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CASE工具PowerDesigner的使用
实验地点:
致远楼B501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3年10月22日
实验名称 | 实验一 CASE工具PowerDesigner的使用 |
实验目的和要求 | |
目的: 安装PowerDesigner,并了解、掌握PowerDesigner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要求: 1.安装PowerDesigner。 2.了解CDM的主要设计元素和设计过程。 3.熟悉模型转换工具的使用。 4.熟悉PDM的主要设计元素和设计过程。 | |
实验内容 | |
设计学生住宿管理的CDM、PDM(PDM模型最好包括:1、通过CDM模型生成;2、直接建立)。 1.学生管理 (1)建立班级、院、专业CDM、PDM模型; (2)建立学生信息CDM、PDM模型,包括学号、姓名、院、专业、性别、年级、班级、出生年月、籍贯、住宿费、押金、录入日期及宿舍编号等内容。 2. 宿舍管理 建立宿舍信息CDM、PDM模型,包括有宿舍编号、宿舍名称、宿舍电话、应住人数、录入日期等栏目。 3. 对学生管理、宿舍管理、班级、院、专业实体(或表)之间建立联系。 | |
主要仪器设备 | 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 |
实验记录(写出实验内容中1,2,3的CDM图和PDM图)(可分栏或加页) | |
1.学生宿舍管理的CDM图如下: 2、转换物理模型,学生宿舍管理的PDM如下图: | |
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
Association等三个小工具不能用,PowerDesigner软件未接触过,CDM、PDM图有点生疏,后来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解决了,对这个软件有了进一步了解。 | |
心得体会 | |
通过本次实验,基本学会了使用PowerDesigner建立CDM项目的过程,并将CDM转换物理模型成为PDM,生成报告,生成数据库文件等等,受益匪浅。 从本次小型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思考的完整性的难度。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多接触各类项目,分析其建模、关系以及架构设计,并学会不同项目设计的流程。 |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搭建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设计
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
实验地点: 致远楼B303
指导教师: 崔秀娟
2013年9月28日
实验名称 | 实验二搭建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设计Windows控制台应用程序 |
实验目的和要求 | |
目的: 安装Visual Studio 2010,熟悉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 熟练掌握C#的语法、语句结构,并能进行控制台应用程序的编写。 要求: 1.安装Visual Studio 2010。 2.熟悉掌握C#的语法、语句结构。 3.掌握控制台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 |
实验内容 | |
1.编写控制台程序:输入矩形的长和宽,输出矩形的面积和周长。 2. 编写控制台应用程序,输入正整数n,输出 s=1+(1+2)+(1+2+3)+…+(1+2+3+…+n)的计算结果。 3. 编写控制台应用程序,输出所有这样的三位数:这个三位数本身恰好等于其每个数字的立方和(例153=13+53+33)。 | |
主要仪器设备 | 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 |
实验记录(写出实验内容中1,2,3的程序代码和运行结果)(可分栏或加页) | |
实验代码: 1.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Test2__01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b; Console.WriteLine("请输入矩形的长a的值为:"); a = int.Parse(Console.ReadLine()); Console.WriteLine("请输入矩形的宽b的值为:"); b = int.Parse(Console.ReadLine()); int s, l; s = a * b; l = 2 * (a + b); Console.WriteLine("矩形的面积为:{0}",s); Console.WriteLine("矩形的周长为:{0}", l ); } } } 2.(方法一)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Test2__02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m=0; int n; long sum=0; Console.WriteLine("请输入n的值:"); n = int.Parse(Console.ReadLine());
for (int i = 1; i <= n; i++) { m += i; sum += m; } Console.WriteLine("sum = {0}",sum); Console.WriteLine("请输出sum的值:{0}", sum); } } } (方法二) namespace Test2__02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j; int n; long sum=0; Console.WriteLine("请输入n的值:"); n = int.Parse(Console.ReadLine()); for (i = 1; i <= n; i++) for (j = 1; j <= i; j++) sum += j; Console.WriteLine("sum = {0}",sum); Console.WriteLine("请输出sum的值:{0}", sum); } } } 3.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Test2__03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b, c; for (int i = 100; i <= 999; i++) { a = i % 10; b = (i / 10) % 10; c = i / 100; if (i == a * a * a + b * b * b + c * c * c) Console.WriteLine(i); } } } } 实验结果 1. 2.
