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上海,1)经3次α衰变和2 次β衰变,最后得到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为
A. 92 B. 88
C. 138 D. 226
.(1992上海,2)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时,通过R1的电流强度是通过R2 的电流强度的n倍,则当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时,R1两端的电压U1与R2两端的电压U2之比U1/U2为
A. n B. n2
C. 1/n D.1/n2
.(1992上海,3)图中a、b为输入端,接交流电源,c、d为输出端,则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的电路是
.(1992上海,4)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则
A. 电子轨道半径越小
B. 核外电子速度越小
C. 原子能级的能级越小
D. 原子的电势能越小
.(1992上海,5)如图所示,闭合导线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将它从图示位置匀速拉出匀强磁场.若第一次用0.3秒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1,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为q1;第二次用0.9秒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2,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为q2,则
A.W1<W2,q1<q2 B.W1<W2,q1=q2
C.W1>W2,q1=q2 D.W1>W2,q1>q2
.(1992上海,6)如图所示,S点为振源,其频率为100赫兹,所产生的横波向右传播,波速=80m/s.P、Q是波传波途径中的两点,已知SP=4.2米,SQ=5.4米,当S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 则
A.P点在波谷,Q点在波峰
B.P点在波峰,Q点在波谷
C.P、Q都在波峰
D.P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Q通过平衡位置
.(1992上海,7)图中A为电磁铁,C为胶木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A.F=mg B.Mg .(1992上海,8)图表示一条光线由空气射到半圆形玻璃砖表面的圆心O处,在玻璃砖的半圆形表面镀有银反射面.则在图所示的几个光路图中,正确、完整表示光线行进过程的是( ) 二、(25分)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几个说法中,有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说法全选出来. .(1992上海,9)在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的U形金属框架,框架上置一金属杆ab,如图所示(纸面即水平面).在垂直纸面方向有一匀强磁场,则 A.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并增长时,杆ab将向右移动 B.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并减少时,杆ab将向右移动 C.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并增长时,杆ab将向右移动 D.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并减少时,杆ab将向右移动 .(1992上海,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的内能一定相同 B.一定量气体的体积由10升膨胀为20升时,其压强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C.大多数金属都是各向同性的,他们都是非晶体 D.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是由于在液体表面层里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的缘故 .(1992上海,11)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从A点开始受水平恒力F作用作直线运动到B点.已知物体在B点的速度与在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则在这过程中 A.物体不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B.F始终与摩擦力方向相反 C.F与摩擦力对物体所作的总功为零 D.F与摩擦力对物体的总冲量为零 .(1992上海,12)将阻值为R的电阻,接在电动势ε=10伏,内电阻r=R的直流电源两端,此时电阻R上的电功率为P A.若将电阻接到直流电源上,电阻两端电压U=10伏,则其电功率为2P B.若将电阻接到直流电源上,电阻两端电压U=20伏,则其电功率为16P C.若将电阻接到正弦交流电源上,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大值Um=10伏,则其电功率为2P D.若将电阻接到正弦交流电源上,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大值Um=20伏,则其电功率为4P .(1992上海,13)质量为m的物块始终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斜面向右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没有做功 B.若斜面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s C.若斜面向左以加速度a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as D.若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g+a)s 三、(32分)每小题4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992上海,14)图所示为光电管的工作电路,则图中电源的正极为——————(填a或b).若使这种光电管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大波长为 λ,则能使光电管工作的入射光光子的最小能量为——————. .(1992上海,15)将1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溶液有50滴,现取1滴油酸溶液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薄层,已测出这一薄层的面积为0.2.由此可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1992上海,16)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C,用两条长为的细线相连,置于高为的光滑水平桌面上,,A球刚跨过桌边.若A球、B球相继下落着地后均不再反跳,则C球离开桌边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 .(1992上海,17)半径为r的绝缘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珠子,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珠子所受静电力是其重力的倍.将珠子从最低位置A点静止释放,则珠子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EK=——————. .(1992上海,18)用量程为500微安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量程为10伏的电压表,与10 千欧的电阻串联后,接在一电源的两端,这时伏特表的读数为8伏,忽略电源内阻,则电源的电动势ε= 伏. .(1992上海,19)如图所示,MN为金属杆,在竖直平面内贴着光滑金属导轨下滑,导轨的间距l=10厘米,导轨上端接有电阻R=0.5欧,导轨与金属杆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B=0.5特的水平匀强磁场中.若杆稳定下落时,每秒钟有0.02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则MN杆的下落速度v= m/s. .(1992上海,20)两物体的质量为m1和m2,他们分别在恒力F1和F2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相同的位移,动量的增加量相同,则两恒力的比值F1/F2=--------------. 四、(24分)本题共有5个小题,第(1)小题4分,是单选题,第(2)及第(3)小题各5分是多选题,第(4)小题4分,第(5)小题6分,都是填空题。 .(1992上海,21)关于布朗运动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记录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图中记录的是微粒作布朗运动的轨迹 C.实验中可以看到,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实验中可以看到,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1992上海,22)在下列实验中,哪些操作是错误的( ) A.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应从几条打点纸带中挑选出一、二两点的距离近似等于2毫米,且点迹清晰的纸带来测算 B.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时,读数时不需估读. C.在使用欧姆表时,先要进行欧姆档调零,在以后的操作中,不论被测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均不必再次进行欧姆档调零 D.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使摆球在摆角小于50时从静止释放,同时开始计时 .(1992上海,23)在图所示实验中,带铁芯的、电阻较小的线圈L和灯A并联.当合上电键K,灯A正常发光.试判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当断开K时,灯A立即熄灭 B. 当断开K时,灯A突然闪亮后熄灭 C.若用阻值与线圈L相同的电阻取代L接入电路, 当断开K时,灯A立即熄灭 D. 若用阻值与线圈L相同的电阻取代L接入电路, 当断开K时,灯A突然闪亮后熄灭 .(1992上海,24)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界面两直线aa/ 和bb/后,不觉误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如图中虚线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和“不变”) .(1992上海,2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作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作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赫兹,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a)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________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___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b)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车B的质量m2=0.20kg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___________________kg·m/s,碰后总动量=_________________kg·m/s。 .(1992上海,26)(12分)(1)在光滑水平台面上,质量物块1具有动能,物块1与原来静止的质量的物块2发生碰撞,碰后粘合在一起,求碰撞中的机械能损失 (2)若物块1、2分别具动能 、,和之和为。两物块相向运动而粘合在一起,问、各应为多少时,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最大?(需说明理由)这时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1992上海,27)(15分)图所示为一种获得高能粒子的装置.环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大小可调节的均匀磁场.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在环中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A、B为两块中心开有小孔的极板.原来电势都为零,每当粒子飞经A板时,A板电势升高为+U,B板电势仍保持为零,粒子在两板间电场中得到加速.每当粒子离开B板时,A板电势又降为零.粒子在电场一次次加速下动能不断增大而绕行半径不变. (1)设t=0时粒子静止在A板小孔处,在电场作用下加速,并绕行第一圈.求粒子绕行n圈回到A板时获得的总动能En . (2)为使粒子始终保持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动,磁场必须周期性递增.求粒子绕行第n圈时的磁感应强度B. (3)求粒子绕行n圈所需的总时间(设极板间距远小于R) (4)在图12-56中画出A板电势u与时间t的关系(从起画到粒子第四次离开B板时即可) (5)在粒子绕行的整个过程中,A板电势是否可始终保持为+U?为什么?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