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概况:迤坝田隧道围岩为Ⅲ、Ⅳ、Ⅴ级,Ⅳ、Ⅴ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开挖,Ⅲ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开挖。5m明洞采用明挖。
2.洞身开挖
洞身开挖尺寸详见大瑞施路-02及大瑞施路-03
2.1Ⅴ级围岩段
(1)施工方法
正台阶开挖,采用风镐上下台阶同时作业,锚喷临时支护或初期支护。
(2)工艺流程
图2.1 Ⅴ级围岩施工工艺框图
(3)循环作业时间
a、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见下表。
Ⅴ级围岩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循环进尺0.8m) 表2.1
| 顺 序 | 作 业 项 目 | 需用时间(min) | 备 注 |
| 1 | 开挖机具就位 | 10 | |
| 2 | 作断面、接风水管 | 15 | |
| 3 | 开挖(进尺0.8m) | 90 | 7台风镐 |
| 4 | 通风排烟 | 10 | |
| 5 | 找顶 | 10 | |
| 6 | 初喷砼 | 30 | |
| 7 | 施作锚杆(含钻眼)、挂网 | 75 | |
| 8 | 复喷混凝土 | 30 | |
| 9 | 出碴 | 60 | |
| 合 计 | 330 | 5.5h | |
b、开挖作业循环时间图如下图(时间单位:min)
图2.2 开挖作业循环时间图
2.1.2Ⅳ级围岩段
(1)施工方法
台阶开挖,风钻钻眼,光面爆破,挖斗式装碴机装碴,电瓶车牵引,梭式矿车出碴,锚喷临时支护或初期支护。
(2)工艺流程
图2.3 Ⅳ级围岩施工工艺框图
(3)爆破设计
Ⅳ级围岩台阶光面爆破炮眼药量分配表 表2.2
| 序号 | 上下 台阶 | 炮眼 分类 | 炮眼数 | 雷管段数 | 炮眼 深度 | 炮眼装药量 | ||
| 每孔 药卷数 | 每孔 装药量 | 合计 药量 | ||||||
| 个 | 段 | cm | 卷/孔 | Kg/孔 | Kg | |||
| 1 | 上 台 阶 | 掏槽眼 | 2 | 1 | 184/220 | 8 | 1.6 | 3.2 |
| 2 | 2 | 2 | 156/180 | 6 | 1.2 | 2.4 | ||
| 3 | 2 | 3 | 104/120 | 5 | 1.0 | 2.0 | ||
| 4 | 扩槽眼 | 10 | 5 | 160 | 8 | 1.6 | 16.0 | |
| 5 | 内圈眼 | 13 | 7 | 160 | 6 | 1.2 | 15.6 | |
| 6 | 周边眼 | 23 | 9 | 160 | 2.5 | 0.5 | 11.5 | |
| 7 | 底板眼 | 8 | 11 | 180 | 7 | 1.4 | 11.2 | |
| 8 | 合 计 | 60 | 61.9 | |||||
| 9 | 下 台 阶 | 掘进眼 | 5 | 0 | 160 | |||
| 10 | 6 | 2 | 160 | 6 | 1.2 | 7.2 | ||
| 11 | 5 | 4 | 160 | 6 | 1.2 | 6.0 | ||
| 12 | 4 | 6 | 160 | 6 | 1.2 | 4.8 | ||
| 13 | 5 | 8 | 160 | 6 | 1.2 | 6.0 | ||
| 14 | 周边眼 | 12 | 10 | 160 | 2.5 | 0.5 | 6.0 | |
| 15 | 底板眼 | 10 | 12 | 180 | 7 | 1.4 | 14.0 | |
| 16 | 合 计 | 47 | 44.0 | |||||
图2.4 上下台阶法开挖爆破设计图
图2.5 上下台阶法开挖爆破装药结构设计图
光面爆破参数表 表2.3
| 项目 | 周边眼间距E(cm) | 最小抵抗线W(cm) | 炮眼密集系数(E/W) | 装药集中度q(Kg/m) | 堵塞长度 L(cm) | 起爆 方式 |
| 正台阶 光面爆破 | 60 | 75 | 0.8 | 0.31 | ≥20 | 非电毫秒雷管 |
| 项目 | 开挖 断面(m2) | 循环 进尺 (m) | 炮眼 个 数(个) | 装药量(Kg) | 比装 药量 (Kg/个) | 比钻 眼量 (个/m2) | 单位耗药量(Kg/m3) |
| 正台阶 光面爆破 | 51.36 | 1.5 | 107 | 105.9 | 0.99 | 2.08 | 1.37 |
