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FALSE
1. 决策本质上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而不是“瞬间”的决定。ANS: T
2. 只要按科学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ANS: F
3. 程序化决策解决的是以往无先例可循的新问题,通常是有关重大战略问题的决策。ANS: F
4. 没有目标,就没有决策。ANS: T
5. 在管理决策中,通常不考虑决策本身的经济性。ANS: F
6. 决策过程中的性因素主要就是组织的外部环境。ANS: F
8. 决策关键在于衡量各备选方案成败的可能性,权衡各自利弊的是风险型决策。ANS: T
10. “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决策程序就是全部管理过程”是现代决策理论的观点。ANS: T
11. 现代决策理论既重视科学的理论,又重视人的积极作用。ANS: T
12. 有效的决策工作需要有创造力和革新精神。ANS: T
13. 在现代组织里,决策往往是由个人作出的。ANS: F
14. 决策就是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去实现组织的目标。ANS: F
15. 应用数学模型进行决策的目的在于运用数学方式简化问题及分析过程。
ANS: T
16. 盈亏平衡点分析法适用于风险型决策。ANS: F
18. 决策一定要遵循严格的程序,不能随意跳过任何一个阶段,否则决策就会失误。ANS: F
19. 决策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的兴衰存亡,所以决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ANS: F
20. 决策目标确定以后,还需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ANS: T
23. 组织的高层管理者经常要做的决定是日常程序性决定。ANS: F
24. 进行正确决策的前提是组织制度的健全程度。ANS: F
25. 决策方案的后果有多种,每种都有客观概率,这属于非确定性决策。
ANS: F
26. 决策树的构成要素是概率枝、方案枝、决策点、状态结点ANS: T
28. 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收集信息。ANS: F
30. 主要是根据决策人员的直觉、经验和判断能力来进行的决策是不确定性决策。ANS: T
MULTIPLE CHOICE
1. 受决策者个性影响最大的决策类型是: B
a. | 确定型决策 | c. | 多目标决策 |
b. | 不确定型决策 | d. | 程序型决策 |
a. | 日常程序性决策 | c. | 局部程序性决策 |
b. | 长远全局性决策 | d. | 短期操作性决策 |
各方案损益值表 单位:万元
自然状态损益值方案 需求量较高 需求量一般 需求量较低 需求量很低
甲方案 95 60 -12 -15
乙方案 70 45 10 -5
丙方案 80 40 15 5
那么,用折衷法所选择最佳方案是( )。(假设给定最大值系数为0.7)A
a. | 甲方案 | c. | 丙方案 |
b. | 乙方案 | d. | 都不是 |
a. | 将来有关 | c. | 现在有关 |
b. | 过去有关 | d. | 过去、现在、将来都有关 |
a. | 信息的准确及时 | c. | 决策的正确与否 |
b. | 是否作了充分的调查 | d. | 组织内部的管理质量 |
a. | 决策手段先进 | c. | 决策数据准确可靠 |
b. | 决策者应具备果断的决策能力 | d. | 上述三方面都不是 |
a. | 了解组织的内部环境 | c. | 有良好的组织结构 |
b. | 组织制度的健全程度 | d. | 上述三方面都不是 |
a. | 战略决策 | c. | 业务决策 |
b. | 管理决策 | d. | 管理全过程 |
a. | 决策技术 | c. | 信息的准确及时 |
b. | 外部环境的影响 | d. | 决策者 |
a. | 目标合理 | c. | 有限合理、经济性 |
b. | 可靠的信息情报 | d. | 决策结果满足预定目标的要求 |
a. | 组织目标的实际 | c. | 组织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目标三方面的动态均衡 |
b. | 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 d. | 组织工作的正确指导 |
a. | 不确定型决策 | c. | 战术决策 |
b. | 非程序化决策 | d. | 风险型决策 |
a. | 依靠人们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来进行决策的方法 | c. | 确定型、不确定型和风险型决策的方法 |
