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考语文最新模拟 专题12 古代诗词鉴赏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7:59:21
文档

高考语文最新模拟 专题12 古代诗词鉴赏

专题12古代诗词鉴赏一、【2012济宁质检】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过南旺守闸①刘基客路三千里, 舟行二月余。壮颜随日减, 衰鬓受风疏。蔓草须句②国,浮云少昊③墟。秋心如汶水, 荡漾绕青徐。(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4分)【答案】用典(借古伤今),使抒情委婉含蓄,发人深思;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秋心”写得具体可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4分。分号前只答“借景抒情”给1分)【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对于典故,首先应确知其本来含义,其次要揣摩作者应用典故的
推荐度:
导读专题12古代诗词鉴赏一、【2012济宁质检】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过南旺守闸①刘基客路三千里, 舟行二月余。壮颜随日减, 衰鬓受风疏。蔓草须句②国,浮云少昊③墟。秋心如汶水, 荡漾绕青徐。(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4分)【答案】用典(借古伤今),使抒情委婉含蓄,发人深思;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秋心”写得具体可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4分。分号前只答“借景抒情”给1分)【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对于典故,首先应确知其本来含义,其次要揣摩作者应用典故的
专题12 古代诗词鉴赏

一、【2012济宁质检】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过南旺守闸①

刘 基

客路三千里,  舟行二月余。

壮颜随日减,  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②国, 浮云少昊③墟。

秋心如汶水,  荡漾绕青徐。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4分)

【答案】用典(借古伤今),使抒情委婉含蓄,发人深思;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秋心”写得具体可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4分。分号前只答“借景抒情”给1分)

【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对于典故,首先应确知其本来含义,其次要揣摩作者应用典故的意图,是正用还是反用。

二、【沈阳四校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8.9两题。

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

杂 诗 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三、【2012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3)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4分)

【答案】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达出漂泊异地的窘迫;(2分)一旦俸禄供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2分)

【解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情感总的来说是安闲的,为什么尾联转为凄清。要探求作者的思想情感,需要扣住文本,还要联系作者身世。“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但有”,只要有。只要有老朋友的接济,就能过上安闲的日子,心愿已足,不复他求,由此可见生活的窘迫凄苦。为何这样?联系诗后注解,可知诗人漂泊他乡,经济窘迫。

四、【2012泰安期末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8分)

【中吕】 朝天曲

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五.【成都七中高2012级高三下期】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周邦彦)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①。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②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注】①云鸠:形容云色如黑色的鸠。江皋:江岸。②凤团:一种名茶。

(1)请分析本词第二句中“拖”字的妙处。(3分)

答:                                                      

【答案】1)“拖”写黑云的移动(1分)。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了云带雨来移过江岸的情景。墨云似乎有意拖动着春雨,很有情味(1分)。

【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炼字题,就是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炼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比如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化意为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化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变简单为多样等。

(2)请找出下片中能表现词人情思的词语(至少两个),结合词句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5分)

答:                                                      

8.“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一句中“晓风残月”是移用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中的名句,但意象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试指出两首词中“晓风残月”表现的不同的情感内涵。(4分)

【答案】柳永《雨霖铃》中表现的是离别的愁苦(2分),而本词中表现的是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故国之思(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该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题目。其实,涉及两个问题:诗歌的意象及其意义。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意义有其约定性的特点,什么样的意象寄于什么样思想情感有一定约定性,这也是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认同,不同时代的诗人或同一时代的不同诗人约定俗成了同一事物差不多的特定的形象意义,但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特定的语境还是界定了同一意象的不同意义,这也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但还是有不少考生居然没有搞清楚《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晓风残月”的具体情感内涵。本词只要结合注释,情感内涵是很容易准确把握的。

七、【西安市2012高三一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 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8.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生活情景?有着怎样的特点?(5分)

【答案】(5分)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种树赏花,自得其乐。虽然有永州的司马官衔,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常常在自然的环抱中独来独往,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不禁会放声歌唱。(3分)这是一种闲散、自然、安逸、宁静的隐居生活。(2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诗歌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为D级。柳宗元被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并不愿做一个遁世隐居的有志之士,是不得不过着无所事事的山林生活的,解题时要抓住诗中作者的行径。

8.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答案】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惆怅。(答出一点给2分,语意完整给1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艺术形象的能力。

9.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6分)

【答案】诗中的“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虚”是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留恋、孤寂和感伤)。(答出“虚”和“实”各给2分,答出“拓展意境”和“深化感情”各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2)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4分)

【答案】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主旨。读标题,“旅宿”提示读者所写的是作者住宿旅馆时的见闻感受。抓情感,首联“无良伴”“自悄然”,显示作者独宿旅馆的孤寂;颔联“思旧事”“愁眠”,表现作者无眠的愁苦;颈联“远梦”“家书”,解释对家乡的思念是愁苦的根源。上述三联,景物暗淡,心情愁苦,表现的是羇旅之愁,故园之思。第四联,“好烟月”“钓鱼船”,故乡景物明朗,生活闲适自在。表现一种愉悦心情。明手法,第四联与前三联的景物描写和表现的心情,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意思却一脉贯通,正因为羇旅愁苦,所以才留恋向往家乡自由闲适的生活。至此作者的意图就显豁了:以想象中的故乡美景、闲适生活反衬羇旅的愁苦,表达了对家乡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点明主旨。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首先应明确诗歌写到了哪些意象。词中写到的意象主要有山、水、枫叶、菊花、大雁以及月。其次应抓住描写意象的修饰语从不同角度分析,如“烟”“丹”“高飞”等。

文档

高考语文最新模拟 专题12 古代诗词鉴赏

专题12古代诗词鉴赏一、【2012济宁质检】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过南旺守闸①刘基客路三千里, 舟行二月余。壮颜随日减, 衰鬓受风疏。蔓草须句②国,浮云少昊③墟。秋心如汶水, 荡漾绕青徐。(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4分)【答案】用典(借古伤今),使抒情委婉含蓄,发人深思;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秋心”写得具体可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4分。分号前只答“借景抒情”给1分)【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对于典故,首先应确知其本来含义,其次要揣摩作者应用典故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