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解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9:52:16
文档

解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点关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构成了我国农产品认证的基本框架,正确理解三者的概念、内涵、相互关系和发展状况,对促进农产品质且安全工作,推动生产,引导消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基本概念无公害农产品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
推荐度:
导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点关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构成了我国农产品认证的基本框架,正确理解三者的概念、内涵、相互关系和发展状况,对促进农产品质且安全工作,推动生产,引导消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基本概念无公害农产品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点关系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构成了我国农产品认证的基本框架,正确理解三者的概念、内涵、相互关系和发展状况,对促进农产品质且安全工作,推动生产,引导消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基本概念

无公害农产品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生产出来的,经过有资质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颁发证书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主要特点

由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生的背景、追求的目标和发展的过程不同,形成了各自典型的特征。

   目标定位:无公害农产品定位于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绿色食品定位于提高生产水平,满足更高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机食品定位于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产品质量水平:无公害农产品代表中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依据标准等同于国内普通食品标准;绿色食品达到发达国家普通食品质量水平,其标准参照国外先进标准制定,通常高于国内同类标准的水平;有机食品强调生产过程对自然生态友好,强调纯天然、无污染,不以检测指标高低衡量。   

生产方式: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科学应用现代常规农业技术,从选择环境质量良好的农田入手,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标准和规范,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通过农业标准化规范生产;绿色食品生产是特优良的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常规农业技术结合,从选择、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人手,通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执行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并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有机农产品生产是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即在认证机构监督下,建立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技术。

    运行机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行政性运作,公益性认证,认证标志、程序、产品目录等由统一发布,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属于推功。绿色食品认证是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质量认证与商标转让相结合。有机食品认证是社会化的经营性认证行为,因地制宜、完全市场运作。

    法规制度: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遵循的法规文件有农业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令第12号《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与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告第231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农业部与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告第2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绿色食品认证遵循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有机食品认证目前按照欧盟2092/91条例、美国联邦 《有机产品生产法》、日本农林产品品质规范 (JAS法)等有关国家或地区的有机农产品法规。我国的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正在制定之中。

    采用标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采用相关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其中产品标准、环境标准和生产资料使用准则为强制性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为推荐性标准;绿色食品采用农业行业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有机食品采用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 (IFOAM)的基本标准为代表的民间组织标准与各国推荐性标准并存,我国的“有机产品标准”正在制定之中。

相互关系

   1、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经质量认证的安全农产品;

  2、无公害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基础,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在无公害农产品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3、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注重生产过程的管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侧重对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控制,有机食品侧重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控制。

发展状况

 (1)认证体系主体框架基本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农业部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下设3个行业分中心,各省明确承办机构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培训检查员328名·委托环境检测机构115个,委托产品检测机构83个,聘请评审专家80名。绿色食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直接委托省、地级承办机构42个,省级委托地市级管理机构180个,县级管理机构840个,培训检查员2369人,委托环境检测机构59个,产品检测机构20家,聘请标准专家40人、评审专家50人、咨询专家439人。有机食品: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设立分支机构38个,培训检查员78人,聘请技术专家32人。

(2)认证产品迅速增加。截至2003年底,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71个,产地认定7758个,地方产品认证7119个。顺利完成了4省的统一转换,另有6个省的转换工作正在进行,基本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2047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总数达到4030个。产品实物总量3260t,其中加工产品占70%,初级农产品占30%,认证有机食品企业102家,产品231个,实物总量13.5万t,以初级农产品为主。

正确处理“三品”的发展

   顺应形势,把握重点 鉴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状况以及实现"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既定目标的要求,无论是从管理公共事务、保证公众安全的职责出发,还是从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普遍性出发,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目前农产品认证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最为紧迫的任务,也是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今后,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可能更多地追求优质、营养环保和高效,绿色食品可能成为继无公害农产品之后的主要认证产品。有机食品由于我国耕地资源问题,只会是少量产品。因此,当前农产品认证工作应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主体,以绿色食品认证为先导,以有机食品认证为补充。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有很大差异。虽然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当前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有普遍性的工作,但对部分适宜和已经具备发展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的地区和企业,不能忽略自身的特殊优势,应根据本地区条件和市场的需求状况,积极选择,有所侧重,突出特色,扩大影响。一般来说,立足国内市场的大宗农产品及组织化程度不高的生产单位,适宜开发无公害农产品;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农产品及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生产单位,适宜开发绿色食品;针对国外市场,并有一定的有机食品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适宜开发有机食品。总之,在选择认证产品的种类时。应在认清 "三品"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本地资源条件和生产水平,结合市场需求状况,准确定位,予以选定。

    抓住机进,打造品牌  农产品认证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通过第三方的信誉保证,促进产地与市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连接和互动,为生产者树立品牌,帮消费者建立信心。因此,在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时,一定要有品牌意识,应注意赋予产品有利于产权保护的名称和商标,建立有利于不断提升品牌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把握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狠抓农产品认证工作的有利时机,将质量认证与创立和提升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地方品牌相结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使农业发展进人用品牌吸引消费、以消费引导生产、靠市场需求拉动产品供给的良性发展轨道,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的"三增"问题。  

