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宏观经济学试卷A 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23:54
文档

宏观经济学试卷A 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宏观经济学》试卷(A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评卷人审核人得分本题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如果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过多而商品过少”,则此时的通货膨胀是()。A结构型的B需求拉上型的C成本推动型的D混合型的2.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影响是指()。A造成收入结构的变化B使收入普遍上升C使债权人收入上升D使收入普遍下降3.()两种情况不会同时产生。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B结构性失业和结构型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
推荐度:
导读绝密★启用前《宏观经济学》试卷(A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评卷人审核人得分本题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如果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过多而商品过少”,则此时的通货膨胀是()。A结构型的B需求拉上型的C成本推动型的D混合型的2.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影响是指()。A造成收入结构的变化B使收入普遍上升C使债权人收入上升D使收入普遍下降3.()两种情况不会同时产生。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B结构性失业和结构型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
绝密★启用前

《宏观经济学》试卷( A卷)

题号总分评卷人审核人
得分
本题得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如果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过多而商品过少”,则此时的通货膨胀是(        )。

   A结构型的                      B需求拉上型的

C成本推动型的                  D混合型的

2.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影响是指(        )。

   A造成收入结构的变化            B使收入普遍上升

   C使债权人收入上升              D使收入普遍下降

3.(        )两种情况不会同时产生。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B结构性失业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 

D需求不足的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4.假定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 1000亿美元,实际的国民收入为950亿美元,增加20亿美元的投资(MPC=0.8),经济将发生(        )。

A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B达到充分就业状况

    C需求不足的失业                D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5.凯恩斯等认为经济衰退或萧条的根源是(        )。

A投资过度                       B消费不足   

C心理因素的变化                 D政治周期

6.某一经济在3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8%,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0%,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3年期间价格水平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上下波动

7.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A出口减少                       B进口增加  

C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D税收不变但支出扩大

8.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应该采用的经济(        )。

A降低工资                       B增税  

C控制货币供给量                 D扩大出口

9.紧缩通货膨胀的需求管理要求(        )。

A实现较低通货膨胀,但不引起产量下降     B支出减少

C降低名义货币增长率                     D提高税率

10.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预料到,收益者是(        )。

A股东                                    B 债权人   

C债务                                    D工薪收入者

本题得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             。

2.古典经济学家以                  为基础分析通货膨胀。

3.在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是一种        互动关系。

4.           是由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失业。

5.货币主义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将            纳入菲利普斯曲线。

6.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工资率有平衡劳动供求的功能和           的功能。

7.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即使在短期也是           。

8.一般用菲利普斯曲线来描述           和          之间的关系。

9.当一国当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000%,我们就称一国处于             。 

      

本题得分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标上“T”,错误的标上“F”,每题1分,共10分)

1.由扩张性货币所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       )

2.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低于预期的水平,则债务人受益,债权人受损。          (       )          

3.滞胀意味着实际GDP停止增长甚至下降,而通货膨胀率上升。                (       )

4.收入主要是用来对付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

5.通货膨胀会与国民收入没有必然联系。                                    (       )

6.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预料到,收益者是债权人。                            (       )

7.高估通货膨胀将会使菲利普斯曲线向左位移。                              (       )

8.实际工资率的提高是均衡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       )

9.当利息或本金或两者都根据通货膨胀进行了调整时,债券就指数化了。        (       )

10.财政和货币都是对付通货膨胀和失业的需求管理。              (       )

本题得分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率:

3.失业率:

4.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本题得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根据下列数据,计算1978——1983年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利率。

年份       消费者价格指数       名义利率

(1967=100 ) ( 每年的百分比)

1977           181.5               5.5

1978           195.4               7.6

  1979           217.4               10.0

  1980           246.8               11.4

  1981           272.4               13.8

  1982           2.1               11.1

  1983           298.4                8.8

2.假设测定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一篮子商品只包括三种,且有下列数据:

       品 种  第一年价格指数 第二年价格指数 消费者第一年支出

商品A   100             150               100

商品B   100             90                300

商品C   100             120               200

求:从第一年到第二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率。

本题得分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通货膨胀的类型。

  

2.简述失业的类型。

(一)选择题

⒈B; ⒉A;⒊D; ⒋D; ⒌C; ⒍B; ⒎D; ⒏BC; ⒐BCD; ⒑AC

(二)填空题

⒈ 物价指数; ⒉ 货币数量论; ⒊ 双向的; ⒋ 结构性失业; ⒌ 预期因素; ⒍ 激励工人; ⒎ 垂直的; ⒏ 通货膨胀  失业; ⒐恶性通货膨胀状态

(三)判断题

⒈ F; ⒉ F; ⒊ T; ⒋ T; ⒌ T; ⒍ F; ⒎ F; ⒏ F; ⒐ T; ⒑ T

(四)名词解释

1是指价格总体水平的持续的、显著的上升。当其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这种物价总水平的上升被称为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价格水平变化的速度,是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可以用公式表示为:πt=(Pt-Pt-1)/Pt-1,可以借助价格指数计算出来。

