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9:48:58
文档

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X是()A.浓氨水B.浓盐酸C.浓硫酸D.浓食盐水2.下列物质水溶液遇石蕊呈蓝色的是()A.氯化铵B.醋酸C.纯碱D.食盐3.在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仍显无色,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①溶液是中性的;②溶液不可能是碱性的;③溶液可能是酸性的;④如果在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一定仍显紫色,结论中正确的是()A.①
推荐度:
导读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X是()A.浓氨水B.浓盐酸C.浓硫酸D.浓食盐水2.下列物质水溶液遇石蕊呈蓝色的是()A.氯化铵B.醋酸C.纯碱D.食盐3.在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仍显无色,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①溶液是中性的;②溶液不可能是碱性的;③溶液可能是酸性的;④如果在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一定仍显紫色,结论中正确的是()A.①
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X是(  )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浓食盐水

2.下列物质水溶液遇石蕊呈蓝色的是(  )

A.氯化铵    B.醋酸    C.纯碱    D.食盐

3.在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仍显无色,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①溶液是中性的;②溶液不可能是碱性的;③溶液可能是酸性的;④如果在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一定仍显紫色,结论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为大家现场作了一幅《镜湖灯影》的景色画:他在白纸上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甲溶液“画上”一串灯影,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乙溶液在灯影周围“画上”一片湖水,将白纸挂在墙上,待晾干后,用装有丙溶液的喷雾器向白纸上喷洒.结果出现了“蓝色的湖面上倒映着红色的灯影”的画面.该同学所用的甲、乙、丙三种溶液按照顺序可能是下列四项中的(  )

A.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溶液    

B.氢氧化钾溶液; 稀盐酸; 石蕊溶液    

C.氯化钠溶液; 硫酸钾溶液; 硫酸钠溶液    

D.石灰水; 稀硫酸; 氯化钠溶液

5.消除铁制品表面的锈可用(  )

A.水    B.稀盐酸    C.洗涤剂    D.食盐水

6.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

A.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B.溶液的质量都增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

7.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    

B.滤液中可能有CuSO4    

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8.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9.下列各组内的物质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氢氧化钠、纯碱、火碱    

B.氢氧化钙、消石灰、熟石灰    

C.盐酸、氯化氢、食盐    

D.冰、干冰、水

10.将一套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情况是(  )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C.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11.向含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B.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大    

C.N点的溶液显碱性    

D.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

12.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13.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

A.食醋(pH≈2)    B.牛奶(pH≈6.5)    

C.矿泉水(pH≈7)    D.肥皂水(pH≈10)

14.下列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  )

A.pH=0的溶液    B.pH=1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pH=14的溶液

15.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    

B.Y一定是水    

C.Z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16.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17.食醋中含有醋酸,食醋除作调味剂外,生活中还有些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B.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    

C.清洗溅到皮肤上的碱液    

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18.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地滴加水    

B.向一定量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中不断地滴加稀盐酸    

C.向等质量的锌、铁颗粒中分别滴加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D.向t℃一定量饱和钾溶液中不断加入钾固体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9.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

(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     色;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     (填序号);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0.我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一小型化工厂排出的无色废水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无色废水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无色废水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现 象结 论
(1)用试管取少量的该废水,滴加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溶液不变色说明废水不可能呈      性,可能呈     性。

(2)另用一支试管取少量该废水,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该废水呈酸性
【建议与反思】经探究知该废水呈酸性,则使废水呈酸性的离子是     (填粒子符号)。为防止造成水污染,同学们向厂家建议,应将废水治理达标后再排放,你认为治理该酸性废水时加入的试剂是     (任答一种),若此酸是盐酸,写出处理废水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时废水的pH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X是(  )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浓食盐水

【解答】解:A、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正确;

B、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

C、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观察不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

D、食盐水没有挥发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

故选:A。

2.下列物质水溶液遇石蕊呈蓝色的是(  )

A.氯化铵    B.醋酸    C.纯碱    D.食盐

【解答】解:能使石蕊呈蓝色,说明溶液显碱性。

A.氯化铵溶液呈酸性,故错误;

B.醋酸呈酸性,故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溶液呈碱性,故正确;

D.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溶液呈中性,故错误;

故选:C。

3.在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仍显无色,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①溶液是中性的;②溶液不可能是碱性的;③溶液可能是酸性的;④如果在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一定仍显紫色,结论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解答】解: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则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中性,石蕊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

