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12.3)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7:55:49
文档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12.3)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周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明代中后期,官营手工业作坊人数急剧减少。如北京的工部织染所,永乐年间定额设匠役758人,嘉靖十年(1531年)只剩下195人。明代维持时间最长的官营遵化铁冶厂也被迫关闭,用铁从市场购买。由此可以推断()A.扶植民营手工业发展                    B.官营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落C.盐铁官营被官府放弃                    D.强化官营手工业管理2.元鼎四年(前113年),武
推荐度:
导读周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明代中后期,官营手工业作坊人数急剧减少。如北京的工部织染所,永乐年间定额设匠役758人,嘉靖十年(1531年)只剩下195人。明代维持时间最长的官营遵化铁冶厂也被迫关闭,用铁从市场购买。由此可以推断()A.扶植民营手工业发展                    B.官营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落C.盐铁官营被官府放弃                    D.强化官营手工业管理2.元鼎四年(前113年),武
周  考  试  题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明代中后期,官营手工业作坊人数急剧减少。如北京的工部织染所,永乐年间定额设匠役758人,嘉靖十年 (1531年)只剩下195人。明代维持时间最长的官营遵化铁冶厂也被迫关闭,用铁从市场购买。由此可以推断(  )

A.扶植民营手工业发展                    B.官营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落

C.盐铁官营被官府放弃                    D.强化官营手工业管理

2.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接受大农丞(九卿属官)桑弘羊建议,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将五铢钱的铸造权收归统一管理,建立皇家铸币厂。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加强的权力                            B.掠夺富商大贾的钱财

C.强化市场的统一管理                            D.用内臣削弱外朝相权

3.清人赵翼论及战国时期的人物:“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下列选项与此相关的有(  ) 

①诸子百家的形成 ②争霸战争的开始 ③“士”阶层崛起 ④专业官僚的出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春秋战国开始,有这么一个思想发展的基本趋向,那就是从王权儒学转向皇权儒学,这一思想转向最终由“中华帝国制度的总设计师”完成。该“总设计师”首倡(  )

A.以德治民、爱惜民力                            B.用“仁义”“王道”施政

C.法、术、势结合统治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因果报应            B.天人合一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6.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到国子监行释奠礼(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命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慧乘讲《心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唐朝初年(  )

A.思想一统            B.佛道主导             C.三教并存            D.儒学式微

7.清初有人指出:夏商周以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功利世界,所有的礼乐刑政、制度、理财用人之道,都是用私心造就的,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在此人看来,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  )

A.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行为                    B.压制了人正常的物质需求 

C.否定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D.强调了君主的合理性

8.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_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这一主张(  )

A.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                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

C.否定了雅典的城邦民主政体                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

9.有资料显示,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9万人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教育(  )

A.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

C.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D.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10.十四世纪末,“每个人都看到:所有劳动人民直到面包师傅、所有梳羊毛工人、高利贷者、银钱兑换商和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那些持着长、佩戴徽章、骑着马出现于佛罗伦萨街头的骑士发现“他们可能遇到的干涉和许多嘲笑者。”这一现象说明,在佛罗伦萨(  )

A.追求社会地位的提高已成为社会主流B.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冲击着传统价值观

C.商品货币关系提升了人们的社会地位D.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取向变得十分混乱

11.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B.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                D.工业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12.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部分内容:“第二条,帝国依据本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上述材料最能表明(  ) 

A.德国本质上仍然是封建国家      B.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

C.帝国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    D.帝国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

13.近代欧洲某国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首相主持帝国,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不利的法案。”这些规定表明该国(  )

A.国家元首掌握实权                                B.首相没有任何权力

C.实行君主制度                                D.议会权力高于皇权

14.巴黎公社是在法国色当战役失败后,经过1870年巴黎“九月四日”和1871年巴黎“三月十八日”于1871年3月28日正式成立。从4月到5月:普鲁士释放了法军战俘以帮助梯也尔——他们完成了对巴黎外围抵抗力量的分割包围,将国民自卫军赶回城里。5月28日,公社失败。这主要说明巴黎公社(  )

A.曾经组织多次对外进攻                        B.属于无产阶级性质

C.受国内外势力共同                        D.具有城市武装特点

15.1882年,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率交流电,在当时,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这反映出(  )

