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AC-25C粗粒沥青配比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23:23
文档

AC-25C粗粒沥青配比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AC—25C)景德镇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14年09月25日1.材料选择和原材料试验1.1沥青本工程地处热区,按规范选择沥青沥青标号为AH—70。沥青到货后按试验规程要求取样,及时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其质量符合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A级—70#沥青质量试验结果项目单位技术要求检测结果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75延度(15℃,5cm/min)Cm≥100>160软化点℃44~5448密度(15℃)g
推荐度:
导读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AC—25C)景德镇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14年09月25日1.材料选择和原材料试验1.1沥青本工程地处热区,按规范选择沥青沥青标号为AH—70。沥青到货后按试验规程要求取样,及时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其质量符合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A级—70#沥青质量试验结果项目单位技术要求检测结果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75延度(15℃,5cm/min)Cm≥100>160软化点℃44~5448密度(15℃)g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AC—25C)

景德镇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2014年09月25日

1. 材料选择和原材料试验

1.1 沥青

本工程地处热区,按规范选择沥青沥青标号为AH—70。沥青到货后按试验规程要求取样,及时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其质量符合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1。

表1-1                 A级—70#沥青质量试验结果

项    目

单  位

技术要求检测结果
针入度(25℃,100g,5s)

0.1mm

60~80

75

延度(15℃,5cm/min)

Cm

≥100

>160

软化点44~54

48

密度(15℃)

g/cm3

实测记录1.027

闪点(COC)

≥230

/
容解度(三氯乙烯)%≥99.0

/
薄膜加热试验163℃,75min

质量损失%≤0.8

0.06

针入度比(25℃)

%≥55

/
延度25℃

cm≥50

>150

15℃

cm实测记录130

矿料

1.2.1粗集料

采用江西景德镇徐良料场碎石,按规范要求对碎石进行质量检测,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以使用。检测结果见表1-3。

表1-3                 各种粗集料质量指标

指标单位规范要求碎石规格(mm)

20~30

10~205~10

压碎值%≤28

14.0

洛杉矶磨耗值%≤30

/
毛体积密度

g/cm3

≥2.5

2.7402.7422.738
对沥青的粘附性≥四级五级五级五级
针片状含量%≤15

6.5

9.4

  10.0

含泥量%≤1

接近0

软石含量%≤5

未发现
坚固性%≤12

石质量良好,经判断可以不做
石料冲击值%≤28

/
吸水率%≤2.0

0.1

0.2

0.2

1.2.2细集料

采用0~5mm石屑其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见表1-4,其性能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以使用。

  表1-4                   石屑试验成果

 材料

通过下列筛孔(mm)百分率(%)(方孔筛)

视密度g/cm3

坚固性
9.54.752.361.180.6

0.30.150.075%
0-5mm

10097.4

73.3  50.1

30.112.0

 6.0

0.02.7139.8
1.2.3填料

采用矿粉,其性能指标见表1-5。矿粉性能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以使用。

表1-7                      矿粉试验成果

材料通过下列筛孔(mm)百分率(%)(方孔筛)

外观视密度g/cm3

亲水系数
0.60.30.150.075
实测结果100100100100无粒团结块≥2.5

≤1

2.6500.84
2、第一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根据设计要求,该工程沥青面层采用AC—25C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采用工程实际使用材料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2.1矿料级配计算

各种矿料进行多次掺配使其尽量接近范围中值,掺配比例如下:

20~30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碎石: 5~0mm石屑:矿粉=15:21:20:41:3

合成级配见表2-1。

表2-1                  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

筛孔

(mm)

规范要求级配范围

(%)

中值

(%)

合成级配

(%)

26.5

90~100

95.0

97.9

19.0

75~9082.587.2

16.0

65~8374.0

79.3

13.2

57~76

66.5

70.2
9.50

45~65

55.0

.7
4.75

24~52

38.049.1

2.36

16~42

29.033.2

1.18

12~33

22.5

23.6

0.60

8~24

16.0

15.3

0.30

5~17

11.0

7.9
0.15

4~13

8.5

5.5
0.0753~75.0

3
2.2马歇尔试验

按此配比在油石比3.5%~5.5%范围内,以0.5%间隔的不同油石比分别进行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2表2-2

目标配合比马歇尔试验结果
油石比(%)理论密

度(g/cm3)

密度

(g/cm3)

空隙率(%)饱和度(%)稳定度(KN)流值(0.1mm)