3. | |
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
C#的语法及基本的语句使用不熟悉,所以出现了一些语句的错误。通过看书已经解决了。 | |
心得体会 | |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Visual Stdio2010的基本使用方法。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一一化解,收获不少处理编译过程中错误的方法。 VS2010的确很强大,只是目前不习惯使用。之前一直用VC6.0平台编程。相信在这次的程序设计试验之后,会有个更大的融合,熟识VS2010的各种操作。 |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 掌握在Visual Studio 2010中进行
Windows Form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实验地点: 致远楼B501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崔秀娟
2013年10月10日
实验名称 | 实验三 掌握在Visual Studio 2010中进行Windows Form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
实验目的和要求 | |
目的: 熟悉利用C#进行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了解Windows 窗体应用程序的组成。 要求: 1.熟练掌握C#窗体和各种常用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 2.掌握C#中使用各种常用控件设计界面的方法。 3.掌握C#中窗体事件处理机制。 | |
实验内容 | |
1. 创建一个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向其中添加一个窗体,实现用户登录(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假设正确的用户名/口令为zy1001_2/10011002),并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规定用户错误输入不超过3次。 2.搬砖问题:36块砖,36人搬,男搬4,女搬3,两个小孩抬1砖。要求一次全搬完,问男、女、小孩各多少人? 3. 设计一个窗体,通过一个列表框向组合框中添加项。 | |
主要仪器设备 | 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 |
实验记录(写出实验内容中1,2,3的程序代码和运行结果)(可分栏或加页) | |
实验代码 1.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Com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namespace Test3___01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1 : Form { public int count = 0;//定义一个常量,记录错误次数 public Form1() { InitializeComponent(); }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count++; if ((this.textBox1.Text == "zy1001_2") && (this.textBox2.Text == "10011002")) MessageBox.Show("输入正确!!!"); else if ((this.textBox1.Text != "zy1001_2") && (this.textBox2.Text != "10011001")) MessageBox.Show("输入错误!!!"); if (count == 3) { MessageBox.Show("对不起,你的输入次数超过三次。"); button1.Enabled = false; } } 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Close();//base.Dispose(true);设置“取消”按钮关闭窗体 } } } 2.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Com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namespace Test3__0222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1 : Form { public Form1() { InitializeComponent(); }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nt man, woman, child; for (man = 0; man <= 9; man++) { for (woman = 0; woman <= 12; woman++) { child = 36 - woman - man; if (36 == child / 2 + 3 * woman + 4 * man && child % 2 == 0) { listBox1.Items.Add(man); listBox1.Items.Add(woman); listBox1.Items.Add(child); } } } } private void Form1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 } 3.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Com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namespace Test3__033 { public partial class Form1 : Form { public Form1() { InitializeComponent(); }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listBox1.Text != "") if (!comboBox1.Items.Contains(listBox1.Text)) comboBox1.Items.Add(listBox1.SelectedItem); } } } 实验结果 1.用户登录窗口 (1)用户名或密码输入错误时,出现提示: (2)输错三次,出现提示: (3)用户名和密码均正确,则登陆成功: 2. 3. 添加内容前的窗口: 添加内容后的窗口:
| |
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
编码的速度有点慢,自己平常编码的时间太少;还有就是语法掌握的不是很好,在具体用c#语句表示时,还是会有一些错误出现,通过看书好好掌握语法知识。 | |
心得体会 | |
本次编程实验可以说是最有突破的一次,由原来的懵懂到可以熟练使用VS2010,并能克服期间出现的种种问题。在编程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一步。 曾经学习的是MFC编程,所以刚开始不习惯用VS2010,经过这几天的磨合,总算熟悉了操作。在“登录窗口”中,由于思维方式的错误,试图用while循环错误次数,结果导致死循环。最终听取同学意见改为if条件语句,程序成功。 在搬砖问题中,题目的设定还小小阻碍了一段时间。先是不知道如何在textBox控件中设置换行,多方查找询问得以解决。之后又不懂得如何将结果显示到listBox中,费了好大工夫算是成功。私心想着若是结果用MessageBox消息窗体显示也是极好的了。 只有勇于尝试,不断创新,才能在编程道路走的越远越好。感谢同学的无私帮助和技术支持 |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 掌握在Visual Studio 2010中进行
Web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实验地点: 致远楼B501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崔秀娟
2013年10月17日
实验名称 | 实验四 掌握在Visual Studio 2010中进行Web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
实验目的和要求 | |
目的: 熟悉利用C#进行Web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了解Web应用程序的组成。 要求: 1.掌握开发Web应用程序的步骤。 2.掌握常用的Web服务器控件的使用方法。 3.掌握C#中窗体事件处理机制。 4.掌握C#数据库编程的方法。 | |
实验内容 | |
1.实现教师信息的录入功能,并将教师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的teacher表中。教师信息由教师编号、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称、职务及教龄组成。设置一个简单的Web应用程序,用来输入教师信息。要求:1)进行各种信息的有效性检验(教师编号、姓名不能为空;年龄在20—65之间;教龄在0—45年之间);2)把输入的完整信息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注意:民族、职称、职务通过下拉框输入;性别通过单选按钮组输入)。 2. 创建一个Web应用程序,实现用户登录,检查用户名和口令的合法性(用户的登录信息维护在数据库中的Tuser表中,该表包括两个varchar(10)的字段:username与password字段),并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 |
主要仪器设备 | 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 |
实验记录(写出实验内容中1,2的程序代码和运行结果)(可分栏或加页) | |
实验代码 1. <%@ Page Language="C#" AutoEventWireup="true" CodeBehind="WebForm1.aspx.cs" Inherits="yutr.WebForm1" %>
2. <%@ Page Language="C#" AutoEventWireup="true" CodeBehind="WebForm1.aspx.cs" Inherits="jsaf.WebForm1" %>
| |
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
在编码的时候对于一些控件不是很熟悉,用起来不顺利,所以编写代码时会比较费时,只能自己以后多用点时间在这方面,多多实践。 | |
心得体会 | |
通过本次试验,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以前在myeclipse上面开发过网页,再加上这次的实验,我获得了很多知识,在深入了解之前所学的基础课程的同时,也锻炼了我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今后在这方面会更加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