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潼射镇初级中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教学水平监测语文试卷(无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03:47
文档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潼射镇初级中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教学水平监测语文试卷(无答案).

语文试题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祈祷(qǐ)搓捻(niǎn)鞭挞(dǎ)盛气凌人(líng)B.酷肖(xiào)睥睨(nì)炽热(chì)冥思遐想(míng)C.震慑(niè)凄惨(cǎn)咫尺(zhǐ)花团锦簇(cù)D.忏悔(chàn)稽首(jī)凛冽(lǐn)正襟危坐(jī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疮痍蹿掇驯良大彻大悟B.作践消蚀砭骨叱咤风云C.羁绊颦蹙畸形孜孜不倦D.斫痕告磐娴熟风餐露宿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推荐度:
导读语文试题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祈祷(qǐ)搓捻(niǎn)鞭挞(dǎ)盛气凌人(líng)B.酷肖(xiào)睥睨(nì)炽热(chì)冥思遐想(míng)C.震慑(niè)凄惨(cǎn)咫尺(zhǐ)花团锦簇(cù)D.忏悔(chàn)稽首(jī)凛冽(lǐn)正襟危坐(jī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疮痍蹿掇驯良大彻大悟B.作践消蚀砭骨叱咤风云C.羁绊颦蹙畸形孜孜不倦D.斫痕告磐娴熟风餐露宿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语 文 试 题

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祈祷(qǐ)      搓捻(niǎn)    鞭挞(dǎ)      盛气凌人(líng)

B.酷肖(xiào)    睥睨(nì)      炽热(chì)     冥思遐想(míng)   

C.震慑(niè)     凄惨(cǎn)     咫尺(zhǐ)     花团锦簇(cù)  

D.忏悔(chàn)    稽首(jī)      凛冽(lǐn)     正襟危坐(jī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疮痍      蹿掇      驯良       大彻大悟  

B. 作践      消蚀      砭骨       叱咤风云

C. 羁绊      颦蹙      畸形       孜孜不倦

D. 斫痕      告磐      娴熟       风餐露宿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写出了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

B.《雷电颂》想象瑰丽奇特,闪耀着浪漫主义的光辉,运用象征手法,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含蓄、深沉、凝练。

C.《马说》中作者先从反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再从正面展开议论,由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归结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在于食马者“其真不知马也!”。

D.《小石潭记》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水滴来代替大海。

B.托尔斯泰并非长得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器宇轩昂,但他具有犀利的目光,盛气凌人。

C.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你会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D.圆明园曾经是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但八国联军的一把大火让这座象征东方文明的杰作荡然无存。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B.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递公交,使主域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都及时采取了措施。

D.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6.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

不管你是何等渺小、卑微,你同样可以谱写生活的童话,创造生命的奇迹。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你,世界才增添了一份色彩,眼泪,        ;仁慈,       ;同情,       ;关怀,        。你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很重要,我就是一道风景。”

①要为众生的苦难而发        ②温暖鳏寡孤独的凄凉 

③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        ④给予老弱病残的贫苦

A.④①③②     B.③①④②     C. 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D.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

8.对《己亥杂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二、积累与运用(共26分)

9.古诗文默写填空()(共10分,每空1分)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③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④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行万里路,语文在路上:过零丁洋,感受“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豪情壮志;赏岳阳楼,感悟范仲淹“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登飞来峰,领略王安石“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凌云壮志;漫步赤壁,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              ”的抑郁;泛舟富春江,体味“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情怀;回归田园,体验“采菊东篱下,              ”的悠闲心境……

10.名著阅读。(共6分,每空2分)

同样是苏联著名作家,同样经历了痛苦与磨难。作家              写的《童年》通过              眼中痛苦与丑恶的家庭生活,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              的成长为线索,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11.仿写句子。(4分)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其与前面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因为天空广阔,鸟儿才可以自由飞翔;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              ,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私的包容。  

12.综合性学习(6分)

【材料一】2013年5月,记者在某路口看到,宽约25米的道路供行人过街的绿灯却仅有18秒,绿灯亮起时许多过街的行人都得一路小跑;供车辆通行的绿灯长达120秒,许多行人在等待一分钟左右后,便迫不及待地闯红灯在车流中穿行,导致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发生。

