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魏书生老师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他的教学管理严谨而科学;他的教育理论极具前瞻性。细细拜读完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心中感慨颇多。书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冗长的理论说教,但它言词恳切、入情入理,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心悦诚服。它以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全面叙说了魏老师独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它内容丰富、具体,富有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也蕴含了魏老师深刻的哲理,闪耀智慧的光芒,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魏书生老师认为,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教改,他的思想,他的班级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从学生怎样做人开始的。
在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的后记中,让我了解到:魏老师教了近18年的书,当了17年的班主任,即使后来当了校长等领导职务,却还是一如既往地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全国优秀班主任,魏老师他信奉的一条就是以法治班,以人为本,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让班集体充满人情味民主科学地管理班级,让每位从魏老师班级中就读的毕业的学生,以我是魏老师的学生而自豪!而魏老师的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艺术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魏老师的人格是高尚的,值得我们景仰;魏老师的班级管理艺术是高妙的,值得我们学习。
班主任需要耐心。没有耐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学生有时候做错了事情,老师可能会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但是有些时候,学生一错再错,老师的脾气也没有那么好商量了,毕竟,老师也是一个平常人,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尽管努力克制不好的情绪,但想到自己教育了学生这么多,而学生还是犯同样的错误,心中的怒气就难以平息了。而魏书生老师就做到了避免发脾气,即使是在批评学生,他也不是厉声恶语。尽管有时要发脾气,但也都在他选的一位控制自己发怒的学生提醒下压下去了,他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克制了人人都可能犯的发火和极大的耐心与学生进沟通,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我们必须坚信我们会做好的”等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他是老师的助手。 传统的“压、卡”方式,对于今天富有个性的学生来说,已不再奏效了。班主任要更新管理育人的理念,抓准学生的心理特点,缩短与学生的心距,真正从心与心交流的角度,富于技巧地去把持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共同管理集体,优化个人的行为品质。
细读《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懂得了很多。
班主任需要爱心。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和耐心,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再有,教师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医生诊病一样,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提高医疗水平,教师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魏老师的这一认识应该说是非常独特、耐人寻味、给人启示的。
班主任要富于思考。做一个班主任,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学生个性复杂多样,如何将其系统有条理地管理好,实在是一件难事。因此,班主任要成为一个富于思考的人。多想多思,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班主任要敢于行动。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个行动研究者。每个班级有各自特殊的情况,班主任不但要做个有思想的人,还要敢于行动探究,大胆实践,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教育管理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尽管会遇到种种挫折,也许在某一阶段并不能成功,但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保持理智的头脑,多反思,多总结,那么在班级管理以及育人方面定会有一定的收获的。 变“罚”为“赏”,赏罚合一。有别于体罚的惩罚如果运用得恰当的话,还会成为赏识教育的积极补充。魏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做了很多尝试,如惩罚唱一首歌,惩罚犯错误的同学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这更能激起学生向善、向美的追求,罚写说明书,这比一般的检讨效果好,只是罚要罚得巧,罚得妙,赏与罚就能真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
魏书生老师那深邃的哲学气质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让人望尘莫及,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认真地去做,学着做,让自己在未来的教育工作方面做得更出色。
魏书生老师不仅让我们知道作为一名老师该具备的素养,更给我们在班级管理方面做出了示范和指导。
一、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为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魏老师放开手脚,培养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干部,让每位学生以班级主人姿态为班级做工作,为班级尽责任。魏老师班级中的班干部真多,什么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鱼长、花长、炉长等,分工明确,学生也以主人的姿态行使自己的责任,管理班级。最明显的例子是:魏老师班级的学生劳动特别有效,学校要求用两节课时间进行大扫除,而魏老师的学生只用了15分钟,而且在检查时,即使是最偏僻的地方都没有一点灰尘。如此高效率的劳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把自己当作了班级的主人。
而我在管理自己的学生时,总是不放心,这要管、那也要管,纪律要说,早锻炼要说,弄到最后,什么事都要让老师来处理,吃力不讨好,自己累,学生烦。就拿学校星期一的升旗仪式来说吧,班主任到场了,学生变乖了,认认真真地听,全场鸦雀无声,而一旦班主任有事迟到或不在纪律就不行了,交头接耳。学生只是表面上怕老师,根本没有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主人。作为班主任,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二、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魏老师认为:学校、班集体绝不是制造统一型号、统一规格的升学零件的机器,是将学生载向远大前程的渡船;是培养学生生命的幼苗在合适的阳光、土壤、肥料、水分中长大的园地;是学生走向社会各个不同岗位的实习场所,实习小社会;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培训基地。是啊,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个不相同。十指亦有长短,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绝对不能千人一面,让每个学生都达到同一个高度。于是,魏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既科学管理班集体,制定一系列的班规班法,又有特殊情况育人方法种种。"和后进生组成互助组"、"犯错误,唱歌""有时也需要留学生"、"上进于反复之间"等。尤其是"上进于反复之间",魏老师针对后进生上进的过程充满了反复,而允许学生有反复,用自己的耐心、爱心宽容学生的反复,最终取得进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好学生更好,后进生逐步进步。每个班级中,总会有那么几个"后进生",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品行方面的,老师在刚接触时,也会采用各种方法帮助、教育,有的可能立竿见影,收效较大,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左耳进,右耳出,好了一天,又回到了从前,于是,老师就失去了信心,断言道:这个孩子管不好了,没的治了。读了魏老师的特殊情况育人方法才让我明白,面对"后进生"千万不能放弃,而应该灵活采用各种育人方法,宽容学生的过失、反复,坚持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才是真正的班主任!
三、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
班级是个大家庭,学生生活在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中,才会健康成长。班主任就应该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吸引学生,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从活动中受到教育。魏老师的班级活动真是精彩纷呈,每天做100次仰卧起坐、俯卧撑,锻炼了身体,更锻炼了人的意志;课前陶醉在一支歌里,受到美的熏陶;新年联欢会,才能大展示;寻找春天的踪迹,摸鱼,打雪仗,开荒种地......走出课堂,走向自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眼界,锻炼了学生的能力。难怪,魏老师的学生感到快乐、幸福!总觉得自己也每周上好了一节班会课,带领学生开展了许多的活动,但跟魏老师的班级活动相比,真是相形见拙!难忘魏老师笔下热闹、高水平的新年联欢会,难忘摸鱼时的那份快乐。
在魏老师的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艺术的熏陶下,他的学生关心班级,爱护班级,为班级吃苦,为班级的荣誉奋斗,成为班级的主人:生活在魏老师的班级中,学生得到教育,受到启发,使自己得到了发展。难怪,学生离开了班级后,留恋他,想念他。
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名著后,我知道自己在教师这条路上还需要学习很多事物,我还相当稚嫩,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使自己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