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
设计者:卢朝锋
内容出处:主题为人与自然中的第三单元学习之美。2016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 人民教育出版社(1课时)
课标要求: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学习目标
●默读课文,概括说出莎莉文老师教育海伦认识了哪些事物。并能根据相应的语句说出海伦的感受。
●跳读课文,画出关于沙利文老师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说出沙利文老师的形象特点。
●品味揣摩关于作者心路历程的语句,说出作者以“再塑生命的人”为题的原因。
评价任务
1、默读课文,能够不出声,不指读,快速默读,9分钟完成阅读人物。能够大致的说出沙利文老师都教海伦做了那些事。完成课堂活动一
2、能够画出关于沙利文老师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并用这样的句式:从____________这个________描写可以看出沙利文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完成课堂活动二。
3、从文中能够找出关于海伦心理描写的句子。能够简单的说出“再塑生命的含义”。完成课堂活动三。
学习过程
【资源与建议】
1、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重点是练习默读,自己在阅读的时候,有意识的练习一下不出声,不指读,并且看看会用多少时间。课标要求一分钟不少于五百字。本文大约需要9分钟的时间完成,你可以尝试一下。
2、阅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文章旁边的提示语。并且认真思考,尝试着理解文章。
3、阅读的时候,要准备一支笔,圈点勾画出文中关于沙利文老师语言动作的句子,并且思考一下,她反应了沙利文老师什么样的心理想法。我们可以得到沙利文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同样也可以勾画出关于海伦感受和想法的句子,思考一下题目的含义,同时我们想一下海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可以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并搜集有关她的介绍,尝试着理解她的内心感受。
课前预习
1、默读课文3遍,会认会听写课后读读写写生字词。并记忆作者的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的知识。
2、能够根据课前的预习提示和课下注释以及课后习题进行阅读,并进行圈点批注。
课前检测
1、给下列词语注音
截然(jié) 感慨gǎn kǎi 走廊zǒu láng搓捻(cuō niǎn) 抚弄fǔ nîng 疲倦不堪pí juàn bù kān唯恐wéi kǒng 涨红zhàng hïng 绽开(zhàn) 惭愧(kuì) 暖和 nuǎn huo 恍(huǎng)然大悟 浸满jìn 譬如(pì) 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 混(hùn)为一谈
2、作者介绍: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一岁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也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但她并未因此放弃。凭借自强不息的毅力和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
海伦·凯勒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并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腊等五种语言,创作了一系列文学作品,包括《》《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在写作的同时,海伦·凯勒还致力于公益事业,她周游世界各国进行讲演,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年海伦·凯勒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安妮莎莉文,美国教育家,1866年4月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5岁时因一场眼疾失去大部分视力,1880年10月进入帕金斯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从此一生致力于对海伦的教育。
课堂活动一 初识沙利文
1、课文写了莎莉文老师为我做的哪些事?我的感受是什么?默读文章,在文中圈点勾画,时间12分钟。
把我紧紧的抱在怀里 有意识地给我玩具
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
教我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
井房的经历:让我领悟到“水”
2、检测:
请大家简单的复述一下文章。
课堂活动二 理解沙利文
1、读了本文,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海伦是怎样的一个学生?请大家再次的跳读课文,画出关于沙利文老师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并用这样的句式:从____________这个________描写可以看出沙利文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时间5分钟。可以和同桌小声的交流。
提示: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
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毅而又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女孩。
课堂活动三 感恩沙利文
1、沙利文老师的到来,给海伦的生命带来了一些变化,文中的哪些句子能够显示出海伦的这些心路历程的变化,请画出来,并从中感受一下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有怎样的感情?
提示:
课文开头写“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莎莉文老师到来的这一天是作者生命的重新开始,她甚至把莎莉文老师称为再塑生命的人。在作者心中莎莉文老师是光明的使者,她到来时作者这样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这时,爱的光明照到了作者身上。“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课文更多的还是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具体言行来表达作者的感激、崇敬之情。
2、海伦凯勒是坚强的,课文中,在莎莉文老师细心耐心的教导下,她逐渐认识了具体事物学会了拼写。海伦对莎莉文老师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仔细揣摩,莎莉文老师教给海伦的仅仅是知识吗?
参考:莎莉文老师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个生命,水是有生命的,大自然是有生命的,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可结合文中海伦凯勒对洋娃娃前后态度的变化:“我并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3、海伦凯勒为什么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
提示: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背景资料补充:
课件补充背景资料: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进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大学期间,在师长的鼓励下,她开始写作。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本文就节选自其中。
作业布置及检测
1、课下认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并用一生学习海伦·凯勒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无私的奉献精神。
2、收集关于“挫折”的名人名言。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