3.是指劳动力中失业者的百分比。失业者是指正值工作年龄而没有工作、但在现行工资率下愿意工作的人。劳动力总数等于就业人数加上失业人数。失业率用公式表示就是:失业率=失业者/(失业人数+就业人数)。

4.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与总供给曲线向左位移有关。

(五)计算题

1.解: 根据通货膨胀率的含义,可求得1978-1983年间各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如下,同时根据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可求得实际利率如下。即:

年份     通货膨胀率     实际利率

1978       7.66%          -0.06%

1979       11.26%         -1.26%

1980       13.52%         -2.12%

1981       10.37%          3.43%

1982       6.13%           4.97%

1983       3.22%           5.58%

2.解:根据消费价格指数的公式以及已知条件,可求得第二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 CPI2=150(100/600)+ 90(300/600)+120(200/600)=110,则π=10%

(六)简答题

⒈ 答: 对于通货膨胀,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具体如下: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目前许多国家都存在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第二,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这里,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和货币购买力下降,均具有较快的速度。第三,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发生这种通货膨胀时,价格持续猛涨,人们都尽快地使货币脱手,从而大大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会致使货币体系和价格体系最后完全崩溃,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社会。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按照对不同商品的价格影响的大小加以区分,存在着两种通货膨胀的类型:一种是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如工资率、租金、利率等。另一种是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一种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另一种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例如,当某一国家的物价水平年复一年地按5%的速度上升时,人们便会预计到,物价水平将以同一比例继续上升,而且该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经济核算时会把物价上升的比例考虑在内。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有时又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

2.失业的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种: 

(1)周期性失业。是指在经济增长放慢时上升而在繁荣时下降的失业。随着经济逐渐走向衰退,企业早晚要削减产量,裁减它们所诊的劳动力数量。经济衰退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失业就越严重。随着经济复苏并开始增长,失业也会开始下降。由于失业跟随经济周期而波动,故称之为“周期性失业”。

(2)季节性失业。是指随着季节变换而变化的失业,或者说是指随着一年当中的天气变化,特定类型的劳动需求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失业。从事建筑业、农业和旅游业的工人面临有规律的季节性失业。

(3)摩擦性失业。一些处于正常地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程中暂时失业的人,被称为摩擦性失业。当人们离开他们的工作,或是自愿的或是由于他们被开除或被解雇,而在一段时间失业,在此期间他们正在寻找新的工作时,就发生了摩擦性失业。

(4)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失业。有些行业的就业也许在扩张,而有些行业的就业可能在收缩。

七、论述题

⒈ 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解释:有的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认为通货膨胀是因为货币发行过多;有的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还有则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分析。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释:

(1)古典通货膨胀理论。古典经济学家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分析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每一次通货膨胀的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货币数量论者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一直是较为稳定的,在产量(Y)由要素供给和技术决定的情况下,当货币供给(M)发生改变,并引起名义产量价值(P×Y)相应变动时,这些变动反映在物价水平(P)的变动上,即产生通货膨胀。用公式表示就是:M×V=P×Y。根据这个理论,货币数量越多,物价水平越高。

(2)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增加超过总供给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总需求增加也许是由于消费者需求增加、支出水平提高所致,或许是由于企业投资增加、外国人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增加所引起,或者是所有这四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经济学家认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一般与经济繁荣有关。财政、货币、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都会冲击需求或使需求发生改变。总需求改变会导致价格与产量作相应的变化。当在经济达到潜在产量以后,总需求的增加只会使价格水平上升。

(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警惕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它与总供给曲线向左(向上)位移有关。当生产成本不是因为总需求变化而增加时,就会出现这种位移。当企业面临成本增加时,一方面会提高价格,另一方面会减少产量。根据成本上升的原因的不同主要可以区分为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进口商品推动型通货膨胀。其它原因包括税收推动型通货膨胀及自然资源的枯竭。

(4)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相互作用。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号通货膨胀也可能一起发生,因为工资和价格上升可能是总需求增加和引起成本上升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使当通货膨胀过程始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或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但也很难把这二者区分开来。成本型通货膨胀真正发生在生产成本的上升与需求无关时。

(5)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当经济中的需求格局发生变化时,有些行业的需求增加,而有些行业的需求将下降。西方学者通常用两个部门生产率提高的快慢来说明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的快慢也应当有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

(6)预期。近年来,经济学有越来越认识到,预期在解释现实通货膨胀率中非常重要,即工人和企业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预期通货膨胀率。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工资支付水平和价格水平增长的比率越大,由此导致的现实通货膨胀率也就越高。

本题得分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2分)

⒈ 试述通货膨胀的原因。

文档

宏观经济学试卷A 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宏观经济学》试卷(A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评卷人审核人得分本题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如果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过多而商品过少”,则此时的通货膨胀是()。A结构型的B需求拉上型的C成本推动型的D混合型的2.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影响是指()。A造成收入结构的变化B使收入普遍上升C使债权人收入上升D使收入普遍下降3.()两种情况不会同时产生。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B结构性失业和结构型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