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 |||
课题 | 第五单元 复习课 | ||
课型 | 新授课 □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 ||
一、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司空见惯、真理、教授”等词语。会读课文中加拼音的词语。 2.通过浏览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背诵、默写《学弈》《两小儿辩日》这两篇文言文,并掌握文言文的大体意思。 4.了解日积月累的意思并能准确默写,掌握引用的作用。 | |||
二、评价任务 1. 能正确读写“司空见惯、真理、教授”等词语。会读课文中加拼音的词语。(目标1) 2.能通过浏览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目标2) 3.能背诵、默写《学弈》《两小儿辩日》这两篇文言文,并掌握文言文的大体意思。(目标3) 4.了解日积月累的意思并能准确默写,掌握引用的作用。(目标4) | |||
三、学习内容 第五单元是围绕语文要素“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观点”安排了四篇课文,本课时是对整个单元内容进行复习,包括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语,课文内容以及围绕语文要素“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和语文园地的回顾与巩固复习。 | |||
四、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了解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围绕语文要素怎样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当然也有个别孩子还需要教师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再次复习巩固。 | |||
五、学习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评价要点 | |
环节一:谈话导入。 |
1.学生回顾第五单元
2.学生齐读单元导语:体会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观点。 | 二、导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伟大的圣人,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本单元围绕“科学精神”这个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四篇课文。这些课文,有的是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认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一个充满科学幻想的奇妙单元——第五单元复习(板书课题) 出示单元导语 | |
活动意图说明: 单元导语导入复习课,再次强调本单元语文要素。 | ||
环节二:复习字词,加强记忆。(指向目标1) | ||
一、课内生字复习 1. 学生读认读《文言文二则》生字 援 yuán 救援 援助 俱jǜ 俱全 弗fú 弗若 辨biàn 辨认 2. 学生认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生字 诞dàn 诞生 澡 zǎo 洗澡 械 xiè 机械 授 shòu 教授 涡 wō 漩涡 逆 nì 逆时针 纬 wěi 纬度 砂shā 砂锅 域 yù 领域 锲qiè 锲而不舍 3. 学生认读《表里的生物》生字: 脆cuì 干脆 拦 lán 拦截 怖 bù 恐怖 蟋xī 蟀shuài 二、重点词语复习 1. 学生认读词语: 真理 司空见惯 疑问 洗澡 机械 教授 逆时针 善于 事例 见微知著 领域 机遇 锲而不舍 (1)学生认读重点词语 (2)在练习本上听写字词并自由读 (3)巩固复习 | 一、课内生字复习 1.认读《文言文二则》生字:课件出示 援 yuán 救援 援助 俱jǜ 俱全 弗fú 弗若 辨biàn 辨认 2. 认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生字:课件出示 诞dàn 诞生 澡 zǎo 洗澡 械 xiè 机械 授 shòu 教授 涡 wō 漩涡 逆 nì 逆时针 纬 wěi 纬度 砂shā 砂锅 域 yù 领域 锲qiè 锲而不舍 3. 认读《表里的生物》生字:课件出示 脆cuì 干脆 拦 lán 拦截 怖 bù 恐怖 蟋xī 蟀shuài 二、重点词语复习 1.出示词语认读 真理 单调 司空见惯 疑问 洗澡 机械 教授 逆时针 善于 事例 见微知著 领域 机遇 锲而不舍 (1)指名学生读词语,教师强调读音 预设1: 单调:读dān diào 读tiáo时意思为:搭配均匀,配合适当;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剂等。 预设2: 教授:jiào shòu 讲解传授知识、技能。意思为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最高学衔;古时对私塾老师的敬称。 (2)在练习本上听写字词并自由读 (3)巩固复习 | 学生能通过回顾生字会认每篇课文重点生字并掌握读音,组词。 学生会认课件出示的词语并能准确听写重点词语。 |
活动意图说明: 对重点字词的复习巩固有助于学生加强生字词语的记忆。 | ||
环节三:浏览课文,回顾内容(指向目标2) | ||
一、单元课文内容复习 1.学生快速浏览本单元篇课文并回答: 预设: (1)《学弈》通过讲述两个对待学弈态度明显不同的人的事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预设: (2)《两小儿辩日》通过例举两个小孩对太阳所持的两种不同观点: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正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正午时离人远一些。 他们用孔子的不能决来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再博学的人也有所不知,这样两个道理。 预设: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要想获得真理,就要做到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坚持不懈地思考,锲而不舍地求源。 