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核学校(签章)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分值 | 得分 | 评分人签字 | |||
规章制度建设 (10分)  | 职责制度 (6分)  | 1.制定各类岗位人员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德育、教学、考勤、总务、安全、考核、奖惩等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并不断修订完善。 | 2 | ||||
| 2.重视对制度的检查落实,成立各项制度检查落实组织机构,每学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检查。 | 2 | ||||||
| 3.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全体教职工例会,组织政治业务学习,安排布置工作。 | 2 | ||||||
计划总结 (4分)  | 1.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制定出学校工作计划,做出校历安排(直属学校及时上报教体局)。制定出德育(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教(科)研工作、学科教学工作等计划。 | 2 | |||||
| 2.学期放假前一周内完成学校工作总结(直属学校及时上报教体局)。完成德育(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班级工作、教(科)研工作、学科教学工作等总结。 | 2 | ||||||
师资队伍建设 (10分)  | 领导班子 (2分)  |   1.领导班子成员理念先进,及时掌握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任期目标明确,作风民主,分工协作, 有较强的统筹、决策、引领能力。  | 0.5 | ||||
| 2.熟悉教育教学和管理业务,按规定要求兼课听课,并能经常与师生沟通交流。 | 0.5 | ||||||
| 3.教职工测评满意度达90%以上。 | 1 | ||||||
教师管理 (3分)  | 1.坚持定岗、定责的原则,实行教职员工聘用制、岗位目标责任制与绩效考核奖惩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人才优化机制。 | 0.5 | |||||
| 2.建立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以均衡发展建档规定为准)、获奖证书复印件、其他专业发展资料等。 | 0.5 | ||||||
| 3.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建立促进教师多元化发展的激励机制,教师获奖人次达到30%以上。 | 0.5 | ||||||
| 4.对教职工德、能、勤、绩、学、廉有明确考核标准,考核程序规范,结果公平、公正、公开,绩效工资发放合理,90%以上教职工满意。 | 1 | ||||||
| 5.严格处罚违反有关制度和达不到学校既定管理目标的教职工,端正校风,提高效率。 | 0.5 | ||||||
师德师风 (3分)  | 1.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行为规范,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彭阳县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十要十不准》。 | 0.5 | |||||
| 2.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考勤制度。教师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生活贫困、体质特殊、学有困难的学生,家校关系和谐。 | 0.5 | ||||||
| 3.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学生家长、向家长索要财物、有偿家教、课外收费办班、向学生传达负面消极思想等现象。 | 1 | ||||||
| 4.学生、家长测评满意度达90%以上。 | 1 | ||||||
专业发展 (2分)  | 1.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案,坚持有计划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 0.4 | |||||
| 2.教师外派参加培训后组织本校相关人员进行再培训,实现优质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 | 0.4 | ||||||
| 3.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一线教师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能力基本达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基本应用全部达标。 | 0.4 | ||||||
| 4.积极搭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种平台,重视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 0.4 | ||||||
| 5.按照有关规定将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学研究及教师培训。 | 0.4 | ||||||
校园文化建设
| (15分) | 校院环境 (6分)  | 1.学校规划设计科学,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等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大门、围墙、旗杆(台)、厕所、硬化、给(排)水]齐全、坚固、耐用。 | 2 | ||||
| 2.校园环境设计布置精美高雅,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程度高。 | 1 | ||||||
| 3.教室、功能室、办公室门牌齐全,张贴字画、宣传标语恰当美观,富含教育意义。 | 1 | ||||||
| 4.校园设置文化橱窗(宣传栏或黑板报),内容紧扣时事,经常更新。 | 1 | ||||||
| 5.教育方针、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上墙。 | 1 | ||||||
| 室内环境 (3分)  | 1.室内场所职责上墙,有文明礼貌用语,布置美观得体,物品摆放整齐。 | 1 | |||||
| 2.室内场所窗、墙、地、桌、柜等经常擦拭,干净整齐。 | 1 | ||||||
| 3.倡导无烟校园、无烟办公室。 | 1 | ||||||
人文环境 (6分)  | 1.校园广播站每天利用课间和课外时间播放、报道时事政治、学生习作和校内新闻。 | 1 | |||||
| 2.创办、定期发行校报校刊。 | 1 | ||||||
| 3.中学、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学校有校歌。 | 1 | ||||||