【材料二】谈到“中国式过马路”,一位专家说:“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从众心理在作崇。很多市民很久以来有一种从众心理,人家可以走,我为什么不可走?这种心理大多数的人都存在,结果是法不责众。”

【材料三】“闯红灯过马路违法!”近日,杭州、北京、南京等地纷纷对“中国式过马路”亮“罚单”,引来“叫好声一片”。与此同时,有评论说,处罚难度大,执法成本高,重拳整治陷入“两难”窘境。

(1)仔细探究三则材料,请分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产生的原因。(3分)

          
(2)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式过马路”问题,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小题 (共15分)

门 铃

⑴帕皮是个样子讨人喜欢的老头。一双蓝色的眼睛,虽然因年老而显得暗淡,却从中透出一股温暖之情。他经常喜欢吹着口哨清理打扫店铺。不过,他私下里有时也悲伤。

⑵有一天,他一边干活,一边吹起了优美的旋律。外面,阳光温暖而明亮,天空也变得越发清澈。一阵微风吹来,店门上的铃铛叮铃铃地响了起来。这只铃铛能产生独一无二的、有魅力的回响,在这个家里已上百处了。老人非常珍惜这只铃铛,每天都要擦拭它。

⑶听到铃声,帕皮起身招呼客人。“你需要点什么,小姑娘?”帕皮的声音天性快活。“您好,先生。”小女孩说话几乎是低声耳语了。女孩样子天真可爱,说话羞羞答答。她用棕色的双眼看着帕皮,然后慢慢地扫了一眼整个房间,似乎在寻找某种特殊的东西。

⑷女孩腼腆地告诉老人:“我想买一件礼物,先生。”“好吗,咱们看看,”帕皮说,“想给谁买呀?”“是给我外公买,但是不知道买什么。”

⑸帕皮开始提一些建议。“袖珍手表怎么样?这表完好无损,是我自己修理的。”他自豪地说。

  ⑹小女孩没有回答,然后走到门口,把门轻轻扭开,按了按门铃。看到女孩兴奋的微笑,帕皮似乎也容光焕发。“就是这个。”小女孩发出咯咯的笑声,“妈妈说外公喜欢听音乐。”

  ⑺就在这时,帕皮的表情变了。但害怕伤了女孩的心,老人告诉女孩说:“对不起,小姑娘,那东西不卖。也许你外公会喜欢这个小收音的。”为了让女孩能理解,帕皮告诉小女孩这个门铃如何在自己家里这些年以及不想卖的原因。小女孩抬头看了看老人,眼里含着一大滴泪珠,甜甜地说:“我想我懂了,谢谢您。”

  ⑻突然,帕皮想到自己除了未住在一起的女儿,其余的家人都没了,即使女儿也有十年未见面了。他想,为什么不把门铃传给一个能和亲人分享的人呢?

  ⑼“等等,小姑娘。”就在女孩向门外走的时候,也就是正当老人将要最后一次听到铃响的时候,老人喊住了她,“我决定卖铃铛了。给你手绢,擤擤鼻涕。”

  ⑽小女孩拍起手来:“哦,谢谢您,先生,外公会非常高兴的。”“好啦,小姑娘,好啦。”帕皮帮了这个孩子,感觉很不错,然而,他知道自己会想那个门铃的。“你一定要替你外公保管好那个铃铛,也也替我保管好那个铃铛,好吗?”老人一丝不苟地又一次擦拭了铃铛,然后把它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

  ⑾“哦,我保证。”小女孩说。她抬起头看了看帕皮,再一次小声问:“多少钱啊?”“哦,我看一下,你想花多少钱?”帕皮笑着问道。

  ⑿女孩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零钱袋,然后举起来2元47分硬币,放在柜台上。对自己的大脑是否健全稍稍质疑后,帕皮说:“小姑娘,今天是你的幸运日,那个铃铛正好2元47分。”

  ⒀那天傍晚,帕皮准备关门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想那个门铃。他想到那个孩子,不知道她的外公是否喜欢她的礼物。当然,这样可爱的孩子买的任何东西他都会珍惜的。

  ⒁就在这时,帕皮觉得自己听到了铃声。他又一次质疑自己的大脑是否正常,然后朝门口走去。小女孩就站在门口,正在一边按门铃,一边甜甜地笑。

  ⒂帕皮慢步走向孩子时,有些困惑不解:“这是什么,小姑娘?你改变主意了吗?”“没有。”女孩咧嘴笑了,“妈妈说这是给您的。”