故选:C。

4.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为大家现场作了一幅《镜湖灯影》的景色画:他在白纸上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甲溶液“画上”一串灯影,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乙溶液在灯影周围“画上”一片湖水,将白纸挂在墙上,待晾干后,用装有丙溶液的喷雾器向白纸上喷洒.结果出现了“蓝色的湖面上倒映着红色的灯影”的画面.该同学所用的甲、乙、丙三种溶液按照顺序可能是下列四项中的(  )

A.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溶液    

B.氢氧化钾溶液; 稀盐酸; 石蕊溶液    

C.氯化钠溶液; 硫酸钾溶液; 硫酸钠溶液    

D.石灰水; 稀硫酸; 氯化钠溶液

【解答】解:A、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结果应该是红红的湖水倒映蓝蓝的灯笼。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溶液、硫酸钾溶液、硫酸钠溶液等物质相互混合时不能出现颜色方面的变化。故选项错误;

D、石灰水、稀硫酸、氯化钠溶液等物质相互混合时不能出现红色和蓝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消除铁制品表面的锈可用(  )

A.水    B.稀盐酸    C.洗涤剂    D.食盐水

【解答】解:铁锈的成分是氧化铁,可以与盐酸反应,故可以用稀盐酸除去,故选B。

6.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

A.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B.溶液的质量都增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

【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稀,故正确。

B.浓盐酸挥发出溶质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易吸水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故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稀,故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稀,故错误。

故选:A。

7.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    

B.滤液中可能有CuSO4    

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解答】解:A、铁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FeSO4,所以在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是加入铁钉后铁片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H2SO4,故A结论不正确;

B、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CuSO4,故B结论不正确;

C、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Cu,如果硫酸的量不足,那么滤渣里就可能有Fe和CuO,故C结论正确;

D、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Cu,题中没有提及铁粉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滤出的不溶物中可能含有Fe也可能不含Fe,故D结论不正确。

故选:C。

8.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解答】解:

A、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所以该溶液呈酸性,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B、酚酞遇酸性溶液及中性溶液,溶液均保持无色,所以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不能说明溶液一定显酸性,故此选项说法不正确。

C、加入Mg粉生成了气体,由于活泼的金属与酸性溶液反应能生成氢气,所以能证明溶液呈酸性,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D、加入CaCO3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能证明溶液呈酸性,碳酸根离子遇氢离子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能证明溶液呈酸性,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下列各组内的物质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氢氧化钠、纯碱、火碱    

B.氢氧化钙、消石灰、熟石灰    

C.盐酸、氯化氢、食盐    

D.冰、干冰、水

【解答】解:

A、氢氧化钠、火碱属于同种物质,纯碱是碳酸钠,故选项不正确;

B、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故选项正确;

C、盐酸、氯化氢、食盐属于不同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D、冰、水、属于同种物质,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将一套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情况是(  )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C.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解答】解:将块状烧碱与不饱和食盐水用橡皮管连接起来,由于烧碱(NaOH)具有吸水性,块状烧碱会吸收不饱和食盐水中的水,从而使得食盐溶液中的水减少,食盐溶液变浓,天平左盘质量减少;烧碱潮解,天平右盘质量增加;对于天平,哪个盘的质量重,天平的指针往那边偏,故指针偏右。

故选:C。

11.向含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B.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大    

C.N点的溶液显碱性    

D.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

【解答】解:A、P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完,但氯化铜还没有反应,此时溶质是氯化铜、氯化钠,故A错误;

B、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多了因为除了有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还有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故B正确;

C、N点溶液是完全反应后,有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情况,所以溶液显碱性,故C正确;

D、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能生成气体、水、沉淀的离子参加了反应,即氢离子、氢氧根离子、铜离子、而氯离子实际并没有参加反应,所以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12.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

故选:B。

13.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

A.食醋(pH≈2)    B.牛奶(pH≈6.5)    

C.矿泉水(pH≈7)    D.肥皂水(pH≈10)

【解答】解:因为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所以应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

A、食醋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牛奶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矿泉水的pH约等于7,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D、肥皂水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4.下列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  )

A.pH=0的溶液    B.pH=1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pH=14的溶液

【解答】解:pH=7的溶液呈中性。pH=14的溶液呈碱性。pH=0的溶液和pH=1的溶液显酸性,pH=0的溶液的酸性比pH=1的溶液的酸性强。

故选:A。

15.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    

B.Y一定是水    

C.Z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解答】解:A、X的pH为1,小于7,呈酸性,故正确;

B、Y的pH为7,所以呈中性,但呈中性的溶液不一定是水,如氯化钠的溶液也是中性的,故错误;

C、Z的pH为10,大于7,呈碱性,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正确;

