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25:39
文档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刘中恺(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北京100876)摘要:对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网络平台公司依靠数据信息收集利用实现快速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从立法规范和运用区块链技术两个方面解决问题的建议。关键词:大数据;信息保护;立法;区块链中图分类号:T-19;TN918.1文献标识码:BResearchonpersonalinformationprotectioninbigdataeraLiuZhongkai(Intern
推荐度:
导读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刘中恺(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北京100876)摘要:对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网络平台公司依靠数据信息收集利用实现快速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从立法规范和运用区块链技术两个方面解决问题的建议。关键词:大数据;信息保护;立法;区块链中图分类号:T-19;TN918.1文献标识码:BResearchonpersonalinformationprotectioninbigdataeraLiuZhongkai(Intern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刘中恺

(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北京100876)

摘 要:对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网络平台公司依靠数据信息收集利用实现快速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从立法规范和运用区块链技术两个方面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保护;立法;区块链

中图分类号:T-19;TN918.1文献标识码:B

Research on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 big data era

Li u Z hongkai

(I ntern a ti ona l C oll eg e ,Be iji ng Uni versi ty of P osts and Telecomm unications, Beijing100876)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status of personal privacy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the era of big data,and points out that network platform companies rely on the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data information to achie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apid development and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form the government's legislative norm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 chain technology.

Key words: big data;information protection;government legislation;block chain

1 引言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预测和前瞻产业研究院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为1403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0270亿美元;2016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2485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3626亿元。目前,大数据产业正步入黄金发展期,到2020年,一个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保障有力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将基本形成。然而,近期F a c e b o o k公司数据“泄密门”事件被炒的沸沸扬扬,引发了互联网界的巨大轰动,再次让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成为敏感话题。

2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安全越来越受关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几乎所有网络产业链的参与者都出于各种目的,在广泛收集、使用用户信息数据,而这些数据是大数据分析和商业营销的基础,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被“潜规则”。当前,大数据已越来越被看作一种核心的资产和商业模式,在被不同程度的挖掘。据调研机构G a r t n e r公司研究,2018年超过50%商业的违规将与数据有关。因此对个人隐私数据信息的保护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已成为网络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28

刘中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29

3 数据信息的收集利用是网络公司发展的重要基础

大数据与云计算结合后所得到的几乎所有用户数据都能为企业、或研究机构利用,成为商业获利或施加政治影响的工具。“泄密门”事件中F a c e b o o k 受到指责的原因就是未能保护好用户个人数据。有研究表明,在我国有一半以上的互联贷公司在大范围地收集利用用户数据方面没有遵守数据隐私规定或缺少隐私协议,如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智库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对200个金融应用软件调查发现,其中的111个应用程序对数据隐私规定的遵守程度都非常低。

4 物联网便捷服务与个人信息保护不是永远的矛盾

现实社会的人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终端设备和服务,而这些设备必须依靠应用软件才能运行,但往往伴随着需要用户注册、授权等程序,网络公司常常把它们的数据共享行为隐藏在复杂的隐私中,这些十分冗长而且有歧义、不透明,并且用户不同意就无法使用,迫使用户接受以出让个人信息为代价的“霸王”条款,这些现象已成为互联网产业界的“常态”。

大数据负面新闻接连不断,让离开网络空间已无法“生存”的现代人感到恐慌,因为个人数据被暗箱利用如同人格受辱。网络社交生活平台被大公司垄断瓜分,像F a c e b o o k 月活用户数已达20亿,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腾讯公司微信月活用户数也已达10亿,网民的可选择范围屈指可数,似乎用户享受网络便捷服务必须以牺牲个人信息安全为代价,二者是一对矛盾。而解决这种矛盾,唯有从源头抓起,将互联网企业的数据权利关在规则的笼子里,避免数据被滥用。

5 为个人数据保护立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客观地讲,大数据发展至今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法律上不健全,仅凭自律意识和责任心约束企业,或是社会力量自发性监管。大数据时代必须构建对收集个人信息数据活动的和监管体系,从法律层面上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打破不对等关系。