  ⒃帕皮还没来得及再说一句,孩子的母亲走了进来,忍住眼泪小声说:“你好,爸爸。”

  ⒄这一声“爸爸”让帕皮的眼中顿时噙满泪水。小女孩在一旁轻轻地说:“给你,外公。给你手绢,擤擤鼻涕。”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4.选文第⑵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富有表现力,请加以品析。(3分)

老人一丝不苟地又一次擦拭了铃铛,然后把它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

          
16.“门铃”在选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2分)

          
17.帕皮身上有许多闪光点,请找出其中两点并加以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小题 (共10分)

韭菜饺子

徐立新

  ⑴儿子回乡下的老家看父母,但只能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5点半就要走,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儿子跟母亲坐在老房里一直聊到深夜。

  ⑵临睡前,儿子有些遗憾地说:“妈,这次太匆忙,等下次有空,我一定在家多待几天陪陪您,还要吃小时您亲手包的韭菜饺子,那个味道太好了,我一直都想着呢。”

  ⑶之后,儿子便到里屋睡觉了,可母亲却没了睡意,她走到另一间屋,叫醒已经睡下的父亲,说:“老头子,你赶紧起来,去问问谁家菜园里有韭菜,跟他打个招呼,割点儿回来,娃想吃韭菜饺子了,我得给他做。”

  ⑷躺在床上的父亲一听,立即明白,连说:“好,好。”然后迅速穿上衣服,下了床。母亲又说:“老头子,你动静小些,别吵醒了娃,他明早还要走呢。”

  ⑸父亲再次“嗯”了两声,然后别上一把菜刀,悄悄打开大门,出去了。

  ⑹此时,正是初冬的深夜,外面很寒冷。

   ⑺父亲开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敲门,借割他们菜园里的韭菜,冬日,菜园里韭菜很少,好在敲了数十家门后终于找到了。

  ⑻村里各家各户的菜园都离村子很远,加上夜路不好走,等父亲割完韭菜回家已是夜里11点多了。

   ⑼接下来,两位老人开始择韭菜,把两斤多韭菜择完、洗净后,差不多已经是凌晨了。

  ⑽接下来是擀饺子皮,然后包馅。这一切如果是在明亮的灯光下完成,不需要太长时间,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在手电筒的光亮下完成的——两位老人怕开灯惊扰了儿子的好梦。

  ⑾这一切都做完是凌晨3点多,两位老人想了想,还有一会儿得煮饺子了,干脆别睡了,给儿子烧点儿热乎的水,这样,他一起来就有热水洗脸。

  ⑿5点30分,儿子的手机闹铃准时响了,儿子从睡梦中醒来,一睁开眼睛,便隐约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香味,这香味越来越浓,最后在厨房里达到了鼎盛——一大锅韭菜饺子在翻滚呢。

  ⒀看到儿子,母亲连连说:“娃快趁热吃了吧,你最喜欢的韭菜饺子,吃过再刷牙。”“是呀,先吃,先吃。”站在一旁的父亲帮母亲的腔,并立即将饺子盛进碗里,双手递到儿子的面前。

  ⒁儿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父亲和母亲就当真了,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竟然为了饺子一夜未眠。

  ⒂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吃得儿子想哭。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19.文中描写了怎样的一对父母?请简要概括。(3分)

          
20.文中最后一段写到“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吃得儿子想哭”,儿子想哭的原因有哪些?(2分)

        

  
21.读完选文后,你的内心一定用所感触,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

         

 
四、文言文阅读(15分)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22—25小题(共8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余/因得/遍观群书         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每空1分)

 A.余幼时即嗜学(            ) B.媵人持汤沃灌(            )

24.翻译下列句子。(2分)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5.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26—28小题 (共7分)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①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①是:这件(事); ②如:去,到。

2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A.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也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7.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远:远播)       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B.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腰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

C.斟酌损益(益:增加)       晏子对曰(对:回答)

D.薄暮冥冥(薄:迫近)       凄神寒骨(凄:凄凉)

28.晏子借景公出猎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3分)

          

五、作文(60分)

