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met fortune・Theory Studies
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4.摘要的写作
4.1基本要求、要素
摘要是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重要内容的短文。中文摘要以200~300汉字为宜,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大部分。摘要应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使读者不阅读全文,就能了解主要内容,获得必要的信息,同时,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
摘要的要素为:
目的:研究、实验、调查的前提、目的、任务等;
方法: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手段等;
结果:研究、实验、调查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性能等;
结论:结果的分析、比较,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启发、建议、预测等。
写摘要一般用“研究了”,“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提出
了……”,“报告了……现状”,不必使
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4.2注意事项
(1)不要将森林防火领域已成为常识
的内容、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对论文作诠
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的文字写入
摘要。(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
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阳春市森林防
火资金筹集的渠道及存在的问题》,摘要的
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阳春市
森林防火资金筹集的渠道及存在的问题进
行了研究”。(3)力求结构严谨,表达简
明,语意确切。用第三人称。摘要不分段。
(4)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
出现插图、表格,不用引文。
5.前言或概述的写作要求
通常,科技论文在正文部分都要以前
言或概述的形式来交代论文的写作背景和
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
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
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
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
在写作时要求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尊重科学,实事求
是。前言或概述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
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在前言或概述中提
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前言或概
述最好不要分段写,不要插图列表和数学
公式的推导证明。
6.参考文献的列出要规范
参考文献是向读者提供论文中有关引
用资料的出处,或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
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以供读者查阅原
文。
参考文献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
献,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采用标准
化的著录格式。文内标注采用顺序编码
制。参考文献顺序按“先中文后外文”排
列,参考文献中著录前三位作者,之间以
“,”号分隔,多于三位者,在“,”后
加“等”。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详见有关
标准,这里不再赘述。
汉英语句差异及其翻译
王林侠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32)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句子或称“语句”,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短语或词组构成。不同民族在语句表达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语句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本文试图从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历史差异等的不同为出发点,探讨英汉翻译的一些规律和技巧。
【关键词】语句;差异;句子结构;翻译‘
翻译是文化交际的桥梁。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都离不开翻译活动。因此,如何将语言的基本单位—语句翻译准确,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影响语句翻译的重要因素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生差异,因而产生了包含不同文化意义的语句。而影响语句翻译的因素很多,如社会历史、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等等。
1.社会历史差异
由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各自都有含有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语词来体现本民族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例如,英语中“t o m eet one’s W at erl oo”(遭遇滑铁卢)是源于十九世纪拿破仑在比利时小城滑铁卢惨败一事,汉语中“败走麦
城”是指古时三国的蜀国名将关羽被打败
退兵麦城一事,两个语词分别来源于不同
的历史事件,但喻义相同,都是指惨遭失
败。因此这类语词的翻译需要了解各民族
历史文化才能使译文更具文化个性。
2.宗教信仰差异
特定的宗教信仰产生特定的含义,
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也影响着英汉语
句的翻译。在西方,以教为主的宗教
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如:
“M an pr opos es.G od di s pos es”(由人
提议,上帝决断)“G od hel ps t hos e w ho
hel ps t hem s el ves”(天佑自救者)。在以
佛教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老
天爷”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天神。许多语
词来源于佛教、道教。如“三生有幸”中
的“三生”源于佛教,指前生、今生、来
生,该词语用来形容机遇非常难得。了解
了宗教文化的差异,就能更准确地表达语
词的文化意义。
3.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差异
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的价值观
及审美意识的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
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
法。个人价值至上是西方文化的特点,
英语中有不少表现语词的个人进取、个
人力量、个人意志,如:“W here t here
i s a w i l l。t her e i s a w ay”(有志者,
事竞成)、“Y ou have t o bl ow your ow n
horn”(应吹自己的号角)。群体取向使中
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不愿引人注目,因
而产生了“树大招风,惹议”、“人
怕出名猪怕壮”等。在审美取向方面,中
国传统喜庆偏向红色装饰,而西方则多
为白色,汉语中的红茶,英译为“bl ack
t ea”。
由此可见,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
20099174
网络财富年月Theory Studies・Intemet fortune
・网络财富
着语句的翻译。因此,在语句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语句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
二、语句的翻译
1.句子翻译的“忠”
英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有着许多的差别,在翻译中需要对原文的词序进行调整,使译文作到最大程度的通顺,并保证句子“忠”于原文,如:(1)For m er l y a w or ker hi m s el f,he i s now an engi neer.误:以前的工人,他是现在一个工程师。正:他过去是一个工人,现在当上了工程师了。(2)N ever bef or e has our count ry been as uni t ed as i t i s t oday.误:从来没有以前我们国家团结。正:今天,我们国家空前团结。
对一些特殊的句型要做正确的处理,否则难以传达原作的意思,如:(1)A l l t he ans w ers ar e not ri ght.误:所有的答案都不正确。正:并非所有的答案都正确。(2)Every of us w oul dn’t l i ke hi m.误: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他。正: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喜欢他。
2.调整句子结构
东西方民族各有各的思维形式,西方民族的思维形式是重在分析,所以西方人惯于“由一列多”的思维,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列次、递相迭加、结构复杂,但形散而意合,形成了“树杈形”的句式结构,而东方民族思维形式是重在综合,这种思维形式使中国人注重整体和和谐,强调“从多而一”的思维形式,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语序链,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结构。如:
(1)眼下,咱只盼着有关部门对“工薪族”们作一个详细的调查,对我们的收入心里有个数,别出来个咱累死也够不着的房价。
No w,I a m e x p e c t i n g t h e depar t m ent s co ncer ne d t o s ur vey on us“t he s al ar i ed”,s o as t o gai n a cl ear under s t andi ng of our i ncom e and abandon s uch a hi gh pri ce w ecan’t aff or d even i f w e t oi l t o deat h.
