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05:15
文档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1.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列子的本名是_________,相传
推荐度:
导读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1.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列子的本名是_________,相传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列子的本名是_________,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

[2]填写表格

人物观点常理事实启示
(1)(_____)

日始出时去人近(2)(______)

日初出大如车盖(5)

(_____)

小儿乙(3)(_________)

远者凉(4)(______)

2. 阅读训练。

鲲①鹏②之变

北冥③有鱼,其名为④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⑤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⑥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⑦。

——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注释)

①鳃(kūn);传说中的大鱼。

②鹏:大鸟的名字。

③北冥(míng):北海,泛指北方的大海。冥,通“溟”,指海。

④为:叫作,移为。

⑤为:变为,成为。

⑥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

⑦若垂天之云: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若,好像。垂,通“陲”,边际。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鹏之背(bēi bèi),不知其几千里也。

[2]下列语句中,朗读停顿正确的项是(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塑造出鲲鹏奇特的形象。

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解释加点字。

欲:_______。 走:________。 

负:_______。 遽:________。

[2]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是_______末期秦相____组织编写的论文集。我们学过的寓言《___________》就选自这本书。

[3]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______________。

[4]成语“_______”就出自这里。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掩”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

[1]将短文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人生苦短,知音难求,纯真友谊的基础是_______。钟子期死后,伯牙的心情(用一个成语概括)_______,他破琴绝弦,从此不再弹琴。后来,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用“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由此我想到了描写朋友间真挚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课文,完成练习。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加括号的词。

(好)书画:________________

一日(曝)书画:________________

处士笑而(然)之:________________

古语(云):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  ) (多选)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

[3]翻译句子。

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荷》,完成习题。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日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1]本篇小古文用简练的语言从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植物,它是______。

[2]“或”字有多个解释:①或者,或许;②有时;③有的……文中“或红或白”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或”含义相同。都应理解为(____)(填序号)

[3]由“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你能想到的成语是____。

[4]古往今来描写这种植物的诗词很多,写下你喜欢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训练。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②,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④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日:“特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⑥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⑦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⑧也。”遂烹彘也⑨。

——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市:集市。

②女还;你回去吧。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③顾:等到。反:通“返”,返回。彘:猪。

④适;到、往。

⑤特……耳:不过……罢了。特,不过,只是。耳,同“尔”,罢了。

⑥欺:欺骗。

⑦而:则;就。

⑧成教:教育有效果。

⑨遂烹彘也:于是就杀猪煮肉吃。

[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之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妻止之曰 止: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子欲捕彘杀之 欲: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与婴儿戏耳 戏:____________________

(4)婴儿非有知也 知: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的含义。

(1)曾子之妻之市___________

(2)曾子之妻之市___________

(3)妻止之曰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曾子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王戎中不取道旁李》,完成习题。

王戎中不取道旁李

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④甲,诸儿竞走⑤四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

①王戎:琅伢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②尝:曾经。③诸:一些,这些。④折枝:压弯枝条。⑤竞走:争着跑过去。

[1]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

A.王戎/不取/道旁李 B.尝/与诸小儿/游

C.诸儿/竞走/取之 D.树在道/边而多子

[2]“取之,信然”的意思是(    )

A.王戎果然是守信用的。 B.一定要把李子摘下来。

C.把李子摘下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3]多读两遍,想想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再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甲)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乙)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_______。

[2]对“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两个孩子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B.两个小孩讥讽孔子,不懂装懂。

C.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

D.两个小孩很尊敬孔子,显出了孩子的调皮机灵。

[3]把第一个小孩的观点画上“____”,把第二个小孩的观点画上“﹏﹏”。

一小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两小儿辩斗时,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认识事物的?请选一选。

A.温度的高低   B.形状的大小

(甲)小儿:______  (乙)小儿:______

[5]对两个小儿的不同看法,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______________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不是《两小儿辩日》一文中可以悟出道理的是(  )

A.应该思考,大胆质疑。

B.上课时候可以想想下课怎么玩。

C.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D.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

10. 文言文阅读。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下列“度”的含义。

“先自度其足”的度 ______________

“吾忘持度”的度__________________

“宁信度”的度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请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相关练习。

讳①输棋

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答曰:“三局。”又问:“胜负如何?”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②,他不肯罢了。”

(注释)①讳:忌讳。②和:和棋,平局。

[1]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次日(______)   胜负何如?(______)

[2]“负”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背;②担任;③仗恃,依靠;④失败”等意思,文中“有自负棋高者”的“负”应选第(____)种意思;“连负三局”的“负”应选第(____)个意思。

[3]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讳输棋》,文中哪一句话的内容最能体现题意?请用横线画出来。

[4]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简要评价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注释)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

[1]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语言、动作很搞笑) B.乡人托以子偕往(一起,一同)

C.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回家) D.解元尽处是孙山(尽头)

[2]这次考试落榜的人是(    )

A.乡人子; B.孙山。

[3]从上文看,孙山是个(    )的人。

A.满腹经纶 B.能说会道 C.自私自利 D.不通人情

[4]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它是(   )

A.任人唯贤 B.同舟共济 C.名落孙山 D.功成名就

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好书画__________   一日曝书画__________   古人云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天地。

两小儿辩日(课内阅读)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___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_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汤”的意思是________,由此可以推测“赴汤蹈火”的意思是:________。

[3]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翻译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孔子不能决也”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________的人,《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种品质。

文档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1.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列子的本名是_________,相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