D、Z的pH为10,大于7,呈碱性,因此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正确。

故选:B。

16.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解答】解:A、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方法为: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若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会污染被测试剂。B项中的操作方法错误。

C、若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相当于用蒸馏水将待测溶液稀释,使测得的pH产生较大误差。C项中的操作方法错误。

D、若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再用滴管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也相当于用蒸馏水将待测溶液稀释,使测得的pH产生较大误差。D项中的操作方法错误。

故选:A。

17.食醋中含有醋酸,食醋除作调味剂外,生活中还有些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B.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    

C.清洗溅到皮肤上的碱液    

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解答】解: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具有酸的共性,因此可与铁锈三氧化二铁反应,所以可用来除去菜刀上的铁锈;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氢氧化镁,两者均可与醋酸反应从而被除掉,同样醋酸还可与碱液反应起到中和碱液的作用;但不会和铜反应,因此鉴别黄金饰品中有无铜是不能完成的。

故选:D。

18.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地滴加水    

B.向一定量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中不断地滴加稀盐酸    

C.向等质量的锌、铁颗粒中分别滴加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D.向t℃一定量饱和钾溶液中不断加入钾固体

【解答】解:A、加入使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降低,pH减小,但是其pH值不会低于7,故A错误;

B、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会发生变质而生成碳酸钠,所以开始加入稀盐酸时不会产生气体,等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碳酸钠才会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

C、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因为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一开始锌放出氢气的速率快,而最终产生的氢气是铁多而锌少,与图象不一致,故C错误

D、在不改变温度的前提之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入该溶质,是不会继续溶解的,所以溶液的质量也不会增加,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9.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H+ ;

(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 红 色;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Al2O3+6HCl=2AlCl3+3H2O ;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 ③⑤ (填序号);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 Na2CO3 。

【解答】解:(1)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稀硫酸中阳离子是氢离子,其离子符号为:H+;

(2)稀硫酸显酸性,遇石蕊溶液显红色;

(3)反应⑤是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

(4)③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⑤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生成物均为盐和水,符合题意;

(5)BaCl2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与Ca(OH)2反应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CuSO4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H+;(2)红;(3)Al2O3+6HCl=2AlCl3+3H2O;(4)③⑤;(5)Na2CO3。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0.我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一小型化工厂排出的无色废水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无色废水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无色废水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 中 性,还可能呈 碱 性。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现 象结 论
(1)用试管取少量的该废水,滴加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溶液不变色说明废水不可能呈 碱  性,可能呈 中性或酸 性。

(2)另用一支试管取少量该废水,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溶液变红 该废水呈酸性
【建议与反思】经探究知该废水呈酸性,则使废水呈酸性的离子是 H+ (填粒子符号)。为防止造成水污染,同学们向厂家建议,应将废水治理达标后再排放,你认为治理该酸性废水时加入的试剂是 熟石灰(或生石灰或石灰石或废铁) (任答一种),若此酸是盐酸,写出处理废水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此时废水的pH将

 升高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解答】解:

【提出猜想】无色废水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中性,还可能呈碱性;

【设计实验】因为用酸碱指示剂可判断废水的酸碱性,由猜想该工厂排放的废水呈酸性。、

实验步骤现 象结 论
(1)用试管取少量的该废水,滴加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溶液不变色说明废水不可能

呈 碱 性,可能呈 中性或酸性。

(2)另用一支试管取少量该废水,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溶液变红该废水呈酸性
【建议与反思】

经探究知该废水呈酸性,则使废水呈酸性的离子是氢离子,

若溶液显酸性,溶液中一定有盐酸,在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碳酸钙会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冒出。反应的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方案二:若溶液显酸性,溶液中一定有盐酸,在溶液中加入锌粒,锌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冒出;

因盐酸可与金属、碱、碱性氧化物、某些盐反应,加入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溶液由酸性变成中性,pH值升高。

故答案为:

【提出猜想】中;碱;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现 象结 论
(1)用试管取少量的该废水,滴加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溶液不变色说明废水不可能

呈 碱 性,可能呈 中性或酸性。

(2)另用一支试管取少量该废水,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溶液变红该废水呈酸性
【建议与反思】H+;熟石灰(或生石灰或石灰石或废铁);CaCO3+2HCl=CaCl2+H2O+CO2↑;升高。

文档

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X是()A.浓氨水B.浓盐酸C.浓硫酸D.浓食盐水2.下列物质水溶液遇石蕊呈蓝色的是()A.氯化铵B.醋酸C.纯碱D.食盐3.在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仍显无色,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①溶液是中性的;②溶液不可能是碱性的;③溶液可能是酸性的;④如果在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一定仍显紫色,结论中正确的是()A.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