A.特斯拉电的技术领先爱迪生                B.高频率交流电缺陷影响运用

C.电气技术推广应用步履艰难                D.时代需求呼唤信息时代到来

16.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这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而成的“第七种艺术”。促使电影艺术迅速发展的主要社会物质条件是(  )

A.社会剧烈动荡,人们对现实生活感到迷惘

B.科技突飞猛进,为电影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支撑

C.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对艺术享受产生了新的需求

D.传统艺术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17.美国从1805年开始对华输入鸦片,据不完全统计,1805~1837年的30多年间,共向中国输入鸦片14169箱。为此美国人丹涅特就曾说过,“鸦片贸易,就像奴隶和酿酒厂一样,成为许多美国大资产的基础”。这说明美国对华输入鸦片(  )

A.主要是寻找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        B.主要目的是扩大在中国的市场

C.主要是为美国经济发展积累资本        D.为美国黑奴贸易提供资金支持

18.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理由:(1)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 

      (2)提出的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 

☆阻断了中国近代化 

 理由:(1)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 

      (2)提出的一些是历史的倒退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            D.北伐战争 

19.一首诗写道:“决命重兵之间,刚烈之情毅毅……奇正之谋悄悄。测北斗以握机……克疲劳。运三略,合六韬。民族,得道多助,战略选择,突围逍遥。劲旅留精锐之骨干,沿途汇铁血之同胞。笑谈比飞天之玉龙,忱眠冷月之蓬蒿。”诗中反映的事件(  )

A.为筹建第一个全国性政权奠基    B.推动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C.赢得国共两党之间战略决战的胜利    D.使根据地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20.有学者提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符合此标准的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党的诞生

C.国民运动                                        D.南昌

21.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位外交官的陈述(  )

A.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可佐证中事近代化的起步

C.反映了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        D.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

22.继昌隆缫丝厂生产的生丝,称为“厂丝”、“洋庄丝”,同传统的手缫土丝比较,在色彩、捻度(打较)、条份、匀度、理绪、净度和装束成形等方面,都大为优胜,较之法国所产无多逊色。因而,西人喜买之,沽名之价,竟多三分之一。这表明(  )

A.传统手工缫丝在当时基本被淘汰        B.第二次工业法国的丝织技术落后

C.近代机器缫丝业具有较强竞争力        D.实业救国思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兴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水师,在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福建马尾船厂曾因船政大臣沈葆桢的瞎指挥而造出了一批商船不像商船、兵船不像兵船的“怪船”,在实际海战中,这些船只“被敌炮轰、洞穿,至十一船同时漂没”。材料直接反映了(  )

A.晚清统治黑暗                                B.封建管理体系落后

C.中国封建制度腐朽                                D.中国思想保守

24.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表明作者(  )

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

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D.对君主危机的警觉

25.学者苑书义对张之洞这位“新旧两界线之中心的过渡时代”的关键性人物作了精辟的概括:“时代造就了张之洞,而张之洞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反映在张之洞(  )

A.主张“托古改制”                                B.附和“尊孔复古”

C.倡导“中体西用”                                D.赞同“民主科学”

26.著名买办郑观应认为面对通商以来外国的侵略,“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唐廷枢脱离怡和洋行加入轮船招商局后,想方设法“去损伤这些外国公司”。这反映了(  )

A.买办是西方侵略中国的工具                B.民族意识被引入经济发展之中

C.洋务运动强调学习资本主义                D.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27.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这揭示了(  )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B.经济危机爆发的最根本原因

C.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终极归宿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势在必行

28.从1973年开始,我国相继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成套设备和单机,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1个烷基苯工厂、43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大电站、武钢1.7米轧机,以及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工厂等项目。这些项目主要说明(  )

A.我国已经开始局部实行开放        B.主持日常工作重视纠左

C.我国坚持继承和发展斯大林模式        D.国家经济相对偏向重工业方面

29.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里推行“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1960年发展到完全反城市化,确定当时重要是减少城镇人口。在1949—1979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0.28个百分点,此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崩溃,生产力水平低

B.1959 ~1961年经济困难,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

C.“文化大”十年浩劫,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对经济建设的干预

30.2010年,浦东新区迎来了浦东开发与开放20周年纪念。从阡陌农田到林立楼宇从冷僻土地到繁荣都市,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浦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浦东开发标志着中国(  )

A.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B.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C.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                    D.市场经济初步形成

