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旅游资源学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24:28
文档

旅游资源学教学大纲

《旅游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一、大纲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旅游资源学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的类型、形成机制、开发功能、合理保护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地理学、水文学、生物学、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生态学、文学、美学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教学目标从职业能力培养入手,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成因、特点、开发功能等,并熟悉各类旅游资源合理的规划、开发与保护
推荐度:
导读《旅游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一、大纲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旅游资源学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的类型、形成机制、开发功能、合理保护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地理学、水文学、生物学、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生态学、文学、美学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教学目标从职业能力培养入手,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成因、特点、开发功能等,并熟悉各类旅游资源合理的规划、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

实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一、大纲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旅游资源学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的类型、形成机制、开发功能、合理保护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地理学、水文学、生物学、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生态学、文学、美学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从职业能力培养入手,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成因、特点、开发功能等,并熟悉各类旅游资源合理的规划、开发与保护的规律与对策,为今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教学思路

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教学应强调时代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课堂讲授、学生陈述,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侧重启发式教学,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授课信息量。讲求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对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师生按照课堂讲授与实地参观考察相结合,启发引导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来理解、掌握、研究旅游资源学理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与基础地位,理解和掌握各类旅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规划、开发与保护的原则、方法。

2、能力要求

(1)学生树立起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意识。

(2)学生具备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管理的能力。

3、实训要求  

在教学中,在课程讲授中,注重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在专业教学中与其他的联系

与本门课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课程是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学、旅游景观鉴赏等课程。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主教材:陈福义、范保宁主编的《中国旅游资源学》 中国旅游出版社

参考书:

1、杨桂华主编《旅游资源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丁季华主编《旅游资源学》上海三联书社1999年9月版

3、林正秋著《中国旅游与民俗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皱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

     5、钱今昔主编《中国旅游景观欣赏》,黄山书社1993年版

     6、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流方《旅游与宗教》,旅游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8、葛晓音《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年版

9、谢凝高《中国名山》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0、周沙尘《中国的流泉飞瀑》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

(七)本大纲特点

本大纲根据职业类学生的特点,重点讲述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够用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于实际生活,突出时代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本章内容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对旅游资源学建立起比较综合的、基础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其内容,正确认识旅游资源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三、旅游资源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三个基本点和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的掌握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的掌握

作业要求:识记旅游资源的三个基本点

第二章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掌握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分类的原则、依据。

教学内容

一、旅游资源的含义及内涵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旅游资源的类型

教学重点:掌握旅游资源的含义及内涵、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原则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的掌握

作业要求:识记旅游资源的含义及内涵

第三章  中国地质旅游资源(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含义、形成原因及基本类型、地区分布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教学内容

一、地质旅游资源的含义及成因

二、地质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教学重点:掌握地质旅游资源的含义及成因和地质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教学难点:地址旅游资源成因的掌握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的案例分析

第四章  中国地貌旅游资源(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认识地貌旅游资源的概念,掌握地貌旅游资源的成因特点、旅游功能、类型、分布等内容,并对我国一些著名风景区的地质地貌结构特点作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内容

一、地貌旅游资源的含义及成因

二、地貌与旅游的关系

三、地貌旅游资源的特点及旅游功能

四、地貌旅游资源类型及地区分布

教学重点:掌握地貌与旅游的关系、地貌旅游资源的特点及旅游功能和观赏型山岳旅游资源的特征

教学难点:地貌与旅游的关系及旅游功能的掌握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的案例分析

第五章  中国风景水体旅游资源(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水体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旅游景观中起着重要的构景作用。为此,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在了解其构景要素的基础上,掌握风景河段、漂流河段的特点及选择;了解湖泊、瀑布的类型与开发条件;了解我国泉的分布及潮汐的情况。

教学内容

一、风景水体旅游资源的含义及特点

二、风景水体旅游资源的构景要素及旅游功能

三、风景水体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教学重点:风景水体旅游资源的含义及特点和构景要素及旅游功能以及江河风景河段、溪涧风景、风景湖泊、瀑布的成因及开发、风景泉、风景海域的吸引功能。

教学难点:风景水体旅游资源构景要素及旅游功能的掌握。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案例分析

第六章  中国风景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风景气象、气候、天象旅游资源的含义,了解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学生应明确掌握气候、气象、天象旅游资源的特点及云雾、雾凇、冰雪、烟雨、蜃景、宝光景等现象及其成因。

教学内容:

