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东工业园环园路连接线铁路高架桥)建设工程
扬尘治理及文明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罗定市环城路连接线(双东工业园环园路连接线铁路高架桥)建设工程
工程地点:罗定市环城路
施工单位:深圳市前海汇升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裕通建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罗定市环城路连接线建设工程第二期工程项目部
编制人:
编制日期:2018年 月 日
审核人:
审批负责人:
审批日期:2018年 月 日
编制说明
一、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施工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达到设计文件的标准,充分 体现业主的要求。
2、严格参照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和项目法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 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施工安全管理,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本 工程优质、高效、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社会信誉。
3、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法律法规,充分体 现以人为本,干好一项工程,造福一方人民的宗旨。
二、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4、《建设工程安全文明工地标准》DB13(J)/T100-2016 。
5、广东省有关部门及地方在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健康、环境 保护及土地租用等方面的有关标准及规定。
6、我公期施工的类似工程的经验积累和施工现场勘察资料、施工路 段地质、水文情况,现有交通、用水、用电、施工道路情况调查资料以及技术装备力量。
一、工程概况
罗定市环城路连接线(双东工业园环园路连接线铁路高架桥)建设工程是罗定市环城路连接线建设工程第二期工程,是在罗定市环城路连接线建设工程第一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实施的,其中本项目设计起点接罗定市环城路连接线建设工程第一期工程K0+380位置,在K0+590.742处上跨春罗铁路,对应铁路桩号为K60+700,与铁路夹角56°,终点处接顺罗定市环城路连接线建设工程第一期工程K0+780位置,全长400米,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兼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双向六车道,道路标准段宽度30m。
本项目上跨铁路桥采用5-30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桥,与铁路夹角56°,铁路里程桩号为K60+700,桥台采用U型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
本项目桥跨布置10*30+10*30+10*30+10*30+10*30米,上部结构均为30m预应力砼箱梁,先简支后连续,30m预应力砼箱梁数量为10*5=50片。
桥梁下部结构分桥台、桥墩、扩大基础、盖梁等结构。
二、组织机构
1、建立扬尘治理及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人员组成如下图:
2、岗位职责
组长岗位职责:
组长为本项目防尘、降尘及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第一总负责人,负责制定各项目标,审批实施专项方案,审查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情况,总体控制施工现场施工的情况。
副组长岗位职责:
副组长为本项目防尘、降尘及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各项目标,审批实施专项方案,建立管理组织机构,主持领导小组例会。
组员岗位职责:
负责本单位防尘、降尘及安全文明施工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经小组批准的施工方案实施。
各施工班组岗位职责:
负责防尘、降尘及安全文明施工方案的实施,组织对工人进行绿色施工方面的培训,在技术、安全交底中明确防尘、降尘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方案要求实行,并按要求保留相关记录。
三、扬尘治理控制