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参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讲的都是中国明后期官营手工业日益衰败的状况,而“”扶植“民营手工业”,既看不出扶植,也无法推断出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北京工部纺染所”和“遵化铁冶厂”各自的工匠人数和经营状况,可以看出明代中后期官营手工业的日益没落,故B正确;根据材料,为应对官营手工业日益衰落的状况,采取的是从市场采购原材料的做法而非选项中所提及的“放弃”,故C项错误;“强化官营手工业管理”,材料既没有体现,也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材料中强调“铸造权收归统一管理”是削弱地方权力,加强集权的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并不导致掠夺富商大贾的钱财,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强化对货币的管理不能等同于市场的统一管理,而且加强货币的管理是手段,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接受(九卿属官)桑弘羊建议,九卿属于外朝,故D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材料中时间信息是战国时期,强调“徒步而为相”“白身而为将”,并不突出体现思想的争鸣,故①错误;争霸战争始于春秋,故②错误;从范睢、蔡泽、苏秦、张仪到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都是士人阶层,从为将为相看出“士”阶层崛起得出,故③正确;将相的分离即说明专业官僚的出现,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从王权儒学转向皇权儒学”判断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以德治民、爱惜民力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荀子主张用“仁义”“王道”施政,故B项错误;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结合统治,故C项错误;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D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因果报应”属于佛家的,故A项错误;“天人合一”强调物质与人以及物质之间是和谐统一的,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认为君主的权力是神给的,与材料中“天谴”“美祥”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意思可知,帝王治世与乱世,上天会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反映,说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故D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材料中三个代表人物,博士徐旷、沙门慧与道士刘进喜体现的三种思想并存,故A项错误;材料未突出佛教的地位,故B项错误;三教并存与材料中体现的三个代表人物并存的主旨相符,故C项正确;“式微”出自《诗经》,原来指国家或世族衰落,现在也泛指事物的衰落,显然与汉代后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不符,故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行为,与材料“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相符,故A项正确;压制了人正常的物质需求,与材料“并不是不切合实际”不符,故B项错误;否定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材料“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不符,故C项错误;强调了君主的合理性,与材料“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不符,故D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柏拉图认为“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国王应是哲学家”,肯定了理性的作用,故A项正确;柏拉图理想国与近代民主政治,存在一定渊源关系,还是有较大的不同,故B项错误;柏拉图针对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弊端,提出理想国的设想,非否定雅典民主,故C项错误;柏拉图是雅典民主达到鼎盛时期的思想家,故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材料并未体现反宗教神学的一面,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注重培养“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并非政治专有素养,故B项错误;14世纪,文艺复兴,是假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推行资产阶级文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以人为中心,是人文主义的发展,故D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中“他们可能遇到的干涉和许多嘲笑者”,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所有劳动人民直到面包师傅、所有梳羊毛工人、高利贷者、银钱兑换商和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得出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冲击了传统价值观,故B项正确;根据题目中“他们可能遇到的干涉和许多嘲笑者”,故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兴起了一批新的阶层,但其社会地位在此时并未相应提高,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因商品货币关系新兴起的新阶层不断追求社会地位,故D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英国资本的增长,但数据不足以说明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故A项错误;材料数据反映英国资本,与对外输出资本的状况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英国是否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数据反映出工业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故D项正确。

12.【答案】D 【解析】《德意志帝国》是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其政体是君主立宪,德国已经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封建国家,故A项错误;较为完善的代议制的特征是议会选举和立法,而德意志“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故B项错误;帝国的立法依据是德国皇帝,故C项错误;“帝国依据本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强调了联邦的权威,表明帝国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故D项正确。

13.【答案】A 【解析】材料“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表明该国国家元首掌握实权,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首相主持帝国,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首相主持帝国”表明该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不是君主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不利的法案”不符,故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巴黎公社受到反动势力的包围,未提及主动对外进攻,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巴黎公社的发动成员的身份,无从判断无产阶级性质,故B项错误;公社受到法军战俘的包围,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在城市发生、建立政权,故D项正确。

15.【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了特斯拉发明的高频率交流电,受到发明直流电爱迪生的打压,没有体现谁的技术领先,故A项错误;高频率交流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也没有涉及其缺陷,故B项错误;特斯拉发明了高频率交流电,被爱迪生称之为“魔鬼的触角”“甚至会毁灭人类”,表明这一技术不被接受,受到抵制,其推广应用步履艰难,故C项正确;信息时代到来是在20世纪中期,材料涉及时间是19世纪80年代,故D项错误。 

