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比的意义及教学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04:46
文档

比的意义及教学反思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二、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三、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比”的知
推荐度:
导读《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二、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三、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比”的知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三、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比”的知识。(板书:比)关于比,你想了解一些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什么是比?学了“比”有什么用?数学上的“比”与生活中的“比”一样吗?……)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发:对,生活中也有“比”,比如一场足球赛的比分是2∶0,它与数学上的“比”一样吗?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自己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吗?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式的揭示课题显的简洁明确,导入通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相关议论,引导学生产生了解比、认识比的心理需求,为本课的学习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

 二、讲授新知

    1.建立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出现的是长3分米、宽2分米的一面红旗。如果想知道这面红旗的长和宽的关系,可以怎样提出问题,并会用以前学过的什么方法进行比较?

    生1:比差关系;用减法3-2=l(分米)。

    生2:比倍关系;用除法3÷2或2÷3。 

    师:从同学们对红旗长和宽的比较可以知道,比较数量的意义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求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多少(比差关系),用减法;另一种是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比倍关系),用除法。         

    师:3÷2是红旗的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生:长和宽比较。

    师:用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求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长和宽的比是3比2。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仿上例(3÷2),那么2÷3又可以怎么说呢?

    生:宽和长的比是2比3。

    师:从求红旗的长和宽的倍比关系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应注意的是,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如3比2是长和宽的比,2比3是宽和长的比。

2、联系生活实际练习

师:在日常生活中,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例子很多,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

  师:你们刚才举的是同类量比较的例子,这儿有不同类量比较的例子,我们一起看一看。

  师:谁来读一读?

  生:“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

  师:谁能表示出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生:100除以2等于50

  师:50是速度。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要比较两个数的关系,除了可以把两个数相初,还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那么什么叫做比呢?你能不能试着说一说?

  生:两个数相除就是两个数的比。

  师:你说得基本正确。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看来比是建立在除法基础上的,只要两个数量具有相除的关系,我们都可以用比来表示。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自学发现:

师:好,同学们学得真快。我们刚才学到了比的意义,其实有关比,还有很多丰富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44页,根据老师的自学提纲做学习的主人。

      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可以在小组里讨论。然后汇报以下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开始吧!

2.汇报讲解:

(1)我知道一个比中间的两点叫比号,读做‘比’。我还知道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教师在100:2下面相应的位置板书:前项、比号、后项。)

(2)我知道比的前项初以后项得到的商叫比值。例如:2:3等于2初以3,商是2⁄3,2⁄3就是2:3的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有时也写成小数或整数的形式。)

(3)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生成下表:

师:你们还了解了那些知识?

生:我还知道比地后项不能为0。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生;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但仍读作比

师: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例如黑板上的2:3就可以写成2⁄3的形式,但不读作2⁄3,仍读作2比3。

师:黑板上还有两个比,也请大家写成分数形式,并读一读。

师:比改写成分数形式,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将比的前项写在分子的位置,比的后项写在分母的位置。

3、比的后项不能为0,可是前些天我在电视中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在本次足 球赛中,甲队以4﹕0战胜乙队”。这地方怎么是“0”呢?难道是报道有误吗?(课件出示)

(请多名学生说说)

  生:我觉得比赛中的几比几是一种计分方式,与今天学的比是两回事。

  生:我也觉得是不一样的。体育比赛中的几比几表示的是两个队各进了几个球,或者是各得了多少分,而我们今天学的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评析:让学生自己设疑解疑,既深化了比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师小结:(课件出示)4 : 0 不是数学中的“比”。因为它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不表示两数的相除关系。体育比赛中的比,只是借用了数学中“比”的表示形式,其本质意义是表示双方的得分多少,所以它的前后两个数都可以是0。体育中的“比”与数学中的“比”意义不同。

三、训练反馈。消化巩固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一定又学到了不少知识。下面,我们来做练习(课本第53页“练一练”的第1、第2和第3题)。

   1.小华家养了12只鸡和9只鸭。

  (1)鸡和鸭只数的比是———— ,比值是—— 。

  (2)鸭和鸡只数的比是————,比值是——。

  2.买3千克苹果用了7.5元,买苹果的总价和数量的比是——,比值是——。

  (评讲时指出:比值用分数表示时,应该是一个最简分数)

  师:第2题的比值2.5,在除法中表示什么意义?

  生:表示苹果的单价。

  3.判断题。(1)苹果有30千克,梨有20千克,梨和苹果重量的比是30:20。

  ( )

  (2)小明身高1米,爸爸身高170厘米,小明与爸爸身高的比是1:170。

  ( )

  (3)2和1的比是2。

  ( )

  (4)10:3可以写成10/3,读作10比3。

  ( )

  生:第(1)题是错的。应该把梨的重量放在前面,苹果的重量放在后面,即梨和苹果重量的比是2:3。

  生:第(2)题是错的。因为小明和爸爸身高的单位名称不一样,可以先把1米改成100厘米,所以小明与爸爸身高的比是10:17(100:170)。

  生:第(3)题也是错的。2和1的比是2:1,比值是2。

  生:第(4)题是对的。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照比的读法读。

  [评析:反馈学习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师紧紧抓住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知识点及容易混淆的内容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说理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激疑释疑。深化探讨

  

  师:现在,你们对本课所学的知i只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刚刚我们学习的是两个数的比,那有没有三个数的比?比如“小华家养了12只鸡和9只鸭”,能否再在后面添上“鹅有10只”,然后说成鸡、鸭、鹅只数的比是12:9:107

  师:你的想法非常好!生活中,三个数的比还真不少。例如建造房屋用的混凝土就是由水泥、黄沙和石子按照一定的比混合而成的,这样建造的房屋才坚固。    

  五、扩大资源,联系生活

  

  师:关于比,还有许多奇妙的事,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黄金分割”。例如我们人体也有许多有趣的比(课件出示):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7,人的身高与双臂平伸后的长度比大约是1:1,拳头翻滚一周的长度与脚底的长度比大约是1:1,体重与血液重量的比大约是13:1。课后,大家可以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

  [评析:教师恰当地运用网络资源,不仅让学生深化了比的认识及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扩大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兴趣。]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体现新理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

学生讨论是充分了,但是,学生的作业时间就有一定的问题,没有时间完成。看来,教与学生的书面练习之间还得下功夫去进行时间的把握,使自己的以后教学做的更好。

”。今天我教了《比的意义》。一节课下来,感触颇多:一、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一教学理念。本课我从自己的年龄与学生的年龄的关系引入,使学生认识到比多少之外还可以倍数关系来比,从而引出比。二.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例如:在在教学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根据内容简单,便于自学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我也同时还意识到不够放手,当学生自学到比同除法、分数的比较时,有意让学生终止,而硬要按教案设计的教学,让学生去比较、总结。这里就有一点及刹车的味道,还是放不开。三.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教学理念也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在处理比与除法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这一教学难点时,教师课前为学生设计了比较的表格让先学生自己填写自再分组讨论,使同学们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与此同时,也使学生感悟到了事物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文档

比的意义及教学反思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二、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三、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比”的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