收获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收获要靠辛勤的劳动,收获要靠神奇的智慧,收获要靠朋友们的支持。

请以“收获”为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体裁不限,诗歌20行以上;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遂宁市初中2014级第四学期教学水平监测

语文试题参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1.D    2.C    3.C    4.B    5.A    6.C    7.B    8. C

二、积累与运用(26分)

9.古诗文默写填空(共10分,每空1分,凡错填、多填、漏填、语序错误,该空均不得分)

①山河破碎风飘絮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③举杯消愁愁更愁                        ④经纶世务者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构思巧妙(或“情节惊险”、“有非凡的想象力”、“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等。答出其中一点或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即可得分。)(3分,每空1分)

11.答案一:我喜欢自然风光,更喜欢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我喜欢大自然的音响,更喜欢美妙动听的音乐;我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更喜欢情节曲折的小说。

答案二:我喜欢自然风光,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喜欢生活中的故事 ;但我更喜爱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喜欢美妙动听的音乐,更喜欢情节曲折的小说。(3分)

12.(10分)

(1)答案略。答案符合上下文意,前后句形成对比,即可。(4分)

(2)①时间容易流逝;②人生的短暂;③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④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2分,答对其中两点,意近即可得两分。)

(3)孝心无价(2分)

(4)答案示例:弘扬慈孝文化,感恩天下父母(2分,其他符合活动主题的答案也可。) 

三、文言文阅读 (14分)

(一)(7分)

13. D(3分)

14. 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分)

15. 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2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19题。(7分)

16. (1)通“抄”         (2)热水(2分)

17.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2分)   

18.B(3分) 

四、现代文阅读 (26分)

(一)(共10分)

19.引用这段文字,既用事实说明高邮的鸭蛋自古就有名;也介绍了高邮咸蛋的特点和吃法,与下文巧妙衔接;同时也使文章显得妙趣横生,增加了文章的乐趣和文化内涵。(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可得满分)

20.不可以。“吱”字写出了筷子一扎下去的动感,以及吃咸鸭蛋时的快感,绘声绘色,一个字就写出了事物的特色韵味。(或“形象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红油从中冒出来的情态,绘声绘色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 )如去掉后,语言就显得平淡无奇了。(3分)

21.文白夹杂,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2分)

22.涉及家乡特产的名字、名声、特色(或“来历、做法、味道 、感情”)等,语言流畅,酌情给分。(3分)

(二)(共16分)

23.时间顺序(1分);父亲58岁还学骑摩托车接送我学二胡;父亲退休后一直到生病都在摆修鞋摊挣钱;父亲在我读高三时租房陪读;父亲在我毕业后仍然在经济上支援我。(3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每点1分)

24.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父亲高大的身躯比作瘦小的叶子,把父亲的头发比作蓬松的棉花,(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的衰老无力之态,突出父亲病情的严重。(2分) 

25. 父亲是一个慈爱、坚强、乐观、有责任心的人。(2分,答对其中两点可得满分)   

26. ①为默默付出的父爱而感动;②为自己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而悔恨、愧疚;③为父亲的老去而难过。(2分,能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第二问:围绕“我”感激、悔恨、愧疚的心情,回答合乎情理即可。(2分)

27.①结构上是本文的线索,贯穿全文(1分);②表现了父爱的伟大。父亲为了子女而努力不敢老去,并非自己怕老,而是一种责任让他不能老;③蕴含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意近或言之有理即可)(2分)

五、写作(60分)(按中考评分标准)

类  别

内  容

语  言

结  构

一类

(51—57分)

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通顺,有文采,有个性。完整,条理清楚,分段恰当,详略得当。
二类

(41—50分)

较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较通顺,较有文采。较完整,有条理,能够分段,有详有略。
三类

(33—40分)

基本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简单、欠具体。大体通顺。基本完整,分段不恰当,详略不够得当。
四类

(32分以下)

不切题,思想感情不够健康,内容空泛,中心不明确。不够通顺。不成篇。
注:(1)作文内容、语言、结构等占57分,书写、卷面3分,共计60分。

(2)无题目扣2分;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3分)。

(3)评卷宜从二类卷切入,根据类别酌情评分。

遂宁市初中2015级第四学期教学水平监测

语文试题参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B     2.C    3.C     4.B     5.D     6.B     7.A      8.D