我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规。虽然我国实施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保存、使用、共享、转让、公开披露等活动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在个人信息保护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这部规范只是基础性标准文件,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不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不能作为市场执法的直接依据,因此在这部规范基础上,尽快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6 区块链技术是解决个人数据保护问题的发展方向

区块链是一种不可篡改的、可追溯的、全历史的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技术。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结合,既能对用户基础数据加密并保留原有数据,满足交流和交换的需要,并能够保证单位数据的构成、交易仍然保留在个人或原有的网络平台,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共享同时实现,也可以向合法的第三方直接、即时地提供信息。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利用密钥管理应用的访问权力,可以追查自己的隐私数据被用在哪些方面并管控自己的数据,决定是否将数据出售给网络平台公司之外的第三方,是否同意网络平台公司将广告或新闻推送给自己。区块链本质是解决信任问题和降低信任成本的技术方案,目的是为了去中心化、去信用中介,这恰好是数据保护所需要的。

7 结束语

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全社会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一个诚信、透明、公开、法制的市场交易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引导网络产业健康发展和保护个益不受侵犯十分重要。我们鼓励用于造福人类社会的科技创新和进步,但任何组织和个人对

(下转第39页)

陆明远 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城市涉密人员行为研究

39

[M]. Boston, MA: Allyn & Bacon, 2001: 5-20.

[7] Gollwitzer PM, Sheeran P.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a n d g o a l a c h i e v e m e n t : A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o f e ff e c t s and processes[J]. Adva nc es in e xpe rimental soc i al psychology, 2006, 38, 69-119.

[8] Gifford, R, & Nilsson, A. Personal and so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ro-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behavior: a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4, 49, 141-157.

[9] Heath, Y, & Gifford, R. Extend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redicting the use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32, 2154-21.

[10] Hair JF, Black WCB, Babin J, et al.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M].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2010: 5-40.

[11] Jan Maarten Schraagen, Josine van de Ven. Human

f a c t o r s a s p e c t s o f I C T f o r c r i s i s m a n a

g e m e n t [J ]. Cognition, Technology & Work personal, 2011, 13(3), 175-187.

[12] Kreamer S, Carayon P, Clem J. Human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pathways to vulnerabilities. Computer Secure. 2009, 48, 509-520. [13] Mceachan RRC, Conner M, Taylor NJ, et al. Prospective

prediction of health- related behaviors with the Theory of

作者简介:

陆明远(1979-),男,汉族,天津人,南开大学,博士,天津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信息安全、涉密信息保护。 刘鑫(1993-),女,天津人,天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信息安全、涉密信息保护。

Planned Behavior: a meta-analysis[J]. Health Psychology Review, 2011, 5(2): 97-144

[14] Murray JY, Kotabe M and Zhou JN. Strategic alliance-based sourcing and market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foreign firms operating in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5, 36(2), 187-208.

[15] Onwezen M C, Bartels J, & Antonides G. The self-regulatory function of anticipated pride and guilt in a s u s t a i n a b l e a n d h e a l t h y c o n s u m p t i o n c o n t e x t [J ].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4, 44, 53-68. [16] 吕述望,丁峤,李长红.网络停服战的法律准备——透析“美

国2015网络安全法”[J].网络空间安全,2017,8(01):8-13.[17] 沈昌祥.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网络

空间安全,2016,7(Z2):5-6.

大数据的使用和公开都是有选择的、有原则的,必须受到法律保护和规则,这不仅是社会公平的体现,更是对和社会繁荣稳定的贡献。参考文献

[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R].2016.

[2]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

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2016.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

计报告[R].2018.

作者简介:

刘中恺(1997-),男,汉族,山东莱芜人,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物联网、大数据、网络安全。

(上接第29页)

文档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刘中恺(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北京100876)摘要:对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网络平台公司依靠数据信息收集利用实现快速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从立法规范和运用区块链技术两个方面解决问题的建议。关键词:大数据;信息保护;立法;区块链中图分类号:T-19;TN918.1文献标识码:BResearchonpersonalinformationprotectioninbigdataeraLiuZhongkai(Intern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