b. | 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决策的方法 | d. | 一系列科学的处理过程 |
a. | 概率枝、方案枝、决策点、状态结点 | c. | 决策点、方案枝、概率枝、自然状态 |
b. | 方案、概率、期望值、自然状态 | d. | 方案、决策点、概率、状态结点 |
a. | 风险型 | c. | 程序化 |
b. | 确定型 | d. | 非程序化 |
a. | 14台 | c. | 7.3台 |
b. | 12.5台 | d. | 80台 |
a. | 确定目标 | c. | 搜集信息 |
b. | 发现问题 | d. | 调查研究、分析情报资料、找出问题 |
a. | 风险的大小 | c. | 能否确定客观概率 |
b. | 可控程序 | d. | 环境的稳定性 |
a. | 小中取大准则 | c. | 赫威兹准则 |
b. | 大中取大准则 | d. | 最大可能准则 |
a. | 直观简洁 | c. | 便于解决多阶段问题 |
b. | 简化决策过程 | d. | 上述三方面均是 |
a. | 盈亏平衡点分析法 | c. | 损益表法 |
b. | 线性规划法 | d. | 决策树法 |
a. | 高层管理者 | c. | 中、高层管理者 |
b. | 基层管理者 | d. | 中层管理者 |
a. | 战略决策 | c. | 业务决策 |
b. | 管理决策 | d. | 以上三种都不是 |
a. | 确定型决策 | c. | 程序化决策 |
b. | 不确定型决策 | d. | 非程序化决策 |
a. | 风险型决策 | c. | 程序化决策 |
b. | 战略决策 | d. | 非程序化决策 |
a. | 战略决策 | c. | 业务决策 |
b. | 管理决策 | d. | 以上三种都不是 |
a. | 分析 | c. | 分析判断 |
b. | 归纳 | d. | 演绎 |
32. 按决策的( )划分,决策可以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D
a. | 类型 | c. | 范围 |
b. | 标准 | d. | 层次 |
a. | 自然人 | c. | 经济人 |
b. | 社会人 | d. | 综合人 |
a. | 决策 | c. | 博弈 |
b. | 管理 | d. | 行为决策 |
a. | 参与决策执行人数的多寡 | c. | 决策过程由两人以上完成 |
b. | 决策活动执行由两人以上完成 | d. | 以上都不是 |
方案 | 成功 | 失败 | ||
获利 | 可能性 | 损失 | 可能性 | |
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 | 100 500 | 60% 60% | 50 650 | 40% 40% |
a. | 由于这两个方案都有40%的可能失败,所以,均不可能获利。 | c. | 这两个方案的获利期望值都是40万元,所以,这两个方案没有什么差别。 |
b. | 第二方案的经营风险性要比第一方案大。 | d. | 第二方案成功时可获利500万元,由此可见,第二方案要比第一方案好。 |
a. | 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 | c. | 不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 |
b. | 风险性决策;不需要加其他信息。 | d. | 不确定性决策;可能购买该奖券的人数。 |
a. | 家长对培养儿童勇敢精神的重视程度。 | c. | 初步选定的供应商生产的卡丁车的质量水平。 |
b. | 对儿童游乐项目的管理。 | d. | 其他游乐项目对儿童的吸引力。 |
a. | 出主意。 | c. | 既出主意又拿主意。 |
b. | 拿主意。 | d. | 评价各种主意。 |
a. | 确定型决策法 | c. | 非确定型决策法 |
b. | 风险型决策法 | d. | 追踪决策法 |
a. | 非程序性决策 | c. | 战术决策 |
b. | 战略决策 | d. | 确定型决策 |
a. | 确定型决策 | c. | 风险型决策 |
b. | 非确定型决策 | d. | A'B和C |
a. | 战略的、常规的、肯定的 | c. | 战略的、非常规的、风险的 |
b. | 战术的、非常规的、风险的 | d. | 战略的、非常规的、肯定的 |
a. | 30000件 | c. | 60000件 |
b. | 45000件 | d. | 751000件 |
a. | 开发甲产品比开发乙产品好。 | c. | 开发甲产品与开发乙产品没有什么差别。 |
b. | 开发乙产品比开发甲产品好。 | d. | 根据以上资料无法判断。 |
a. | 确定长期投资与那一种股票。 | c. | 选择某种新产品的上市时机。 |
b. | 决定一个重要副手的工作安排。 | d. | 签署一项产品销售合同。 |