3.52.570

2.415

6.056.910.3

18.5
4.0 2.551

2.435

4.5

66.8

11.8

21.3

4.52.533

2.439

3.7

73.3

12.1

23.5
5.0 2.516

2.437

3.1

78.2

11.3

26.8

5.52.499

2.432

2.7

82.2

9.633.7

2.3 水稳定性试验

按最佳油石比4.5%重新制作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及48h浸水马歇尔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进行验证,结果见表2-3。

表2-3                   配合比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

油石比%

理论密度

g/cm3

密度

g/cm3

空隙率

%

饱和度

%

稳定度

KN

流值

0.1mm

浸水时间h

4.52.5332.4383.773.212.523.80.5
4.52.5332.4373.873.012.124.048
残留稳定度为96.8 %,符合不小于75%的规范规定的要求。水稳性良好。

由上述结果得出目标配合比的矿料级配及最佳油石比为4.5%,此配合比仅供伴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3、第二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3.1根据目标配合比,利用实际施工拌和机进行施工配合比设计。本工程采用无锡路通筑路公司生产的LB—1200型拌和机,试验前根据级配类型选用振动筛型号为26.5mm、15mm、10mm、5mm、3mm五级,使各热料仓的材料大致平衡。试验时,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的冷料比例上料、烘干、筛分、然后在各热料仓分别取样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进行合理掺配,使级配符合规范要求,并尽可能的使4.75、2.36、0.075粒径上的通过率接近规范中值。试验成果见表3-1、3-2。

设计各热料仓供料比例为:

5号仓(26.5~15):4号仓(15~10):3号仓(10~5):2号仓:(5~3):1号仓:(0~3):矿粉=18:19:23:18:19:3

表3-1                 各热料仓矿料密度试验成果

热料仓5号仓

4号仓

3号仓

2号仓

1号仓

矿粉
粒径30~20

20~1010~55~33~0

0~0.15
密度(g/cm3)

2.7162.7132.712

2.714

2.711

2.650

表3-2                   各热料仓筛分结果及配比

筛孔mm

 

热料仓筛分结果与合成级配(%)

设计级配范围(%)

中值(%)

合成级配
5号仓(15~26.5mm)

4号仓(10~15mm) 

3号仓(5~10mm)

2号仓(3~5mm) 

1号仓(0~3mm )

矿粉
26.585.410010010010010090~100

95.0

97.4 

1913.799.410010010010075~9082.584.4 

162.591.110010010010065~83

74.0

80.8 

13.21.257.298.710010010057~76

66.5

73.8 

9.5/11.391.010010010045~65

55.0

63.1 

4.75/ 

 /

6.287.499.2

10024~52

38.039.0 

2.36/ 

 /

/11.576.410016~42

29.019.6 

1.18/ 

 /

/ /

45.010012~33

22.5

11.6 

0.6/ 

 /

/ /

25.71008~24

16.0

7.9 

0.3/ 

 /

/ /

10.41005~17

11.0

5.0 

0.15/ 

 /

/ /

5.21004~13

8.54.0 

0.075/ 

 /

/ /

0.2 

100 

3~75.0

3
按此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以确定施工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试验用油石比分为室内试验确定的最佳油石比及其±0.3三档,其结果见表3-3。                                              

 表3-3

目标配合比马歇尔试验结果   

油石比(%)理论密

度(g/cm3)

密度

(g/cm3)

空隙率(%)饱和度(%)稳定度(KN)流值(0.1mm)

4.22.543

2.443

3.970.8

12.321.9
4.5 2.532 

2.438 

3.7

73.4

12.823.3
4.82.522

2.439

3.3

76.7

11.426.7
以上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因此生产配合比的建议油石比为目标配合比的油石比4.5%。

各热料仓的配料比例为5号仓(26.5~15mm)4号仓(15~10mm):3号仓(10~5mm):2号仓(5~3mm):1号仓(3~0mm)=18:19:23:18:19

该拌和机拌和能力为1000Kg,故确定各热料仓供料比例为:

5号仓(15~26.5):1000×0.18=180Kg

4号仓(10~15):1000×0.19=190Kg

3号仓(5~10):1000×0.23=230Kg

2号仓(3~5):1000×0.18=180Kg

1号仓(0~3):1000×0.19=190Kg

矿粉:1000×0.03=30Kg

沥青: 1000×4.5%=45Kg

    

检测:                审核:                   批准:

二0一四九月二十五日

    

文档

AC-25C粗粒沥青配比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AC—25C)景德镇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14年09月25日1.材料选择和原材料试验1.1沥青本工程地处热区,按规范选择沥青沥青标号为AH—70。沥青到货后按试验规程要求取样,及时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其质量符合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A级—70#沥青质量试验结果项目单位技术要求检测结果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75延度(15℃,5cm/min)Cm≥100>160软化点℃44~5448密度(15℃)g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