1、土方工程项目必须配备雾炮机作业(一台钩机或挖机至少配备一台雾炮机);现场做到“一硬四有”(即硬化出入口道路,设置清洗池、截水沟、车辆清洗平台和污水沉淀池,并配备车辆高压冲洗设施和保洁人员)、“六必须六不准”(即必须湿法作业、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场地、必须设置冲洗设施设备、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场地、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超载、不准高空抛洒建筑物废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和“六个100%”(即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2、对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建材或物料实施堆放、装卸、运输的,应采取遮盖、封闭等防扬尘措施。工地实施建筑垃圾装运时,运输车辆装载高度禁止超过车辆箱体上沿口,装载后应闭平箱盖外运。禁止运输车辆未经冲洗,车辆带泥、挂泥驶出工地。
3、工地内留用的渣土、场地内的裸土,应采取播撒草籽简易绿化、覆罩防尘纱网或新型固封工艺等措施。工地内留用的渣土堆放高度禁止超过围挡或施工路栏高度。
4、清扫门前责任区或工地内场地时,应在实施机械喷洒或人工洒水后进行清扫。
5、施工工地对易扬尘性建材实施加工作业时,应在有防泄尘性的房室内实施。禁止露天敞开堆放易扬尘性建材。对道路施工现场配装切割加工的,应采取有效防扬尘措施。
6、施工工地禁止使用无控尘措施的中小型粉碎、切割、锯刨等机械设备。
7、施工工地建筑垃圾应集中定点存放,对在当日内不能清运的,应采取遮盖、洒水、围挡和纱网覆盖等防尘措施。
8、施工现场严禁排放有毒烟尘和气体,不得在施工现场洗石灰、熬沥青。
9、凡按规定应搭设的各类脚手架或外露性临边安全防护构架的,其外立面应使用绿色密目式安全网或浅绿色不透尘网布。密目式安全网或不透尘网布,其质量应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
10、使用绿色密目式安全网或浅绿色不透尘网布作封闭的,应做到严密、牢固、平整、美观,其封闭高度应高出作业面≥1.5米。
11、施工单位负责对绿色密目式安全网或浅绿色不透尘网布进行检查、清洗和维修,保持其整洁、无破损、无掉角。
12、严禁使用彩条布作为施工工程外立面围网。
四、安全文明施工控制
1、使用围挡的施工工地,应设置出入门,并应采用平移或向内开启式方式。施工工地应设置≥2个出入门。
2、出入门内侧应设置门卫室,工作人员凭工作卡出入,门头设置企业标志。
3、出入门应保持清洁、无锈痕、无破损和开启无障碍,其外侧应当书写施工单位名称,并可同时绘画企业标识或标志。
4、施工现场边界应设置高度≥2.5米的围挡并实行封闭。围挡应采用金属板材、砖墙等耐火性硬质材料。围挡设置应挺直、整齐划一、清洁美观和无破损。施工中确需扩大施工边界的,应经批准后,在扩大施工的边界事先搭设围挡封闭,再撤除原围挡封闭。工程未完工前严禁撤除围挡封闭。围挡必须设有“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牌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5、围挡外侧5米范围内应保持清洁。围挡内侧1米范围内禁止堆放料具、土石方等物料。禁止将围挡用作挡土墙或其他设施设备的支撑。
6、围挡公益性广告设置面积不小于围挡外立面总面积的50%。
7、施工现场应按照平面布置图设置各类区域。各类建材应按规定设置标牌,实施分类堆放,成线、成块、成堆,整齐有序,稳定牢固。
8、施工现场、加工区和生活区的道路及场地应作硬化处理。用作车辆通行的道路应采用混凝土铺设,并满足车辆行驶和抗压要求。
9、所有出入门内侧应设置车辆冲洗设备或水槽。
10、建筑垃圾应集中、分类堆放,及时清运。
11、施工现场车辆和人员通行道路两侧、深基坑工程作业面沿边,应采用金属型材设置防护围栏,并涂刷警示漆。
12、施工现场应有严格的消防制度,有明显的防火标志及防火制度牌。
13、配备足够有效的消防器材,有满足要求的消防水源,保持防火疏散通道畅通。
14、基坑及周边应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桩基施工应有可靠的通风措施。
15、基坑边(口)应设置护栏,不得堆放土石、料具及其它坚硬物体。
16、凡作业面≥2米高度的,应搭设和使用施工脚手架。
17、脚手架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施工现场安全立网及其它安全网搭设必须符合规定。防护栏,安全门和踢脚板及其他用于防护的杆件必须刷上红、白相间的警示色标。
18、作业层外挑型、提升式锚固型、悬挂型脚手架的最底层应选用不漏尘的板材铺设,禁止铺设漏尘板材。
19、脚手架基础必须夯实平整,排水良好。搭设时必须设置垫木、钢底座和纵横向扫地杆。
20、架体与建筑物应按规定拉结,拉结应牢固可靠。拉结点应设明显标志。
21、必须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脚手架高度在24m以下的,各组剪刀撑间距不大于15m。
22、操作层脚手板必须满铺,固定牢固,严禁有探头跳板,材质应符合要求;操作层按规定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设置18cm高的挡脚板。
23、架体内设层间安全平网。底层处设首层安全平网。操作层下设随层安全平网。安全平网应架设牢固,封闭严密。
24、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
25、在建工程的外侧,必须采用规格、材质符合标准的密目式安全网按相关规定进行封闭,经验收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26、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按相关规定进行验收、使用,安全带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27、办公(生活)区及施工现场应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并保持疏通便利、排水畅通,确保场地无积水。
