联系和围合。建筑设计上主要采用浅色调,并借鉴汉阙上的一些雕刻装饰,使整个小区具有舒适的居住空间和鲜明的设计风格。
四、设计思想
1.对居住功能的重视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在本案中我们追求的是对人最直接的关怀,最自然的表达方式,让居民们的家庭、邻里,友情与社区生活的激情同生共融。我们的目标是实现理想的住区——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共有家园。
有用的才是有意义的,充分尊重居住区使用的主体:“日常生活中的人”,方便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交往、休闲等活动,这种重视人的主体作用的居住小区才能被人们所认可。住宅单元的布置、道路布局、景观设计、绿化种植、停车休息等皆从人的角度考虑,注重人性化场所的营造,力图创造出一种大都市的自然形态——精心规划的自然。
2.城市形象的整体结合
规划小区位于姚桥新区,是雅安市这座优秀旅游城市重点建设的新城区,且又靠近滨江路,作为一类建筑用地更要体现这座城市的自然和人文。所以在规划中使小区既有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又蕴含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可达性和整个小区的空间层次感,及视线、采光、通风等条件,以最好的和自然融合,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创建适宜的空间关系。
五、总体规划
为使整个小区空间利用达到最佳效果,使居民有舒适、清雅的居住环境,对小区的各项布局做了如下安排:
1.总平面布局
为了满足人们对居住区安全性和优越感的需求,小区四周予以围合,在和平东路和孝廉街分别设计了一个出入口,既避开了主要交通干道又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和小区管理的需求。由于小区总面积不是很大,根据土地集约利用的需求集中布置公共设施,既满足了人们休闲运动的需求,又有利于整个小区居民的交往。整个小区居民楼的布局采取规则的排列,像汉代“闾里”的布局那样大多围合,但又不刻意追求平行,以满足居民楼的采光、通风、居民出行等需求。所以,总体来说整个小区既集中又疏散,创造出舒适的人居环境。
2.道路交通组织
由于小区总面积不大,为了满足居民对于安全、安静的居住环境的需求,小区内部采取人车分流的交通方式,在小区边缘设置车行道,较好的将居住区与城市道路分割,在四个转角处设置四个地下停车场,人们可以选择距离住宅较近的停车场进行停放,再选择较近的宅间道通往住宅。区内以人行为主,以主要步行干道(12米)和宅间道(6米)、林荫道(3米)为主,道路交错联通,既统一又富有变化,人车分流有利于人们的交通安全,适量的步行也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小区为方便人们出入设有两个出入口,避开了滨江东路这条主要交通干道,有利于人们出入的安全,减小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
3.公共建筑、设施布局
小区公共建筑设施主要考虑集约利用土地和较好的满足人们需求的原则,小区在大门旁设有警卫室和值班室保障居民的居住安全,在入口广场和主要交通干道旁设有商店、居民俱乐部等公共服务建筑。并在运动区设置了健身广场和运动器材,有羽毛球厂和篮球场等运动场所。在休闲区设有桌椅、亭子等可供人们休闲游憩的公共设施。较多的公共设施便利了人们的居住生活,同时全区共用的公共空间也加强了人们的交流。
4.建筑布局
小区建筑以多边形组合体为主,这样使建筑的朝向不单一,争取使最多的住户朝向东南,以获取良好的光照。并配合较好的间距,便于通风。每行建筑略有错落,使得住户不互相遮挡有较好的观赏江景的视线。整个建筑以米黄色为主,再配合以褐色楼顶,体现古朴素雅的整体风格,楼顶以斜坡式为主,由于雅安市降水较多斜顶有利于雨水的排放,并设计一些具有汉代风格的图案装饰。住房主要分为三种面积和档次并予以合理的布局,这样有利于各阶层的融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5.绿化、小品布置
沿主要的道路和节点布置绿化,主要选取当地的植被种类,这样便于管理和节约成本,且每栋住宅旁均栽培大量树木以达到林荫掩映的效果。整个小区考虑层次和色彩的搭配,安排了各种草地、树篱、花卉、树木的配合,使得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色彩变换,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在各节点和草坪中设立一些小品,主要结合高颐阙进行设计,以增添整个小区的古典风韵,并增加人们游憩的乐趣。
6.小区的竖向空间
整个小区的竖向空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高,依次设计了6层、18层、25层、30层的楼高,由于项目位于北半球,东南边较低便于阳光的射入,使得整个小区都能被阳光照射,满足人们休闲、运动、居住对阳光的需求,也不会遮挡后排居民欣赏江景的视线。配合建筑的层次感,小区的绿化设计也高低有致,营造活泼、灵动的空间效果,既充实又不拥挤,使小区具有宜居的空间感受。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 | ㎡ | 102709 | ||
建筑总占地面积 | ㎡ | 22950 | ||
总建筑面积 | ㎡ | 243005 | ||
地上建筑面积 | ㎡ | 237755 | ||
其中 | 住宅 | ㎡ | 225600 | |
物管用房 | ㎡ | 1550 | ||
社区服务用房 | ㎡ | 4055 | ||
商业用房 | ㎡ | 3050 | ||
地下建筑面积 | ㎡ | 5250 | 其中非机动车库:1000 | |
建筑密度 | % | 22 | ||
容积率 | 2.4 | |||
绿地面积 | ㎡ | 47246 | ||
绿地率 | % | 46 | ||
总户数 | 户 | 1672 | ||
机动车位 | 辆 | 1687 | 其中地下:1187 室外地面:500 | |
非机动车位 | 辆 | 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