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联合国负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职能机构是( )
A.联合国大会 B.安理会
C.非殖民化特委会 D.联合国秘书长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要求联合理会授权成立一支接受统一指挥的多国,协助维护伊拉克的安全和稳定。美国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寻求联合国道路表明( )
①国际社会参与对伊拉克重建的作用不可替代
②联合国仍然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③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基本宗旨
④联合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阅读时政材料分析历史事实、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考点是多极化趋势加强下的国际关系。解题关键是通过材料认识到美国在国际事务中重视联合国的作用,这说明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作用,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因为伊拉克战争前后,联合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变化,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劫难的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1950年召开的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就要求( )
A.销毁并停止制造核武器
B.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C.进行全面裁军
D.禁止核能研究
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1950年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下列图片哪一个是联合国的标志( )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A、B、D三项分别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的标志。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支持民族和反对种族歧视的宣言,并专门成立了( )
A.国际红十字会 B.联合国维和
C.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 D.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委会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逐步失效,联合国专门成立了非殖民化特委会,故选D。
(2012·太原五中高二测试)《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50多年后的今天,世界仍面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当今时代更需要《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来作为人类行动的指南。我们从这一宣言中不可能看到以下哪一观点( )
A.强调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B.建议东西方的科学家召开一个世界性会议
C.倡导成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D.敦促不把他们的科技成果用于战争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A、B、D三项都是《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内容,而C项仅是罗素个人的活动之一,不符合宣言内容,故应选C项。
(2012·沈阳二中高二期中考试)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动荡并存。下列各项中严重干扰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 )
①霸权主义横行 ②强权政治并未清除 ③地区冲突不断
④恐怖主义抬头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中国发展了核武器,又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这是因为( )
A.美、俄拥有更多的核武器
B.中国不需要核武器
C.中国希望和平,反对战争
D.核威慑已经过时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中国一贯奉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2012·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测试)“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见解,享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这段材料选自( )
A.《宣言》
B.《儿童权利宣言》
C.《世界宣言》
D.《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A项是法国大时期颁布的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B、D两项涉及到对儿童、妇女权益的保护;题干主要体现了联合国对的关注,是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宣言》的内容。
当代制约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解析:选A。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在多极化的趋势下,各极相互制约会产生均衡,而均衡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的稳定。
二、非选择题(11题26分,12题22分,13题12分,共60分)
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从古到今,世界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战争,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5000多年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4531次,平均每年2.6次。从1740年到1974年的234年中,共发生过366次,平均每年1.6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包括现在仍在进行着的,就有87次之多,平均每年2.3次。其中,29次在亚洲,26次在中近东和北非,17次在中、南部非洲,10次在中南美洲,5次在欧洲。
(1)20世纪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两大事件是什么?这给人类留下了什么共同启示?(10分)
(2)第一次重大事件发生后,为实现和平,人们做了哪些重大努力?(10分)
(3)我们应如何看待战争与和平问题?(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战争的认识。第(1)问,由题设中的信息“20世纪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可判断两大事件是两次世界大战。第(2)问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即可。第(3)问可以从两者的关系入手回答。
答案:(1)两大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同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毁灭性的灾难;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制止战争、维护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
(2)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构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国际联盟;签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
(3)战争与和平并存,贯穿于整个历史的长河之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012·孝感市高级中学高二测试)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材料2: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也未能制止美苏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迎面冲突,来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祸殃。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3:下图漫画:联合国秘书长交接
(1)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4分)
(2)材料2和材料3是如何评价联合国的作用的?(8分)
(3)从上述材料看,国联和联合国存在哪一相同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10分)
解析:本题以全新的视角考查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两大国际组织。第(1)问应概括指出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和平与安全的共同追求。第(2)问应结合材料2和材料3评价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第(3)问要求综合分析国联和联合国存在的相同问题。
答案:(1)和平与安全。
(2)联合国在成立后的30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大国间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3)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没有起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原因:一些大国为谋求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法新社2011年5月2日报道称,“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军追捕本·拉登的行动已经持续了近十年。如果本·拉登的死讯被证实,基地组织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美国的安保也将受到空前挑战。(如图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本·拉登已死亡)
——中国新闻网
材料2: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当地时间2011年5月9日夜间与10日凌晨遭到北约密集空袭,有媒体指出北约此举旨在针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但北约在10日再次对此表示否认,并称北约不清楚卡扎菲目前是生还是死。(如图为空袭利比亚的北约战机)10月20日,利比亚“一代枭雄”卡扎菲被击毙。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回答,当今世界有哪些全球性问题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6分)
(2)你如何看待战争与和平问题?(6分)
解析:本题以战争与和平问题为话题,以当今时政热点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及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1)问应结合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再认再现教材基础知识综合概括答案;第(2)问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二者并存的关系,并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主题。
答案:(1)恐怖主义、环境污染、地区动荡、能源短缺等。
(2)战争与和平贯穿于人类社会,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