我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己善于观察的习惯,不断探索。 预设: (4)《表里的生物》通过例举“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这样一件事说明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预设: (5)今天的学校有专门的集中上课的地方,未来的学校是在家里,今天的老师是真人,未来的老师是机器人。学习模式上,今天是同龄人学习同样的课程,教法固定,未来是根据个人情况学习不同的课程,对每个孩子的教法都是不同的。 二、重点课文复习《学弈》 《两小儿辩日》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背诵课文 3.学生理解句子,并翻译句子中的字词。 (1)学生回答意思时是: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远一些。 以:认为 去:离 (2)学生回答意思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3)学生回答意思是:谁说你的智慧渊博呢? (4)学生回答意思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 4.学生记忆课后注释 学生回答:语文天地 | 一、单元课文内容复习 1.快速浏览本单元课文,回顾以下问题: (1)《学弈》通过讲述( )的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 )的道理。 (2)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3)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 (4)《表里的生物》中,“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5)《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看看作者在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2.教师适时补充评价学生的回答 二、重点课文复习《学弈》 《两小儿辩日》 1.齐读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 3.出示难理解的句子,指名翻译句子中的字词。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以、去) (2)日初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孰为汝多知乎? (4)为是其智弗若与?
4.记忆课文注释 过渡语: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阅读,总得读,阅读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我在说明阅读的重要性时用了什么方法——引用。你还知道我们在本单元的哪里提到过引用? | 学生能通过浏览课文说出每篇课文的内容以及课文说明的观点和道理。 能够读背重点文言文。 能够理解文言文中难理解的句子以及字词的意思。 通过记忆能够记住课文后面的注释。 |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能够通过浏览课文回顾内容,文言文通过重点句子理解记忆文言文课后注释。 | ||
环节四:回顾语文天地,牢固掌握。(指向目标4) | ||
一、回顾掌握引用的好处 1.学生齐读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两句话体会好处 预设: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而且语言精炼。 2.学生读日积月累 | 一、回顾掌握引用的好处 1.齐读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两句话体会好处 2.为了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常常会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既然引用可以给我们的作文增砖添瓦,那么我们要多多积累富有哲理的句子。本单元的日积月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这样的句子,让我们一起再读读吧! | 。 |
1. 活动意图说明: 对语文园地中引用和日积月累的复习巩固有助于习作的增砖添瓦。 |
第五单元复习
字词
课文内容
文言文
引用
日积月累 | |
六、作业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xī shuài lǐnɡ yù qiū yǐn biàn lùn yuán zhù ( ) ( ) ( ) ( ) ( ) qīnɡ cuì kǒnɡ bù xí ɡuàn jiàn wēi zhī zhù ( ) ( ) ( ) ( ) 二、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jiǎn ②yù ③rǔ ④qiè ⑤hú ⑥wō 汝( ) 鹄( ) 碱( ) 涡( ) 域( ) 锲( )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学弈》文,作者是用对比的手法来叙述两个人学习下棋的不同态度的。( ) 2.《两小儿辩日)的作者是孔子。 ( ) 3.“司空见惯,见微知著,奥而不舍”中没有错别字。 ( ) 4.《表里的生物》一文写“ 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因此相信父亲的表里真的有小蝎子。 ( ) 四、把下列文言文句于翻译成现代文。 1.年秋,通国之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言警句。 (1)学生超过老师,晚辈胜过长辈,就像《荀子》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南子》中激励人们勇于创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改革,总曾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和我们学过的《周易》中的名言“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的道理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