16.【答案】B 

17.【答案】C 【解析】美国此时致力于开展第一次工业,故A项错误;此时美国对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不大,故B项错误;美国向中国输出大量鸦片,为开展工业提供资本,故C项正确;早期欧洲殖民者从事黑奴贸易而非美国人,故D项错误。

18.【答案】A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资政新篇》具有近代化的因素,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对江南地区的经济起到了破坏作用,《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一些是历史的倒退,故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没有提出近代化的思想,没有破坏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故B项错误;辛亥没有提出历史倒退的,没有破坏中国最先进省份生产力,故C项错误;北伐战争没有提出历史倒退的,故D项错误。

1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劲旅留精锐之骨干”可判断红军长征为的成功保留了骨干力量,诗歌歌颂的是红军长征,故A项错误;长征时的重心在农村,故B项错误;战略决战在1949年,故C项错误;长征胜利有生力量转移到北方,也推动根据地由南方转移到北方,故D项正确。

20.【答案】D 【解析】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但没有起领导作用,故A项错误;中国党的诞生于国民之前,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国民运动期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是党内合作与“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标志着领导武装的开始,此后国共两党开始了十年对峙,故D项正确。

21.【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872年”,考查的是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并兴办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为维护清朝统治而进行的,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西方外交官对中国的认识,反映了西方对中国发展的直观认识,故D项错误。

22.【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品优质,而非传统缫丝业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认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缫丝与法国缫丝一样优质,未提及法国的丝织技术,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丝织业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的份额,体现出其竞争力较强,故C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材料未提及时间和思潮的社会基础,故D项错误。

23.【答案】B 【解析】材料介绍清积极筹办海防,无法体现统治黑暗,故A项错误;船政大臣不懂技术却在那里代替技术人员,可知管理体系落后,故B项正确;题意中积极筹备海防,并取得成效,不能说明制度腐朽,故C项错误;作为大臣能亲自接触新事物,不能说明思想保守,故D项错误。

24.【答案】D 【解析】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君主立宪政体,也无法看出作者对其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虽然涉及到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并没有提出系统的主张,没有超越当时的主流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看出其对西方代议制的态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可以看出志刚对君主危机的警觉,故D项正确。

25.【答案】C 【解析】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中体西用”,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托古改制”,故A项错误;20世纪初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故B项错误;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故C项正确;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民主科学”,故D项错误。

26.【答案】B 【解析】材料突出的是买办的民族意识的觉醒,而不是突出其是西方侵略中国的工具,故A项错误;买办脱离洋行,想方设法去损伤外国公司体现了民族意识被引入经济发展中,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主张学习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实业救国成为社会主流思潮应该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资产阶级认识到如果民众无钱消费就不能使资本家获利,因此资产阶级要通过保障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故A项正确;经济危机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B项错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资本家获利的手段,故C项错误;材料与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关,故D项错误。 

28.【答案】D 【解析】材料引进国外设备不能代表国家对外的转变,故A项错误;1975年,主持日常工作,故B项错误;向国外引进设备说明我国并未坚持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后期,国家为恢复经济进行调整,从重工业的恢复开始,故D项正确。

29.【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1949—1979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推行的抵制城市化的的阻碍。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崩溃,生产力水平低只能反映建国初期的原因不能从整体上反映1949—1979年发展缓慢的原因,故A项错误;1959~1961年经济困难,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只能反映1959~1961年的原因不能从整体上反映1949—1979年发展缓慢的原因,故B项错误;“文化大”十年浩劫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只能反映“文化大”十年的原因不能从整体上反映1949—1979年发展缓慢的原因,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这一逐渐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经济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故D项正确。

30.【答案】B 【解析】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于1992年,故A项错误;浦东开发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故B项正确;浦东开发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而不是转移对外开放的中心,故C项错误;浦东开发与市场经济初步形成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文档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12.3)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周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明代中后期,官营手工业作坊人数急剧减少。如北京的工部织染所,永乐年间定额设匠役758人,嘉靖十年(1531年)只剩下195人。明代维持时间最长的官营遵化铁冶厂也被迫关闭,用铁从市场购买。由此可以推断()A.扶植民营手工业发展                    B.官营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落C.盐铁官营被官府放弃                    D.强化官营手工业管理2.元鼎四年(前113年),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