年利润/万元 |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甲方案 | 700 | 1000 | 1400 |
乙方案 | 1400 | 1000 | 700 |
a. | 两方案一样好,毫无差别。 | c. | 甲方案比乙方案挣钱多。 |
b. | 即使有差别也很小,可忽略不计 | d. | 乙方案比甲方案挣钱多。 |
a. | 确定性决策,投产后生产的数量 | c. | 不确定性决策,三种市场前景出现的预期概率 |
b. | 本身就是风险性决策,不需要加其他信息 | d. | 战略决策,企业预期的市场份额 |
预期市场情况
企业的策略 | 畅销 | 不太畅销
| 滞销 |
实行总成本领先战略 | 100 | 50 | 30 |
实行差异化战略 | 120 | 60 | 20 |
实行目标集中化战略 | 80 | 30 | 10 |
a. | 第一个方案 | c. | 第三个方案 |
b. | 第二个方案 | d. | 根据以上信息无法做出判断 |
a. | 风险型决策 | c. | 非风险型决策 |
b. | 确定型决策 | d. | 不确型决策 |
甲 | 乙 | 丙 | |
价廉方面 | 0.8 | 0.6 | 0.4 |
省油方面 | 0.5 | 0.5 | 0.7 |
可靠方面 | 0.7 | 0.6 | 0.6 |
舒适方面 | 0.2 | 0.3 | 0.7 |
a. | 乙品牌 | c. | 丙品牌 |
b. | 甲品牌 | d. | 不确定 |
a. | 企业效益 | c. | 客观环境 |
b. | 人事变动 | d. | 以上都不对 |
a. | 战术决策 | c. | 常规决策 |
b. | 战略决策 | d. | 非常规决策 |
a. | 经营活动与业务活动 | c. | 最优化标准或满意标准 |
b. | 重复性工作或非重复性工作 | d. | 计算机决策或非计算机决策 |
1. 任何决策问题都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个基本要素组成。
ANS: 决策单位、决策的可行方案、事件、自然状态概率、结局
2. 在一个决定问题中至少要有_______可供选择的方案。
ANS: 两上以上
3. 按决策的内容分有_____决策、_____决策和_______决策。
ANS: 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事务性决策
4. 按决策的性质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ANS: 确定型决策、风险决策、非确定型决策
5. 决策的第一个程序是________。
ANS: 确定目标
6. ________是根据市场竞争决策的目的和要求,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通过会议形式,提出有关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做出判断,最后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做出决定。
ANS: 专家会议法
7. 按决策的可靠程序分,有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 。
ANS: 风险型决策
8. 决策是一个逻辑思想过程,这种逻辑思考过程是根据 变化进行的。
ANS: 客观环境
9. 公司的设备更新决策、新产品定价决策、财务决策等应属于 。
ANS: 管理决策
10. 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了决策的“有限理性标准”和 原则。
ANS: 满意度
11. 科学决策的本质特征是将 贯穿决策过程。
ANS: 现代决策技术
12. 应该说决策是平衡收益、成本和 的过程。
ANS: 风险
13. 盈亏平衡点分析是在把生产总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基础上,分析成本、产量和 三者关系的计量方法。
ANS: 利润
14. 不确定型决策无法预知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 。
ANS: 概率
16. 一个组织经营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的正确与否。
ANS: 决策
17. ______是专家会议法的一种发展,是一种向专家进行调查研究的专家集体判断。
ANS: 德尔菲法
18. ______是通过专家们的相互交流,在头脑中进行智力碰撞,产生新的智力火花,使专家的讨论不断集中和精化。
ANS: 头脑风暴法
19. ______是用于备选方案的变量很少、计算方法简单的决策分析。
ANS: 直观法
20. _____是在未来事件自然状态完全确定的情况下,按照一定数学模型计算后进行比较的方法。
ANS: 比较决策法
PROBLEM
1. 5. 请说明下述决策是在风险确定还是在风险不确定的条件下作出的?
