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报告、案例分析)
院系: 物流学院
专业: 工商管理
班级: 06940741
姓名: 王德龙
学号: 0694074106
任课教师:沈健
题目:中日、中美、中欧对外经济关系
提交论文(报告)时间: 2007 年 12 月 24日
中日、中美、中欧对外经济关系
工商管理 专业 学生 王德龙 学号 0694074106
在我们中国持续的巨大变迁当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并引发了非常丰富的联想的变迁,无疑是中国经济力量的急剧增强:多年来经济不断高速成长,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一再成倍增大,对外贸易就其规模和地理分布而言无不迅猛扩展,中国在全世界产业、商业、原料和能源需求等方面的分量和地位节节跃进。
一、中日对外经济关系
日本在远东处于中俄两国巨大的核威慑之下。其国土狭小,无纵深,资源缺乏,四面环海,故发展日美同盟是其国家利益所在。日本此举反映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就中国而言,并不因此就可以得出结论:联美制日。日本是我们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日经贸关系有很大发展。多年来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友好合作。目前,中日关系已成为发展最快、交流最广、受重视程度最高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展望21世纪的中日关系,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经济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的21世纪,发展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对全面加深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到中日双方的贸易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就是因为双方互补性强,大家互有需要。另外,这些年来,日本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也飞速增长。中日两国的技术合作开展得也很好,日本是我们引进技术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企业对日本投资还属于刚刚起步阶段,现在无论是数量和金额都不是很多,但是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日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对中国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中国企业对日本投资可能会增加。在贸易方面日本期待着进一步降低或取消关税。近年来中国已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希望日本减少对进口中国纺织品份额的,使两国贸易保持平衡。在投资方面,日本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流通、通讯等服务领域;中国则希望日方多向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投资。目前,双方在这些问题上既有合作也有分歧。但发展中日经贸关系是由两国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分歧将逐步消除,合作会进一步加强。中国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将逐渐加深。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好坏,其影响决不仅限于该国国内,它会波及到其周边地区甚至全世界。
二、中美对外经济关系
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因而非常重要。美国已经成为中国出口产品的最大市场,也是除外,中国获得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美国的国内市场容量十分庞大,每年的进出口总额远远超过中国的全年国民生产总值。中国和美国各自的出口产品的结构差距非常大,因而两国的互补性特别强。除此之外,中美双方也为对方提供了十分有吸引力的投资前景。但是由于双方对自己的和对方的经济制度的不同判断和对双方的贸易的不同解释,以及对双边协议的某些条款和世贸组织的各项规定的不同理解和执行力度,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双方在贸易和投资问题上发生种种冲突,所以,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和世贸组织的关系,以及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二、中欧对外经济关系
欧洲联盟正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努力扩大其政治,经济影响,成为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并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和我国与其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和欧盟的前身欧共体早在1975年已建立了正式关系,在双边关系中经贸关系发展得最早,最快,对整个中欧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的影响也最大。经济合作领域主要有:工业、采矿、农业、农工业、科学技术、能源、运输、通讯、环境保护 以及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在中国与欧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下,这几年来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得到了全面、持续、快速的发展,目前,欧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不仅是我出口产品的传统市场,同时也是中国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的主要来源地。欧盟拥有我国目前所急需的能源、环保、交通、化工、汽车、电子和农业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且转让态度积极,这使欧盟成为中国引进技术的第一大来源地,我国从欧盟引进的高新技术项目占我国从全球引进总数的一半以上。中欧贸易发展,为中欧关系奠定了扎实的共同利益基础,中欧双方都从这种关系中获益匪浅。欧洲以其技术优势保持着对中国出口的不断增长。对欧盟来说,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大市场,欧盟也希望与中国走得更近。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但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方面还要进一步开放市场、放宽国家对外贸和金融的控制,以便让欧盟的商品和资本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中国市场。对于欧盟这样一个充满政治色彩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为实现其政治目标,扩大其在全球的影响,也会改善同我国的关系。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欧盟正以经济为手段,实现其圈占势力范围的战略意图,其战略重点仍在欧洲。加强中国自身实力,是对外开放的基础,也是发展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基础。然而,中欧关系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欧盟对华的疑虑有所上升;在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欧盟也一改原来的低调做法,要求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等。在货物贸易上,中国拥有较大的顺差,但是在服务贸易上欧盟有顺差,同时在对华投资中获取较大收益。但是,中欧关系的基础未变,双边关系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实质性拓展,共同利益愈发深厚,发展前景愈加广阔,这是中欧关系的主流。
总之,作为亚洲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国家,中日两国应当在未来的岁月里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精神,加强协调、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进一步加深两国间经济技术合作,为亚洲及世界的经济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而美国作为世界上的“老大”,中国理所应当去尽自己能力与其发展友好经济关系,从而获得利益。中欧关系正在成熟稳健地发展,双方还应不断提高贸易和技术合作水平,在更广泛的领域展开合作。我们要调整好三方的经济贸易关系,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繁荣发展,因此国际地位更扎实、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