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姓名学号
选自近十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选择题(部分)
备注:将答案必须填写在答案表栏内
1.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2.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 )
A.少
B.多
C.相等
D.无规律
3.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
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4.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期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的是( )
A.健康儿童
B.重创伤恢复期病人
C.健康成年男子
D.禁食期病人
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期
D.细胞间期为细胞期提供物质基础
6.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家畜
B.繁殖家畜中优秀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基因
7.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
B.鲈鱼有时捕食其幼鱼,这有利于鲈鱼种的维持
C.自然界的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对种的保持有利
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种消失
8.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
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
B.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
C.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
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又输出
9.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
10.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下列都属于免疫系统效应T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的是…………( )
A.干扰素、胸腺素
B.组织胺、白细胞介
C.组织胺、胸腺素
D.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12.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
13.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
14.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15.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
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
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
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
16.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
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17.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18.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多
19.当抗原刺激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20.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21.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
C.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DNA
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蛋白质
22.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应该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原因是破伤风抗毒素能够
A 促进自身免疫反应
B 增强细胞免疫作用
C 使体内产生抗原
D 特异性地中和外毒素
23.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A 信使RNA、必需氨基酸
B 激素、递质
C 淀粉酶、解旋酶
D 肝糖元、丙酮酸
24.根瘤菌是一种固氮微生物,其生物学特征之一是
A 在土壤中生活时能够固氮
B 需氧的异养细菌
C 所需能量由自身的线粒体提供
D 单细胞真核生物
25.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A 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B 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C 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 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26.番茄种子萌发露出两片子叶后,生长出第一片新叶,这时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对一批长出第一片新叶的番茄幼苗进行不同处理,然后放在仅缺N元素的营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表现出缺N 症状的幼苗是
A 剪去根尖的幼苗
B 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
C 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
D 完整幼苗
27.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甲状腺激素
B.雌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促性腺激素
28.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29.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30.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种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脱氧核苷酸序列
B.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C.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31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3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自由扩散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3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
B.流感病毒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
C.肠道病毒可在经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D.HIV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3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
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不进行呼吸作用
35.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 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协同作用
C. 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 食物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
36.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
B. 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
C.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
D.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可发育成不同的组织
37. 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
38.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39.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形状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两种细胞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C.转运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
40.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检测这种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必须使用的酶是A.解旋酶 B.DNA链接酶C.性内切酶 D.RNA聚合酶
41.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该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
A.数量稳定B.增长量最大C.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42.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43.通过发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溶氧的氨酸棒状杆菌。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氧充足,发酵液中有乳酸累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4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
症状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45.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能以NH,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46.下列关于细胞工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务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4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48.下列关于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培育远源杂种
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一致
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
答案栏
得分1234567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 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