(1)这两吨钢板会生产出300件产品。
(2)我正考虑的这项建议对我公司盈利增加2倍或亏损50%有同样的机会。
(3)根据今年的市场情况,我公司生产的电风扇可能会赚钱,也可能会亏损。
(4)如果我存入一年期的2万元人民币,银行会付给我通行的利息率。
ANS:
(1)确定;(2)不确定;(3)不确定;(4)确定
2. 现要建一个企业,有4个投资方案、3种自然状态,投资额如下表所示,试用期望值准则进行决策。
自然状态 | 各方投资额(万元) | 状态概率 | |||
A1 | A2 | A3 | A4 | ||
θ1 | 400 | 500 | 800 | 300 | 0.5 |
θ2 | 700 | 200 | 600 | 100 | 0.3 |
θ3 | 300 | 400 | 1000 | 900 | 0.2 |
解:E(A1)=400×0.5+700×0.3+300×0.2=470
E(A2)=500×0.5+200×0.3+400×0.2=390
E(A3)=800×0.5+600×0.3+1000×0.2=780
E(A4)=300×0.5+100×0.3+900×0.2=360
A3方案定最佳方案。
3. 根据下表所给资料,试用决策树法进行决策。
状态 | 各方案损益值(万元) | 状态概率 | ||
A1 | A2 | A3 | ||
很好 | 45 | 90 | 240 | 0.1 |
好 | 36 | 75 | 210 | 0.3 |
一般 | 30 | 45 | 12 | 0.5 |
差 | 24 | -15 | -60 | 0.1 |
解:E(1)=45×0.1+36×0.3+30×0.5+24×0.1=32.7
E(2)=90×0.1+75×0.3+45×0.5-15×0.1=52.5
E(3)=240×0.1+210×0.3+12×0.5-60×0.1=87
4. 某企业建厂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建大厂投资300万元,建小厂投资150万元,服务期为10年,各年的损益值及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试用决策树进行决策。
10年收益 方案
市场状态 | 各方案损益值(万元/年) | 市场状态概率 | |
建大厂 | 建小厂 | ||
销路好 | 360 | 280 | 0.5 |
销路中 | 180 | 200 | 0.3 |
销路差 | -20 | 140 | 0.2 |
解:E(1)=[360×0.5+180×0.3-20×0.2]×10-300=2000(3天)
E(2)=[280×0.5+200×0.3+140×0.2]×10-150=2130(3天)
决策:建小厂
5. 在第8题中,若概率不能预测,试分别用平均法、乐观法、悲观法进行决策。
ANS:
在第8题中,若概率不能预测,采用平均法
E(建大厂)=
176.67×10-300=1466.7
E(建小厂)=
203.33×10-150=1883.3
因建小厂期望值最大,故决策:建小厂 360×10-300=3300
采用乐观法:
采用悲观法:
6. 在9题中,当α=0.3、α=0.4、α=0.5三种情况时,运用乐观系数法分别选择最优方案。
ANS:
在第8题中,若概率不能预测,当=0.3,=0.4,=0.5三种情况时,运用乐观系数法决策
=0.3时 CV1=(dj)+(1-)(dj)
CV1=0.3×360+(1-0.3)×(-20)=94
CV2=0.3×280+(1-0.3)×140=182
决策:建小厂
(CVi)=(94,182)=182
=0.4时 CV1=0.4×360+(1-0.4)×(-20)=132
CV2=0.4×280+(1-0.4)×140=196
决策:建小厂
(CVi)= (132,196)=196
=0.5 CV1=0.5360+(1-0.5×(-20)=170
CV2=0.5280+(1-0.5×140=210
决策:建小厂
(CVi)= (170,210)=210
7. 某企业提出两个投资方案:一是建大厂,需投资600万元;二是建小厂,需投资200万元。若前5年销路好,后5年可以考虑扩建达到大厂规模,但需再投资500万元。企业对今后10年的销售情况预测如下:大厂销路好的情况下每年盈利300万元,销路不好时每年盈利100万元;小厂销路好的情况下每年盈利100万元,销路不好时每年盈利20万元。不论大厂、小厂,前5年销路好的概率为60%;在前5年销路好的情况下后5年仍然销路好的概率为80%;在前5销路不好的情况下,后5年销路不好的概率为90%。试用决策树法进行决策。
ANS:
E(6)=[0.8×300+0.2×100]×5-500=800
E(7)=[0.8×100+0.2×20]×5=420 故看5年扩建大厂好
E(3)=[0.8×300+0.2×100]×5=1300