a、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见下表:
循环时间安排表(循环进尺1.5m) 表2.5
| 顺 序 | 作 业 项 目 | 需用时间(min) | 备 注 |
| 1 | 接轨道、开挖平台车就位 | 30 | |
| 2 | 测量、布眼、接风水管 | 30 | |
| 3 | 钻爆破眼(循环进尺1.5m)及锚杆眼 | 120 | 10台风钻 |
| 4 | 装药连线 | 60 | |
| 5 | 台车避炮、人员撤离、爆破 | 30 | |
| 6 | 通风排烟 | 15 | |
| 7 | 找顶 | 15 | |
| 8 | 初喷砼 | 45 | |
| 9 | 出碴 | 120 | |
| 10 | 施作锚杆、挂网 | 90 | |
| 11 | 复喷混凝土 | 45 | |
| 合 计 | 600 | 10h | |
b、开挖作业循环时间图见下图(时间单位:min)
图2.6 开挖作业循环时间图
2.1.3Ⅲ级围岩段
(1)施工方法
采用全断面开挖,风钻钻眼,光面爆破,挖斗式装碴机装碴,电瓶车牵引梭式矿车出碴。Ⅲ级围岩采用锚喷初期支护或临时支护。
(2)工艺流程
图2.7 Ⅲ级围岩施工工艺框图
(3)爆破设计 图2.8 Ⅲ级围岩爆破设计图
图2.9 Ⅲ级围岩爆破装药结构设计图
光面爆破参数表 表2.6
| 项目 | 周边眼间距Ecm | 最小抵抗线Wcm | 炮眼密集系数E/W | 装药集中度q/m kg/m | 堵塞长度L cm | 起爆方式 |
| 全断面光面爆破 | 50 | 70 | 0.71 | 0.33 | ≥25 | 非电毫秒 |
项目
| 断面 | 开挖断面 (m2) | 循环进尺 (m) | 炮孔个数 (个) | 装药量 (kg) | 比装药量 (kg/个) | 比钻眼量(个/ m2) |
| Ⅲ级围岩 | 48.36 | 2.7 | 109 | 154.3 | 1.42 | 2.25 |
| Ⅳ级围岩 | 44.06 | 2.7 | 109 | 173.0 | 1.59 | 2.47 |
项目
| 炮眼名称 | 炮眼 | 毫秒雷管 | 装药(kg) | 总计(kg) | |||||
| 编号 | 个数(个) | 深度 (m) | 段数(段) | 个数(个) | Ⅳ类 | Ⅴ类 | Ⅳ类 | Ⅳ类 | |
| 临空眼 | 0 | 4 | 3.2 | ||||||
| 掏槽眼 | 1 | 1 | 3.2 | 1 | 2 | 2.4 | 2.6 | 2.4 | 2.6 |
| 掏槽眼 | 3 | 2 | 3.2 | 3 | 4 | 2.4 | 2.6 | 4.8 | 5.2 |
| 掏槽眼 | 5 | 2 | 3.2 | 5 | 4 | 2.4 | 2.6 | 4.8 | 5.2 |
| 扩槽眼 | 6 | 4 | 3.0 | 6 | 4 | 2.0 | 2.2 | 8.0 | 8.8 |
| 扩槽眼 | 7 | 4 | 3.0 | 7 | 4 | 2.0 | 2.2 | 8.0 | 8.8 |
| 掘进眼 | 8 | 4 | 3.0 | 8 | 4 | 1.8 | 2.0 | 7.2 | 8.0 |
| 掘进眼 | 9 | 3 | 3.0 | 9 | 3 | 2.0 | 2.2 | 6.0 | 6.6 |
| 掘进眼 | 10 | 2 | 3.0 | 10 | 2 | 1.8 | 2.0 | 3.6 | 4.0 |
| 掘进眼 | 11 | 2 | 3.0 | 11 | 2 | 1.8 | 2.0 | 3.6 | 4.0 |
| 掘进眼 | 12 | 17 | 3.0 | 12 | 17 | 1.4 | 1.6 | 23.8 | 27.2 |
| 内圈眼 | 13 | 22 | 3.0 | 13 | 22 | 1.4 | 1.6 | 30.8 | 35.2 |
| 底板眼 | 14 | 8 | 3.0 | 14 | 8 | 2.2 | 2.4 | 17.6 | 19.2 |
| 周边眼 | 15 | 33 | 3.0 | 15 | 33 | 0.875 | 1.0 | 28.9 | 33.0 |
| 底角眼 | 16 | 2 | 3.2 | 16 | 4 | 2.4 | 2.6 | 4.8 | 5.2 |
| 小 计 | 109 | 116 | |||||||
②其余炮眼采用连续装药结构B。
(4)循环时间
a、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见下表:
循环时间安排表 表2.9
| 顺 序 | 作 业 项 目 | 需用时间(min) | 备 注 |
| 1 | 接轨道、开挖台车就位 | 30 | |
| 2 | 测量、布眼 | 30 | |
| 3 | 钻爆破眼(循环进尺2.7m)及锚杆眼 | 210 | |