一、风景气象、气候、天象旅游资源的含义

二、风景气象、气候、天象旅游资源的特点及与旅游的关系

三、云雾、雾凇、冰雪、雨景、蜃景、宝光景等气候气象

教学重点:掌握风景气象、气候、天象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云雾、雾凇、冰雪、雨景、蜃景、宝光景等气候气象

教学难点:风景气象、气候、天象旅游资源的特点掌握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案例分析

第七章  中国观赏旅游资源(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生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大部分,具有美学的特征,形成了赏花旅游、观鸟旅游、生态旅游等项目。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观赏生物旅游资源构景要素和旅游功能、观赏植物旅游资源的分类及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旅游开发。

教学内容

一、观赏生物旅游资源的含义、与旅游的关系

二、观赏生物旅游资源构景要素和旅游功能

三、观赏生物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四、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重点:掌握观赏生物旅游资源构景要素和旅游功能、观赏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旅游开发及保护。

教学难点: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旅游开发及保护的掌握。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案例分析

第八章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历史文物古迹的概念、特征、旅游功能、类型,掌握人类历史文化遗址、古建筑、文物地区分布等。

教学内容

一、历史文物古迹的概念、作用

二、历史文物古迹的特点及旅游功能

三、历史文物古迹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教学重点:掌握历史文物古迹的概念、作用、历史文物古迹的特点及旅游功能、社会历史文化遗址和古代建筑。

教学难点:历史文物古迹的特点及旅游功能的掌握。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案例分析

第九章  中国城镇类旅游资源(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特点、类型及分布。

教学内容: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特点、分类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功能 

三、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布及特点

四、中国特色小城镇的类型、分布、旅游现状及开发保护

教学重点:掌握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及旅游功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的特点和特色小城镇的旅游现状及开发保护。

教学难点:历史文化名城分布的特点和特色小城镇的旅游现状及开发保护的掌握。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案例分析

第十章  中国民族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了解资源分布及旅游功能。

教学内容

一、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二、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功能及地区分布

教学重点:掌握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功能和分类。

教学难点: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的掌握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正确认识文学艺术与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熟悉其特点,掌握其旅游功能。

教学内容

一、文学艺术与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二、文学艺术与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

教学重点:掌握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特点及旅游功能。

教学重点: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的掌握。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旅游资源审美(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旅游美学与旅游资源美学的关系,掌握旅游资源审美特征,了解旅游资源审美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一、旅游美学与旅游资源美学

二、旅游资源审美特征

教学重点:掌握旅游资源审美特征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审美的掌握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案例分析

第十三章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4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和方法,掌握旅游资源调查的原则和内容,理解评价的内容。

教学内容

一、旅游资源调查

二、旅游资源评价

教学重点:掌握旅游资源调查的原则和内容和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旅游资源调查内容和旅游资源评价内容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案例分析

第十四章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6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理解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开发、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程序,熟悉旅游规划的特点、类型和内容,了解区域旅游规划报告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开发的关系

三、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四、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与程序

五、旅游规划的目的、意义

六、旅游规划的特点、要求、类型、内容

七、旅游规划报告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和原则、旅游规划的目的和特点、旅游规划的类型和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和原则和旅游规划的类型和内容。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案例分析

第十五章  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环境的概念,认识是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掌握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措施,理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目标。

教学内容

一、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概念

二、破坏旅游资源环境的因素

三、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及对策

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及目标

教学重点:掌握旅游资源环境的特点、破坏旅游资源环境的因素、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及目标

教学难点:掌握旅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对策

作业要求:完成本章案例分析

三、课时分配

章节教学内容学时
第一章绪论2
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2
第三章中国地质旅游资源2
第四章中国地貌旅游资源2
第五章中国风景水体旅游资源2
第六章中国风景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2
第七章中国观赏旅游资源2
第八章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2
第九章中国城镇类旅游资源2
第十章中国民族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2
第十一章中国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2
第十二章旅游资源审美2
第十三章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4
第十四章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6
第十五章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2
四、课程考核 

1、成绩的组成

根据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加强对教学的过程管理,成绩按平时20%、(包括提问、作业、期中测试)和旅游资源学理论知识的笔试80%进行总评。

2、考试的形式

期中、期末均闭卷考试。

五、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的补充说明

本课程通过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分析部分,在讲授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档

旅游资源学教学大纲

《旅游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一、大纲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旅游资源学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的类型、形成机制、开发功能、合理保护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地理学、水文学、生物学、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生态学、文学、美学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教学目标从职业能力培养入手,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成因、特点、开发功能等,并熟悉各类旅游资源合理的规划、开发与保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