E(4)=[0.1×300+0.9×100]×5=600
E(5)=[0.1×100+0.9×20]×5=140
E(1)=[0.6×(300×5+1300)+0.4×(100×5+600)]-600=1520
E(2)=[0.6×(100×5+800)+0.4×(20×5+140)]-200=676
决策:建大厂
8. 石油钻探A公司与B石油公司订立合同,在一片估计可能产油的荒滩上钻探。钻探公司可采用地震实验或经验法决定钻探或不钻探。试验费用为3千元/次,钻探费用为1万元。若钻探出油,A公司可收入4万元;若钻探不出油,没有任何收入。各个状态的概率为:地震试验结果可靠为0.7,不可靠为0.3;可靠时钻探出油的可能性为0.9,不出油的可能性0.1;不可靠时钻探出油的可能性为0.1,不出油的可能性为0.9;经验法,钻探出油的可能性为0.55,不出油的可能性为0.45。试用决策树法决策,使A企业的收入期望值最大。
ANS:
暂缺
9. 某生产电子产品的工厂,由于现有某电子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性能差且成本高,销路不好。现工厂决定将该产品结构加以调整。调整前经过分析可知,该产品价格若保持原来价格不变无利可图;在价格下降时还要亏本;只是在价格较高时才稍有盈利。现工厂设计了两种结构方案。
一是以晶体管为元件的结构;二是以集成电路为元件的结构。工厂根据以往经验,产品若改成晶体管结构,成功的可能性较大,概率为0.8;而改成集成电路结构的成功可能性较小,概率只有0.6。进一步考虑到改进产品结构,若成功后产品质量和生产率均可有所提高,因此又制定了两个生产方案。一是产量与过去相同,一是产量增加,故需要进一步决策。最后,若上述两个改进结构的方案都不成功,则只有仍采用原有结构进行生产,产量保持不变。工厂决定该产品再生产5年。根据市场预测,这类产品在今后5年内跌价的概率只有0.1,保持原价的概率为0.5,而涨价的概率为0.4。通过估算,可得两种改进方案在不同价格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试根据表中所提供的资料,用决策树法进行决策。
损益值 方案
价格状态 | 按原结构 生产 | 晶体管结构成功(0.8) | 集成电路结构成功(0.6) | ||
产量不变 | 增加产量 | 产量不变 | 增加产量 | ||
跌价(0.1) | -100 | -250 | -400 | -250 | -350 |
原价(0.5) | 0 | 80 | 100 | 0 | -250 |
涨价(0.4) | 125 | 200 | 300 | 250 | 650 |
暂缺
10. 1、某企业为生产某种新产品而设计了基建方案,即建设大厂和建设小厂,建大厂需要投资300万,建小厂要160万,估计在使用期间,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8,销路差的概率为0.2,两个方案的损益值如表45。
表4----5 方案的损益值
单位:万元
自然状态 | 概率值 | 备选方案 | |
建大厂 | 建小厂 | ||
销路好 销路差 | 0.8 0.2 | 100 -20 | 40 10 |
ANS:
建大厂期望值:76万;收益率为25%。建小厂期望值:34万;收益率为21%。选择建大厂。
11.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某天线电厂提出了扩大再生产的3种方案:(1)对原厂进行扩建;(2)原厂进行技术改造;(3)建设新厂。具体资料如表4---6所示。
表4----6 扩大再生产方案的损益值
单位:万元
扩大再生产 | 自然状态 |
销路好 销路一般 销路差 | |
扩建原厂 技术改造 建设新厂 | 15 13 -4 8 7 4 17 12 -6 |
ANS:
小中取大法取“技术改造”;大中取大法取“建设新厂”;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取“技术改造”。
ESSAY
1. 选择备选方案应满足什么要求?为什么?
ANS:
应满足“满意准则”。因为在实际的决策中,不可能选择最优方案,这是因为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受到人、财、物和时间的,不可能找到全部方案;另外在对多方案选优时,也难以找到一个综合标准,去判断最优。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是寻找多个所有目标都符合要求的满意方案,然后从中选优即可。
2. 某组织的一项实际决策会受哪些因素影响?
ANS:
(1)决策目标及制约因素的明晰化程度;
(2)决策组织过程的有效性;
(3)参与人的能力、风险倾向及个性特征。
3. 为什么决策时应选用满意方案而不是最优方案?