| 4.学校有校牌、校训及其它教育牌匾。 | 1 | ||||||
| 5.学校成立文体艺术团,并经常开展活动。 | 1 | ||||||
| 6.坚持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多样化主题教育活动。 | 1 | ||||||
教育教学管理 (25分)  | 班级管理 (3分)  | 1.建立健全班委会机构。 | 0.5 | ||||
| 2.班级考勤严格,学生遵守考勤制度。 | 0.5 | ||||||
| 3.每周召开一次班(团、队)会,会议主题明确、记录完整。 | 0.5 | ||||||
| 4.按照全面发展加特长发展设置激励奖项,学生获奖面广。 | 0.5 | ||||||
| 5.班容班貌班风好,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完善学生成长记录。 | 0.5 | ||||||
| 6.学生素质报告册内容完整,班主任学期评语全面、客观,富于教育性和激励性。 | 0.5 | ||||||
| 学籍管理 (2分)  | 1.严格按照教育部门下达的计划招生,不拒招,不扩招。 | 0.5 | |||||
| 2.严格控制班额,不互相挖生源,无超大班额。 | 0.5 | ||||||
| 3.坚持按照规定按时续建义务教育和“普高”等档案,内容齐全、规范、真实、准确。 | 0.5 | ||||||
| 4.规范办理学生转入(出)、缓(免)学、休学、辍学等变动手续,档案资料齐全(残疾儿童)。 | 0.5 | ||||||
| 办学行为 (5分)  | 1.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 1 | |||||
| 2.学校作息时间严格按照宁教基[2014]242号文件规定执行。 | 1 | ||||||
| 3.使用自治区免费提供的和《彭阳县教辅资料选用目录》规定的教辅资料。除此之外,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订购或变相订购其他教辅资料。 | 1 | ||||||
| 4.校务日志、教室日志记录规范、详实、准确。 | 1 | ||||||
| 5.不利用节假日为学生补课。 | 1 | ||||||
教学管理 (5分)  | 1.严格执行《彭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各项规定,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备课、上课、辅导、检测 等教学环节扎实有效。  | 1 | |||||
|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 1 | ||||||
| 3.校长带头上课、评课、议课,积极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备课计划科学严谨,定时定点定内容并  落实到人。  | 1 | ||||||
| 4.严格执行推门听课制度,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不含村小校长)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教 务(教科室)主任、中心学校教研员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村级小学校长、专任教师每学 期听课10节以上。  | 1 | ||||||
| 5.单元教学结束时,科任教师或年级组组织测验;期中、期末,年级组或学校组织测验。 | 1 | ||||||
作业管理 (3分)  | 1.布置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度。小学低年级课外作业控制在每天30分钟以内,中高年级课外作业控制在每天60分钟以内;初中课外作业控制在每天90分钟以内;高中课外作业控制在每天150分钟以内。 | 1 | |||||
| 2.作业批改认真、细致、及时,批改符号规范,批语恰当。错题更正批改跟进及时。 | 0.5 | ||||||
| 3.杜绝体罚学生重复作业和“滚雪球”式的变相体罚学生行为,不许撕扯学生作业本。 | 0.5 | ||||||
| 4.学校每月检查1次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 | 1 | ||||||
教研活动 (3分)  |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课前备写教案,课后记写教学反思。学校每月组织1次检查。 | 1 | |||||
| 2.严格落实听评课制度,开展校本和网络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0.5 | ||||||
|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交流,拓宽教研渠道。 | 0.5 | ||||||
| 4.落实城乡学校、教师“手拉手”活动,帮助农村薄弱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 0.5 | ||||||
| 5.针对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中学、县城小学和中心学校每学年至少要完成1项县级以上研究课题,并报教研室备案。教师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 0.5 | ||||||
实验开设 (2分)  | 1.制度、账册齐全,小学《科学》、中学《理、化、生》实验目录上墙。专人负责,管理规范。 | 0.5 | |||||
| 2.积极创造条件,按课程标准开设实验。中心小学科学,中学理、化、生分组实验开出率95%以上,演示实验开出率100%。 | 1 | ||||||
|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验教学。 | 0.5 | ||||||
资源利用 (2分)  | 1.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教育教学设备全部使用。 | 0.5 | |||||
| 2.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能够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不低于60%。 | 0.5 | ||||||
| 3.专用教室齐全,并能充分利用。 | 0.5 | ||||||
| 4.农村学校图书进教室,每月轮换一次。城区学校图书室全天开放,推行电子化管理,每周安排 一节阅读课。  | 0.5 | ||||||
后勤服务管理
| (10分) | 安全管理 (4分)  | 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机构,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坚持安全教育及预演,完善防范措施,全面推进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 | 1 | ||||
| 2.校园安保工作有专人负责,对专项工作或专门区域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形成长效机制。无校园伤害、传染病规模流行、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安全日志规范详实。 | 1 | ||||||