(2)当今一些经济大案,立案查处,成绩卓然,群众拍手称快。
N ow a da ys,t he publ i c i s cl appi ng t hei r hands i n appl ause f or t he gr eat achi eve-m ent w e have m ade i n pl aci ng cases on fi l e for i nves t i gat i on and
从以上几个句子来看,汉语句子以
动词为关键词,以时间顺序为语序链;而
英语句子则以主要动词为谓语,以分词、
不定式或介词等短语(或从句),表示汉语
中相应动词的语义和动作的先后顺序,因
此,在汉英翻译时,句子结构调整是必要
的。
3.调整句子重心
奈达曾指出:“在任何复杂的话语
中,所涉及的人和活动的重要性是不会
完全相等的,其中有的是重点和焦点,
有的却是次要的陪衬点。译者必须把这
些特征如实反映在译文里。”(谭载喜,
1999,第236页)笔者认为,奈达博士
所谓的重点和焦点,体现在英汉翻译中
也就是译文的句式重心问题。东方民族
“从众归一”的思维方式往往将句子的次
要语义部分放在句首,而将语义重心放在
句子的末尾,这也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偏正
复句,一般语序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
而英语的语义重心放在句子的开头,所以
汉译英中,通常将汉语“偏前后正”的常
位语序调整为“主前从后”的语序,如:
有忠于职守,廉洁自律,为人称颂的“好
官”,也有贪赃枉法,胡作非为的贪官,
还有大事不理,小事纠缠的糊涂官,当然
也少不了吃喝玩乐的逍遥官、风流官。
Som e ar e w i del y pr ai s ed good
off i ci al s for t hei r s el f-di sci pl i ne
a nd de vot i on t o t he i r of f i c i al
dut i es.Som e are i l l-behaved of fi ci al s
b r e ak i n g t h e l aw f o r b r i b es,
s om e ar e m uddl e headed of f i ci al s
l i nger i ng over t r i f l es i ns t ead of
i m por t ant i s s ues of cour se,t her e
are al so am or ous of fi ci al s i ndul gi ng
i n pl eas ur e-s eeki ng,addi ct i ng t o
s ensual pl eas ur e.
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汉译英译例:
你不要脚踏两条船。I f yo u r un
af t er t w o har es,yo u’l l c at ch
nei t her.原文是一祈使句,重点在警示、
告诫,而译文却变成了条件句!如果你追
赶两只野兔,你一只也抓不住。
改译:D on’t t ry t o have a foot
i n ei t her cam p.
再看下面几例。
(1)鸡蛋碰石头。Th e e g g wa s
broken agai ns t a rock.
(2)我已经干得筋疲力尽了。T he j ob
exhaust ed m e.
以上2例都涉及译文的句式重心问
题。我们知道,英语重主语、重语法结
构,汉语重话题、重句式重心。因此汉
语中常见的无主句,如例、,在译成英
语时,译者得想方设法为译文找一个恰当
的主语。例1、2的译文之所以成问题,是
因为在没有上下文,主题模糊的情况下,
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不恰当地添加了主
语,因而改变了原文的话题,打破了原文
的句式重心。所以就成了:
(1)鸡蛋被石头撞破了。
(2)此工作使我精疲力竭。
例1“鸡蛋碰石头”原句是一种行为
描述,而译成英语The egg w as broken
agai ns t a r ock却变成了“碰”的结
果。例2的译文则将原文的主位述位调换
了顺序,句式的重心也就搞颠倒了。笔者
认为,像例1之类的句字翻译成英语应当
考虑“形合”,需补译出原文的形式主
语;而例2之类需要对译文的宾主结构进
行调整,重心是主语“我”而不是“工
作”:
改译13:I t i s j us t l i ke s t r i ki ng
an egg agai ns t a rock.
改译14:I am exhaus t ed by t he
j ob.
以上分别就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历史
差异导致在语句表达上的不同及其翻译方
法等各种问题开展了讨论。由于英汉两种
语言的不同语义特点、句式结构和文化差
异,翻译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措辞的
失当和句式重心的偏移。作为译者,必须
对此加以足够的重视,尽量准确地传达出
原文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傅雷.翻译经验点滴[J].文艺报,1957,(5).
[2]古今明.英汉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邵志洪.英汉语研究对比[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
社,1997.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Euge neA.N ida.La nguage,CultureandTransl ating[M].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王林侠,女,硕士研究生在读,西安工
业大学外语系讲师。
20099
17
pr os ecut i on concerni ng som e s er i ous
econom i c cas es.12
年月网络财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