ANS:
在实际的决策中,不可能选择最优方案,这是因为
(1)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受到人、财、物和时间的,不可能找到全部方案;
(2)在对多方案选优时,也难以找到一个综合标准,去判断最优。
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是寻找多个所有目标都符合要求的满意方案,然后从中选优即可。
4. 试论决策者的地位和作用。
ANS:
决策由人作出,它本质上是一种人类活动。承当责任的决策者,一般情况下是管理者,其地位和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者是管理的核心人物。一切管理工作都是围绕管理目标进行的,而目标的选取要靠决策者决定。做决策可能在瞬间完成,而影响却能波及长远,所以决策是一项涉及效益高下的有重大严肃责任的工作。决策受决策者的知识、经验、能力的制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所以决策者的地位至关主要。
2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计划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决策如:目标的确定、预测方法和分析方法的选取、行动方案的选择等等;组织、领导、控制等等职能的发挥也离不开决策;所以决策渗透于管理的各个职能之中。管理就是决策。
3决策正确与否关系着组织的存亡决策规定了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活动方向和方式,是任何行动发生之前必不可少的一步。组织行动的成败得失与决策是否正确密切相关,一项成功的重大决策可能会使组织转败为胜,而一项错误的决策也可能使组织陷入困境。所以决策的正确性、合理性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5. 决策者的理性及其克服。
ANS:
(1)理性:知识有限、预见能力有限、设计能力有限
(2)克服:决策权力下放。组织民主决策、
6.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各种决策失误。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很多决策者不遵循决策的原则和程序。如有的决策者惯于凭主观想象决策;有的决策者过分追求完美的决策方案而迟迟不能决定,延误决策良机;甚至在过去基本建设项目中还存在边审批、边设计、边施工的做法。针对以上现象,试用决策理论分析如何提高决策质量。
ANS:
(1)决策定义: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几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2)一个良好的决策应具备五个特征。
1.决策要求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
2.决策要求以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基础
3.决策要求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4.决策要求对控制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5.决策追求的是最可能的优化效应
(3)在制订决策时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
1.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
2.评价备选方案
3.选择方案
(4)用以上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
7. 决策分析有哪几种类型?试简述构成各种决策类型的条件。
ANS:
决策分析问题根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决策的内容分类
①战略决策
这类决策是指高层次中重大问题的决策。例如,制定重大的法令、经济和军事。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等也都属于这一类战略决策。
②管理决策
这类决策多半是执行战略性决策时中层次中的一些决策问题。如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在组织和管理上合理选择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就属于这一类决策。
③事务性决策
这种决策也称做业决策,是指为提高业务效率以及执行管理性决策等日常工作中进行的决策。如通常的库存管理、生产控制、销售工作等方面的事务性决策。
(2)按决策的性质分类
①确定型决策
这类决策问题只可能出现一种确定的自然状态。每个行动方案在这惟一自然状态下的结局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确定型决策问题是一种逻辑上比较简单的决策,只需从所有备选方案中,根据每个方案的结局,选择出一个最好的即可。
确定型决策问题知心朋友具备如下4个条件:
存在着决策人期望达到的目标;
只存在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不同行动方案在确定的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可以定量地估算出来。
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型决策问题并非像上述那样简单。尤其当行动方案为数较多时,就很难直观地找出最优方案,因此必须借助于优化技术求解。
②风险决策(亦称统计型决策)
这类决策问题在决策过程中可以出现多种自然状态θi(i=1,,m),每一个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有不同的结局,且能预先估计出各个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P(θi)(i=1,2,,m)。决策分析的重要讨论对象是风险型决策,构成风险型决策问题应具备如下5个条件:
存在决策者期望达到的决策目标;
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以决策者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
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决策者选择的行动方案;
不同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均可定量地估算出来;
在各种自然状态中,未来究竟出现哪一种自然状态,决策者无法肯定,但可
在事先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得到必要的信息。
③非确定型决策
这类决策与风险型决策一样,在决策过程中可以出现多种自然状态。但这类决策问题中不能预先估计出各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即是一种没有先例的、没有固定处理程序的决策。
(3)按决策的规范性分类
①程序化决策
可按一定程序和制度进行的决策称为程序化决策,又称为例行决策。确定型决策、业务性决策和大部分管理性决策均属此类。
对于这类决策问题,只要获得所需的信息,就可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决策。决策分析中主要讨论这类决策问题,它们大多数可用数量化方法解决。
②非程序化决策(亦称例外决策)
这类决策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程序制度可依,而要依靠决策者本人的经验、能力与胆识进行决策。大多数战略决策属于非程序化决策。
8. 定性决策应考虑什么问题?