| 3.落实值班、巡查和信息报告制度,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 1 | ||||||
| 4.聘请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教育,促进警校共建。 | 1 | ||||||
食宿管理 (3分)  | 1.重视学生住宿条件改善,实行床位卡管理,制度上墙,有专人负责。宿舍配有窗帘、物品柜等必需品,室内布置高雅,干净整洁。学生食宿符合《彭阳县寄宿制中小学管理办法》各项要求。 | 1.5 | |||||
| 2.重视饮食安全及食品质量,炊事人员严格体检,持证上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到位,营养改善计划落实到位,食谱公示,原料价格公开,食品采购符合卫生防疫等部门要求。 | 1.5 | ||||||
资产管理 (2分)  | 1.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预算制度,经费使用合理,记账规范。 | 1 | |||||
|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登记管理制度,各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档案完善,登记及时,管理规范。物资进出手续齐全,帐目清楚。 | 1 | ||||||
| 档案管理 (1分)  | 学校行政、教育教学、教师业务、学生学籍、师生健康、人事、财务、固定资产、荣誉实物等各类档案规范齐全,归档及时,使用规范。 | 1 | |||||
办学质量效益 (30分)  | 德育工作 (4分)  | 1.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学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品  德高尚, 遵纪守法。  | 1 | ||||
| 2.重视班主任队伍和团队组织建设,每周安排一节班会课或团队活动课,开展一次主题班(团队) 教育活动。  | 0.5 | ||||||
| 3.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认真开展国学传统教育、明礼诚信教育、感恩孝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0.5 | ||||||
| 4.扎实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六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形成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 | 1 | ||||||
| 5.每学期召开家长会1次以上,设立家长开放日1次以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家访活动。 | 1 | ||||||
体卫艺 工作 (4分)  | 1.认真贯彻《、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上好体育、健康教育和艺术课,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 1 | |||||
| 2.建立校艺体特长生专业班级、社团及课外兴趣小组(高中不少于3个班、初中不少于3个社团、小学不少于3个兴趣小组),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每年举行一次校运动会文化艺术节。 | 0.5 | ||||||
| 3.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三操两活动”(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校内体育活动时间。 | 0.5 | ||||||
| 4.开展学生体质监测活动,按时上报,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85%以上。 | 0.5 | ||||||
| 5.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做好常见病、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预防工作,保持校园和个人卫生清洁。 | 0.5 | ||||||
| 6.建立心理咨询室和留守儿童之家,服务心理障碍学生和留守儿童,促进心理健康。 | 0.5 | ||||||
| 7.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发展学生特长,为学生展示个性搭建多种平台。 | 0.5 | ||||||
| 教学质量 (20分)  | 按照《彭阳县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测算(高中纳入体育艺术生录取情况)。 | 20 | |||||
| 行风建设 (2分)  | 1.不设尖子班、实验班、补习班等,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 0.4 | |||||
| 2.校务政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 0.4 | ||||||
| 3.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无乱收费现象。 | 0.4 | ||||||
| 4.无越级上访、缠访闹访事件发生。 | 0.4 | ||||||
| 5.学校教职工无违法违纪现象,校风行风评议效果好,学生、家长评议满意度达90%以上。 | 0.4 | ||||||
| 小 计 | 100分 | ||||||
| 加减分 | 加分 | 1.表彰加分(高分值为1分):工作经验经在市级以上学习推广加1分,在全县推广的0.5分;工作经   验被区级以上刊物(媒体宣传)刊发报道加1分,市级加0.5分,会议交流减半加分(以现场考核为 准)。 2.获奖加分(高分值为2分):集体获国家级、区级、市级、县级和局级表彰的,分别加2分、1.5分、 1分、0.8分、0.5分(各种奖励以正式文件、证书、证件为准,起止时间为当年学年度内,以现场考 核为准)。 3.创建加分(高分值为2分):代表本县接受国家、自治区、市检查或承担市县级指令性创建任务获得 好评的,分别加2分、1.5分、1分(相关股室申报,考核领导小组讨论确定)。  | |||||
| 减分 | 1.发生教师体罚学生事件,经查实每次扣1分。 2.受到县级以上主流媒体或部门通报批评,每次扣1分。 3.代表本县接受国家、自治区、市检查或承担市县级指令性创建任务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不良影响,分 别扣2分、1.5分、1分、0.5分。 4.扰乱招生秩序或违规招生,扣2分。 5.教师违反计划生育,实行一票否决。 6.学校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实行一票否决。 7.教职工出现违法犯罪或学校违反财经纪律被纪检(监察)、审计、司法部门处理,实行一票否决。 8.辍学率超出规定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 ||||||