| 4 | 装药连线 | 60 | |
| 5 | 台车避炮、人员撤离、爆破 | 30 | |
| 6 | 通风排烟 | 30 | |
| 7 | 找顶 | 30 | |
| 8 | 初喷砼 | 60 | |
| 9 | 出碴 | 180 | |
| 合 计 | 660 | 11 | |
b、开挖作业循环时间图见下图:
图2.10 开挖作业循环时间图
3.施工安全一般控制措施
3.1参加地下工程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包括民技工)必须接受地下工程施工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2进入地下工程施工区域的施工人员应按规定着劳保装、必须戴安全帽,并佩戴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3.3 施工作业前应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3.4施工中做好“三工”活动和班前“危险预知”活动,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3.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特种作业人员不得从事特种作业。
3.6现场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正确使用工器具,服从安全人员的管理。高处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爬梯,平台,通道等必须牢固可靠并挂标示牌,临空面,悬空作业必须挂好安全网。
3.7广泛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使施工人员都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打好安全基础,形成全员参加、人人有责、全员管理的安全生产氛围。
3.8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施工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分级管理,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9现场作业人员和机械操作手严禁酒后上岗。
3.10专职安全人员进行现场巡视,发现违规必须及时制止和处理。建立安全生产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
3.11施工设备、工器具等应经常检查、维护和保养。挖装,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作业前应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12洞口削坡,应严格按照明挖要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同时应作好坡面加固及排水等工作。
3.13进洞前,必须对洞口岩体进行鉴定,确认稳定或采取措施后方可开挖洞口。洞口应设置防护棚。其顺洞轴方向的长度,可依实际地形、地质和洞型断面选定,一般不宜小于5m。
3.14地下工程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洞内照明、工作面的工作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并绝缘良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专业电工经常对用电线路进行安全检查、测试,定期测试开关、接地电阻的接触和安全情况,并有书面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风水管线应敷设上墙,且平顺、稳固、可靠。
3.15 寒冷及高缺氧地区应认真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配备防冻设施,必须加强通风,必要时应有补氧措施。
3.16施工现场悬挂必要的安全标识牌。施工区域应设置安全作业警戒线,并派设安全警戒人员,禁止闲杂人员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