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习目的:为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突然塌方事故时,及时有效地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抢救,将机械、设备及其它财产损失降至最低,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事故应变处置能力,增强广大职工的团结意识、协作精神,特制定坍塌事故演练方案。
二、 模拟演练情况:假设坍塌事故发生在本合同段内隧道出口1号坡处,因连续降雨造成高边坡整体坍塌,情况十分危急。
三、演习的时间:2014年7月16日下午15:00点。
四、指挥部机构及各指挥部成员职责:
1、坍塌事故组织机构(指挥部): 总指挥:薛宇开(项目经理)
主要责任:
(1)、全面负责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 、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3)、指挥应急抢险工作。
2 、副总指挥:李智艺 郭江委 吕连忠
主要责任:
(1)、组织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协调各部门、施工队的统一调度工作;
(3)、负责调查、监测及救援方案的确定。
3、现场指挥:林才盛 王树勇 刘少军 赵梅水 吴丙成 陈少文 何宝瑞 王翰祥 吴恒生 赵宏波 周睛 陈坚雄
主要责任:
(1)、传达、联络各部门演练人员,负责交通救援线路的畅通及现场警戒;
(2)、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事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
事宜;
(3)、协调与当地医院、的沟通,负责演练资料搜集、整理
等工作。
4、各组职责:
(1) 塌方处理组:主要任务是确定救援方案并组织机械、人员施救,抢救被埋伤员;
(2)医疗救护组: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救护伤员,视伤情决定在现场或就近医院急救,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3)警戒联络组: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领导指令和疏导交通线路,对外联络告知现场发生的塌方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并记录演练全过程。
(4)后勤保障组:主要任务是听从指挥部领导的指令,安排救援演练车辆的调派以及应急资金的及时供应。
五、演练程序:
(一) 2014年7月16日下午15:00时整,总指挥薛宇开宣布演练开
始。
(二) 各组人员组成及具体实施步骤
1、塌方处理组:林才盛 王树勇 刘少军 何宝瑞
①、刘少军在演练前安排挖机3台停放1号边坡,15:05分刘少军调派2台挖机往北行驶,其中一台挖机开至1号边坡处停放妥当后,王树勇鸣哨代表坍方,挖机操作人员模拟塌方被困,有伤情。
②、15:10分何宝瑞跑步来到副总指挥李智艺面前简单报告坍
方地点、机械、人员被埋情况。随即李智艺向总指挥薛宇开报告,薛宇开指示“尽快抢救伤员,制定确实可行的抢救方案”。
③、15:12分刘少军安排第两台挖机开向事故现场,与此同时林才盛、刘少军组织杂工班人员携带铁锹等工具赶赴事发地点。副总指挥吕连忠组织本组人员商量抢救方案,方案确定分为二组,一组由王树勇、刘少军指挥挖机从坍方段南面挖掘,另一组由王树勇、何宝瑞指挥挖机从坍方段北面挖掘。杂工班人员分成二组,分别由何宝瑞、 周睛带领配合机械进行救援,清理沙石。
2、警戒、联络组:吴恒生 王翰祥 陈少文
①、王翰祥负责与当地医院及的沟通与协调,保障交通救援线路的畅通并用记录照相机拍摄演练情况。
②、15:15分刘少军带领杂工班人员2名将事故现场用警示带进行围挡,进行警戒并告知来往人员注意安全。黄义光 负责整个演练过程的交通疏导及车辆停放并调派二名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带上口哨上山警戒,防止二次坍塌。
3、医疗救护组: 赵宏波 周睛 陈坚雄
①、15:20分赵宏波、周睛将挖机内的伤员抬出放到单架上并转移至安全地带,对其进行急救与包扎。视伤情是否转移到人民医院,途中的伤员抬送及护理由赵宏波、周睛二人负责。
4、后勤保障组:赵梅水 吴丙成
5、①、赵梅水在15:00之前安排好应急演练资金的供应及相关后勤事宜的准备工作,吴丙成协同负责实施。
②、赵梅水调派救援车辆负责演练人员的运送及演练结束后人
员的撤离。
(三) 15:30分副总指挥李智艺向总指挥薛宇开报告演练完毕,由总
指挥薛宇开作简单的演练总结。
六、救援设备及物质
挖机1台、救援车1辆、铁锹5把、医药箱一只(内放急救药品、医用止血绷带、棉签等若干)。
七、注意事项
1、警戒、联络组要认真详细记录演习的时间、汇报时间、人员伤情、现场人员情况等。
2、后勤保障组在演练的当天必须保证在15点之前把所有演习人员及物质运送到隧道出口1号坡,应急资金和后勤相关物质安排到位。
3、施救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施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部的命令,开展救援抢险工作。施救结束后将所有人员带出事故现场撤到安全区域。
4、演习人员撤出演习地点演习结束,恢复施工秩序。 通过此次演练使我们全体施工作业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应急救援预案的救援程序。在应对突发事件发生时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程序化、步骤化,达到了演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