2003年07月15日

近期,在农业标准化领域,有两件事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关注,一是 5月20日国家标准委、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10部委局联合印发了《全国农业标准2003~2005年发展计划》,二是6月10日农业部组织召开了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电视电话会议。 

        我国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正在逐步成为百姓消费的热点。商家在捕捉卖点、寻求商机炒作过程中,更是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披上了诱人的色彩。在时尚的招引下,无公害、绿色、有机正在成为标示农产品安全、健康、环保的新概念。 

        国家标准委已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同时列入《全国农业标准2003~2005年发展计划》中,今后3年,将制定出一系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国家标准。本版立足标准,原原本本地解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所涉及的一些的概念,给消费者一个明明白白的消费信息。 

        农产品分类 

        概念 

        有机农产品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有机农业的原则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有机农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安全营养的食品,也可称为“生态食品”。 

        绿色农产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是,生产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保持平衡,即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同等发展的需要。绿色农产品在生产方式上对农业以外的能源采取适当的,以更多地发挥生态功能的作用。 

        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农产品。 

        特点 

        有机农产品与其他农产品的区别主要有3个方面: 

       1.有机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其他农产品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物质,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2.有机农产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他农产品到生产有机农产品需要2~3年的转换期,而生产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则没有土地转换期的要求。 

        3.有机农产品在数量上须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其他农产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 

        绿色农产品与一般农产品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 

        1.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 

        2.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无公害农产品是对农产品的基本要求,严格地说,一般农产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产生 

        有机农产品国际上有机食品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成立为标志。1 994年,国家环保总局在南京成立有机食品中心,标志着有机农产品在我国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产生的背景是,发达国家农产品过剩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以及环保主义运动。 

         绿色农产品1990年农业部发起,1992年,农业部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3年农业部发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基本解决了农产品的供需矛盾,农产品农残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绿色”成为社会的强烈期盼。 

         无公害农产品20世纪80年代后期,部分省、市开始推出无公害农产品,2001年农业部提出“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4个城市进行试点,2002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无公害农产品产生的背景与绿色食品产生的背景大致相同,侧重于解决农产品中农残、有毒有害物质等已成为 “公害”的问题。 

       价格 

        绿色食品70%为加工产品,30%为初级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都以初级农产品为主。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50%至几倍,绿色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10%~20%,无公害农产品的价格略高于一般农产品。 

       管理 

       《全国农业标准2003~2005年发展计划》依据农产品质量特点和对生产过程控制要求的不同,将农产品分为一般农产品、认证农产品和标识管理农产品。 

        一般农产品是指为了符合市场准入制、满足百姓消费安全卫生需要,必须符合最基本的质量要求的农产品。 

        认证农产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对于我国市场上目前存在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应积极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同时依据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引导企业有条件地开展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上一个台阶。 

        标识管理农产品是一种强制性行为。对某些特殊的农产品,或有特殊要求的农产品,应加以强制性标识管理,以明示方式告知消费者,使消费者的知情权得到保护,如转基因农产品。 

        新闻背景 

        农业标准瞄准安全质量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管理中,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三类认证形式在标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全国农业标准 2003~2005年发展计划》以突出农产品安全质量为重点。考虑到各大类农产品的相似性,《全国农业标准2003~2005年发展计划》列出了各大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产品标准项目,至于某种产品标准的不同要求,要在具体的标准中分别列出。在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地环境条件要求上,有机农产品与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因此,在具体标准项目的设置上,将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单列,而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在这两个方面的差异不大,在标准项目中并为一类,不再分列,仅补充部分产品标准。 

      

       农产品的标准控制与标志使用 

       有机农产品执行的是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的“有机农业和产品加工基本标准”,由于有机农产品在我国尚未形成消费群体,产品主要用于出口,虽然我国也发布了一些有机农产品的行业标准,但我国的有机农产品执行的标准主要是出口国要求的标准。目前,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韩国等都已制定了有机农业及产品生产、加工准则性的标准。有机农产品的标准集中在生产加工和储运技术条件方面,无环境和产品质量标准。 

        绿色农产品执行的是农业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绿色农产品标准包括环境质量、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包装贮运等全程质量控制标准。目前,农业部发布了52项绿色农产品行业标准,其中包括7项通用性标准、 45项产品质量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执行的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强制性标准及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产品标准、环境标准和生产资料使用准则为强制性国家或行业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已发布了4 类农产品的8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农业部发布了200 余项行业标准。 

        有机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无统一标志,各国标志正显现多样化。 

        绿色食品有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在中国内地、和日本注册使用。 

        无公害农产品执行全国统一的标志。

文档

解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点关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构成了我国农产品认证的基本框架,正确理解三者的概念、内涵、相互关系和发展状况,对促进农产品质且安全工作,推动生产,引导消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基本概念无公害农产品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