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愈, 唐 代文学家。字 退之 ,世称韩昌黎 。谥号“ 文公 ”。与柳宗元 并称“韩柳”,唐宋家之一。
2、诗人韩愈像一位高明的画家,手中虽没有彩笔,却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两句诗想象地描绘了雨后春草初生的色彩,让我们懂得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妙笔生花。
3、这首诗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哪些?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雨、草色(答“烟柳”不对)。这首诗细腻真切地描绘出早春特有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4、请用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2分)
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5、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6、这首诗写出了春雨__细小、滋润,的特点;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用比喻句“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写出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7、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这句诗揭示了以下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8、体会“绝胜”二字在诗句中的作用。(10分)
答:“绝胜”的意思是远远胜过。将满城烟柳与淡远草色对比,突出早春的可爱。
9、诗的后两句议论,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早春的可爱,结合诗的题目,设想一下韩愈作此诗的目的。
此诗送给张籍,是为了逗好友走出家门,感受一下早春气息。
10诗人为什么认为初春草色远胜过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
因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气息。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的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更浓,反倒是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11、“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4分)
答:一年之计在于春
1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8分)
答: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3、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B项中“律诗”应为“绝句” 主题灵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分)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14、对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
B.三、四句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珍爱之情。
C.诗中的“天街”是指宽阔的街道。
D.这首诗风格清新晓畅,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D )
A.“润如酥”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B.“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C.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湿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D.末句“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E.全诗用口语化的语言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16、对“烟柳满皇都”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
A.早春 B.仲春 C.暮春 D.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