ANS:
明确决策对象的性质,了解决策应遵循的规范,寻求有效的决策策略,使决策变为行动,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9. 什么是决策分析?决策的要素有哪些?
ANS:
决策分析:决策分析就是对各种需要进行科学决策的问题,提出一套在科学决策时所需要的推理方法、逻辑步骤和科学手段,是根据系统评价时所能取得的信息,对决策问题的各种替代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作出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是决策人员作出合理抉择的依据。决策主要素为一般来说,任何决策问题都由下面几个基本要素组成:
① 决策单位(个人、群体、组织或社会);
② 决策的可行方案,用dj(j=1,,n)表示;
③ 事件,包括自然的状态或对手的行动,用θi(i=1,2,,m)表示;
④ 自然状态概率,用P(θi)(i=1,2,,m)表示;
⑤ 结局,即各方案在各种可能的自然状态下产生的结果,当选用dj方案,自然状态为θi时,产生
的结局用R(θi,dj)表示。
10. 制定备选方案应满足什么要求?
ANS:
在确定目标后,在分析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制定决策方案。制定决策方案就是寻找实现决策目标的手段。为了实现目标,人们总是去追求最佳的手段,所以要拟出多种方案可供比较和选择。
制定备选方案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整体详尽性,即备选方案应包括全部可能的方案,否则可能使被选方案不一定达到优化
(2)相互排斥性,即不同方案之间必须有原则性区别,不能使甲方案的行动措施包括在乙方案之中,或者二方案是解决同一问题的两个因素;
(3)方案的可比性,即每一个方案都应该根据评价准则定量反映方案的效果,以便比较选择。
11. 什么是决策?组织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采取的决策行动有何不同
ANS:
决策就是决策者为了解决组织面临的问题,实现组织目标,在充分搜集并详细分析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依据评定准则和标准选定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12. 决策的依据是什么?决策的原则是什么?
ANS:
管理者作决策时的依据是信息。在对决策方案的选优到底要坚持什么准则的问题,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提出有限理性的原则。即我们所说的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的原则。
13. 决策有哪些基本类型?对比并举例说明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的决策。
ANS:
从决策的影响时间来看,可以把决策分成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划分,可以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从决策所涉及的问题来看,可把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依据决策所面临的自然状态,我们可以将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从决策的主体上看,可把决策分为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从决策的主体上看,可把决策分为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从决策的起点看,可把决策分为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14. 决策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ANS:
一、发现问题,确定根本原因;
二、确定明确具体的目标;
三、列出可行备选对策或方法;
四、评估方案优劣后果;
五、方案选优;
六、方案实施;
七、监督与评估。
15. 群体决策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重视?群体决策有哪些优缺点?
ANS:
策者面临的组织内外环境复杂多变 ;决策者本人的价值观、态度、信仰、背景有一定的局限性;决策相互关联的特性客观上也要求不同领域的人积极参与。
(一)群体决策的好处;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智慧;能利用更多的知识,借助更多的信息;充分利用其成员不同的教育程度、经验与背景;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有利于使人们勇于承担风险。
(二)群体决策可能存在的问题;速度、效率可能低下;有可能为个人或子群体所左右 。
16. 简述德尔菲技术的概念和步骤。
ANS:
头脑风暴法主要吸收专家积极的创造思维活动。其原则如下:
①严格问题范围。
②不能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怀疑和批评,要研究任何一种设想,而不管这种设想是否适当与可行。
③发言要精炼,不要详细论述。
④鼓励参与者对已经提出的设想进行改进和综合,为准备修改自己设想的人提供优先发言。
⑤ 支持与鼓励参加者解除思想顾虑,创造一种自由的气氛,激发参加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