二、积累与运用(共26分)

9.(共10分,每空1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相见时难别亦难

(4)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          不畏浮云遮望眼

铜雀春深锁二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悠然见南山 

10.(共6分,每空2分)

高尔基     阿廖沙       保尔.柯察金    

11.(4分)

答案不唯一。内容相关,运用排比修辞(2分),语义连贯,无病句(2分)。示例:因为海洋浩瀚,鱼儿才可以悠然畅游。

12.(6分)

(1)示例:一是行人盲目从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二是交通设施不够完善;三是交通法律法规还是不够健全。

(2)示例:一是加强对行人交通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行人交通安全意识;二是交通集中整治为管理行为日常化,促使行人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三是在交通基础建设上更加人性化,使行人过马路更方便;四是通过树立榜样,形成一个人人遵守交通法规的环境氛围等。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共15分)

13.(3分)帕皮把心爱的门铃卖给小女孩,最后又得到了门铃并与亲人团聚。

14.(3分)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天气的晴朗,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

15.(3分)一丝不苟是十分认真的意思,表现了帕皮对铃铛的珍爱和不舍。

16.(2分)(1)是全文的线索。(2)是连接帕皮和亲人情感的纽带。

17.(4分)答案示例:帕皮是个善良的人。虽然他很珍惜铃铛,但为了成全小女孩美好的愿望,宁愿贱卖给小女孩。

  帕皮是个乐观的人。他经常喜欢边吹着口哨边干活。

(二)(共10分)

18.为了儿子随口说出想吃韭菜馅饺子的一句话,父母包饺子一夜未眠。(2分)

19.细心,体贴,为孩子着想,不辞辛劳,甘心付出,关爱孩子。

(答出3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20.①因父母默默付出、无私的关爱而感动 ②为自己不能长时间陪在父母身边而感到愧疚 ③因父母整夜未眠为自己包饺子付出的辛劳而感到心疼。

(答出2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21.答题要点:能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经历(1分) 能围绕父母(亲人)关爱孩子或孩子理解父母(亲人)来谈感受(2分)。(言之成理即可 共3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5分)

(一)(8分)

22.(2分)C        

23.(2分,每项1分)A.爱好、喜欢 B.热水

24.因此我虽然比较愚钝,但终于学有所获。(意思正确即可)(2分)    

25.(2分)用文章中的话作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答成“以中有足乐者”亦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①坚守学习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 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二)(共7分)

26.B(2分)       

27.D(2分)

28.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信任人才。(3分)

初中作文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100分

内容50分

一等(50—41)

二等(40—31)

三等(30-21)

四等(20—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达50分

一等(50—41)

二等(40—31)

三等(30-21)

四等(20—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展等级5分

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④材料丰富

⑤形象丰满

⑥意境深远

⑦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⑨文句有意韵

⑩见解新颖,材料新鲜,

构思新巧

⑾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⑿有个性特征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2)发展等级评分,12个评分点只要一点突出就可以评分,但最终得分不超过100分。

(3)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不足字数,每少10个字扣1分。

(4)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第四等里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5)最后得分不出现在作文上,得分在100—90分之间评为“优+”,在—80分之间为“优—”,在79—60分之间评为“良+”,59分以下为“良—”。

(6)要改正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写两处旁批,并在作文最后写出评语,注明评改人。

(7)“训练目标”栏目由作文作者填上自己的作文的优点,至少两条。

(8)“读者建议”由本小组的两名同学分别完成,要注明建议人的姓名。

(9)批改结束后,作文作者要修改作文中不满意的一句或一段,写在“作文后记”处,要注明修改的是那一段的内容。

文档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潼射镇初级中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教学水平监测语文试卷(无答案).

语文试题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祈祷(qǐ)搓捻(niǎn)鞭挞(dǎ)盛气凌人(líng)B.酷肖(xiào)睥睨(nì)炽热(chì)冥思遐想(míng)C.震慑(niè)凄惨(cǎn)咫尺(zhǐ)花团锦簇(cù)D.忏悔(chàn)稽首(jī)凛冽(lǐn)正襟危坐(jī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疮痍蹿掇驯良大彻大悟B.作践消蚀砭骨叱咤风云C.羁绊颦蹙畸形孜孜不倦D.斫痕告磐娴熟风餐露宿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