28、设置围挡的工地,应在出入门口内侧,离门口沿线≥0.3米处应设置横向型通长排水槽一条、长≥8米且平行间距≥4米的纵向型排水槽两条;排水槽应与工地内排水系统连接。车辆冲洗排水槽设置应符合宽≥0.3米、深≥0.3米,其表面应当用商品预拌砂浆抹平压光,槽口应加盖强承载力金属网板。
29、设置围挡的工地,应设置具有三级沉淀功能的沉淀池。沉淀池中,第一级污水进入池的容量应占总容量的30%,第二级沉淀过滤池的容量应占总容量的20%,第三级清水循环利用(或清水排放)池的容量应占总容量的50%。隔离壁上溢水口和第三级清水排放口的溢水线高度应取值于排水管槽中心线的相等高度(第二级或第三级使用水泵的除外),清水排放口设置排水管应与市政污水管相连接。
30、严禁将泥浆或泥浆水直接排入城市管网和河道。
3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中,对涉及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电动施工机具和手持电动工具的用电安全,应做专项方案,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操作规程。
3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系统,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达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的要求。电箱设置、线路敷设、接零保护、接地装置、电气联接、漏电保护等各种配电装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33、应制定电器线路及设备用电的安装、巡检、维修、定期测试的制度,落实责任人。
34、防雷接地点、保护接零的接地点及重复接地点应作明显标识。
35、配电箱、开关箱及其电器配件必须使用合格产品,完好可靠。
36、配电箱、开关箱应标明编号、分路标记、用途。配电箱的各控制回路应标明所控制的设备名称。保护接零和工作接零的端子应分隔设置,并作明显标识。箱门应完好并配有门锁,由专人负责管理。
37、架空线路敷设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敷设应符合要求。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敷设应符合要求。架空线路和室内配线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38、对电工、电动机具的操作工和焊工应按规定配置防护用品,对操作工人应进行用电安全教育。
39、搭建办公(生活)区临时用房的,应使用定型轻钢材质活动房。临时用房应满足牢固、美观、保温、防火、通风、疏散等要求。搭设单层临时用房,其檐口高度应≥2.8米,严禁搭设三层及以上活动房。
40、工地内设置办公(生活)区的,应用围挡与施工作业区作明显分隔。
41、宿舍内严禁设置通铺和使用各类电加热器。
42、施工单位开设食堂的,应依法申办“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堂工作人员应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并严格遵守食品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严禁采购或供应过期、变质食品。施工单位采用外卖供餐的,应经与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并注明外送资格的单位签订合同后,实施餐饮服务。
43、食堂应设置隔油池,隔油池内应分隔成三仓,并与市政污水管道连接,隔油池盖板宜用钢板制作。
44、厕所应安装节能型冲水设备,并保证水量供应。蹲位之间应设置高度≥1.2米隔墙。便池应采用面砖等材料饰面,饰面高度≥1.5米。厕所应设专人管理,及时冲刷、清理,定期喷洒药物消毒,防止蚊蝇孳生。
45、办公(生活)区设置厕所的,应同步设置符合专项标准的化粪池,厕所排污管道应连接化粪池,并按规定委托相关环卫单位定时清理化粪池。严禁将厕所冲洗物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河道或土坑内。
46、禁止在人行道上堆放施工用设备、工具或材料。
47、占路施工工程,应按规定在施工路段的两端点或路段的交叉路口,设置车辆禁行或限速标志、车辆导流标志、行人导流标志。
48、警示标志应在不妨碍行人和车辆通行的醒目处设置。在每个占路施工路段两端的围挡或施工路栏端点上,施工单位应安置夜间通行警示灯和具有夜间反光功能的警示设施,确保行人和车辆通行安全。
49、占路搭设防护棚架、防护架或脚手架的,施工单位应在其搭设物的两端,以及行人和车辆通道醒目处安置或敷贴通行、防火警示标志。
50、施工单位应每天对各类标志和设施进行检查、清洁和维护。
51、未经审批或备案的,各施工工地禁止夜间施工。
52、夜间施工严禁进行捶打、敲击和锯割等易产生高噪声的作业,对确需使用易产生噪声的机具应采取有效降噪措施,装卸材料应轻卸轻放。
53、禁止食堂燃用散煤、型煤、焦碳、木料以及其它非清洁能源。
54、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形成的废油、油污废弃物应按规定清理、收集、处置。
55、施工现场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应按规定清理、收集、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