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9:53:03
文档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1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始于()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B.经过三
推荐度:
导读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始于()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B.经过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始于(  )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薄弱

C.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D.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

A.和平     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铁路     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建设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

5.1957年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一年(  )

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牌”汽车

B.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C.“”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6.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8.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

10.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1956年初,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时都没有这么高兴。”这是因为,1956年(  )

A.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彻底完成

D.大庆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12.中国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

A.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的召开

C.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地改革            D.进行三大改造

13.“”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14.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这是发生在(  )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时期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

15.下列各项中凭主观愿望,不能实事求是的是 (  )

A.“大跃进”运动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订

C.“一五”计划的制订与施实  D.“”制订党和人民的任务

16.以下史实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全国领土基本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17.“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②“”风盛行③全国陷入

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18.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其主要标志是(  )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一切,全面内战④浮夸风⑤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⑥“”风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

1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

A.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进步产物  B.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

C.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D.三大改造的继续

20.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在建国初期就多次推动农村变革,其中哪一次是大大了农村生产力(  )

A.土地改革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21.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许多像章,其中一枚像章背后刻着的数字表明是“1969年6月”制作。由此可以断定该像章是(  )

A.建国初期的            B.抗美援朝时期的

C.“文化大”时期的   D.三大改造时期的

22.下列关于“文化大”发生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     B.中国的人口越来越多

C.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展的恶果 D.新中国政权当时面临着被的危险

23.“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时期的状况,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集团

B.1967年2月,“”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叶剑英领导粉碎了反集团

24.“”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老干部批评“”错误做法,反被诬为“二月逆流”

B.1976年群众在天安门前悼念周恩来,却被“四人帮”强压下去

C.国家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非法监禁,而死

D.“四人帮”借批林彪,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家

25.下列示意图哪一趋势最足以显示“”期间工业总产值的变化(  )

A                 B                 C                    D 

注:图中 x代表年代,y 代表工业生产总值

二、非选择题(50分)

2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说的内容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是哪一年制定的?(2分)

(2)材料二中的“你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2分)

(3)材料二反映的历史行为与材料一 内容规定是否相符?我们应该从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身上继承什么精神?(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12分)

(1)材料一 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

(4分)

(2)材料二 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材料三 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此材料制定后,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次运动?(3分)

(4)针对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3分)

(5)三则材料可以给我们得到什么启示?(2分)

28.以下是我国从1953~1978年25年间的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表格一:

时段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953~1957年

14.6%

1958~1962年

0.6%

1963~1965年

15.7%

1966~1976年

7.1%

表格二:

年份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6

-4.2

9.21

1.9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1)表格一中的数字变化反映了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其中不正常的情况主要有哪几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6分)

(2)表格二所示,为什么1973、1975年出现两次较大的增长?(4分)

(3)这25年来经济建设既有成果也有教训,请你谈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2分)

29.2007年适逢“十七大”召开,为此,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1)人物篇: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在三幅图下面写上人物简评(注:每个人物简评字数不得超过50字)。(3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2)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为下列图片注上时期。(2分)

图四鞍山大型轧钢厂          图五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图六 大庆油田油井试喷成功

(3)感悟篇: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两条即可)。(2分)

30.中国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业。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1953~1957年,在中国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4分)

 

 

 

 

 (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2分)

 

 

 

 

(3)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文档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1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始于()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B.经过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